收藏 分销(赏)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汇总第二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96055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汇总第二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汇总第二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汇总第二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汇总第二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汇总第二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名目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1F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F2反应热的计算与重要的反应热9F3原电池原理18F4 电解原理25F5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35F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鹰潭一中高一下期末】14F1 F2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金刚石)C(石墨)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由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可知,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3.7KJ/mol ,若将

2、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学问点】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相关学问【答案解析】D 解析:硫蒸气比硫固体能量高,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则A错误;由C(金刚石)C(石墨)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即为-285.8 kJmol1,则C错误。浓H2SO4溶液稀释时要放热因此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相关概率,留意事项见解析。【鹰潭一中高一下

3、期末】13. F1 F2 G2 G3 G4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推断( )A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EB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减小C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反应达到平衡时,上升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与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相关学问【答案解析】D 解析: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A、B均有剩余所以能量变化小于为E,则A错误。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但平衡不移动且E不变,B错误。依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为吸热,键能则相反C不正确,由于反

4、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上升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主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逆反应加入物质不能完全反应,二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而题目是说的键能。【鹰潭一中高一下期末】7F1 F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取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状况下,N2(g

5、)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计算相关学问【答案解析】B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吸取的能量为180 kJ,由于吸取的能量比放出的能量多180KJ,所以A错误。B因通过计算该反应为吸热,因此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B正确。C,N2(g)和O2(g)要在高压放电时才能生成NO所以错误D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计算相关学问,在做

6、题时要留意反应吸放热问题,不要只看数字是否正确,同时考查了物质类别的推断及性质的考查【盐城中学(盐城市)高二下期末】10F1 F2已知下列反应热数据,有关分析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有机物中环已烷最稳定 B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C1,3环已二烯比苯稳定 D苯与H2反应生成1,3环已二烯吸取热量【学问点】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答案解析】C 解析:1,3环已二烯生成环己烷放出的能量比比苯稳定放出的能量多,1,3环已二烯比苯的能量高,苯稳定。【思路点拨】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越强,要留意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时本题的关键。【盐城中学(盐城市)高二下期末】9F1 F3 H3下列有关

7、说法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在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B钢铁在中性溶液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C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其H确定小于0D0.1 molL1Na2S溶液加水稀释时,n(Na+)/n(S2)值将减小【学问点】电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推断,溶液的稀释。【答案解析】A 解析:B钢铁在中性溶液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C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不仅与反应的焓变有关,还与反应的熵变有关; D0.1 molL1Na2S溶液加水稀释时,S2水解的量增多,使S2浓度的减小程度比n(Na+)减小的程度大,故n(Na+)/n(S2)值将增大。【思路点拨】在溶液的稀释过程中,有的微粒的浓度是减小的,这是常规学问,但也有的微粒

8、的浓度是增大的,是很多同学易忽视的,是易错题。【盐城中学(盐城市)高二下期末】4F1 F2 在101kPa 25时,1.0g乙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2.0kJ,则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2H6(g) O2(g)2CO2(g) 3H2O(l) H =1560kJmol1B2C2H6(g) 7O2(g)4CO2(g) 6H2O(g) H =1560kJmol1C2C2H6(g) 7O2(g)4CO2(g) 6H2O(l) H =3120 kJmol1DC2H6(g) O2(g)2CO2(g) 3H2O(l) H =52.0kJmol1【学问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推断。【答案解析

9、】A 解析:乙烷燃烧放出了热量,即H 0,1.0g乙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2.0kJ,则1mol乙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2.030=1560kJ,故选A项。【思路点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的热效应是考查的重点,只要留意便可以选出正确选项。【盐城中学(盐城市)高二下期末】1F1 美国亚利桑那州高校(ASU)和阿贡国家试验室的科学家最近设计诞生产氢气的人造树叶,原理为:2H2O(g)2H2(g)O2(g)。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H 0 BS 0 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氢能是抱负的绿色能源【学问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和能源的利用。【答案解析】D 解析:水生成氢气和氧

10、气需要吸取能量,故H 0;水蒸汽生成氢气和氧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熵值增大,故S 0; 【思路点拨】 考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是此题的重点。【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下期末】18F1 F4 H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10 molL1 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c(CO)B甲烷的标准燃烧热是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电解 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2CuO24H+D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的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

11、电极反应式: CH3OH6eH2OCO26H+ 【学问点】在溶液中微粒的浓度的比较,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的书写。【答案解析】A 解析:B标准燃烧热是指物质燃烧生成稳定的产物,假如有水则水的状态应为液态;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应是铜本身失电子;D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的甲醇燃料电池中应生成CO32,而不会生成CO2。【思路点拨】在书写电极反应时必需要与电机材料、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热的大小计算都是考察的热点,综合性较强,属于中等难度。【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下期末】5F1 G2 在容积确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B(g)C(g)达到平

12、衡后,上升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是气态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A,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转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学问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解析】B 解析:对于此反应上升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A物质只能是非气体;上升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的热效应是吸热反应;A为非气体,所以转变A的用量对平衡是没有影响;由于A为非气体,转变压强平衡会发生移动。【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转移。当外界条件转变后,平衡是否确定会发生转移,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的变

13、化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道易错题。【铁人中学高一下期末】9F1 F2 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43.5kJmol-1 B43.5kJmol-1 C67.7kJmol-1 D67.7kJmol-1【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学问【答案解析】A 解析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55.6kJmol-1)(12.1kJmol-1)=43.5kJmol-1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与中和热相关计算,难度较小10F1 F2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

14、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O2(g)=2H2O(g) H2C(s)+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 )A12H3+5H22H1 B2H15H212H3C12H35H22H1 DH15H212H3【学问点】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相关学问【答案解析】A 解析本题依据盖斯定律可知所求反应方程式可以由12+52得来则反应热H=12H3+5H22H1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运用,难度较小11F1 F2

15、 依据表中的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金刚石石墨外观无色,透亮固体灰黑,不透亮固体熔点?燃烧热/(kJmol1)395.4393.5A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g) H=393.5kJmol-1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1C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像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熔点【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学问【答案解析】B 解析A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CO不是稳定氧化物。B由表中信息,结合盖斯定律知C(石墨,s)=C(金刚石,s) H

16、=1.9kJmol-1正确。C图像能量为 金刚石与石墨间的能量差。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的熔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难度中等。12B3 F1 F2 25、101kPa下: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12Na(s)O2(g)=Na2O2(s) H2=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上升生成Na2O的速率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H

17、=317kJmol-1【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学问【答案解析】D 解析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都为1比2.,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相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上升生成Na2O会变成Na2O2。,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可由2- 得来则H=2H1H2=317kJmol-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相关学问,难度中等13F1 F2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

18、H=11.9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25,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1DH(aq)OH(aq)= H2O(l) 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学问点】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相关学问【答案解析】C 解析:硫蒸气比硫固体能量高,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则A错误;由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能

19、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即为-285.8 kJmol1,则C正确。浓H2SO4溶液稀释时要放热因此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相关概率,留意事项见解析。【宁波市高一下学期期末】6、B4 F1 下列关于教材中的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定发生能量的变化B氮肥包括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C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标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无需标明反应温度和压强D医疗上用的石膏绷带是利用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很快凝固的性质【

20、学问点】化学变化、物质分类与性质、热化学方程式【答案解析】C 解析: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标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也必需标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假如不注明是默认25,101kPa下测得的数据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物质分类与性质、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内容,属于基础学问,难度不大。【衡阳八中高一下期末】27E3 F1 (4分)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取的能量为436kJ、151k J、299k 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 mol HI需要 (填“放出”或“吸取”) k J的热量。【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缘由 【答案解析

21、】放出 ; 5.5 解析在反应H2+I22HI中,断裂1molH-H键,1molI-I键共吸取的能量为:1436kJ+151kJ=587kJ,生成2molHI,共形成2molH-I键,放出的能量为:2299kJ=598kJ,吸取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98kJ-587kJ=11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molHI需要放出5.5kJ的热量,故答案为:放出;5.5【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留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衡阳八中高一下期末】3.F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确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

22、确定很简洁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需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 【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答案解析】C 解析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不愿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要发生也需要达到确定能量及活化能。所以AB错误。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需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正确,D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也有能量的变化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础学问,属于简洁题。F2反应热的计算与重要的反应热【鹰潭一中高一下期末】14F1 F2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23、B.由C(金刚石)C(石墨)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由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可知,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学问点】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相关学问【答案解析】D 解析:硫蒸气比硫固体能量高,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则A错误;由C(金刚石)C(石墨)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

24、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即为-285.8 kJmol1,则C错误。浓H2SO4溶液稀释时要放热因此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相关概率,留意事项见解析。【鹰潭一中高一下期末】13. F1 F2 G2 G3 G4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推断( )A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EB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减小C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反应达到平衡时,上升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与化学

25、平衡的图像问题相关学问【答案解析】D 解析: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A、B均有剩余所以能量变化小于为E,则A错误。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但平衡不移动且E不变,B错误。依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为吸热,键能则相反C不正确,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上升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主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逆反应加入物质不能完全反应,二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而题目是说的键能。【鹰潭一中高一下期末】7F1 F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取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26、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状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计算相关学问【答案解析】B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吸取的能量为180 kJ,由于吸取的能量比放出的能量多180KJ,所以A错误。B因通过计算该反应为

27、吸热,因此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B正确。C,N2(g)和O2(g)要在高压放电时才能生成NO所以错误D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计算相关学问,在做题时要留意反应吸放热问题,不要只看数字是否正确,同时考查了物质类别的推断及性质的考查【盐城中学(盐城市)高二下期末】20F2 F4 G4(14分)汽车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尾气(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明显,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1)设汽油成分

28、为C8H18,若在气缸中汽油高温裂解产生丁烷和丁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2)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缘由是 。1mol空气中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含1mol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3)尾气中的CO主要来自于汽油不完全燃烧。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H=+221kJmol1,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测量汽车尾气的浓度常用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可用下

29、图简洁表示,则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换器,可有效削减尾气中的CO、NOx 和碳氢化合物等废气。已知:N2(g)O2(g)=2NO(g) H1=180kJ/molCO(g) 1/2O2(g)= CO2(g) H2=283kJ/mol2NO(g) 2CO(g) = 2CO2(g) N2(g) H3则H3 = kJmol1。(5)光化学烟雾(含臭氧、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等)是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写出2丁烯与臭氧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生成乙醛及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学问点】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电化学电极反应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

30、【答案解析】(1)C8H18C4H10 C4H8(2分)(2)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2分) 4106(2分)(3)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2分) CO+H2O2e=CO2+2H+(2分)(4)746(2分) (5) CH3CH=CHCH3 2O32CH3CHO 2O2(2分) 解析:(2)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单位时间内NO的排放量增大;N2(g) + O2(g) 2NO(g) 始态0.8mol 0.2mol终态 8104转化4104 4104 8104Kc (NO)2/ c (N2) c (O2)= 4106(3)推断反应是

31、否能够自发反应要通过焓变和熵变来推断,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依据图示可以看到阳极应当是CO通入生成CO2的反应。(4)依据盖斯定律反应2NO(g) 2CO(g) = 2CO2(g) N2(g) =2,即H3= 2H2H1=746 kJmol1【思路点拨】这是一道综合试题,化学平衡,电化学、热化学,还有一些未知反应的书写都考查到了,这就要求具备综合学问的运用力气,属于中档试题。【盐城中学(盐城市)高二下期末】10F1 F2已知下列反应热数据,有关分析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有机物中环已烷最稳定 B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C1,3环已二烯比苯稳定 D苯与H2反应

32、生成1,3环已二烯吸取热量【学问点】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答案解析】C 解析:1,3环已二烯生成环己烷放出的能量比比苯稳定放出的能量多,1,3环已二烯比苯的能量高,苯稳定。【思路点拨】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越强,要留意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时本题的关键。【盐城中学(盐城市)高二下期末】4F1 F2 在101kPa 25时,1.0g乙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2.0kJ,则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2H6(g) O2(g)2CO2(g) 3H2O(l) H =1560kJmol1B2C2H6(g) 7O2(g)4CO2(g) 6H2O(g) H =1560kJmol1C2

33、C2H6(g) 7O2(g)4CO2(g) 6H2O(l) H =3120 kJmol1DC2H6(g) O2(g)2CO2(g) 3H2O(l) H =52.0kJmol1【学问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推断。【答案解析】A 解析:乙烷燃烧放出了热量,即H 0,1.0g乙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2.0kJ,则1mol乙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2.030=1560kJ,故选A项。【思路点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的热效应是考查的重点,只要留意便可以选出正确选项。【铁人中学高一下期末】9F1 F2 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1;HC

34、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43.5kJmol-1 B43.5kJmol-1 C67.7kJmol-1 D67.7kJmol-1【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学问【答案解析】A 解析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55.6kJmol-1)(12.1kJmol-1)=43.5kJmol-1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与中和热相关计算,难度较小10F1 F2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O2(g)=2H2O(g) H

35、2C(s)+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 )A12H3+5H22H1 B2H15H212H3C12H35H22H1 DH15H212H3【学问点】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相关学问【答案解析】A 解析本题依据盖斯定律可知所求反应方程式可以由12+52得来则反应热H=12H3+5H22H1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运用,难度较小11F1 F2 依据表中的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金刚石石墨外观无色,透亮固体灰黑,不透亮固体熔点?燃烧热/(kJmol1)395.4393.5A表示

36、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g) H=393.5kJmol-1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1C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像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熔点【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学问【答案解析】B 解析A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CO不是稳定氧化物。B由表中信息,结合盖斯定律知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1正确。C图像能量为 金刚石与石墨间的能量差。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的熔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

37、应与能量相关,难度中等。12B3 F1 F2 25、101kPa下: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12Na(s)O2(g)=Na2O2(s) H2=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上升生成Na2O的速率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H=317kJmol-1【学问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学问【答案解析】D 解析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都为1比2.,B和生

38、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相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上升生成Na2O会变成Na2O2。,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可由2- 得来则H=2H1H2=317kJmol-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相关学问,难度中等13F1 F2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 H=11.9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25,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

39、程式可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1DH(aq)OH(aq)= H2O(l) 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学问点】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相关学问【答案解析】C 解析:硫蒸气比硫固体能量高,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则A错误;由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即为-285.8 kJmol1,则C正

40、确。浓H2SO4溶液稀释时要放热因此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相关概率,留意事项见解析。【宁波市高一下学期期末】23、D3 F2 F4(10分)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均需接受催化工艺。(1)人们常用催化剂来选择反应进行的方向。下图34所示为确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 反应主要生成 (填“CO、CO2、HCHO”);2HCHO(g)O2(g)2CO(g)2H2O(g) H 。(2)一种以铜作

41、催化剂脱硫有如下两个过程:在铜的作用下完成工业尾气中SO2的部分催化氧化,所发生反应为:2SO22n Cu(n1)O2(22 n) H2O2n CuSO4(22n) H2SO4从环境疼惜的角度看,催化脱硫的意义为 ;每吸取标准状况下11.2L SO2,被SO2还原的O2的质量为 g。利用上图35所示电化学装置吸取另一部分SO2,并完成Cu的再生。写出装置内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问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电解原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答案解析】(1)HCHO(2分) -470KJ/mol (2分)(2)防止形成酸雨(2分) 8 (2分) SO22H2OCu24HSO42Cu (2分,条件

42、不写扣1分,未配平扣1分) 解析:(1)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越低,一般分子越简洁转化成活化分子,反应越简洁,反应速率越快;依据图象可以看出转化成甲醛时活化能最低,使用催化剂时主要产物为HCHO;2HCHO(g)+O2(g)2CO(g)+2H2O(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2(676-158-283)=-470KJmol-1;(2)脱硫可以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防止酸雨的发生,故答案为:防止酸雨的发生;2SO2 + O2 = 2SO344.8L 32g11.2L m解得m=8g分析图中电解装置,可知左边石墨是电解池的阳极,右边是电解池的阴极;阳极放电的物质二氧化硫,失去电子生成硫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SO2-2e-+2H2O=SO42-+2H+;阴极放电的物质时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单质铜,电极反应式:Cu2+2e-=Cu;将上述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得SO22H2OCu24HSO42Cu【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求算,盖斯定律,二氧化硫的污染和治理,题目综合性强,难度较小,依据已经把握的学问可以求解。【宁波市高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