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录:技术规范书(硬件部分)广州移动SDH传输系统断电保护设备技术规范书2023-05-15目 录1.前言11.1说明11.2范围21.3引用标准22. 断电保护设备原理23. 断电保护设备(改善型)原理(本期需求采用此型号)34. 术语和定义44.1工作波长范围 operation wavelength range44.2自动切换时间 auto switch time44.3切换抖动Switch Shake 44.4插入损耗 insertion loss44.5波长相关损耗 wavelength dependent loss54.6偏振相关损耗 polarization dependent
2、loss54.7回波损耗 return loss54.8反复性 repetition54.9串扰 crosstalk54.10光功率范围 optical power range54.11光功率精确度 optical power resolution54.12光功率分辨率 optical power resolution64.13告警光功率阈值 optical power alarm threshold64.14切换阈值 switch threshold64.15切换寿命 switch lifetime64.16掉电/上电拴锁功能 power off/on hold on64.17偏振模色散 p
3、olarization dependent dispersion64.18光开关 optical switch65.断电保护设备技术规定65.1系统功能规定65.1.1透明传送特性65.1.2保护方式选择65.1.3自动保护倒换方式75.1.4切换判据75.1.5切换判断时延75.1.6切换犯错率75.1.7光纤功率实时监测75.1.8无光拴锁75.1.9掉电、上电拴锁、热插拔75.1.10单板或系统控制板软件在线升级85.1.11多级断电保护设备级联85.1.12告警及状态提醒85.1.13供电及接地规定85.1.14光纤物理接口类型及性能规定85.2 断电保护设备性能规定95.2.1断电保
4、护设备性能参数规定95.2. 断电保护设备机械指标及环境参数规定95.3. 断电保护设备保护应用组合106. 断电保护设备(改善型)技术优越性106.1. 系统功能优化106.2. 在线监控远站传输系统,传输光缆,远站SDH106.2. 设备切换时间优化116.3. 插入损耗优化117.网管系统技术规定117.1基本规定117.1.1网管软件结构和层次117.1.2管理能力规定127.1.3可恢复性127.1.4软件修改和升级127.2网管系统建立参考模型127.2.1网管组织方式127.3网元管理系统(EM)系统规定127.3.1管理能力灵活性127.3.2系统可扩充性127.3.3管理统一
5、性127.3.4操作简易性127.3.5运营安全性137.4网元管理系统(EM)功能规定137.4.1故障管理127.4.1.1告警显示137.4.1.2告警查询137.4.1.3告警记录137.4.1.4告警确认137.4.1.5告警刷新137.4.1.6告警屏蔽147.4.1.7告警容量147.4.1.8告警溢出解决及转储147.4.1.9重要监测告警规定147.4.2. 性能管理147.4.2.1当前性能数据管理157.4.2.2当前性能参数收集的间隔设立157.4.2.3历史性能数据管理157.4.3配置管理157.4.3.1门限配置157.4.3.2光开关切换控制157.4.3.3网
6、元全局信息配置157.4.3.4设备及环境信息管理功能157.4.3.5数据备份167.4.3.6网管数据库备份167.4.4安全管理167.4.4.1用户权限管理167.4.4.2用户管理167.4.4.3用户授权167.4.4.4用户操作日记管理167.4.5网管系统日记管理167.4.6图形用户界面167.4.6.1基本功能167.4.6.2拓扑显示177.4.7端到端路由管理177.4.8DCN的性能177.4.9DCN设备接入能力177.5本地维护终端LCT177.5.1硬件规定及软件规定187.5.2管理功能规定188.标记、包装、运送、贮存和安全188.1标记188.2包装188
7、.3运送188.4贮存181.前言1.1说明断电保护设备重要针对保护移动传输网络某站点出现掉电故障情况时,自动解决故障的设备。断电保护设可以通过断电自动倒换机制,将断电站点屏蔽,把上游和下游方向的光信号直通,使本地基站在出现断电时原接入环的光通路仍保持畅通,减少单点断电对网络的影响。断电保护设备的应用,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现有传输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最大限度保障亚运会通信网络安全,规定断电保护设备,设备性能符合规定,在线接入网络运营稳定、保护作用明显。现对本次选型做规定如下:1.2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断电保护设备的组成和功能和网管系统的技术规定,相关设备的包装、运送
8、及贮存。1.3引用标准下列文献中的条款及其应用的其它规范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本标。然而,本规范的归口部门可以研究是否可以在本规范中继续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规范。 Bellcore TA-NWT-000930(1993) 通信设备用混合微型电路 总规范 Telcordia GR 1209-CORE(2023) 光无源器件 总规范 Telcordia GR-1073-CORE(2023) 单模光纤光学开关 总规范 MIL-STD-883D(1991) 微电子器
9、件实验方法和程序 ITU-T建议G.652(1993)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ITU-T建议G.671(1996) 无源光器件规定 ITU-T建议G.783(1993) SDH设备功能块 ITU-T建议G.957(1995) SDH系统和设备的光接口 IEC 60825-1 激光产品的安全性 应答:2. 断电保护设备原理断电保护设备重要应用于两种网络结构中,分别为链型和环型结构,下面均已最简朴的链式结构例:BAC断电保护设备图1功能描述当B节点 SDH断电或故障时,断电保护设备会旁路B节点,通过断电保护设备中的虚线直接将光信号传输到C节点 SDH 。应答:3. 断电保护设备原理(带光缆及远程S
10、DH设备监控功能)(本期需求采用此型号)该型是断电保护设备升级版本,设备在功能和性能参数规定有下述改善。功能描述光功率探测光功率探测I-in1I-out2I-in2I-out1电源故障节点B光功率异常切换光功率异常告警节点C节点A图3当B节点 SDH断电或光板故障时,断电保护设备会旁路B节点,通过断电保护设备中的虚线直接将光信号传输到C节点 SDH 。当节点A传输光缆或SDH设备故障,断电保护设备在本地或远程产生可见可闻的声光告警,能对传输系统,传输光缆及远站SDH设备实时监测。应答:链型结构如图2,A、B、C为SDH设备,组成链型结构,断电保护设备应用于B站点。图2SDHSDHSDHABC断
11、电保护设备R1T1R2T2RX1TX1RX2TX2断电保护设备功能规定:(1) 切换保护方式:掉电切换、掉电保持 (自动);(2) 判据可选:单向倒换、双向倒换 、级联倒换(可设立);(3) 多重电源选择:220V交流,-48V、+24V直流,48V机房电池(4) 低插入损耗(光路): 1.5dB;(5) 切换速度快,抖动干扰小: 设备采用日本进口双稳态光开光切换速度T15ms,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缝切换;(6) 监测传输光缆传输质量和远端SDH设备工作状态;(7) 切换方式:自动切换、手动切换,面板或软件切换(8) 接入网络结构兼容性强:链状、环状或环带链拓扑结构;(9) 提供RJ45接口;(1
12、0) 可见可闻的故障告警指示;(11) 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无需网管自动进行跳转、保护和恢复。应答:4. 术语和定义下面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技术规范书。4.1工作波长范围 operation wavelength range断电保护设备工作波长范围通常设计成系统常用的1310nm 波段范围和1550nm 波段范围。4.2自动切换时间 auto switch time对于图1,下游信号从被保护节点出现故障导致信号异常开始,到经断电保护设备实现自动切换后使得信号恢复正常时的时间,定义为该系统的自动切换时间,以ms为单位。4.3切换抖动Switch Shake 断电保护设备光开光切换前后,切换恢复波
13、形上升有一个缓冲过渡时间,此段过程为切换抖动干扰时间,以ms为单位。4.4插入损耗 insertion loss插入损耗是以工作窗口的两个典型波长1310nm 和1550nm 来定义的。对于两个光通路端口,插入损耗定义为输出端口的光功率与输入端口光功率之比,以dB 为单位。定义为:IL=-10log(Po/Pi)式中:Pi输入到输入端口的光功率;Po从输出端口接受到的光功率。对于断电保护设备,具体分为发送端插入损耗和接受端插入损耗。4.5波长相关损耗 wavelength dependent loss指在工作波长范围内不同,不同波长相应的插入损耗的最大最小值之差。单位为dB。4.6偏振相关损耗
14、 polarization dependent loss偏振相关损耗是指,对于所有偏振态由于偏振态的变化产生的插入损耗的最大变化值,以dB 为单位。4.7回波损耗 return loss回波损耗是指从断电保护设备 系统的输入端口返回的光功率与输入端口输入光功率之比,以dB 为单位,定义为:RL=-10log(Pr/Pj) (dB)式中:Pr是从同一输入端口接受到的返回光功率Pj是输入到输入端口的光功率4.8反复性 repetition反复性是指断电保护设备在规定的切换次数(通常为100 次)时,两个端口在连通状态的插入损耗最大变化值,以dB 为单位。4.9串扰 crosstalk串扰是衡量断电
15、保护设备端口之间隔离度,通常定义为光信号从输入通道输入后,输出端口所测量到的光功率(dBm)与非输出端口测量光功率(dBm)之差,以dB 为单位。4.10光功率范围 optical power range当断电保护设备接入时,在保证断电保护设备性能时,断电保护设备的各个光端口所能承受的信号光功率的范围。4.11光功率精确度 optical power resolution断电保护设备引入的光功率检测并作为自动倒换的依据,其检测的光功率强度P 与实际光强P0的差|P-P0|称为监控光功率精度,以dB 为单位。(断电保护设备检测光功率的绝对精确度,以dBm 为单位)。4.12光功率分辨率 opti
16、cal power resolution在某个功率P0 点,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测量一组功率值(Pi),其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Pi max-Pi min为功率稳定分辨率,以dB为单位。断电保护设备检测光功率能分辨的最小光功率变化值。以dB为单位。4.13告警光功率阈值 optical power alarm threshold保护系统根据规定为断电保护设备的各个光端口设立的告警光功率门限值,当低于这个门限值时,相应端口产生告警提醒,高于该门限值时,认为该端口光功率正常。4.14切换阈值 switch threshold系统根据规定为断电保护设备所设定的切换门限值,当超过这个的门限值时,系统发生自
17、动切换。4.15切换寿命 switch lifetime断电保护设备的可正常切换的最小切换次数。4.16掉电/上电拴锁功能 power off/on hold on断电保护设备掉电/上电后,仍然可拴锁/保持掉电前的光路状态,不发生任何切换动作。4.17偏振模色散 polarization dependent dispersion偏振模色散是指断电保护设备在工作波长范围内,由于通过断电保护设备 所产生的任意偏振态之间最大群时延差,以ps表达4.18光开关 optical switch光开关是将通过电压或电流控制的不同光路间的导通或隔离的器件。一路光信号选通到两路光信号的光开关称为12 光开关。两
18、路光信号交叉选通到两路光信号的光开关称为22 光开关。5.断电保护设备技术规定5.1系统功能规定5.1.1透明传送特性 断电保护设备能对符合输入波长范围、输入光功率范围内的光信号进行透明传送,除插入损耗外,不对上述光信号导致模拟量劣化,如光信号波形明显畸变,相位迁移等。 应答:5.1.2保护方式选择断电保护设备提供以下二种可选保护配置: 1:1(选发选收)保护方式,正常工作时备用路由纤芯空闲,不传递业务光信号,倒换时本端和远端的自动光开关对通过备用纤芯进行自动协商执行切换。1+1(并发选收)保护方式,正常工作时备用路由纤芯也传送业务光信号,主光通道光功率与备用光通道光功率比为1:1。应答:5.
19、1.3自动保护倒换方式断电保护设备应能根据设定的切换判据,在线路满足切换判据时实现自动保护倒换。自动保护倒换根据使用实际规定,应能提供如下两种方式:1)自动不返回:当断电保护设备工作于主路时,主路故障自动切换至旁路并一直工作于旁路(除了人工干预或旁路故障)。当系统工作于旁路时,如旁路故障自动切换至主用线路。2)返回:当断电保护设备工作于主路时,主路故障自动切换至旁路;并一直工作于旁路直到主用线路恢复正常并保持一段规定的时间(规定期长可通过网管设立),自动返回至主路。当系统工作于旁路时,如旁路故障业务自动切换至主路。应答:5.1.4切换判据1) 保护节点电源失效;2) 断电保护设备实时根据预先设
20、定的切换功率门限、切换判断延时等条件,自动进行切换判断和切换动作,无需人工干预。3) 通过断电保护设备自身面板上提供的按键或开关,进行手工的单端或双端主备纤芯的现场切换操作,避免网管系统失效时无法下发切换指令的也许。切换时间应不大于标称的自动切换时间。4) 提供系统工作模式设立、工作调度设立,本地/远程控制功能设立,单对开关功能设立。应答:5.1.5切换判断时延断电保护设备切换不应引起各SDH系统倒换的紊乱,对切换动作下发前对必须对线路衰耗有充足判断,判断时延可人工在网管中设定,可调范围至少可满足0120s规定。应答:5.1.6切换犯错率开关切换逻辑通过开关设备内置的逻辑电路进行判断,切换失效
21、率及切换误触发率不得高于0.1%。应答:5.1.7光纤功率实时监测断电保护设备能对本站传输系统、线路对接端口处的功率进行监测。应答:5.1.8无光拴锁为了便于被保护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定位,在被保护系统无光输出时,断电保护设备应能锁定不动,维持原线路状态。应答:5.1.9掉电、上电拴锁、热插拔为了保证被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营,断电保护设备设备的掉电和上电,均应对正常传输的业务电路和各传输通道不产生任何影响。断电保护设备中单端设备的上电和掉电,不应有任何切换动作。断电保护设备所有板卡支持热插拔,某一光开关板卡拔插不应影响同一子框的其它光开关板卡工作,某一电源板卡拔插不应影响另一块电源板卡工作,系统控制板
22、拔插不改变当前所有板卡的工作状态。系统控制板故障重新更换板件时,不应影响系统工作状态,并能恢复设备原有配置数据。应答:5.1.10单板或系统控制板软件在线升级断电保护设备应支持主控在线软件升级,且升级不改变所升级设备的光开关使用状态。应答:5.1.11多级断电保护设备级联光复用段间若多个光中继段使用了自动断电保护设备情况(级联),必须满足下面的规定:同一光复用段中,某光中继段的断电保护设备的倒换不会引起该光复用段中其它光中继段的断电保护设备倒换。应答:5.1.12告警及状态提醒1)板卡或设备必须可以提供LED指示,保证现场解决时不需要借助LCT登录即可掌握系统基本情况。提醒内容涉及系统告警、系
23、统当前工作状态、当前工作模式、主备路由状态等。2)出现切换时,设备可以提供输出连续直流电信号或脉冲的电信号,用于触发相关的外部监控装置。3)设备提供对可视及可闻告警的手动确认按钮。应答:5.1.13供电及接地规定断电保护设备供电和接地方面应满足下面规定:1)断电保护设备必须使用主备两路电源供电,中断任何一路电源输入,设备中所有机盘均能正常工作。2)电源部分可以提供直流-48V、直流+24V和交流220V电源输入选择,电压波动范围允许在20%内,设备应提供接地端子供布放电缆接入机房保护地线排。3)电源电路应有过流保护设计,使用熔丝进行过流保护时熔丝应可独立更换。应答:5.1.14光纤物理接口类型
24、及性能规定设备中涉及的光纤输入、输出口为标准SC/PC的接口,光保护设备连接器的安装规定向上或向下倾斜45。其性能规定如下:a) 连接衰减(涉及互换和反复):0.5dBb) 反射系数:-45dBc) 连接器寿命: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性能规定。应答:5.2 断电保护设备性能规定5.2.1断电保护设备性能参数规定本期 断电保护设备的基本性能参数规定详见下表:断电保护设备基本性能参数 表4.2.1-1断电保护设备性能参数(量化指标)应答(需量化)参数规定指标插入损耗(传输光路)-In1 -Out2 1.5dB-In1 -Out1 1.5dB-In2 -Out2 1.5dB-In1 -Out2 1.
25、5dB-In1 -Out1 1.5dB-In2 -Out2 45 dB隔离度 55 dB偏振相关损耗 0.1 dB 波长相关损耗 0.2 dB光强监控范围-50 to 23dBm(发射端口)-50 to 23dBm(接受端口)监控光强精确度 0.5 dB监控光强分辨率0.1 dB自动切换时间15ms (最大)切换抖动时间500us切换失效率及切换误触发率0.1%工作寿命1,500,000 cycles切换类型掉电切换 或 掉电保持应答:5.2. 断电保护设备机械指标及环境参数规定本期 断电保护设备的机械指标及环境参数规定详见下表:断电保护设备机械指标及环境参数 表4.2.2-2参数指标连接器类
26、型SC/UPC/用户自定义外形尺寸 (21 inch)1U (LWH)53026049mm 4U (LWH)530 260178 mm外形尺寸(19 inch)1U (LWH)48223143.7mm 4U (LWH)482 231178 mm供电电压48VDC/24VDC/220V AC功耗1U 5 W (最大)4U 400个支持同时多用户访问操作 16个client告警现时刷新速度6000条(当前告警),50000条(历史告警)6.1.1网管软件结构和层次断电保护设备的网管分为网元管理系统(EM)和本地维护终端(LCT)两层。EM网管系统应具有直观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好,系
27、统设计基于ServerClient的模式,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大容量的管理能力和高安全的数据管理等特性。系统可参考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SDH 和DWDM 网络管理构架,规定具有配置管理、端到端路由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LCT网管终端也应具有直观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好;具有小容量的管理能力。具有本地设备配置、本地故障查询、本地端口性能监测和本地安全管理等功能。应答:6.1.2管理能力规定EM至少具有管理400个网元的能力。LCT应能访问管理本地网元。应答:6.1.3可恢复性网管系统应用软件应能被存储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恢复;同时保证旧版本软件被存储起来,一
28、旦运营的软件版本出现故障或升级失败时,能使系统得到恢复。应答:6.1.4软件修改和升级EM系统的软件修改应能借助更换软件版本的方式来进行,修改工作不应影响已设定的设备受控状态和已存在的业务连接。EM应能在在线条件下以软件下载的方式完毕NE内部管理软件的更新和升级。应答:6.2网管系统建立参考模型6.2.1网管组织方式规定在有DCN资源的情况下,网元网管信息能通过DCN承载网汇聚到网管中心。应答:6.3网元管理系统(EM)系统规定6.3.1管理能力灵活性EM承担授权区域内各NE的管理,例如安装、调测、传输通道的建立、监视、性能分析以及平常维护、故障解决,并能提供部分网络管理功能。即当无上一级管理
29、系统时,EM应能独立管理和监视整个保护系统网络。应答:6.3.2系统可扩充性EM应是一个可扩充系统,可按网络的不同规模进行扩展以满足不同需要。分布式构架,网管系统的Server、DB Server、Client均可以运营在不同的机器上。当网元数较少时,这几部分涉及GUI Client都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营,当网元数较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这些模块部分或所有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营。应答:6.3.3管理统一性被管理网络中的所有NE均应由一个管理软件平台进行管理,在一个工作窗口上应能监视整个授权管理的区域。应答:6.3.4操作简易性人机接口(HMI)应为WIMP(窗口、图标、菜单、光标)方式。
30、EM应具有自身的管理功能,如系统启动、初始化、关闭、备份等。支持同时多用户访问功能操作,至少允许16个client同时登录。应答:6.3.5运营安全性EM应在下列情况下对正常的传输业务不产生任何影响:1)EM投入和退出对网络的管理;2)EM发生故障;3)被管理的NE中仅与EM相关的机盘的插入和拔出等。在下列情况下,EM数据库应能得到恢复:1)EM数据库被破坏或丢失;2)存储了许多错误信息;3)更换CPU;4)发生电源失效。应答:6.4网元管理系统(EM)功能规定6.4.1故障管理EM提供统一的告警列表,提供当前及历史告警显示、查询、浏览、记录服务功能,设立告警参数、告警声音提醒、告警标志在拓扑
31、图中直观显示等功能。具有告警确认、告警数据导出、告警数据清除等功能,可提供故障诊断、故障定位帮助。应答:6.4.1.1告警显示文本显示的告警应分为当前告警(Current Alarm)和历史告警(History Alarm);当前告警指网络中未被清除,当前仍存在的告警事件;历史告警指已被清除,网络中已不存在且被记录下来的告警事件。1)所有当前告警必须保存当前告警列表中,当前告警清除后被转入历史告警列表中,每一条当前告警的内容应当涉及告警所属的网元名称、槽位、端口、告警等级、告警类型、告警因素、产生时间、确认时间、确认用户、确认主机等内容,历史告警还要涉及消除时间。2)告警发生时,EM应发出可闻
32、可视提醒在EM的网络拓扑图、告警所在网元、子网、链路连接的图标应当变色提醒和网元主界面中应以如端口连接变色、机盘或端口闪烁等方式提醒告警存在及所在的位置,同时能发出连续/单次告警声音(告警声音可选)提醒。告警经人工确认或自动清除后,EM的网络、子网、网元、链路连接能通过一定规则的颜色变化和声音提醒反映网元的告警状态已经改变。3)告警显示刷新速度通常情况下,从NE中产生紧急告警到EM管理系统作出对的响应(发出声音、界面颜色的改变)的最大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0秒。4)告警颜色规则应能用不同颜色表达各种级别的告警,并用与告警级别相同颜色的方框表达告警的确认和未确认状态。其中:用红色表达紧急(Criti
33、cal)告警,橙色表达重要(Major)告警,黄色表达次要(Minor)告警,紫色表达提醒(Warning)告警,绿色表达正常。5)告警提醒顺序对同一NE,当有多个告警发生时,图标应显示当前最高级别的告警;较高等级告警清除后,顺序显示NE存在的次等级告警。应答:6.4.1.2告警查询EM应提供对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的查询功能,支持对NE、多个NE、子网的告警查询,按照告警状态、告警时间、告警位置、告警等级、告警种类等项目设立查询条件进行查找。应答:6.4.1.3告警记录EM应提供对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的记录功能,支持对NE、多个NE、子网的告警数量、告警状态、告警等级、告警种类等记录,系统可提供记
34、录图表,记录结果可打印或输出。应答:6.4.1.4告警确认网管系统应提供告警确认功能,网管系统应支持操作用户对所有接受到但尚未自动清除的告警进行确认,未经确认的未清除告警应保持对用户的提醒(如图标的闪烁、声音提醒等)直到用户进行确认或告警已经被清除。应答:6.4.1.5告警刷新EM能提供实时告警监控功能。当有新的告警事件上报或告警消除后时,当前告警列表应自动更新,保证NE窗口显示的告警应与EM告警列表一致。出现告警显示异常时,EM可以人工同步及核对网管和NE告警数据。应答:6.4.1.6告警屏蔽EM提供基于NE、多个NE、子网、端口、端口连接的告警屏蔽功能,发生告警时不上报至EM,在告警列表中
35、无法查询。应答:6.4.1.7告警容量当前告警记录保证不小于6,000条,历史告警列表记录不小于50,000条。应答:6.4.1.8告警溢出解决及转储当前告警溢出时,EM可将告警自动转储至预定位置或采用绕接方式覆盖当前告警。提供历史告警定期转储功能,当历史告警记录溢出时,EM应将告警自动转储至预定位置。应答:6.4.1.9重要监测告警规定对于断电保护设备,EM应至少提供以下类别告警信息:1)业务类开关切换告警、开关切换失败、切换协商失效告警,Tx、Rx端口接受/发送功率丢失、失效、劣化,功率超门限告警,主用/备用路由衰耗超门限告警。2)环境类电源失效告警、机盘温度过高、单板故障告警。3)网管类
36、网元通信失效告警,非法登录事件发生对于光放大EDFA,EM应至少提供以下类别告警信息1)业务类Tx、Rx端口接受/发送功率失效、功率劣化、超门限告警,2)环境类电源失效告警、机盘温度过高告警、泵浦失效、泵浦电流过大告警、单板故障告警。3)网管类网元通信失效告警,非法登录事件发生应答:6.4.2. 性能管理提供设备各光接口的当前、历史光功率性能监测;主备路由当前、历史衰耗性能监测;数据收集时间间隔设立;具有数据曲线记录分析;数据导出、保存和打印,查询、删除性能数据等功能。应答:6.4.2.1当前性能数据管理当前性能监测内容应涉及各端口的功率、衰耗、电流、温度等性能(按设备支持而定),监测结果应能
37、实时自动和手动刷新,以便切换或故障发生时,可以对的分析定位。对于光开关设备,EM应提供主、备用路由光功率实时性能监测,显示主、备用路由插入损耗、光功率检测值及状态。应答:6.4.2.2当前性能参数收集的间隔设立用户可对激活性能监测的光开关或EDFA部件以设定的时间间隔(最小为15秒)收集其当前功率、衰耗、电流、温度方面的性能数据。应答:6.4.2.3历史性能数据管理EM上可查询NE各端口15分钟、24小时历史性能数据,可根据时间进行查询。每一监测端口历史性能数据记录的条数可以人工设定,最少满足1,00至30,000条的数量规定。应答:6.4.3配置管理辨认定义、分类、指配、控制和监视网络中的所
38、有管理对象,涉及网元参数设立功能,路由连接配置等功能,具体涉及:功率门限配置,切换控制,网元全局信息配置,设备及环境信息管理功能,配置数据备份等。实现对NE进行分类、配置、控制。应答:6.4.3.1门限配置1)对于断电保护设备设备,EM可以按用户设定的功率阈值定义T1、T2、R1、R2、 TX1、TX2、RX1、RX2端口的功率门限,触发上报有关的告警及或光开关切换操作。应答:6.4.3.2光开关切换控制1)EM提供强制切换功能、自动切换功能和切换恢复功能。2)EM可对光开关的切换判断周期进行设定。应答:6.4.3.3网元全局信息配置配置网元地址,网元设备名称,单板名称、局向标签。应答:6.4
39、.3.4设备及环境信息管理功能涉及机盘序列号、机房名称、机框名称、机房管理员联系方式等。应答:6.4.3.5数据备份EM提供NE数据自动/手动上载功能,将网元的配置数据(涉及阈值、网管地址等)至指定位置。应答:6.4.3.6网管数据库备份网管数据库中的数据和文献可以所有或部分备份到外围存储设备。能提供手工备份。网管数据库可使用备份文献恢复。应答:6.4.4安全管理提供用户分级管理、可监测当前登录网管用户状态,提供登录注销、最高级用户可以得到网管系统所有的管理和控制权,提供日记浏览、日记数据导出、数据备份等功能。应答:6.4.4.1用户权限管理EM对不同级别用户的分派不同访问配置权限。操作者被划
40、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用户设立不同的管理权限。第一级用户有最高管理权限,高级别用户拥有低档别用户的所有功能。最低档用户只具有查询权限。应答:6.4.4.2用户管理涉及用户信息的创建,修改与删除,用户密码分派、密码策略定制、用户权限定制。应答:6.4.4.3用户授权当一个用户登录网管系统时,系统应提醒操作人员输入密码,并校验该密码是否对的,只有成功通过鉴权的用户才干登录本系统,鉴权失败时系统应给出提醒信息。应答:6.4.4.4用户操作日记管理网管系统应能按照日期/用户名对各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提醒等以便于查询。应答:6.4.5网管系统日记管理记录网管系统自身的各类型事件。如系统登录、数据记录溢
41、出、服务器启停、数据备份/恢复成功、内部接口网管连接中断等。应答:6.4.6图形用户界面6.4.6.1基本功能EM的图形用户界面应支持以下操作功能:1)多窗口重叠,每一个窗口中应具有在线帮助和打印功能;2) 上弹下拉式菜单;3)鼠标操作;4)应具有常用功能快捷图标。EM的用户图形界面应能提供以下图形显示:1)网络资源图,显示、建立和修改NE物理拓扑,应以实际的地理地图作为背景(优选中文)。用户可定义、修改、编辑、移动图标;2)网络状态图,显示NE当前的告警状态;3)子架组成图,显示具体的槽位、单元盘等,并标注相应的名称,名称应充足反映出其实际的物理含义;应答:6.4.6.2拓扑显示实现断电保护
42、设备分布及状态的拓扑显示。支持虚拟网元应用。应答:6.4.7端到端路由管理基于设备端口的物理连接和网管的配置数据建立端到端路由管理,网络拓扑图提供对多条路由的监控和显示。应答:6.4.8DCN的性能DCN网络应具有良好的数据会聚性能和较小的传输时延,EM对NE发生事件的响应或NE对EM发出命令的响应不超过10秒。应答:6.4.9DCN设备接入能力DCN设备应至少具有对以下网络的接入能力之一:1)Ethernet;2)DDN(N64Kbit/s 1N30,V.35接口);3)2Mbit/s,G.703接口;4)X.25;5)其他已投入商用的数据通信网。应答:6.5本地维护终端LCT本地维护终端(Local Craft Terminal,以下简称LCT)是EM对网元管理的有效补充,可直接在NE上接入,监视NE的工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