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铁公鸡施粥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
2、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个口袋,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
3、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周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娑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周
4、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
5、声迅速在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大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是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
6、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开粥棚救济,但是他规定,领粥要磕头,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大家的不满。B. 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衬托了周老爷子的心狠无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和内容。C. 水灾过后,周老爷子名声很快变得臭不可闻,而他的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D. 这篇小说显示了作者对“持家”“行善”等的思考,有很强的现实警示作用。语言质朴通俗,读来耐人寻味。5. 小
7、说中的周老爷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小说在塑造周老爷子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主要的两种进行简要赏析。6. 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参考答案:4. B 5. 吝啬(勤俭、节省)持家,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教子有法,深谋远虑(深谙事理)。(1)衬托(侧面描写)。如小儿子两次出场,一次为粥的质量与父亲据理力争,一次为父亲将遣走家里伙计表示担心,衬托出了周老爷子的固执与深谋远虑;再如,没有施舍的富户对周老爷子的耻笑与大家对周老爷子以“老鬼”相称等,衬托了周老爷子不在意他人看法,深谙事理,忍辱负重。(2)欲扬先抑(对
8、比)。小说开始时着力渲染周老爷子的吝啬与算计到家,直到最后才通过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和子孙兴盛的事实肯定了他的勤俭持家、施舍有方、教子有方。 (3)语言描写(正面描写)。如小儿子为粥的质量与周老爷子相争时,他说“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他的“吝啬”与对家业的忧虑;再如他的临终遗言,更是形象地写出了他的良苦用心。 6. 示例一: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深刻揭示了行善应有道的道理。 “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
9、式帮助乡民。乐施好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应有道。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但其方式却不当,钱与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的泥潭。示例二: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深刻揭示了要勤俭持家的道理。他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我这么做,也是为你们好”,结尾一段有照应“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可见子孙们听懂、遵守了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富二代”“富三代”,他们听不进艰苦创业积攒下大量财富的
10、长辈们苦口教育,或是长辈对他们的教育存在着某种缺失,以致于有些“富二代”“富三代”不能勤俭持家,而挥土如金,挥霍无度,甚至败光家业。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心狠无情”错,衬托出了周老爷子的施舍有方、坚持己见与深谋远虑。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小说中的周老爷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这是考查人物形象。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中来看,周老爷子施舍有方、心底善良、勤俭持家。从塑造人物用的手法上看,衬托(侧面描写)。如小儿子两次出场,一次为粥的质量与父亲据理力争,
11、一次为父亲将遣走家里伙计表示担心,衬托出了周老爷子的固执与深谋远虑;再如,没有施舍的富户对周老爷子的耻笑与大家对周老爷子以“老鬼”相称等,衬托了周老爷子不在意他人看法,深谙事理,忍辱负重。欲扬先抑,小说开始时着力渲染周老爷子的吝啬与算计到家,直到最后才通过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和子孙兴盛的事实肯定了他的勤俭持家、施舍有方、教子有方。点睛: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比如本文从具体情节变化看周老爷子先是体现出吝啬,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小说在结尾的地方交代了周老爷子吝啬的原因,体现了周老爷子施舍有方的智慧。6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句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抓住周老爷子的话理解其深层含义,“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乡民。结合现实可以得出:乐施好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应有道。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但其方式却不当,钱与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的泥潭。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强盗的苦恼【日本】星新一黑社会的强盗们聚在一起,商议着下一步的行窃
13、计划。“真想痛痛快快地干它一桩震惊社会又成功无疑的大买卖呀!”一个歹徒异想天开地说,谁知这个集团的首领竞接着他的话爽然应允道:“说得对!我也一直这么盘算着,现在想出了些眉目,大伙准备一下吧,我要干活了。”这一番话让强盗们吃惊不浅,大家争先恐后地问道:“究竟怎么干呢?”“干咱们这一行的,大家都把行动时间选在夜里,但由于四周太安静,下手时难免惹人注目。这次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地搞它一家伙”“有道理,您到底不愧是咱们的头儿,想出的主意总是高人一招。不过,如何下手呢?”“光天化日之下,持枪闯进银行抢劫!”首领的话恍若呓语,啰喽们不禁大失所望。“别开玩笑啦!简直不着边际。照你说的去干,恐
14、怕还没跨进银行的大门,就被抓去蹲牢房了。”“蠢货,你们的脑子里怎么总少根筋。好了,听我来说个端详现在我们编写了一个电视剧脚本,送给银行附近的交通警察,然后大家装扮成电视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到银行去拍摄一个袭击银行的场面,这样银行方面毫无防备,必定给打个措手不及,到时候,大家只管动手抢钱,即使万不得已开了枪,警察也会无动于衷,只当作剧情所需而特意安排的音响效果呢,最后,大家听我的命令,一起撤退”首领的话音未落,啰喽们早已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只见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高见,太棒了!妙不可言!”“这下可以过大瘾了,伙计们,快着手干起来吧!”强盗们弄来一辆面包车,在车身上写下“电视剧摄制组”的字样,不
15、一会儿,电视摄影机也找来了,自然无需准备胶卷。待脚本印刷完毕,啰喽们将自己精心地装扮起来。有的扮做穷凶极恶的打手,有的扮成维持群众秩序的工作人员,最后一切准备就绪,首领一声令下,这个精心策划的计谋便开始付诸实行。强盗们把车开到银行门口,握着手枪刚刚走出车门,在附近执勤的交通警察果然都围上来询问。一个强盗赶忙给他们送上几份电视剧脚本,并说明缘由,很好,他们就心领神会不再追问了。万事如意!没想到事情一开头便如此顺利,强盗们精神十足,相继冲进银行,大声喝道:“银行的诸君,我们是真正的强盗,赶快把钱交出来!谁敢乱动,马上要他的小命!”谁知,计划到此就乱了阵脚,发生了意外。一个门卫突然嬉皮笑脸地凑上前来
16、,打破了这里的紧张气氛。“先生们,我可以帮忙吗?你们来拍电视,我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上司真有意思,这种事也不先通知一下,好让职员们准备一下。要知道宣传工作是何等地重要啊,可他们”另一位青年顾客也挤上前来热心地说道:“我是作家。你们刚才的那句台词不太适合,什么银行的诸君,简直像在发表竞选演说。另外,我们是真正的强盗这种说法也欠含蓄,一下就把底亮给观众了。脚本是谁写的?下次让我来帮你们的忙。”他拿出名片,絮絮叨叨地纠缠不休,强盗们好不容易才摆脱他们来到窗口,在那里工作的一位姑娘慌忙站立起身来说:“什么时候播放呀?请签名留念,我也能上镜头吗?等等,让我再化妆一下”银行的女职员们纷纷离座,朝这边拥了过来
17、,“嗳,把我们也拍进镜头吧,我们都是电视迷,挺在行的,不用排练啦!”对这乱哄哄的场面,一个强盗不耐烦了,他忍不住扯起嗓子叫起来:“够了!这不是演戏,弟兄们,来真格的!”接着他扣动了扳机,子弹呼啸着飞向天花板,击碎了照明灯。然而此举也并未奏效,一个男孩儿挤过来说:“呵,真够劲!简直跟真的一样。”另一个人接上话又说道:“大概天花板内的电灯里预先装进了火药,然后让它爆炸的吧,要是不知情的人,倒还真给唬住了呢!”这时,这家银行的行长露面了。“喂,先生们。你们能否再加上一个枪击玻璃的镜头!那是防弹用的特殊钢化玻璃,倘从侧面为我们作宣传,将会提高顾客对本行的信赖”说着,递上一个装有钱的信封。“先生,让我们
18、来扮演不屈服于强盗的威胁,饮弹而亡的光荣角色吧,拜托了!”男职员们也围拢过来请求着。强盗们无奈,只好百般解释,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把他们的话当真。甚至连那个最初帮助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也苦苦哀求道:“让我们来扮演捉拿强盗的警察吧,这样或许能使电视剧表现得更逼真,更扣人心弦。先生,您知道,如果我们还在家乡的父母能在电视荧幕上看到自己的孩子,该有多么高兴啊!”事情闹到如此地步,早已难以收场,强盗首领站出来,愤愤地大声吼道:“大家听着,今天暂停拍摄,回去修订脚本,改日再来重拍!”强盗们狼狈地撤出现场,一个个牢骚满腹。“再也想不到会弄出这么个结局来,当今社会准出毛病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无法无天的人!”(选
19、自外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品主要采用人物对话的叙述方式,详尽地叙述了强盗们由计划抢劫到实施抢劫的整个过程,对于情节发展中不同人物的描写,虽寥寥数语,却极具画面感。B强盗首领计划“反其道而行之”,“出人们意料之外”地展开行动,这一安排不仅表现了他的精明能干,还为下文人们果然信以为真后的言行作了铺垫。C作品中银行行长把一个装有钱的信封作为报酬递给强盗,是希望他们把防弹用的特殊钢化玻璃击碎来为银行做宣传,提高顾客对银行的信赖D面对银行里乱哄哄的场面,强盗们很是气愤却无计可施,还要被动应对人们各种稀奇古怪的言行,抢劫行动无法展开,于是强
20、盗首领决定改期。E。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滑稽荒诞的情节不仅起到了博人一笑的作用,还对荒诞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有力的批判。(2)小说中的交通警察、门卫、顾客、职员等作为群体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在开头部分详细地交代了强盗们完美的行窃计划,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4)“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人意料”是微型小说三要素,请从中任选两个要素,联系文本,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的理解。(8分)参考答案:(1)A、E(答E给3分,A给2分,D给1分。D项“强盗首领决定改期”表述欠妥,文中所谓“改日再来重拍”只是撤离的借口。B项“精
21、明能干”错,“精明能干”侧重于说行动,此处应该是“诡计多端”。C项“把防弹用的特殊钢化玻璃击碎来为银行做宣传“错,行长的意思是“击不碎”)(2)答:作品塑造了滑稽愚昧的群体形象。他们无知愚昧,毫无安全警觉意识。当强盗们以拍电视为由实施抢劫时,门卫的话里已经暴露出“上司没有事先通知”,但没有一个人怀疑这个摄制组,反而全都热情配合。他们追求浮华,热衷于表现自己。门卫嬉皮笑脸地想要帮忙,显示自己的重要;作家适时地批评脚本,显示自己的才华;女职员们想趁机上镜头露脸,满足虚荣心;交通警察也想扮演角色,表现自己“捉拿强盗”的英姿。他们不安本分,渴望刺激,异想天开。面对强盗们拍电视的谎言,银行中的职员玩忽职
22、守,不顾银行职业的严肃性;男职员们渴望“扮演不屈服于强盗的威胁,饮弹而亡的光荣角色”;行长想趁机为银行的“防弹玻璃”作宣传;门卫和交通警察都忘了自己的职责,警察还想着怎么“能使电视剧表现得更逼真,更扣人心弦”;小男孩也觉得“真够劲!简直跟真的一样”。(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答:开头写强盗首领的完美抢劫计划,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还造成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开头,不仅为后文银行中所有人把强盗当成真正的拍电视者以及那些滑稽言行做了铺垫,也与文章结尾写强盗计划破产的苦恼相呼应。这样开头,就使计划的完美与实施时的苦恼形成了反差,突出了计划的荒诞性和故事的滑稽性,增强了小说的幽默感和
23、讽刺效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答:构思新颖奇特。一场黑社会的抢劫银行行动本来应该是充满血腥的悲剧,然而作者却把它写成了带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荒诞剧,罪犯们自作聪明,以为计划万无一失,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脚;银行里的群众毫无警惕心,乱哄哄地配合歹徒的“拍摄”,反而歪打正着使歹徒的抢劫行动无法得逞,最后让盗“苦恼”起来,看似荒诞,实则反映出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情节相对完整。小说以抢劫计划作线索,从设计计划开始,到实施计划,再到计划破产,“计划”贯串全文。看似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可读性。结尾出人意料。小说以强盗们的牢骚话为结尾,出人意料,引人深思。本是强盗们
24、打算“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抢劫,谁知却是这样的结局,不仅歹徒想不到,读者也想不到,可谓出人意料,本来是犯法作恶的黑社会歹徒,却抱怨世人“无法无天”,又不禁让人哑然失笑,这种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今社会”到底出了什么“毛病”?发人深省。(任选2点,每点4分,意思对即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城市。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联网,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服务市民。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
25、数据基础上。换言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离开测绘地理信息就无法建成智慧城市。目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在积极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使测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基到天基、从区域到全球发展,推动航空航天遥感朝“三多”(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方向发展,通过卫星发射组网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所在。“天地图”网站,集成了大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还有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名地址数据总量超过2100万条,可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一站式
26、”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各节点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服务正在形成,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在装备能力上,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的历史。我国卫星导航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部分地区还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可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上,我国将形成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几何基准与物理基准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使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我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在展开,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27、提供资源保障。下一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以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进程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时空数据建设、云服务系统开发等试点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预想,我国的智慧城市将至少会出现以下情况。一、道路出行方面。先进的软件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网,动态掌握实时客流情况,大大提升通行效率,有效减少拥堵等待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智能医疗。各家医院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地图上,只要在家登录智能医疗系统,任意点击一家医院,该医院的专业特色、坐诊医生立刻呈现在眼前。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和医生。三、城市更安全。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安全与减灾系统,可以随时掌握灾
28、害发生的位置、类型,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确定、研究判断灾害现状及其影响范围,以做好救灾工作:四、城市管理更智能。“智慧城市”将利用智能传感网实现公共设施在线监测,公共设施从位置到数量、从尺寸到形状,都将获得自己的“身份证”,如果井盖丢失了,护栏损坏了,路灯不亮了等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选自展望智慧城市,有删改)1下列关于“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慧城市是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化城市。B智慧城市的建立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必然。C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如果建成,迪比克市将是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29、”。D智慧城市将极大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使人们在出行、就医等多个方面更为便捷。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天地图”网站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这将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B以前,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如今,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结束了这段历史。C我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和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装备能力得到了提高。D人们如果生活在智慧城市里,足不出户就可以治疗疾病,因为智能医疗系统会为病人提这种便利。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测绘地理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在这方面
30、已经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B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它具有高精度、实时化的特点。C具有高精度、三维、动态等特点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一旦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国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D智慧城市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它的建成将解决当今城市中交通拥堵等许多问题。参考答案:1、B (“使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必然”错,高新技术的发展只是使建设智慧慧城市成为可能,能不能建成还受多种因素制约。)2B (A,“提供网络支撑”错,据原文可知,应是“提供权威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C“普遍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错,“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的是“部
31、分地区”;D.“足不出户就可以治疗疾病”错,据原文可知,人们只是“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和医生”,要治病还得去医院.)3. D (“解决”错,原文是说“大大提升通行效率,有效减少拥堵等待时间”。)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文,完成第21 25 题(12 分)题尔遐园居序张鼐缁衣化于京尘,非尘能化人也。地不择其偏,交不绝其靡;精神五脏,皆为劳薪。能于此中得自在者,其惟简远者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卜居西城之隅。数椽不饰,虚庭寥旷,绿树成林,绮蔬盈圃。红蓼植于前除,黄花栽于篱下。亭延西爽,山气日佳。户对层城,云物不变。钩帘缓步,开卷放歌。花影近人,琴声相悦。灌畦汲井,锄地栽兰,
32、场圃之间,别有余适。或野寺梵钟,清声入座;或西邻砧杵,哀响彻云。图书润泽,琴尊潇洒,陶然丘壑,亦复冠簪觞咏之娱,素交是叶。尔遐尝言:“高林受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天,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彼实无所自树乃尔。夫能自树者,寄澹于浓,处繁以静,如污泥红莲,不相染而相为用。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尔遐读书高朗,寡交游,能自贵重,而以其僻地静日,观事理,涤志气,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谁谓园居非事业耶?然尔遐临民,卓然清静,中州人比之为刘襄城、卓太傅,则今日之园居,其又以六月息者,而九万里
33、风斯在下,吾益信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A矣 B乎 C欤 D耶22第段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23对第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得简远需放开眼界,不甘束缚。B“自树”是得简远的关键所在。C得简远便能适应官场的污浊。D尔遐得简远,于园居中积蓄力量。24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第段与第段的关系。(3 分) 25评价本文所提倡的“简远”思想的意义。(4 分) 参考答案:21、B22、官场的喧嚣劳顿23、C24、叙议结合(先叙后议),尓暇园中清雅与人之轻适,只要内心清虚简远,即使于农藩之官,也能化繁为简,卓然亲近利益百
34、姓的道理,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与上文相照应。25、本文的简远是指为官之人在险恶污浊的环境中,不与世俗为伍,能“自树”,人在官场,心在远方。评价:历史意义:这种“寄澹于浓,处繁以静”的思想常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为人的一种境界追求,实为可贵。现实意义: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社会对为官之人,治学之人,读书之人有着积极影响及5.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
35、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
36、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
37、术也。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如公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选自聊斋志异【注】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弯:拉弓;指开弓射箭。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翳形术:即隐身法。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觇之觇:暗中观察B.倚剑危坐危:端正C.烛之,则纸人烛:用烛光照D.卜之而爽爽:心
38、里踏实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公乃自卜今君乃亡赵走燕B.急击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审视,则土偶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D.皆为犬血模糊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公方骇,鬼则弯矣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
39、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3分)(2)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2分)(3)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3分)参考答案:文言文参考译文: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明朝崇祯年间,他在北京参加殿试,仆人病得卧床不起,他
40、很忧虑。刚巧市上有个高明的算卦先生,能判断人的生死,他想去替仆人问问吉凶。到了算卦先生跟前,还没等说话,算卦的就问他:“你不是想问仆人的病吗?”他大吃一惊,就照实回答了。算卦的说:“病人倒没有什么妨害,你可危险了。”于公就让他给自己算算。算卦的给他算了一卦,很吃惊的说:“你三天之内当死!”于公很惊讶诧异了半天。算卦的不慌不忙地说:“敝人有个小小的法术,你给我十两银子做报酬,我可以替你祈祷消灾。”他心想,生死已经定局了,一个小小的法术,怎么能解救呢;没有应声就站起来,想要往回走。算卦的说:“舍不得这么一点小钱,你不要后悔,不要后悔!”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感到害怕,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哀求
41、算卦的给予解救。于公不听。一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于公端端正正地坐在旅店里,静静地窥测动静,直到天黑也没有什么灾祸。到了晚上,他关上房门点上灯,倚着一把宝剑,还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一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也没有死的征兆。刚要躺下睡觉;忽听窗缝有响声。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于公抓过宝剑跳起来,急忙迎头一击,剑飘空而没有击中。小人突然缩小,又去寻找窗缝,想要逃走。他迅速砍去,小人应手倒在地下。拿灯一照,原来是个纸人,已经被拦腰砍断了。于公不敢躺下睡觉,继续坐在凳子上等着。过了一个时辰,一个怪物穿窗而入,面目狰狞,像个恶鬼。它刚刚跳到地上,于公眼急手快,挥剑
42、一击,断成两截儿,还都在地上蠕动着。于公怕它再起来,又连续砍击,剑剑都砍中了,而且中剑的声音不是柔软的肉体。仔细一看,原来是个泥塑的偶像,一片一片的,已经砍碎了。于公就把座位移到窗下,不眨眼的瞅着窗缝。过了好长时间,听见窗外呼哧呼哧的好像牛在喘息,有个东西正在用力推窗户,房梁和墙壁都摇摇晃晃的,好像要倒塌。他怕被房子压住,心想不如出去和它决斗,就哗啦一声拔开门闩,奔了出去。只见窗外站着一个大鬼,和房檐一样高;在昏暗的月光下,见它脸色黑得像煤炭,眼里闪烁着黄色的光;上身没有穿衣服,脚上没有穿鞋子,手里拿着弓,腰里插着箭。于公刚一愣神,大鬼就射了一箭。于公用剑拨一下箭头,箭头就掉到地上;刚要挥剑还
43、击,又射来一箭。于公迅速跳到一旁躲开,箭头穿进墙壁,发出响声。大鬼火了,从腰上拔出佩刀,挥动得呜呜风响,朝着于公劈下来。于公像猴子般敏捷,纵身往前一跳,大鬼的刀劈在阶石上,阶石立即断裂了。于公从它两腿之间钻过去,挥剑砍削它的脚踝骨,发出铿铿的响声。大鬼更火了,吼声如雷,转身又剁了一刀。于公又弯腰钻过去。大鬼的刀落下来,砍断了于公的袍襟。于公已经钻到它的肋下,猛然砍了一剑,铿的一声,大鬼一个跟头跌倒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于公挥起宝剑,横七竖八地砍了一阵,发出敲梆子似的梆梆的声音。拿灯一照,原来是个木偶,又高又大,像个人形。弓箭还缠在腰上,被刻画得面貌狰狞;被剑砍伤的地方,都流出了鲜血。于公害怕还
44、有鬼怪前来伤害他,就点着灯烛等待天亮。这时他才醒悟过来,三个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第二天,于公把这个情况告诉给所有的朋友,和大家一起到算卦的地方。算卦的老远看见了于公,就隐蔽起来让人看不见。有人说:“这是隐身法,用狗血可以破它。”于公依照这个说法,做好准备又去找算卦的人。算卦的又和上次一样隐蔽起来了。于公迅速把狗血泼到他刚才站着的地方,只见那个家伙,头上和脸上全被狗血浇得模模糊糊,眼睛亮闪闪的,像个鬼似的站在那里。于公就把他抓起来,交给官府把他杀掉了。异史氏说:“有人曾经说过,花钱算卦的人是傻子。世上有些人想从卦里得知吉凶,可是算了一卦之后,跟自己的生死丝毫不
45、差的,有几个人呢?算一卦,如果和生死实际不符,就像没算一样。而且即使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死期已经到了,算一卦又能怎么样呢?何况还有借别人的性命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的,那不是更可怕吗?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于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历览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务质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晚益笃志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尤为先生终身精诣之书,凡经史之粹言具在焉。乙酉之夏,太安人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谓先生
46、曰:“我虽妇人哉,然受国恩,果有大故,我则死之。”遗言后人莫事二姓。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以从夏文忠公于吴,事既不克,先生与庄幸得脱。次年,几豫吴胜兆之事,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先生既抱故国之戚,焦原毒流,日无宁晷。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胜。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初先生遍观四方,其心耿耿未下,先生置五十亩田于华阴供晨夕,而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方大学士孝感以书招先生为助,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孝感惧而止。戊午大科,诏下,诸公争欲致之,先生豫令诸门人在京者辞,曰:“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诸公又欲行荐之,贻书叶学士訒庵,请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谓钓名者也,其心岂欲见知于人?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华阴诸生请讲学,亦谢之。先生即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徐尚书乾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愿以别业居之,且为买田以养,皆不至。辛酉,卒于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