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适应科研工作需求建立团队薪酬管理模式.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88236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科研工作需求建立团队薪酬管理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适应科研工作需求建立团队薪酬管理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适应科研工作需求建立团队薪酬管理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适应科研工作需求建立团队薪酬管理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适应科研工作需求建立团队薪酬管理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适应科研工作需求建立“团队薪酬”管理模式 根据国家战略要求,科学研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要“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在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所承担的各种重大科研项目、应用型科研项目、跨学科科研项目、多机构合作科研项目日益增多的今天,学者个人或者传统科研单位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科研团队”已经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创新组织形式之一。团队模式的发展对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团队工作模式相适应的薪酬管理体制改革,“团队薪酬”

2、的概念从而也被引入高校薪酬管理领域。因此,总结符合高校特点的“团队薪酬”管理经验,探索新的“团队薪酬”管理模式,并且及时与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结合起来,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团队薪酬”的应用原由科研团队(本文主要是指较具有典型意义的理工科科研团队)一般是指由核心科学家率领,聚集一批中高层次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围绕某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或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的相对稳定的团队。有的是拥有“研究中心”、“实验室”、“教研室”等正式建制的工作团队,有的是以“项目组”等名义组成的项目团队,还有兼职的“课题组”性质的平行团队。相对教学、管理等团队,科研团队更富有

3、团队特征:团队一般结构紧密,核心成员(领导者)稳定;成员具有相似的专业背景,彼此的协作能力强;科研的专业领域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成员文化认同度较高,信息交流顺畅,互相了解信任。更重要的是,现代科研要求分工合作,集中智慧,高度协同,除了核心科学家外,其他人员在科研过程中贡献的大小很难定量衡量。因此,这种围绕“核心科学家”高度配合的团队工作模式,与高校传统的“身份(职称、资历)”或“岗位(职务)”薪酬管理模式之间出现了若干的不适应。“身份”或“岗位”与“团队”之间的矛盾。高校做为高等教育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的是“身份”管理制度。作为“身份”标志的专业技术职称曾经是教师或科研人员考核及薪酬的主要标准。

4、在高校聘任制改革实施后,特别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岗位”工资的概念逐渐取代“身份”工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成为高校薪酬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目前,高校的薪酬管理体系主要是由“岗位/身份”混合决定的基本工资及津贴和“岗位绩效”决定的奖励性薪酬共同构成。而岗位绩效的考核,由于其针对个人的性质,一般采取定量考核。如个人论文数量等级、作者排名、科研获奖等级排名、课题项目的参与排名及经费等等,也就是俗称的“计工分”做法。由于团队科研内部分工是高度协同、动态调整的,不能完全用身份或岗位来描述。这种对岗的定量考核与计酬方法,割裂了科研工作者之间动态的协同关系,放大个人而忽视了整体,使得人人

5、争当“鸡头”,而不甘做“凤尾”,甚至习惯“各自为战”,阻碍了团队整体价值的持续增长。单一维度的外部考核与多维度的团队内部评价之间的矛盾。由于岗位评价的局限性,考核一般由外部机构(科研、人事部门)凭客观成果单向完成,团队内部人员缺乏参与机制。然而,团队模式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协同,那么成员之间存在着拓扑式的、多维度的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成员的贡献、协同能力以及长期潜在价值。单纯对岗位进行单一维度的外部评价,不但不能完整反映成员的贡献全貌,而且容易忽视团队及团队成员的长期成长价值,造成评价导向的短视。或有人会认为,难道我们不可以改变外部考核方式吗?比如设立成员之间的互评机制等。但随之

6、而来的问题是,外部考核的复杂化带来考核成本的极大提升,难以长期为继,不免因为过于繁琐而最终流于形式。因此,亟需一种既能够兼顾团队多维特点又能长期持续的低成本考核形式。固化的岗位薪酬制度与团队动态薪酬的矛盾。高校的事业单位岗位薪酬管理是相对固定的体系,任何薪酬变动都需要严格的政策依据。所以有人戏称传统工资管理为“最死板”的人事工作。相反,团队模式却是个最动态的形式。如在某个时间段,教授的工作未必抵得上一个博士生,而下一个时间段,情形就会完全反过来。整个团队的角色会不断穿插交换,固化的薪酬体系实际上会阻碍团队这种灵活调整角色的需要。如一个岗位月薪千元的低级科技人员,很难会主动站在哪怕是“暂时的领袖

7、”位置上;而一个岗位年薪数十万的教授或许也难以哪怕暂时做一个配角。并且,团队出于长期发展目标或者短期局面变化的考虑,也需要薪酬自我管理与调整的权力。薪酬的导向性与激励效果不足。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模式,除了要反映教师的学衔、学历、资历之外,还要反映教学等其他任务成果,并不单纯指向科研目标,不能最大限度明确薪酬与科研成果的关系。薪酬涵盖的内容越多,薪酬对象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空间越大,激励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导致“薪酬成本”过高。缺乏较为可行的人才引进与淘汰退出机制。在岗位薪酬制度下,由于成果必须要分割在“个人”名下才能转化成薪酬。出于对个人薪酬的追求,会产生“搭便车”现象和一些违背学术道德的成果交易

8、。如“借用”他人学衔申请课题、在他人成果中挂名、协商作者排名、成果重复申报奖励等已经屡见不鲜。而且由于这些利益关系的存在,使得既得利益成员阻碍优秀新人加入,不适合的人却无法及时淘汰。即便是团队的核心领袖,也限于制度,缺乏对成员进行薪酬奖惩的自主权。鉴于上述矛盾,科研团队对现行薪酬制度提出了改革的要求。随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薪酬管理自主权不断成熟深化,产生于企业的“团队薪酬”或许可以为高校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借鉴。二、“团队薪酬”的明显优势“团队薪酬”主要是指将团队作为整体对象的薪酬管理模式,包含“基本工资+工资增长+奖励、激励薪酬+福利包”等的一整套薪酬体系。可以是全部,也可仅是

9、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单纯的团队激励计划等。它最初诞生于企业,主要用于销售团队、高管团队、研发团队等的激励。其基本思想是把“薪酬”这种个人化的概念变成团队“集体物品”,以激发团队集体效率的提升。在“团队薪酬”模式下,薪酬管理部门不直接针对个人,而是根据团队任务目标的绩效考核,先进行整体薪酬评估后,再在团队内部进行二次分配。这种薪酬模式可以是长期制度性的,也可以是短期临时性的;可以是全部薪酬,也可以是部分的奖励性薪酬。团队内部的二次分配可以由领导者决策分配,也可以通过内部协商分配,又可以在上级制定的分配规则下直接分配。无论内部分配方式如何,总的特征是以团队任务目标为基础,而不是根据个人绩效来确定个人

10、收入。相对岗位薪酬,“团队薪酬”有几个较为明显的优势:与团队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由于科研是一种目标相对清晰的工作,“团队薪酬”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目标任务与薪酬通过契约的形式结合,用“薪酬目标”的直接关系,代替原岗位薪酬的“薪酬岗位目标”的间接关系。学校对科研目标的控制更直接,促进团队整体的深化聚合及创新能力提升。薪酬成本及管理考核成本低。整体付酬的方式,省略了岗位付酬中很多重复计算的部分,减少了与个人进行薪酬博弈的环节,在达到同样科研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节约薪酬成本。同时,由于不再进行逐一的岗位考核,节约了考核和人力管理成本。动态调整团队组织内部管理模式。在整体付酬的压力下,团队内部必然会形成相当的

11、自治规则以争取最多的薪酬。这种自治规则会促进团队内部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自动向着合理的方向调整,避免了身份和岗位的固化。促进组织的自我管理与优化,是“团队薪酬”所具备的一种特殊管理效果。有利于奖惩及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由于“团队薪酬”不再将成果生硬分割在个人名下,个人不再因成果分配而患得患失,简化了人际关系,领导者在团队内部进行奖惩管理的各种人际关系阻力就会减小,薪酬分配能够较好反映个人实际贡献和潜在价值。领导有方,分配公正的团队会吸引优秀分子不断加入,成员整体受益,形成良性循环;分配不公的团队,优秀人才退出,只剩下庸才,缺乏前进能力,淘汰于无形之中。因此,“团队薪酬”有促进成员“用脚投票”的

12、效果。三、“团队薪酬”的案例分析与企业的研发、销售等团队不同,高校的科研团队带有浓厚的学术性和理论性,研究成果缺乏立即的市场回报。而成员的学衔、学历、职务等对团队的运行也有相当影响,同时,高校的科研团队还要兼顾教学等其他性质的工作,并不能简单套用企业团队薪酬模式(如团队销售提成、股权激励等)。“团队薪酬”在高校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仅在个别领域,采取了一些具有“团队薪酬”性质的分配方式,比如团队科研经费的奖励、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奖励、高端科学家团队的整体津贴,虽然这些措施含有部分“团队薪酬”的意义,但很少有高校正式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团队薪酬”管理制度。从实际工作考虑,我们可以以某典型科

13、研团队为例,进行具体探讨。这是一个在学科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其学术目标清晰,人员配备层次较高,具有广泛的海外研究经历,团队规模适中,年龄层次较为年轻,梯队层次配置合理,成员间协同科研能力较强。从发展阶段上看,正处于团队组建初期,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对于这样的一个优质团队,如果实施团队薪酬计划,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从团队性质上看,该团队属于全职和长久性的工作团队,发展目标清晰。成员需要在这个团队中获得主要收入、个人事业成长、长期价值实现以及归属感等。因此,考虑围绕团队发展目标建立广泛的整体薪酬体系,不仅仅考虑激励计划,更包含基本薪酬及自然增长、奖励薪酬以及福利包等等。从成员特征上看

14、,该团队素质高,成员间关系密切,个人成长空间很大,角色变化多样。因此,考虑给予该团队较大的薪酬分配自主权,以促进团队内部结构的成熟与改进。从团队规模上看,该团队规模不大,领导者具有较高的权威,考虑采取授权团队领导者进行二次分配的权利。同时,给核心科学家本人建立单独的年薪制,不纳入“团队薪酬”。薪酬总额的估算,用单个科学家的基本年薪额相加得出基本团队薪酬,另外,以设立奖励薪酬和福利包的办法打包计算。从团队发展阶段来看,该团队处于成长期,团队薪酬应该侧重于奖励激励部分和福利部分,促进团队的成长。而薪酬的考核体系,应侧重于潜在价值的发掘和长期成果的鼓励,避免急功近利。四、“团队薪酬”的管理方式从上面

15、的分析可以看出,“团队薪酬”不是一个机械的套子,而是要根据团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薪酬设计。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具体的管理制度,主要从经费来源、绩效考核、二次分配、人才流动四个方面进行。薪酬经费来源管理。经费是团队人力资本建设的财务基础。经费管理的目的是:依据团队对薪酬的“效率反应曲线”,在付出最少薪酬成本的同时,获得对团队最大的激励效果。在团队的初创期,可以由学校根据测算的薪酬额度提供经费支持,连续支持若干年。在科研团队进入成熟期后,经费来源也多样化,如科研经费当中用于人力资本的部分、科研成果转化的利润、科技成果奖励、社会捐赠、教学经费等等。经费来源的丰富对团队固然是好事,但也会对原“

16、团队薪酬”构成较大的冲击。成员可能会产生新的薪酬需求,团队的薪酬效应曲线也会随之改变。此时,应适时调整薪酬结构,比如扩大基本薪酬的增长,改变绩效考核目标,提高福利比例等,以保证“团队薪酬”的稳定有效。团队绩效考核管理。绩效考核始终是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难点。对科研团队,基本薪酬可以采取“基本任务合同书”约定的形式,团队完成基本任务即支付基本薪酬。对于激励部分可以采用“保守的目标任务分解法”,即将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具化成团队任务目标,然后继续分解细化成更多的个别任务目标;每个任务目标只根据完成“质量”进行分等评估,并赋予一个绩效工资系数。所谓保守的概念,即不鼓励团队“超额”或者“超速”完成任务,但是要

17、保证最好的工作质量。这样可以鼓励团队更加注重过程建设,注重目标质量,注重内部协同。当然,绩效考核具有多种多样复杂的形式,不同团队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考核方法,但其基本原则是薪酬的支付要完全与团队绩效对等,不然“团队薪酬”难以传达足够的激励信号。二次分配制度管理。内部分配是“团队薪酬”最复杂的一环,也是决定“团队薪酬”是否有效的终端。虽然说“团队薪酬”鼓励内部自我管理,但并非意味着不进行监管。二次分配的核心是“公平”。要做到公平,首先是成员要接受“团队薪酬”的理念,并且愿意为团队目标而努力。其次是要在制度上杜绝分配不公的源头。比如,一般小规模的科研团队,都会授权领导者内部分配的权利,此时领导者本

18、人的薪酬应不在其中,以避免其利用地位追求私利。如果采取集体协商分配的办法,则一定要建立民主分配原则,在人事管理部门备案后再进行分配,切不可临时决策,引发矛盾。如果是上级部门制定分配原则,那一定要谨慎选择是“平均分配”、“分配等次与岗位挂钩”或是“进行再次考核”的具体办法。人才流动机制管理。人才流动是保持团队活力,规避“团队薪酬”弊端的制度基础之一。为避免“团队薪酬”沦为人人有份的“大锅饭”,一定要建立配套的、保障成员自由进入或退出“团队薪酬”以及新团队公平申请“团队薪酬计划”权利的机制。让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有足够的“重复博弈”空间,以达成最优的薪酬分配协议。由于成员拥有轻松地“用脚投

19、票”的权利,这样可以促进团队吸纳优秀分子,淘汰不合适的成员,甚至于淘汰掉不合适的科研团队,同时也有利于新团队的组合和成长。综上所述,对高校科研团队来说,“团队薪酬”不仅仅是单一的劳酬支付方式,更是一种具有节约薪酬成本,促进团队自我管理与发展的综合管理手段。这种薪酬功能的扩展,突破了高校传统上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或“福利待遇”的概念,把薪酬作为重要的管理调控杠杆,是高校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的选择方向之一,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义。当然,本文对“团队薪酬”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应用仅仅是一个初步的理论探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及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比如高校科研团队实行“团队薪酬”的时候,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何处理“团队薪酬”与岗位薪酬的关系等等。这其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丰富和解决。参考文献:1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M纽曼.薪酬管理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2.3 邵俊霞.团队薪酬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5.4 赵昊鲁,杨峰,黄泰岩.团队薪酬: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管理模式新探 N. 中国教育报,2008-7-4.5 赵昊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机制设计 C.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薪酬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