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538244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2 月第2 8 卷第1 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Feb.2024Vol.28 No.1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陈祥,梁昌铺,焦新安(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 2 5 0 0 9)摘要:根据新农科人才知识宽度、能力宽广和素质宽厚的要求,以及下得去农村、用得上专业技能、耐得住寂寞、上得来求学深造的培养目标,新农科人才培养应以优化组合、转型化合为总纲领,并形成跨界创新、跨学科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理念;应从思想政治与专业教育、学科集群、教学团队、多元平台、课程体系、数字教育

2、与传统教育、交流渠道、先进评价体系等八个方面的融合出发,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新农科;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综合性大学两合六融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与实践”(2 0 2 0 0 8 3);扬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揭榜挂帅”项目“新农科背景下生命科学类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与实践”(YZUJX2023-J9);扬州大学一流学科创建“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创建的生命科学十”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YZUXK202303)作者简介:陈祥,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教育研究;梁昌镛,

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教育研究;焦新安,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图分类号:G640;C 9 6 1 文章编号:1 0 0 7-8 6 0 6(2 0 2 4)0 1-0 0 2 4-0 9 收稿日期:2 0 2 3-0 8-0 8DOI:1 0.1 9 4 1 1/j.c n k i.1 0 0 7-8 6 0 6.2 0 2 4.0 1.0 0 3 文献标志码:A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1 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关键是要培养大批新农科人才。中

4、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承担着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重任。高等农林院校应以强农兴农为已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 1一、新农科建设与扬州大学的思考新农科概念于2 0 1 7 年正式提出,尔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1 期推出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2 0 1 9 年,“安吉共识一一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新农科建设的四大发展任务 3 ,随后展开的“北大仓行动”又提出了新农科建设的八大落实新措施4,由此吹响了我国新农科建设的号角。建设新农科,需要改造传统农科专业,根据生产分工来设置新的农

5、科专业,将农科改造成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学科。新农科要积极服务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适应未来的农业事业发展需求,因此,新农科建设要满足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内,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由于受传统农科教育观念的束缚,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包括培养模式单一、培养内容片段化以及培养机制陈旧等。很多涉农高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被要求死记硬背大量农业知识,而缺乏触摸土地、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需求。在传统农科教育中,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往往被划分得十分孤立,教学上也缺乏交叉融合的机会,这使得学生只关注自已专业

6、领域的知识,而忽视了跨学科合作和综合运用的重要性。此外,培养机制的陈旧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涉农高校的体制往往比较僵化,难以及时跟上农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脱节。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环境,涉农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农业企业和相关部门合作,建立灵活的机制和创新的教育模式。扬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农科人才培养方面函需改革,以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助力新农科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重塑了新农科人才培养理念,立足于扬州大学丰富的多学科资源,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构建了跨学科、跨院系和跨专业的人才组织形式,推动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我

7、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评价新农科人才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人文素养、富有“大国三农”情怀以及“三宽四得”特质的新农科人才。首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关键环节。新农科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教育贯穿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希望他们能够关心社会问题,为农民群体谋求更好的发展。其次,注重提升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业创新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找到今后奋斗的方向。再次,着力培养

8、学生的“三宽四得”特质。“三宽”指的是知识宽度、能力宽广和素质宽厚,具体说来就是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上,能够拥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宽广知识储备,具备解决问题、创新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宽广能力,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建设等宽厚素质。而“四得”则指学生在毕业后能下得去农村、用得上专业技能、耐得住寂寞和上得来求学深造,换言之,即学生不仅能够在农村一线工作,运用所学专业技能为农民服务,还能够成为农业领域的领军人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526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要战略,扬州大学统领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目标,秉承“优化

9、组合、转型化合”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农科建设方面进行了深人调研,不仅关注国内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也广泛总结国外农林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教训,并且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农林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跨界创新、跨学科专业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新理念倡导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打破原来的局限,构建交又融合的教育体系来实现新农科人才的培养。扬州大学从八个方向进行了交叉融合尝试:第一,改变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条线的现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人专业课程,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农科各学科之间因为分属不同学院,交叉融合度低,师生交流较少,需要将

10、农科学科集群进行深度融合,充分释放资源优势,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三,改变教学团队成员只来源于学院甚至系部的现状,组建跨国家(地区)、学校、院系的交叉融合教学组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师资源,搭建起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第四,改变以往的专业课程设置,根据时代需要,利用其他院校和线上的优质课程,设立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引入国内外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结合线上教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第五,改变现有机制,充分组合各实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

11、创业能力,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验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第六,改变单一课堂授课形式,充分融合数字教育和传统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保持传统教育的优势,确保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体验。第七,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鼓励学生走出去,培养国际视野。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交换计划等方式,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第八,借鉴国内外先进评价体系,融合新农科人才需求导向,修订新

12、的选才鉴才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评估和培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扬州大学通过改变教育理念,设立交叉融合的教育体系,致力于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图1)。二、扬州大学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在大量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扬州大学开展了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实践,为我国新农科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尝试。1全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融合,落实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农科人才是我们实施新农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第1 期新

13、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7优化组合转型化合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同向融合学科集群深度融合教学团队交叉融合课程建设多元融合多元平台反哺融会数字教育传统教育深度融合合合国际国内双向融合标准体系转升融合“大国三农”情怀+“三宽四得”特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图1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扬州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旨在通过厚植人文素养和强化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扬州大学在涉农专业课程设计中融人了“大国三农”“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农科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专业课的教学,而应将思政课纳人课程体系

14、中,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大格局。因此,我们通过思政课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人才。2实施学科集群深度融合,强化协同育人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扬州大学修订并发布了扬州大学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2 0 2 1版,此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融合农工、农医、农文等多种学科的精品通识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农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该培养方案进一步打通了选课机制。农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修工科、文科、医科等不同专业的课程,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丰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有转专业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的空间,学

15、生可以根据个人发展规划的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转专业申请。通过这样开放的政策,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一毕竟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学习和合作,往往会更容易打开思路,相互激发创新能力。为了实现综合性大学优质资源的深度融合,以顺畅的方式运行新农科人才培养机制,扬州大学创新了一种多元协同机制,即导师协同、师生协同、研本协同、本本协同、校院协同、院院协同。这样的机制旨在实施农科专业导师与文、工、医科导师的教学科研指导的协同,同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和研本1 十1 计划。学校鼓励不同专业的本28科学生自由组队,自主选择研究项目,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推荐获得项目机会。为了协调校级和

16、院级之间的合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这个小组负责学校和学院之间的协同工作,整合教学科研资源来培养农科领域的创新学生。通过这样的多元协同机制,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跨学科合作,拓宽了视野;通过与不同专业的同学组队开展项目研究,他们可以从其他领域获得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灵感;在导师的教学科研指导下,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人的知识,并有机会参与到前沿科研项目中。这样的协同机制也使得学校的各个科研领域得到更好地整合和发展,不同学院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同时,通过与企业、政府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协同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应

17、对社会需求,为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3促进教学团队交叉融合,打造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扬州大学决定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导师制度方面,对导师的角色进行再定义,导师不仅仅限于专业导师和生涯导师,而是新引入了创新创业导师的概念,使得教学团队更加多元化。学校引人院士、名师等资深教授来带领这些导师团队,以“金讲台”奖教师为专业导师、资深教授为生涯导师、“农科导师十文工医导师”为创新创业导师,形成院士引领、名师率领、导师带领的多层次、多学科交融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实施“建库增补,动态进出”的导师筛选制度,确保导师队伍一直处于更新、完善的状态。师德师风是教师队

18、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为此,学校构建了“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涵育”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等方式,多管齐下,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正是由于这些努力,学校涌现出一批党性强、师德高、专业硬的优秀教师。学校还强化对新进教师的培训,锤炼出一支政治强、情怀深、专业精、人格正的青年教师队伍;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与老教师结对强化团队建设,传承优秀师德文化和良好风尚;鼓励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教学研修,帮助他们更好地转变角色、站好讲台。为了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还实施了为期一年的教学见习制度,确保他们能够逐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4.实施多元平台融合

19、,强化创新实践能力扬州大学搭建了一个递进式的“四位一体”新农科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平台不但具有通识教育内容,用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而且通过整合全校优质资源,建立了一个理工农医交融的生命科学基础实验空间,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另外,学校借助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共享平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生命科学基础实践技能的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农科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依托农业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动物医院和现代农业科教园区,建立了农科实训平台;通过在农业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为未来在农业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学校与一些大院大所、创业苗圃合作,建立了一个多专业交叉的创新创业空间,旨在提升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 期和创业能力;通过在此平台的实践活动,学生将有机会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图2)。创新创业校外基地:中科院植生所、神经所、高新技术育种中心,中国农科院,华大原始创新和创业能力平台创业苗圃: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农科实训植物生产类:智慧农业实践基地、示范型无人农场、植物智慧医院农科综合实践能力+动物生产类:动物医院、江苏省实验动物种子中心、江苏省现代牧业实践教育中心平台个综合类: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

21、农牧场)生命科学实践技能+-生命科学:国家级平台;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目山野外实习基地基础平台:梭级平台: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省级平台: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生物),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内平台:教育部、农业部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基因,药明康德以及海外实习基地(英国基尔大学等三所名校)29通识教育通识公共必修课:思政类课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人文科学素养-平台通识公共选修课:人文科学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修养类、综合实践

22、类图2 递进式的“四位一体”新农科人才实践教学平台扬州大学在农科领域新增了智慧农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新专业,以推动农科专业的升级和改进,促进新农科专业的协同发展。同时,强化农科教育、产学研合作以及校地企业融合的协同机制,成立“张家港班”和“常熟班”等特色班级,实现地方企业与新农科人才的深度融合;建成智慧畜牧产业学院和现代种业学院等产业学院,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措施有力提升了扬州大学的农科教育,培养了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新农科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5实施课程建设多元融合,打造宽口径、厚基础、追前沿的课程体系一是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

23、科的优势,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理工农医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围绕“大国三农”“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行“核心十特色十新农科方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所谓“特色”课程是指涉及理工农医前沿或者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农科生产实践问题的学科交叉课程。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课程体系,我们突出了线上线下融合、研究性和自主性等教学策略,不仅设立问题开放、过程开放等多形态的研究性教学形式,还使用“互联网十”课程和“智能十”教育等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技术,同时,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资源及江苏省虚拟仿真共享平台,实施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努力为学生提供更

24、广泛、更深入的知识体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应对新农科发展变革为目标,拓展多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开设新农科前沿课程,突出创新性和挑战度,激励学生以创新之志勇攀科研高峰。扬州大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科教融合,结合新农科特色开设“项目制”课程,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时,加强学分制改革,注重个性化培养,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自由。整合不同平台资源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特色研究,建立相关科研平台的进入、整合及评价制度,形成完整、系统的“学校-院系-实验室”学术研究培养体系。306.强化数字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扬州大学积极推进农科人才培养的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

25、广泛选择全球优秀的慕课资源,以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发展,实现数字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为了提升师生之间数字化教学的交流,扬州大学应用了智慧教室、自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以及智慧课堂评价等先进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通过引入线上线下融合的互动方式,撬动课堂教学发生深层次的变革。学校致力于改革学科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效能,通过数字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培养优秀的新农科人才提供强大的支持;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和全球优秀资源,将最好的教育资源引人到本专业的教学中。混合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灵活性,使得他们可以根据自已

26、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智慧教室、自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7突出国际化培养,开放优质畅通的国际国内双向融合交流渠道通过实施国内外双向互动培养途径,扬州大学积极推动开放式培养模式。为了促进优质畅通的国际交流,学校不仅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和交流生项目,还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专业类竞赛等活动。扬州大学积极对接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学生提供学术访问的机会,帮

27、助学生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接触,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加深交流;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导师与学生进行线上和线下交流,开展学术报告,让学生能多角度地了解前沿学术成果和趋势。这些措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国内外学习与交流机会,使之可以与国内外优秀学子和专业人士互动,分享经验和见解。跨文化的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和胸怀,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学生能更好地提升自已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养。8.借鉴融合先进评价体系、人才需求导向,树立农林教育新标准随着农业发展,社会对农科人才需求在不断变化,扬州大学以新农科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原标准的基

28、础上,借鉴融合国际国内农林大学先进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了适应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特征以及“三宽四得”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质量主要标准。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的“PDCA”方法,完善了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在建立教学质量主要标准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教学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注重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扬州大学新农科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扬州大学新农科学生科研导师配备的试行方案扬州大学新农科学生培养计划留学奖学金申请及评定办法等制度,学校强调一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一切为了培

29、养学生成才为目的,着力打造新农科人才快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 期成才的绿色通道。扬州大学建立了新农科学生培养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培养效果;建立健全有效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追踪学生的成长发展轨迹,持续改进新农科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并且根据上述质量监控反馈信息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反馈调整机制。三、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与反思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扬州大学整合教学资源,培养了一批德育优秀且创新能力卓越的学生,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改革成果得到同行认可,但仍有一些难点需要克服,运行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改善。1课程思政普遍应用于教学,但要做到“润

30、物细无声”还需进一步努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在所有的课程教学中都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取得了一批优秀的实践成果。其中,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被评为校先进思政课程。教师能在课程中主动加人课程思政的内容,但有时候插入的思政内容较突?,反而让学生反感,因此,需要进一步打磨思政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还缺乏重大成果及突破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农科学生实现了科创项目上的全覆盖,科创能力逐年提升。近年来,扬州大学农科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等奖9 项,中国“互联

31、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银奖3 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一等、二等奖等5 1 项,成果丰硕。但是标志性的成果数量仍然偏少,学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攻读学位的比率偏低,脱颖而出的优秀毕业生偏少。今后还需要在课程设置及实践训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已基本建成,但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目前,扬州大学已建成生物信息学教学团队、基因组学教学团队、分子遗传学教学团队、免疫学教学团队等1 1 个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各团队运行良好,质态正常。但是由于教学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学校,甚至是国外高校,沟通和协调工作繁复,运行机制并不通畅。今后需进

32、一步加强教学团队的机制建设,实现运行机制的流畅运作与高效产出。4实践平台已建成,但高水平、高级别的产业实践基地还缺乏扬州大学先后获批生物技术创新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教育部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高等学校兽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但是,与大型企业、大型农场、先进农村合作的产业实践基地还偏少。今后要争取与行业头部企业和重点农业基地加强联系,建立高水平、高级别的产业实践基地。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132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参考文献:1唐仁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N人民日报,

33、2 0 2 2-1 2-1 5(1 3)。2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J中国农业教育,2 0 1 9(4):4 3.3 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 0 1 9(3):1 0 5-1 0 6.4 万玉凤“北大仓行动”:起高等农林教育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 0 1 9-0 9-2 3(1).Explo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inthe New Discipline of AgricultureCHEN Xiang,LIANG Changyong,JIAO Xinan(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

34、9,Jiangsu,China)Abstract:In the ligh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terms of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as well as their willingness to work in rural areas,opportunities in using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persistence in enduring loneliness,and ability in pursuing furthereducat

35、ion,the exploration is conducted to construct a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for the newdiscipline of agriculture so as to implement the notion of cross-field innovation and cross-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grams.The mechanism has been proved fruitfulthrough the integration in eight

36、aspec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education,subject clusters,instructional teams,diverse platforms,curriculum systems,digital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communication channels,and evaluation systems.Key words:new discipline of agriculture;local university;talent training(责任编辑冯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