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纪念刘和珍君 2 姓名: 一:学习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领悟写作意图,把握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进展的脉络,通过查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3、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谈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二:课前预习背景学问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大事。1926年3月12日,为了挂念奉系军阀张作霖毁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大事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
2、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四周集中各国军队,预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害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猛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宽敞群众更加生气。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鲁迅写作特点:鲁迅表达感情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限于形象和譬喻。他擅长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反复咏叹,以宣泄一种不行抑止的感情。记
3、念刘和珍君描述刘和珍等牺牲的事实之后,写道:“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缄默呵,缄默呵!不在缄默中爆发,就在缄默中灭亡。”这种排比复沓的句式,有力地倾吐了作者的翻江倒海的激情,猛烈地激起了读者对于反动派的仇恨。备 注三:课堂研讨1、 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2其次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3第三部分关于惨案的意义,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何以体现? 4、速读课文,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析探究刘和珍的品质。 四: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