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复习过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65995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复习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复习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复习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复习过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复习过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精品文档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 姓名:杨帆 学号:1154023 论语里仁篇第八章写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被解释为:早上明白了道理,到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了。【谁的解释?给出出处,不然你后面的阐释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句话做了如下阐述:“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也是把这件话解释为了以上含义。 在笔者看来,以上这种通行的解释是值得进一步阐释的,其一,以上解释并没有阐释出“道”之何谓,而这句话很重要的一点正是在这个“道”上;其二,以上阐释把“闻道”解释为“明白了道理”,笔者认为是值得

2、讨论的,为此,笔者将会从“道”之何谓以及“闻道”何谓两个方面来论述观点。一 “道”之何谓 论语中的“道”的统计,按照出现的词频数目,一共是90次。其中在孔子言论中“道”使用了66次。在和弟子等其它人的讨论言论中出现了24次。【这些次数是从哪里来的?像这种,必须给出出处。不然别人怎么相信?如果是你数的,就说是你数的。】孔子在书中针对当时不同的环境以及问道弟子的领悟程度,对道做了有所差异的阐释,如在曾子问道时,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里仁),在子产问道时,子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娩静惠,其使娩静义。”(公冶长)【再去读这一章,子产难道是孔子的学生?】;由此可见,

3、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并没有给“道”下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孔子弟子对“道”的阐释以及孔子在对其它问题上发表的观点中推测出“道”的大致定义。 说文解字中对道的描述为“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即道的本意为道路的意思,而对于里仁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标点的问题怎么这么多?你统一修改一下,在宋体状态下输入标点。】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在四书集注的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即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将本来为道路的道进行了隐喻化处理,而曾子将这隐喻理解为“忠恕”也即朱熹所说的“尽己,推己”;此外,在述而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

4、于仁,游于艺。【从这些标点的不统一,可以看出拼凑的痕迹。即便论语的原文可以拷贝,至少也要做好格式的统一工作,不可如此草率。我说过,要自己写。你先把文章格式统一一下吧。改完了,重新发给我。你可以就讨论这一章,但务必是写出自己的思考,不要怕幼稚,开始总是如此。没什么问题。另外,篇末的参考文献虽然有着这么多,但文章中的引用在哪里体现出来了?引用了那些,通过脚注的形式引用。你先改,然后尽快重新传给我。】可见,孔子将仁作为了“道”的依靠,因此理解“仁”对于理解所谓的“忠恕之道”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在学而一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5、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孝悌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本原,朱熹所说的“尽己”即尽孝悌之道,进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君臣之道,最后达到“忠”。 此外,论语在对作为“道”之依靠的“仁”上还有做了额外的表述,如: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 ,以上几句话都在表述一个观点,即”君子应该弘道以成

6、仁“,因此在我看来朱熹所说的“推己”即成仁之道,通过遵循典章制度和行为习惯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恪守孝悌之道来匡正道德扭曲,通过不断克制自己的欲望来弘扬仁义礼仪,使天下归仁,最后达到“恕”的境界。综上述,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是指从“尽己”与“推己”两个方面来达到“仁”,从而进一步的达到“道”,具体来说是对内要尽孝悌之道,即尽好自己的本分,从而达到“本立而道生”的条件;对外则要进行“弘道”,即将自身的“克己复礼”延伸到社会体系,把道德信念和选择落实到行动上,去行仁,践仁,从而使天下归仁。二 “闻道”何谓 古人对闻的解释大致都围绕着“听到”这层意思展开,如在说闻解字中“闻,知声也。往曰听

7、。来曰闻。”以及”闻,知闻也。“ (康熙字典), 对于“闻道”古人也大多解释为“听到道理”,如:“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 “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四书集注),在今人对论语的注释中,也大多把“闻道”作为“听到道理(真理)”来解读,如杨伯峻论语译注:“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孙钦善论语注译“闻,知。”“孔子说:早晨悟到了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是可以的。”潘重规论语今注:“由早晨到晚上,时间极为短暂,早晨得知真理,当晚可以死去。 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原因有三,第一,正如前文所阐释,闻

8、道中”道“的含义即“忠恕”(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可见这个”道“是孔子自己提出来并且已经十分明了的,如果按通常的解释,那么这句话的含义便成了早上听到自己提出的道义,晚上死去也值得了,这是明显不合常理的;其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孔子对于学文的要求是在”行有余力“的条件下,而并没有要求为了听到道义而不顾一切,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第三,雍也里面讲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苦心传学,并不旨在做一个理论家,而更多的是侧重于“行”,

9、即是想把自己所掌握的真理化成世间所遵循的礼仪规范,况且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更加体现出了孔子希望践行“道”,而不仅仅是研究“道”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此句中的“闻道”并不是单指“听到道”,而更多的侧重于听到世间有“道”。即通过自己的“行”将“道”传播出去,使世间有“道”,如同颜渊中所记载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外,该解释在十三经注梳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正义曰: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同时,也只有把闻道解释为“听到世间有道”,才能更好的使这句话与孔子注

10、重实践,修己成仁的思想相融合。三 综述结合之前对“闻道的解释,笔者对整句话的理解便成为了”如果早上听说世间道义实现了,那么我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了“,这句话反映出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希望通过个人的不断回归自身,从而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 最终达到”亲亲尊尊“的美好信念。四 现世意义在社会形态飞速转型,世人道德观重大改变,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孔子还能坚持自己的思想,并且时刻想着去改变,挽救日益崩坏的整个世界,这种纵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卫道者精神以及追逐合理社会秩序的浪漫主义情怀的确让人着迷。反观现实社会,理想在唯物质论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不断吞噬

11、下已经面目全非,个人的价值选择逐渐单一同质化,整个社会都进入了一个疯狂的丛林时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已经被异化为了经济基础决定个人生活,实证主义的狂风把全部幻想吹散,媒体过度炒作恶性社会事件使人性本恶的理念根植人心,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下,提倡“朝闻道,夕死可矣”,不仅仅为了是促使人们重温传统,更是为了使人们回归自身,从本身出发重新思考自己的信念,从而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合理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五 参考资料1韩石萍孔子之道“义”以贯之 史学月刊2李泽厚孔子再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3廖名春: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章新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6汪淳:论语疑义探释 安徽大学学报7黄永有道不行乘桴漂于海论孔子的“道隐”思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8朱熹:论语集注卷二,四书章句集注本,北京:中华书局9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0(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1孙钦善:论语注译,成都:巴蜀书社12潘重规:论语今注,台北:里仁书局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