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逍遥游3 姓名: 一:学习目标1 能说出第6节重复前文内容的缘由和目的;2 能说出第6节中“此小大之辩也”所包含的意思及作者的观点态度;3 整理其中的文言学问要点。二:课前预习汤之( )问棘也是( )已( )。穷发( )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句式: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 )者( ),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 )天之云,抟( )扶摇羊角而( )上( )者九万里,绝( )云气,负青天,然后( )图南,且适( )南冥也。斥鷃笑( )之曰:“彼且奚( )适也?我腾跃而( )上,不过( )数仞而( )下,飞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 )也。而彼且( )奚适也?
2、”此小大之辩( )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特殊句式:(4)词类活用:3翻译下列语句(1)彼且奚适也?(2)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4)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飞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5)汤之问棘也是已。(6)此小大之辩也。(7)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三:课堂研讨1第6节引述“汤之问棘”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试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2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飞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斥鷃的寓言似和蜩与学鸠的故事重复,实则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试分析一下。3“此小大之辩也”,大有深义,请分析一下句中包含的意思及作者的态度。 备 注四: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