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进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源是( )
A.党和毛泽东对形势估量过于严峻
B.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C.“左”倾错误进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2.“文化大革命”当中冤案不断,其中最大的冤案是( )
A.彭德怀案 B.刘少奇案
C.贺龙案 D.陶铸案
3.“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大事最突出地表明白( )
A.法律面前人人公平
B.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峻破坏
C.国家的法律遭到严峻践踏
D.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4.“文化大革命”过程中,一些野心家别有认真地夺取党和人民的政权,首先发生非法夺权的地方是( )
A.广东 B.上海
C.北京 D.天津
5.“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后果有( )
①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②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和损失
③科学文化训练事业被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下列大事发生的先后挨次是( )
①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开头载人宪法
④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7.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相互监督、肝胆相识
B.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民主、团结、公平
D.高度文明、民主
8.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供应法律保障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共同纲领》
C.1954年宪法
D.1 982年宪法
9.1984年颁布施行下列哪部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0.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是( )
A.1982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新的原则规定
B.l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1999年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D.2002年一十六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1908年清朝政府硕发的《钦定宪法大纲》第一条
材料二: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
——1946年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第一条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其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请回答:
通过分析上面气个不同时代的宪法条文,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木质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一.选择题:
12.(上海2001年高考题)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13.(2002年上海高考题)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留意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峻的“左”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夫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4.“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能够得势的主要缘由是( )
A.毛泽东的支持
B.群众被蒙骗
C.“文化大革命”践踏了民主和法律
D.擅长伪装和钻营
15.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六大
16.中国在立法方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的时期是(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
17.中国要避开“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8.新时期党和政府为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了哪些举措(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③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确立了“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一六通知是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反映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身边,依据彻底揭露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训练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需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有些人们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
——引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人,是靠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起家的.在‘天下大乱”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反革命集团。他们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头点火,其后的种种罪恶活动贯穿于“文革”的全过程。九一三大事后,化们更加猖狂中共十大后,他们在中心政治局结成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阴谋全面幕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币是一场历史性的灾难和倒退。“文化大革命”要否定,反革命活动要批判,但又不能也不应当否定这十年间的一切。毛泽东要对十年内乱负主要责任。从毛泽东一生的业绩来看,他只是“无产阶级政治家犯错误”。
——《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l)材料一中,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对当时党内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为什么?
(2)材料二中,形成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土壤是什么?请列举其上要活动。
(3)材料三中,对“文化大革命”作出怎样的评价,从“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二、问答题:
20.“文化大故命”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没遭到了严峻的践踏,结合所学学问,列举这种践踏的主要表现,并分析这种状况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21.(2000年全国高考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必需承认.学问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夫、学问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心《关于学问分子问题的指示》
材料二: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气,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学问分子,资产阶级学问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与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经过12年的熬炼,我国学问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学问分子。我们应当信任他们,关怀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假如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学问份子,明显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资料四: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学问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学问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分,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从20世纪50年月到70年月末,中国共产党对阶级属性的生疏经受了怎样的变化?正确对待学问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22.如何正确生疏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