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渔父2 姓名: 一:学习目标1、深化分析屈原的宏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2、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二:课前预习1、层次结构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首段点明屈原“既放”的总体境况和具体环境,以及渔父的问话。呈现仆人公流浪、行吟的行为神情和憔悴、枯稿的面容身影,透露出他内心极度的精神苦痛。屈原回答渔父的问话,阐述了自己遭放逐的原由。“”、“”揭示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彰明屈原志行的高洁和生疏的糊涂。其次、三两段为文章的其次部分,这是渔父玉屈原之间的其次次问答,否定了渔父“与世推移”的态度,高扬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的
2、比方,表明他要永葆高洁的志向;“”、“”的誓言,示意他将以死殉志的决心。此两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第四段以渔父离去时所唱的“沧浪歌”收结全文,留下无尽余味。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是以见放()(2)新沐者必弹冠()(3)新浴者必振衣()(4)鼓枻而去()(5)举世皆浊我独清()3、指出下列字词的古今异义。(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古义:今义:4、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枯稿()震聋发聩()浩首穷经()苍海桑田()5、(1)楚辞是战国时代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之后的一种新诗体。(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
3、上第一位宏大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有和远游等。(3)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宁赴湘流,葬身江鱼之腹中。, ?”6、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受械于人B、是以见放C、重为乡党所笑D、审矣,何足怪乎?三:课堂研讨1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个人的生疏。答: 2. 渔父和报任安书(节选)真实地呈现了屈原和司马迁内心世界的深刻冲突。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简单心情的?答: 3.文采呈现:我们学习了渔父,瞻仰了一位 “身之察察”、“皓皓之白”的伟人,请你发挥想象,就
4、屈原的境况或患病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屈原的生疏和理解,200300字。 参考资料:清静淡泊的渔父: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杜牧渔父孤高孤独的渔父: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逍遥拘束的渔父: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 罗隐赠渔翁随缘任远的渔父: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宋惠洪冷斋夜话船子和尚偶看破红尘的渔父: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马致远金字经潇洒率真的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词 备 注四: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