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黑皮本与海德格尔中后期思想研究”(项目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朱清华,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亚里士多德在 物理学 中将四类事物归于自然:()水火土气,这些简单的体;()它们的组合;()动物、植物的部分;()整体的动物,植物。参 ,:,此外,在 论天中,他将月上界的元素以太和以太构成的星体也作为出自自然的。“所谓生命我们意味着自我营养,生长和衰亡。”()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朱清华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摘要: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营养灵魂是生命体最普遍的和最基础的灵魂形式。对营养灵魂的分析表明,灵魂并不是在躯体
2、之中的或是跟躯体并列的神秘实体,然而恰恰是灵魂使得生命体得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从质形关系来说,营养灵魂使得生命体有独立的组织形式,有个体的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同一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物都力图保存其存在,并尽可能地达到永恒不朽,这种目的既是通过营养灵魂的实现来达到,同时也是灵魂自身的追求目标。就身心关系而言,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身体就是灵魂这一追求的具身化。在现代意义上的物理主义还原论之外亚里士多德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生命解释。还原论试图从最基本的物理因素出发向上对更复杂的生命现象做出解释,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释则从更为完善的目的和形式 灵魂出发向下对生命体的构造和构成做出说明。本文表
3、明,这两种解释生命的方式可以是有益的互补,而不仅仅是冲突和对立。关键词:营养灵魂;生命;个体;存在;还原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成的原因分将事物为自然的和非自然的。非自然的原因包括出自技艺、人的决定和偶然的机遇(,)。自然物区别于非自然物的是,其生成和存在的原因是内在的:它们每个在自身内有变化和保持不变的源泉(),无论是在地 点、生 长、消 灭、改 变 方 面(,)。这个内在的原因和本原是什么?在 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表明,自然是自然物运动和静止的本原和原因()(,)。对最基本的月下界四元素及其组合而言,它们是自然的,因为它们有内在的向上、向下的运动原则。而就生
4、命体而言,具有内在的生长、消亡原则(,),动物除此之外还有知觉、欲望这些运动的原则。这些事物并非内在地拥有一个神秘的被称为“自然”的东西。自然物是有内在的变化的本原的质形合一体,其 从 潜 在 到 现 实 的 变 化 之 途 就 是 自 然(,)。如石头向下跌落。将自然中的生命体跟其他自然物区分开的,是生命()。生命具有自行营养、生长和衰亡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指出,生命首先就是指“自我营养,生长和衰亡”。在所有灵魂哲学形式中,营养灵魂是最基础的样式。这里所说的营养灵魂,除了涉及营养、自我保存和生长的能力,也包括了生物生殖繁衍的能力,因为营养和繁殖都属于最基本的动物自我保存和延续的能力
5、。这种灵魂形式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规定。一、营养灵魂 生命的标志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命()”的含义是多重的,具备以下要素之一就可以说是活着的或有生命的:理智(),感觉,位置上的运动或静止()。所谓运动,既可以指运动的本原是内在的的位移运动,如动物的运动,也包括了进食,生长,衰坏这些活动。植物被认为是活着的,因为它们在自身内有由以生长和衰坏的本原和潜能。()有生命或活着将有灵魂的东西和无灵魂的东西的区别开来()。生命的各种形式是各种灵魂的能力的实现。对人而言,不但有最高级的理性灵魂,而且还有跟动物共有的感觉灵魂,以及跟动物和植物共有的营养灵魂。营养灵魂是最基本的灵魂形式,这种灵魂可以分离于其他灵魂
6、样式单独存在,但其他灵魂样式离不开它()。营养灵魂是生命体生长和持存活动的本原,是一切生命的基础,生命体其他的更高级的灵魂样式 感觉、努斯 都建立在营养灵魂的活动上,都离不开营养灵魂。亚里士多德说,正是由于这一本原,活着的东西才是活着的()。因此可以说,营养灵魂具有决定性的地位,由是否有这种能力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是否是一个生物,是生命体和无生命的东西的本质区别所在。对于不同层次的生命而言,营养和生长灵魂“就像植物一样”,被所有生命体分享,无论是胚胎还是完成的生命都有这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说营养灵魂是首要的和最普遍的灵魂机能()(),是对所有生命而言最 合 乎 自 然 的()。这种灵魂
7、的德性或优秀也是为所有生命体所共享的,不独人会有。而且在人的睡眠中,当其他灵魂形式不再活跃的时候,这种灵魂最为活跃,因为这种灵魂是完全无理性的,除了以间接的方式理性和情感渗透进来影响到它(,)。营养灵魂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营养,保存生命体的存在。而生命体的生存或存在是生命的本质()。但营养灵魂是什么?灵魂首先表示某种机能或潜能。他称:“必须首先定义营养灵魂。营养灵魂通过营养这种潜能跟其他的潜能区分开来。()”这种潜能的活动或功能是生长和使用营养以及繁殖跟自己类似的个体()。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要探讨某种灵魂是什么,需要知道其活动或实现是什么,而要知道其活动,首先要探讨其对象()。之所以是这个顺
8、序,因为亚里士多德遵循的方法是从明显的东西开始到更加可知的东西()。就如他在解释视觉的时候,就先从其对象 颜色开始。营养灵魂的对象是营养或食物。亚里士多德将营养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营养者,被营养者和营养物(食物)()。灵魂是营养者,有灵魂的身体是被营养者()。营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食物,另一方面是消化食物的热。就像船夫需要手摇动橹开船(),灵魂需要热来变化食物,使之跟身体相似,由此身体被营养,从而生命得以保存并生长繁殖。亚里士多德又将营养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最初的营养,如植物的种子中和动物的胚胎中的冗余物质;另一种来自外部,如同植物的根系,动物的胚胎的脐带吸取外部的营养()。两种营养各自有各
9、自的作用,第一营养使得生物存在,而第二种营养使得生物生长,即体积的增长()。最初的营养和外部营养中最纯净的部分供应生命体“支配本原”的部分,如动物的心脏,而其残余物则生成骨头,指甲,蹄子,角,鸟嘴等。“自然像一位优秀的管家”(),将营养的不同部分按照等级分给身体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哲学 ,“,”,不同部分。营养也是分阶段的,如骨头最初由精液的剩余物构成,在后来的生长中,骨头由营养物的剩余物提供营养()。营养灵魂的活动首先是使用营养。营养灵魂是对拥有这个灵魂的生命体的自我保存的能力,实现方式就是摄取食物。有生命之物必须是吸收营养的或消化食物的()。营养过程不止,则被营养的生命体
10、就维持其存在。()营养灵魂由此保存了拥有它的身体,使得拥有灵魂的这个身体持存并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个体性()。营养灵魂使用营养以自我保存的能力被亚里士多德以类比的方式揭示出来。在 论生灭中,亚里士多德说这种潜能是在质料中发挥相应的作用的某种形式,就像添加材料制造管道一样,营养灵魂自身吸取质料添加到自身,变成更大的管道。这就是生命的生长。当营养灵魂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使得食物变成增长的肌肉,就像火抓住木头使得火增长,或者葡萄酒将水变成酒()。如果它不发挥作用,就如水加进酒里面,酒变成了水。没有这种功能起作用,食物不会变成营养物。“这一种灵魂本原是保存接受食物的事物的能力,食物为它的活动做准备。所
11、以没有食物它就不能存在。”()获得营养的过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是一种“混合”,如果水倒进葡萄酒,葡萄酒将水变成了酒,现实的肌肉抓住潜在的肌肉,将食物变成现实的肌肉()()。就像是将木头放在火上,火抓住木头,使之变成火,那么火就是推动者,这个过程造成增长;而如果是木头自己抓住火,这就是生成()。就营养活动中形式和质料的关系,形式就像管道,是质料里面的一种能力()。如果质料添加到它潜在地是管道并且潜在地具有所要求的量 它们就成为更大的管道。但如果它不能制作,就像水持续加进酒里,使得酒变成水样,实际就是水,那它造成量的减少。但形式持续着。()”食物所营养的是一个个体(),或实体()。食物能增加这个个体
12、的“量”。这个有灵魂者只要被营养,就保有其实体和存在。()虽然食物是增益身体上的量的,但亚里士多德称,食物主要与有灵魂的东西关联,而且这种关联并非偶然伴随的。()食物的火增加了肉中的火,但真正被营养的是这个有灵魂的身体,火只是伴随地被滋养。没有生命的东西是不能摄取食物和被营养的。()对于肌肉而言,食物一方面是潜在的量,另一方面是潜在的肉。量的增加使得肌肉增长,而如果没有量的增加,食物由潜在的肌肉变成现实的肌肉,则只是提供了营养()。食物或营养如何使得生物生长?以肌肉为例,食物对肌肉的营养和增长不是直接添加质料到质料上去,也不是因为质料的增长。事实上肉的质料一方面在流失,一方面新的在流入()。眼
13、睛作为眼睛质料总是新的,虽然尺寸变大了,但并非简单的新的质料添加进来。肌肉的形式或形状每个部分都增长了(),如,手按比例增长,手的形式在各个方面都增长了。这里亚里士多德意思是说生物的生长是形式的生长而非质料的增长吗?其实并非如此。威廉姆斯()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表述似乎是说,在生物的生长中形式在生成和增长,但这只是一个漫不经心的说法。他在 形而上学 中表达的才是他真正的观点。在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质形论中称,形式跟质料都不是被生成的,“显然形式不是生成的或被制作的,实体也不是;因为它是通过技艺或者自然或某 种 潜 能 而 在 别 的 某 物 中 的。”(,)就如在制作铜球的时候,被
14、制作的不是球形,也不是铜,而是这个铜球。在 论生灭中他又强调生长在于生命体的形式按比例增长,而不是质料的增长,他并非自相矛盾,而是这里所说的形式,比如手的形式,是指手的尺寸和比例,手的长大是按一定比例增长尺寸,而手的形式是指手作为手的本质或实体,是不生成的,这个实体也决定了一个动物的手的比例和最终尺寸的界限。生物的这个本质服从于一种目的论,即这种动物的手的功能。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 ,“”,:,营养灵魂的另一个功能是繁殖。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表述,生长和繁殖的能力就是营养的能力()。但 他 又 将 营 养、生 长、繁殖说成不同的机能,因为有灵魂之物通过营养机能保存自己的实
15、体,而非生产自己()。波兰斯基()认为,可以将营养、生长、繁殖这三种机能看作同一种机能的分机能,这些分机能在功能和活动上有所区别,生长是量上的,涉及生命体的量的变化,而营养是实体上的,涉及生命体的存在,“营 养 能 力 保 存 有 灵 魂 之 物 为 其 所 是 的 东西。”繁殖是实体的变化,但也是生命体存在追求的一种样式。亚里士多德称事物有理由按其目的被命名,而生物的目的是产生另一个像它的东西()。“灵魂优于身体,因此活着的、有灵魂的优于没有灵魂无生命的,存在优于不存在,活着优于无生命。这就是动物生殖的原因。”(,)因为存在比不存在要好,有生命比没有生命要好,所以有生命之物追求存在,保存生命
16、,并且创生同一种属的个体,延续生命和存在。因为营养灵魂一方面是保存个体的存在,而另一个能力就是繁殖类似的个体()。繁殖也是生命自我保存、保持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生殖,追求永恒。个体不能永恒,则在种族绵延中达到。(,)”。但追求存在并非生命体或灵魂有意识的活动。自然创造了生命体,使之在构造上最符合生存的目的,包括营养、生殖等功能的实现。因此,可以说,营养、生长、繁殖是营养活动的完整过程。他甚至说,营 养 和 生 殖 是 灵 魂 的 同 一 个 能 力()()。亚里士多德将营养、生长和繁殖能力都归到营养灵魂,跟感觉灵魂、理性灵魂并列,这是他的首创。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几乎不把植物作为有灵魂的生物,
17、因为植物缺乏意识,所以他们也不用灵魂来解释营养生活和繁殖。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营养功能是有死生命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在搞清楚营养灵魂的对象和功能与实现活动之后,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方法次序,就可以对营养灵魂的本质进一步描述了。亚里士多德从原因和本原出发对营养灵魂进行描述,因为“生 命 体 的 灵 魂 就 是 其 原 因 和 本 原。”()作为原因和本原的灵魂有三重意义:实体因或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灵魂是实体,使得生命体得以活着和存在。而实体因同时也贯穿在目的因和动力因中,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对这三重本原的分析,展示出营养灵魂构成了生命体的最基本的同一性()和个体性。二、营养灵魂对生命个体的构成功能
18、灵魂是生命体的实体。亚里士多德称,“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是其实体;生命体的存在就是活着;而灵魂是活着的原因和本原。”()灵魂让物体活着,这是一个传统观念。柏拉图在对话中就多次提到,使得物体活着的是灵魂。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有一个论证:()的实体是 存在的原因;()()在生命系统中,存在(或本质)就等于活着;()()所以,一个生命系统的实体是其活着的原因;()灵魂是活着的原因;()()因 此,灵 魂 是 生 命 系 统 的 实 体。()认为这里推论的每一步虽然都可商榷,但亚里士多德由此表明了他的结论,活着是生命体的存在,灵魂又是活着的原因,同时是生命体的实体,那么灵魂就自身既是活着的,云南大学学报
19、(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哲学 ,:,论灵魂“根据事物的目的称呼事物是正确的,这里的目的是产生另一个像它的东西,称这个首要的灵魂为造成另一个像它的东西是正确的。”(),:,如柏拉图的 斐多篇 又是活着的原因。如果首先将灵魂看作跟身体分离的另外的实体的话,亚里士多德的论证似乎显得草率。但如果以亚里士多德的方式理解灵魂,则他的这些论断的每一步都是自然的。从质形关系上来说,质料在生命体的生长中有相应的功能,但是质料是作为潜能存在,从实体以及实现获得其规定性。动物的肉和骨头并非简单地归为质料,肉之所以为肉,也是因为它有形式在质料中,或者直接说,因为肉是以一种特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亚里士
20、多德声称身体是灵魂的工具,是为了灵魂的。()身体作为实现某种灵魂功能的器官,是以这种功能的实现为目的的,如牙齿的构造是以消化和吸收营养为目的。亚里士多德提到一个难题,生命体在生长中,其身体有的部分有一定的尺寸限度,有的部分则无限生长和增长。如骨架的尺寸是被限定的,而头发、牙齿的增长可以是无限的。()食物可以让有体积的生物增加尺寸,但为何食物不能无限增加生物的尺寸?亚里士多德的回答将他跟自然主义的还原论观点区分开来。生物能够增加,是因为生物有量,食物可以增加量。但食物之所以是食物,本质上并非是一种质料补充另外一种质料性的东西。只有有灵魂的身体才可以被喂养,食物是相对于这个灵魂而言的,那有灵魂者是
21、“这个某物”或实体,食物是为了保存这个实体而言而是其食物,有了这个营养,实体得以继续存在。实体或形式早已存在,在生成中再造一个类似的生物,这个生成的作用者在起作用。()威廉姆斯指出,对亚里士多德而言重要的是,非生命体的同一性依赖于其质料的同一性,而生命体的同一性并不如此。生物的眼睛的生长并不是持续增加相应的质料到眼睛上,而是在不断变化的质料中保存其形式或功能,按比例增加各个部分。营养灵魂造成了生物个体的基本的同一性。就如使得斧子成为斧子是有砍伐的能力,眼睛的灵魂是其视觉功能,视觉功能也是眼睛的实体性、形式。()生命体是由身体 和 灵 魂 结 合 而 成 的 复 合 实 体(),作为质料的身体自
22、身不是个体性意义上 的“这 一 个”,只 有 型 相 或 者 形 式()才构成其本质或实体,一个事 物 因 为 它 而 被 称 为“这 一 个()”()。就生命体而言,其被作为生命体存在不是由于身体的外形,而是因为其灵魂。种子和果 实 就 是 这 种 潜 在 的 物 体。()种子并非现实地是一个个体生命,但由于它潜在地是有生命的,所以它潜在地是一个个体植物。灵魂构成了生命体的是其所是和个体性。从身心关系上来说,灵魂并非“在躯体之中”跟躯体并列的实体。亚里士多德明确表示,“就像瞳仁和视力构成了眼睛,灵魂和身体构成了动物。()”不但是动物,任何自然生命体都有身体。物身并非附加给生命体的累赘,相反,
23、它和灵魂是一体的,恰恰是灵魂使得生命体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这种一体或统一是身体作为潜能,其实现就是灵魂。“灵魂必定是潜在地有生命的自然体的作为形式的实体。实体是现实。所以,灵魂是这样的身体的现实。()”灵魂使得生命体按照相应的功能而有独立的组织形式,有个体的生命系统,由此使得生命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统一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植物只具有营养灵魂,但这已经让植物充分地成为生命体。而如果植物失去了营养能力,就不再能够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就不是现实的生命了。如同斧子失去了锋利就不再是斧子,眼睛失去了看的功能就不是现实的眼睛。作为最基本的灵魂形式的营养灵魂,如果失去了营养摄食能力,生命自身就消亡了。如果灵
24、魂所指称的是一种能力,那就可以理解,不但整体的生命有灵魂,而且身体的各个部分也可以说有灵魂。亚里士多德称,“事物由现实的某物从潜在的某物中造出。精子就是这样,它自身内有运动的本原,当运动停止,则动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 ,:,亚里士多德称,不可分的东西被称为一。所谓不可分的,是不可能在时间、地点和解释()上将其分开,尤其是实体是这样的“一”。(,)物的各个部分生成了,每个部分都有灵魂。因为脸、肉如果没有灵魂在里面的话,只能是同名异义上的脸和肉”。()如人的眼睛,手,脸,如果没有灵魂的话,都只是类比意义上的器官,而非真正的眼睛等。这些所谓的灵魂只是表明生命体的各个部分具有
25、相对独立的组织和运作能力。树的叶子、根部、枝干都分别有其功能,它们又共同组成完整的营养系统,整体的营养灵魂。营养灵魂对相应的身体组织系统来说有构建功能,同时也对身体的组织形式有解释功能。生命体的存在和被理解都以灵魂为出发点。灵魂作为实体也是解释身体构造的原则。即,它是具有这种特质的身体的“是其所是”。灵魂是“具有器官的自然物体的第一实现”,()从实现才能解释身体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灵魂乃是身体的组织原则或可解释性的来源意义上的实体,它是生命体的统一性所系。所以很自然,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营养“灵魂跟身体不可分离”。()因为灵魂的潜能恰恰是通过身体的部分而实现的。虽然斧子的“灵魂”或功能在其砍伐,但砍
26、伐乃是通过构成斧子的质料实现的;眼睛的“灵魂”在于看,看却必须通过眼睛实施。而要解释斧子和眼睛的构造及其“是什么”必须诉诸砍伐和看的功能。灵魂作为解释性的原则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目的因中尤为明确。亚里士多德指出,自然的生成有不止一个原因,()首要的原因是我们称为“为了什么”的原因,因为它是一个解释()。()亚里士多德用技艺类比对此进行说明。在建筑术中,建筑师可以通过目的因为他所造的房屋给出解释,为什么必须以这种方式来建造最好。同样在自然作品中可以发现这种目的和善。()植物的根深深扎入大地,是为了固定自身和汲取营养,而枝叶向上伸展,相当于动物的躯干。植物本性是固定和静止的,只有很少的活动,所以其器
27、官比较少。越高级、越复杂的活动的生命,其构造也越是复杂。()营养功能是身体各个部分组织形式要达到的目的。动物摄取营养的目标规定了整个营养系统,从牙齿和口腔的结构,到食道和胃、肠道直至排泄系统,都为了营养功能的实现。植物通过根从土中摄取营养,对应于胃部的血管从胃中汲取营养。()只有从营养功能这样一个目的和形式出发,才能恰当理解自然生命体的构成和运动方式。灵魂是相应的身体的组织原则和形式,身体是通过灵魂被组织的。这个意义上的灵魂不是外在于身体 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精神实体,就像笛卡尔的二元论所描述的那样。生物都力图保存其存在,并尽可能地达到永恒不朽。这种目的既是通过灵魂的实现来达到,同时也是灵魂自身
28、的追求目标。不妨说,身体就是灵魂这一存在追求的具身化。生命体对存在的追求也不等同于自我保存,灵魂只是生命体为了自我保存而有的工具。灵魂将身体作为工具也不是外在地驱使身体为自己的存在提供必需品。确切地说,在亚里士多德这里,从灵魂的最基本形态而言,营养灵魂和身体是一体两面,追求存在自身驱动它们。对营养灵魂而言,其功能 吸收营养以自我保存、生长、繁殖 就是存在追求的表达。营养灵魂就是这些功能的统一。在亚里士多德对生命个体的解释中,不是从较为低级的生物机能去理解较为高级的生物及其机能,更不是从无生命的质料出发向上建构生命活动。相反,自然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在营养灵魂上划出了界限。有生命之物的实体性和身体
29、构造必须通过其相应的灵魂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来解释。复杂的生物是更为完善的生命形式,是理解生命的出发点。他以类比于动物的方式解释植物的构造,动物的灵魂的本原大多呆滞迟缓,肉体化了,最后完全失去了做位移运动的足,平铺在地上,这种生物是最低级的。如果继续发展,其本原部分倒置,和头相应的部分就没有了运动和感觉,动物就变成了植物。植物的根所发挥的就是头和嘴的功能。()但植物性的营养灵魂及其对生物的营养性的自我保存、生长和繁殖功能不再被进一步被物理构造机制等消解掉,虽然其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这些物理构造系统完成的。三、亚里士多德的生命学说跟当代自然主义的对立和互补亚里士多德在对灵魂进行阐释的时候,显云南大学学报
30、(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哲学然排除了一种自然主义还原论立场。他用“本原和原因”来解释灵魂,将之归为形式、目的、运动的始点,但绝不将灵魂归为一种物理构造及其结果。营养能力的实现是“使用食物”以自我营养,以及生长,繁殖,这些功能共同保存了生命体。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释也没有忽略质料的因素。亚里士多德称,生物有的特征是具有目的的,必须用目的因来解释,而有的特征则跟动物本质的逻各斯没有关系,而必须诉诸质料进行说明。如眼睛的存在和构成必须用目的因来解释,而眼睛的颜色则并非有目的的,仅仅出于质料。质料的某些属性导致一种必然性。必然性可以看作是质料因。动物和人的毛发的产生有其目的,但人会在产生大量精液的时候
31、秃头则是出于一种必然性而非有目的的,因为精液带走了大量热量,使得脑周围的皮肤变冷,导致脱发()。似乎质料因和必然性更能够解释事物的生成。人们经常用必然性来说明某物生成及其存在样式,这也是以前的自然哲学家经常用以解释宇宙和自然的方式。()他们设定了基本元素的必然属性,如火是热的,干燥的,土是冷的,湿润的,前者是轻的,后者是重的,诸如此类。不但用这种带着特别的必然性的质料解释宇宙的生成,而且用来解释动物和植物的生成,如“水流进身体的时候,胃和其他进食和排泄的部分形成”是什么使得生命生长?恩培多克勒诉诸质料,他说草木向下生根,是因为土性自然引导根向下伸展。而枝叶向上,是火性自然让它们向上。()这些古
32、代的自然哲学家用质料及其必然性来解释一切自然和生物过程,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这是不充分的,“气和水是身体的质料;所有古代人都从这些事物构造了身体的自然。但是,如果人,动物及其部分是按照自然而存在,就要说到肉,骨头,血液,和所有同质的部分。说出这些事物由什么构成,如由火或者土构成,是不够的。就像我们解释床或其他这类的东西;我们要力图规定其形式而非质料。()”用四元素解释身体,就像用木头解释床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过去的自然哲学家“只看到质料因和动力因。”()这里所说的动力因是质料的本性导致的必然性运动,如火造成向上的运动。但火是无限定的,而自然构成的事物都有尺寸限度和逻各斯,限度属于灵魂,而非质料。
33、()来自质料的必然性的动力可以解释部分运动和形式,但决定生命的本质的,是其实体灵魂。正如热和冷可以改变铁的软硬,但不能制成剑。“剑的制作是所使用的工具的运动,技艺是产品的始点和形式。”()同样,儿子产生的原因在父亲赋予的形式和生命运动的始点。从质料上来说,质料元素及其冷热等属性会决定骨头、肉的硬度,柔韧等性质,但肉作为肉,骨头作为骨头其本原不是质料及其必然性决定的。()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的思路跟现代的很大部分自然主义者不谋而合,都试图以物理的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无论是生命体还是其他。现代的自然主义者认为,时空中的一切存在物都必须被等同于或在形而上学上由物理存在物构成。腾格义()指出,
34、自然主义通常是这样的立场,自然科学理论对决定什么实存什么不实存问题上具有优先性。这个立场经常跟还原论或者突现论、随附论捆绑在一起。因此自然主义又依赖于自然科学的解释。而相当多的自然主义者又是还原论者。当代的还原论()认为,生物系统由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构成,这种形而上学上被称为物理主义。持这种理论的人认为,生物属性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 ,:,亚里士多德在 动物的生成中提出“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中,这种条件跟动物的本质没有关系,我们必须诉诸质料因和动力因,这些东西是因为必然性而产生的。”()动物的部分()提出“他们还研究了基底性的质料必然有哪些本性,如,火的本性是热的,土的本
35、性是冷的事实上,他们甚至以这种方式产生宇宙。他们也以同样的方式谈论动物和植物的生成。”,“:”,:,(),随附在物理属性之上,生物过程和变化乃是因为物理属性的变化。生物过程在形而上学上等同于物理化学过程。彻底的物理主义者认为,从本体论上而言,唯有物理系统是实在地存在的,包括生命在内的每个存在的物理系统都是最大的物理系统 宇宙的子系统,跟其他物理系统具有时空、力的联系。不存在非物理的灵魂或心灵,人的心灵活动只是大脑的神经元活动。这种彻底的还原论物理主义跟当代另外几种试图解决身心关系的自然主义路径一样,都预设了笛卡尔式的身心分离难题,将灵魂看作分离于肉体的、性质完全不同的实体或主体。这些解决灵魂
36、心灵 身体 物理关系的路径之所以都难以成功,问题大概就出在这个预设上。查尔斯()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心理或灵魂活动以及方式恰恰没有这个预设。他称亚里士多德的路径为心理物理的“不可分割主义()”,即无论心灵或心理活动,还是身体活动,都被定义为不可分割的心理物理活动。查尔斯的“不可分割主义”虽不能给出对灵魂现象令人满意的刻画,但却描述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灵魂是不能用质料及其运动还原掉的。当代的物理主义还原论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依据,可以归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论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知识和自然知识是不同的。()前者是以事物的现成的“是”为理论出发点,而自然知识以“将来是”为出发点。
37、“事物现在是或者已经是,所以必然地另一物是或者将是。”而对自然来说,解释的方式却是,“因为健康或人类是这样的,所以(为此)必然地这个存在或生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根据现成的存在,机械地按照理论知识推出另外的事物的存在,这是不适合解释生命的。而他解释生命的出发点恰恰是更高阶的现象,即灵魂或生命的形式和目的。“生物的形式是灵魂,或灵魂的部分,或离开灵魂就不能存在的东西。自然学者就应当关注灵魂,或者 处 理 全 部,或 者 其 部 分。”()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也不是神秘的实体。他所说的营养灵魂并不外在于营养系统存在,恰恰就在生命体的生存活动中展现出来。灵魂作为目的因或形式因是解释生物构成的原则
38、和出发点,而质料带着相应的特性,也共同参与生物的生成。生物的构造以及活动或者自身是目的,或者是为了某个目的,如果一些现象不能按照这种方式获得解释,则诉诸质料所带有的必然性进行解释。亚里士多德称,动物必然有眼睛,而各种动物也必然有特别的眼睛。但这两种必然性是不同的。()前一种必然性出自目的性,而后一种则是构成质料的特别性质导致的。再如,鹿角的位置和构造是为了攻击和防卫,这是其本质和目的。动物的骨骼由土性的质料构成,最大的动物有最多的土性质料,过剩的土性质料被自然转化为防卫手段,在一些动物那里就是牙齿和獠牙,在另一些动物那里就生成了角。在这里,鹿角的本质或实体是由它由以形成的目的来说明的,而质料作
39、为必然性是生命体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为了某种目的,根据逻各斯使用那些必然出现的东西”。()这个原则也可以解释人的牙齿,并适用于所有动物的牙齿。牙齿之所以有三种,这并非自然的奢侈浪费,而是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前牙尖锐以便撕咬食物,臼齿宽阔以便研磨食物,而犬齿在二者中间分开两种牙齿,()只不过人的牙齿的数目和样式又特别适合语言的发音()。而有些动物长獠牙是作为进攻和防卫的武器,()另外的动物的牙齿也各个根据其不同的存在状况而有不同。这种差别并非随意,因为“自然不为无目的之事或多余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哲学 ,这种解决身心关系问题的路径有 种:还原主义唯物论;非还原的唯物论;功能
40、主义的因果论证;泛心论;中性一元论。参:,:“”,:“”,之事”。()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提供了跟当代的自然主义不同的路径,让我们对现代意义上的物理主义还原论保持警惕。这样说是恰当的:亚里士多德拒绝对生命的任何还原论解释。这在他对古代的自然哲学家的批判可以看出。他拒绝诉诸非生命以解释生命。就像他在对营养灵魂的分析中提出的,营养必须是对生命而言的营养,“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被营养,被营养的是有灵魂的躯体,因此,营养(食物)并非偶然地是跟有灵魂相关的。(?)”营养灵魂的能力可以通过机体的结构及其活动加以解释,这种解释之所以不够,是因为没有说出生命的本质。当代的自然主义还原论的生命解释有其
41、优点,它以自然科学为支撑,从低阶的物理现象出发,自下而上解释更高阶的现象。凯瑟()指出还原论解释的三个特征:()从更低阶的现象出发;()内在的解释;()各个部分是孤立的。这种解释总是依赖于比要解释的现象更低阶的特征。解释只针对要解释现象的内在的物理部分,且将这些部分从其原始的复杂背景中孤立分离开来。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释恰恰采取了相反的路径:自上而下从目的和实现出发,在生命体的统一性和个体性中,去解释生命。这两种路径并非必然相互排斥,而是应该成为互补的方式。事实上,自然主义的探讨也正在将“功能”、“目的”等概念包容进解释体系中,而非完全拒斥。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理论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对自然主义的研究是有益的补充和提示。责任编辑 张瑞臣 (,):,(),:;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