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冀州镇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287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冀州镇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冀州镇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冀州镇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冀州镇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冀州镇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冀州镇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完美计划姜钦峰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

2、行。”“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语气更加柔和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哎呀,真是不凑巧。”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小女孩说

3、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

4、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精心选择顶层住户作为目标。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这是个完美的计划,简直无懈可击,没想到最后还是落空了。两手空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有点沮丧。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抬

5、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警察觉得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警察沉默了。“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他用手指了指心窝。(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其实小女孩知道这个电器维修工是冒牌的,但故意不漏声色,给他一个自省改过的机会。B小说两次写歹徒的微笑,“微笑”是一种伪装,为下文他的转变作铺垫。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把小女孩和罪犯两

6、人的内心的挣扎和变化细致入微表现出来。D第段中“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意思是尽管计划虽未实现,罪犯却收获了别人对他的关心和帮助。E这篇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创可贴”无疑成了贯穿故事始终的线索。(2)小说标题为“完美计划”,“完美”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请作简要分析。(6分)(3)第自然段中,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他为什么会“忽然觉得有点疼”?请简要分析。(6分)(4)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意蕴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8分)参考答案:(1)、B D(2)、罪犯的计划很完美,简直无懈可击;女孩善良而充满关爱之

7、心,这一形象很完美;小说的结局很完美,罪犯的人性由恶向善的方面转化。(3)、“疼”既是生理反应,又反映了他的思想斗争和内心的挣扎,他手上有伤口,这是他感到疼的生理原因。为了实施今天的抢劫,他制订了完美的计划,可小女孩的关心让他心生愧疚,内心有所触动。(4)、 此处的创可贴,既指实物,又寓指小女孩对罪犯的关心。该处运用了象征手法,一个小小的创叫贴,寄寓了作者对善良人性的歌颂,告诉我们不要小看生活细节中的善意,在关键时刻它能拯救灵魂,保护生命。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含蓄委婉,有效地深化了主题。(1)A项“其实小女孩知道这个电器维修工是冒牌的,但故意不漏声色”错误,小女孩并不知道他是冒牌的;C项原文没

8、有小女孩的心理描写;E项“创可贴无疑成了贯穿故事始终的线索”错误,“创可贴”没有贯穿故事始终,也不是文章的线索。(2)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注意“完美”的表面意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其深刻含义,表面义是歹徒的罪犯计划完美,深层含义是小女孩感化了歹徒,使其放弃了计划,从而使小说的结局完美。(3)分析语句的含义,可以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这一句重点要理解“疼”的深刻含义,它不仅指歹徒生理上的疼,还指歹徒的内心有所触动;另外还要结合表现人物形象、句子的位置、修辞等方面考虑。(4)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要从“意蕴”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考虑。从“意蕴”角度应是要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要解读出“创可贴”的深层含义;从“

9、艺术手法”角度来说,这里则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最后解读其对主题的作用即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据英国自然杂志在线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定于9月6日向月球发射一台“吸尘器”。这架轨道飞行器将对月球表面的稀薄大气和尘埃进行采集分析,并完成月地激光传输实验的任务。该任务或预示NASA未来建造行星际宇宙飞船的一种新模式。该任务名为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定于当地时间9月6日从位于弗吉尼亚州沿岸的瓦勒普斯航天发射场发射。这是继去年“月球重力双子星”(GRAIL)项目结束以来,又一次向月球轨道派出新任务。项目总耗资2.63亿美元,属于美国前总统乔治?

10、布什属意的“重返月球”计划的一部分。尽管目前NASA已决意不再送宇航员上月球,但LADEE项目有别于NASA通常的做法它不是以往送上月球轨道专供探月使用的一次性用品,而是能够担当起其他太空任务的飞行器,同时借鉴了商业卫星的部分概念,是模块化的,模块间可以互换或按需定制。譬如说,改换一下配置,它也可用于检测太阳,甚至是登陆小行星。NASA一名项目前任工程主管指出,新设计为他们节省了一半的开支。自然网站文章则认为,LADEE任务可能预示着NAS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在此次任务中,LADEE项目的尘埃传感器同时被用来找出月球地平线上曙暮辉现象形成的原因,将观测月尘微粒对光造成的影响,为该神

11、秘辉光的形成拿出直接证据;而其他仪器将负责寻找由月岩释放出的硅、镁等元素,甚至是彗星沉积在月球上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等。项目团队人员指出,究竟是什么漂浮在月球上空以及它们是如何到达那里的,一直都是谜团,而自阿波罗登月计划执行以来,这些问题从未真正得到过解释。这些有黏性的粗糙尘埃当年曾几乎拖垮登月所用的设备,弄破了保存月岩石样本的密封箱,而此次将是为那些谜题提供答案的绝佳契机。而此次由LADEE执行的另一项重要测试,则是地月间高速激光传输实验。这是由NASA设计的一种全新激光通信终端,将在星际空间传送宽带数据。稍早时间NASA曾将传世名画蒙娜丽莎的图像输送到月球侦察轨道器上,这是人类首次利用激光

12、在星际间进行图像数据传输,但速率还很低。据称LADEE将能使传输速率猛增,为日后的星际间高带宽通信埋下伏笔。(选自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07日,第8 版)8下列不属于LADEE此行肩负的主要任务的一项是( )A采集分析月球表面的大气和尘埃。 B对月地间高速率激光传输进行测试。 C建立NAS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D寻找月球上曙暮辉现象形成的原因。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NASA于9月6日向月球发射了一台名为LADEE的“吸尘器”。B模块化的LADEE经过改换配置,也可用于检测太阳,甚至能登陆小行星。CLADEE将为解答月球上空有黏性的粗糙尘埃究竟是什么提供契机。D

13、稍早时间NASA曾将传世名画蒙娜丽莎的图像输送到LADEE上。10请根据原文内容说说LADEE项目的长远意义。(3分) 参考答案:8C LADEE任务只是“可能预示着NAS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这是外界的推测,而非LADEE此行肩负的主要任务。9D 选项将“月球侦察轨道器”与“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混为一谈。10LADEE项目预示着NAS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1分)LADEE项目将能使传输速率猛增,为日后的星际间高带宽通信埋下伏笔。(2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古代的“计量”地理唐晓峰 读史书,不难发现,古人谈地理总有一套一套的数字

14、,比如四海、五岳、九州等;用数字描述世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特点。古希腊的亚晕士多德说:“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通常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我国古书易经说卦传里也说:“参天两地而倚数”,意思是依数目来考察天地。研究思想史的学者指出,古代数学是从已知推未知的认识手段,数可以揭示事物的大小、长短、高小、方圆、直曲、有穷无穷、有久无久。微观的东西可以丈量,而宏观的东西则只能推算,推算的结果必然是数。先秦时代的邹衍以“先验小物,推而大之”的方法推算世界结构,结论是世界由九个有“大瀛海”环绕的大州构成,中国位于其中一州,称作“赤县神州”。 禹是中国上古时代与地理渊源很深的一个大人物。山海经、淮南子、周髀

15、算经注都说了不少大禹与数学有关的事。大禹的传说多与测量有关,他开九州时就是“左准绳,右规矩”一边量,一边开。记载大禹传说盼禹贡一书,顺着禹的事迹一连气说出好几介带数目的地理:九州、四奥、九山、九川、九泽、四海。除了大禹,先秦的齐国是文化大国,也是数学大国,齐国人管子重数,有“地数”。出自齐人之手的考工记,也大用数目字,比如规定王城的规模是“方九里”,国都的道路要九经九纬,等等。熟悉中国古代地理观念的人都知道,四、五、九是最长用的地理数字,或者说古人的地理认识总图绕着四、五、九三个数目,如四方、四野、四封、四望、四裔、四垂;五方、五土,五服、五郊、五湖;九土、九州、九山、丸川、九囿、九原、九域。

16、这几个数目中,“四”较容易理解,因为根据天象,古人很容易得到四个方向的概念,按照四个方向的框架,便归类出许多“四分法”的地理事物。“五”是在“四”的基础上加一个“中”,形成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在五个方位的基础上再加入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便得到“九”的格局。“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素问),到九就到头了。九个方位的格局,后来有一个专名:九官。在四、五、九三个地理分法中,四分法的根据是自然征象,而五、九分法的基础是社会结构,因此属于古代文明的范畴。五、九分法的关键是“中央”概念的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中”的作用是将“四方”“八面”统率起来,这显然是大地域集权政治的反

17、映。将集权社会的结构扩展到“莫非王土”的“溥天之下”,便推出了五、九分的天下观念。五、九地理模式表面看起来是“分”,但灵魂是“统”。统的概念用数字表达就是“一”。“一”是理想,荀子一书中共说了十一次“一天下”。五也好,九也好,都是形式,都逃不出那个整体的“一”,在“一”的整体之内才允许有五或九的框架。五、九格局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中地论”,四方与中的关系是政治关系,“四方谓臣民,中央谓主君”,在中国这个大地域帝国里,有了强有力的“中”,则不担心处于江湖之远的臣民有贰心。 (选自人文地理随笔,三联书店)6.下列关于“数”和“数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数字”是古人描述世界的工具

18、,古人也借助“数”这一工具认识世界。B“数”是揭示事物大小、长短等各种性质的工具,能帮助古人推算地理。C“数”既可以帮助人们丈量微观的东西,也能帮助人们推算宏观的东西。D“数字”是中国古代描述地理的工具,最常用的地理数字是四、五、九。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先秦时代,人们根据对已知事物的认识采用推断的方法,认为有九个“大瀛海”环绕的大洲构成了世界,而中国属其中之一。B禹贡记载了有关大禹的传说,该书在叙述禹的事迹时写出了一连串带数目的地理:九州、四奥、九山、九泽、四海等。C古人的地理认识总是围绕着“四、五、九”这三个数,可以说四、五、九是最常用的地理数字,这被熟悉中国古代地理观

19、念的人所知道。D齐人管子重数,出自齐人之手的考工记大量运用数字表述,数字已经融进齐国的文化中,这反映出先秦的齐国也是数字大国。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A山海经等书籍记载了不少大禹与数学、测量有关的事,这说明禹与地理渊源很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B“四”是古人根据天象,归纳出的关于四个方向的概念,这说明四分法形成的依据是自然征象。C古人谈地理总有一套一套的数字,比如四海、五岳、九州等,这说明数字的最早形成与地理有直接关系。D古人认为,天地间的数字从一开始到九,九是终极数学,因此,确定了九个方位后,就不再分下去了。参考答案: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20、完成47题。 邝埜,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众谓将起大狱,埜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营造北京,执役者巨万,命埜稽省,病者多不死。十六年,有言秦民群聚谋不轨者,擢埜陕西按察副使,敕以便宜调兵剿捕。埜白其诬,诏诛妄言者。宣德四年,振关中饥。在陕久,刑政清简。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正统元年,进兵部右侍郎。时边陲多警,将帅乏人,埜请令中外博举谋略材武士,以备任使。六年,山东灾。埜请宽民间孳牧马赔偿之令,以苏其力

21、。正统十年,进兵部尚书。瓦刺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大同兵,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寻又请罢京营兵修城之役,令休息以备缓急,时不能用。也先入寇,王振主亲征,不与外廷议可否。诏下,登上疏言:“也先入犯,一边将足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既扈驾出关,力请回銮。埜坠马几殆,或劝留怀来城就医。埜曰:“至尊在行,敢托疾自便乎?”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在申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言,何惧?”明日,师覆,帝北狩,埜死,年六十五。埜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父子辅为句容教官,教埜甚严。埜在陕久,思一见父,乃

22、谋聘父为乡试考官。父怒曰:“子居宪司,而父为考官,何以防闲?”驰书责之。埜又尝寄父褐,复贻书责曰:“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封还之。埜奉书跪诵,泣受教。景泰初,赠埜少保,官其子仪为主事。成化初,谥忠肃。 (选自明史邝埜传,有删改) 【注】市征:市场征收。北狩:对皇帝被俘的避讳说法。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遣鳖廉视 廉:查访。 B.具言可矜状 矜:怜悯。 C.以苏其力 苏:恢复。 D.又诣行在申请 诣:上书。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邝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3分) 宣德四年,振关中饥 请宽民间孳牧马赔偿之令 请增大同兵,择

23、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 埜坠马几殆,或劝留怀来城就医 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 我为社稷生灵言,何惧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邝埜施政举重若轻。明成祖时,有人上奏南京纸币制度被豪强破坏,皇帝派邝埜前 去处理。众人都以为将要大肆逮捕,而他只是抓了一两个街市豪强回京复命,事情就此完结。 B邝垫为官清明宽仁。倭寇侵犯辽东,戍守违法的有一百多人,都应当处死。经邝埜查办陈情,皇帝宽恕了他们。任应天府尹时,他着力解决施政和赋税方面的弊端。 C邝埜心系社稷。任职兵部期间,他请求命令朝廷内外广泛储备兵力、人才以备任使;也先进犯,他又屡次劝阻,希望皇帝不要贸然出

24、关迎战。 D邝埜为子孝顺谨慎。在任职陕西期间,他计划聘任父亲为陕西乡试考官来实现一见父面之愿,并寄给父亲褐布,但都被父亲回信严词拒绝。邝埜捧信跪读,哭着接受教诲。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 译文:_ _ (2)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 译文:_ _参考答案:4.D 5.C 6.D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高祐,字子集,勃海人也。祖展,太祖平中山,内徙京师,卒于三都大官。父谠,从世祖灭赫连昌,以功拜游击将军,赐爵南皮子。祐博涉书史,好文字杂说,材性通放,不拘小节。以祐招下邵郡

25、群贼之功,赐爵建康子。高宗末,兗州东郡吏获一异兽,献之京师,时人咸无识者。诏以问祐,祐曰:“此是三吴所出,厥名鲮鲤,余域率无。今我获之,吴楚之地,其有归国者乎?”又有人于零丘得玉印一以献。诏以示祐,祐曰:“印上有籀书二字,文曰宋寿。寿者,命也,我获其命,亦是归我之征。”祖初,刘义隆子义阳王昶来奔,薛安都等以五州降附,时谓祐言有验。高祖从容问祐曰:“比水旱不调,五谷不熟,何以止灾而致丰稔?”祐对曰:“昔尧汤之运,不能去阳九之会。陛下道同前圣,其如小旱何?但当旌贤佐政,敬授民时,则灾消穰至矣。”祐又上疏云:“今之选举,不采职治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停此薄艺。唯才是举。又勋旧之臣,

26、虽年勤可录,而才非抚人者,则可加之以爵赏,不宜委之以方任。”高祖皆善之。出为持节、辅国将军、西兗州刺史,假东光侯,镇滑台。祐以郡国虽有太学,县党宜有黉序,乃县立讲学,党立教学,村立小学。又设禁贼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发则连其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转宋王刘昶傅。以昔参定律令之勤,赐帛五百匹、粟五百石、马一匹。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淮徐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太和二十三年卒。太常议谥曰炀侯,诏曰:“不遵上命曰灵,可谥为灵。”(节选自魏书高祐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

27、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B. 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C. 昶薨后/征为察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D. 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面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是古代爵位中的一等,西周王朝的诸候封制,周天子为王,以下分封五等诸候:公、侯、

28、伯、子、男B. 假有代理、暂任官职之义,“假东光候”即代理东光候的职位,署、权、行、除等字都包含相似的含义。C. 太学是汉武帝时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D. 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候、大臣等人,接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祐家世不凡,性格豪放。他的祖辈、父辈都曾身居官场要职:他自身广览经史,喜好文字杂说,做事不拘小节B. 高祐见识广博,善于预言。他能准确识出三吴出产的鲤,并据此预言这是刘想、薛安都等将率众来降的征兆。C. 高祐注重实才,推行教育。他建议高

29、祖要改革选官任人制度,唯才是举:他在地方大力推行教育,建立各级学校。D. 高祐勇于谏言,政绩突出。他多次上疏陈事而且精于分析,获得皇帝的赏识:他治理的地方风化大行,安宁稳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水旱不调,五谷不熟,何以止灾而致丰稔?(2)今之选举,不采职治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参考答案:10. A 11. B 12. B 13. (1)近来水旱不调,五谷不熟,有什么办法可以(凭借什么方法可以)防止灾害而获得五谷丰登呢?(2)现在的选拔举荐人才,不选取他治理政务的优劣,专门选择人任职的年数和劳绩的多少,这就是(叫)没有人尽其才。【10题详解】此题考核

30、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根据前文“转宋王刘昶傅”,后面表时间的推移,应该为“昶薨后”,由此排除BD;“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是“奏”的内容,“祐”是这部分的主语,不要和后面断开;由此排除BC;故选A。【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

31、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除”代理官职错误,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和这几个字意思不同。故选B。【12题详解】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B项,“他能准确识出三吴出产的鲤,并据此预言这是刘想、薛安都等将率众来降的征兆”错误,原文“印上有籀书二字,文曰宋寿。寿者,命也,我获其命,亦是归我之征”,预言宋要来归顺还依据“籀书二字”,并不只是依据鲮鲤。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

32、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比:近来;何以:凭什么;致:获得;丰稔:丰收(五谷丰登)。第(2)句,采:选取;简:选择;年劳:任职的年数和劳绩;斯:这;非尽才之谓:宾语前置句,这就叫没有人尽其才。【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高祐,字子集,勃海人。他的祖父高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平定中山郡后,高展迁居北

33、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最终死在三都大官的职务上。高佑的父亲高谠,跟随太武帝拓跋焘消灭大夏皇帝赫连昌,因功授任游击将军,赐封爵位为南皮子。高佑广泛涉猎经史,喜好文学杂说,性格豁达豪放,不拘小节。后因招顺邵郡群贼之功,赐封爵位为建康子。高宗末年,兖州东郡官吏获得一只异兽,献给京城,当时人都没有认得。文成帝下诏询问高佑,高佑说:这种东西是三吴所出,它的名字叫鲮鲤,其他地方都没有,今天我们得到它,这不预示着吴楚之地,要归我大魏吗?有人在零丘得到一枚玉印献给朝廷,文成帝让人拿给高佑看,高佑说:“印上有籀书二字,文曰宋寿。寿者,命也,我获其命,也是归我的征兆。”献文帝拓跋弘在位初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之

34、子义阳王刘昶奔靠北魏,薛安都等人带领五个州降附北魏,当时人都说高佑的话很灵验。高祖曾从容问高佑说:“近来水旱不调,五谷不熟,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灾害而获得五谷丰登呢?”高佑回答说:“过去尧、汤之运,也不能去除运数中的九年旱灾,陛下您道同前政,对付眼前的小旱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选拔贤才佐治政事,不干扰百姓顺时耕作,这样的话就灾消丰至。”高佑又上疏说:“现在的选举,不选取他治理政务的优劣,专门选择人任职的年数和劳绩的多少,这就叫不是人尽其才。我们应该停止专究薄艺,放弃那种无功之劳,惟才是举,那就会使官吏们风气端正。又有功劳的大臣,虽说其年勤可以著录,但才非抚人,则可以加之以罚赏,不应委之以一方的重任

35、。”高祖都认可他的观点。高佑后出任持节、辅国将军、西兖州刺史,代理东光侯,镇守滑台。高佑认为郡国虽有太学,县党也应有学校,于是在县立讲学,党立小学。又建立起禁止奸贼的办法,令五五相保,如发生盗事则五五连坐,这种方法一开始做起来虽然看起来烦琐,后来却使治安大为好转,寇盗行为也都停止。高佑后担任宋王刘昶师傅。因高佑过去参与律令制定的功劳,朝廷赐帛五百匹、粟五百石、马一匹。刘昶死后,朝廷征拜他为宗正卿,而高佑留恋彭城,久不赴任。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弹劾高佑徘徊怠慢,无事拖延朝廷之命,免官三年,以赎其罪。皇帝下诏免除高佑宗正卿之职,复其官光禄大夫。太和二十三年,高佑去世。太常卿议定谥号为炀,孝文帝下诏说:

36、“不遵上命曰灵,可谥灵。”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与元微之书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且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37、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

38、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牵挛乖隔,牵制隔离。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填然

39、鼓之,兵刃既接B.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 且放白鹿青崖间C. 微之与我也,其若是乎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B.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C.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D.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与元稹虽然身处南北异地,但是彼此牵念。情意深厚,心志相通

40、。而三年之别,近两年未接书信,让白居易不禁悲叹人生短暂,对命运、未来深感凄楚无奈。B. 自居易被贬时,元稹用诗叙述了他在凄寒雨夜残灯之下,听闻消息病体惊起而坐,伤痛之情溢于言表,而白居易每次吟诵此诗,也因担忧元稹病况悲伤不已。C. 白居易家里人丁不少,其俸禄不多,节俭用度,亦能衣食自给。而所居江州环境宜人、酒食美妙、所住草堂风景秀丽的细致描绘也显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D. 白居易在拂晓之际,为元稹回赠诗篇,诗中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好友均遭贬谪的困顿处境,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

41、,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2)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参考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病危之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 (2)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来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逐条写在后面吧。【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42、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B项,两个“且”都是副词,暂且。A项,“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中“之”是代词,这种情况,这种境地,这种际遇。“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中“之”是音节助词,不翻译。C项,“微之与我也,其若是乎”中“其”表感叹语气,可译为“怎么”;“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中“其”表反问语气,难道。D项,“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中“因”,于是,就;“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中“因”,趁机。故选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

43、、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这段话是说“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故人”“我”“此际”“余”“习”等,圈出动词,如“去”“牵”“成”,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万里”是形容“去我”的距离,“去”意思是“距离”,故二者不能断开,这就排除BD两项;“瞥然”意思是“忽然”,此处修饰“尘念”,即“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故二者不能断开,这就排除C项,故选A

44、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而白居易每次吟诵此诗,也因担忧元稹病况悲伤不已”错误,文章第二段最后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意思是“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文中只是说白居易悲伤不已,但并没有说是因“担忧元稹病况”。故选B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45、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暇”,时间;“及”,顾及;“唯”,只;“封题其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于其上”,“题”,题字;“他日”,日后;“便请以代书”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应为“以之代书”,“以”,用。第二句中,“计”,想到;“足下”,对对方的敬称;“得”,得到;“仆”,对自己的谦称;“加”,更加;“忧望”,担忧盼望;“故”,特意;“录”,记下;“泰”,形容词做名词,安适的事情;“以”,目的连词,来;“条”,逐条。【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

46、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