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7617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引文格式:赵亮亮,朱明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 0 2 4,4 6(2):2 5 6-2 5 9.【医学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赵亮亮1,朱明军2(1.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 宿州 2 3 4 0 0 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摘 要: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结局,在临床中可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出现,随着病程的发展、药物治疗、个体差异等因素,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及透析内低血压,且其预后较差。低血压与心力衰竭患者的

2、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最佳治疗策略,导致疾病恶化,其治疗成为临床难题之一。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通过整体调控提高对西药的耐受性,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上有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给予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心力衰竭;低血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 5 4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5 8 1 7(2 0 2 4)0 2-0 2 5 6-0 4d o i:1 0.3 9 6

3、9/j.i s s n.1 0 0 1-5 8 1 7.2 0 2 4.0 2.0 1 9 心力衰竭(h e a r tf a i l u r e,H 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点1。心力衰竭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会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人体周围血管灌注不足,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血压低的情况。近几年来H F的治疗较前明显改善,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2,高血压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危险因素3,然而与血压较高的心衰患者相比,低血压心衰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明显更高4,相关研究表明5,入院收缩压较低(S B P1 5.9 6k P a)与1年内死亡风险存在关联。收缩压较低的

4、心力衰竭患者相比正常收缩压患者,其生存率较低,远期预后相对较差,这种原因可能与临床医生对于低血压心衰患者强化治疗药物难以抉择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低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本身预后不良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药物大部分都有降低患者血压的特点,这也就限制了它们在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使用,从而影响其治疗策略和预后。随着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有显著疗效,可从多方面改善心衰患者症状、调控血压、提高对西药的耐受性且副作用小。1 心力衰竭伴低血压心衰是多种病理原因导致心脏器质性及功能性发生一些列改变,最终引起以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

5、外周水肿)等7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复杂表现。尽管临床中大多数因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血压正常或血压较高,但仍有不少的患者具有较低收缩压(S B P1 5.9 6k P a)。心力衰竭后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抗心衰药物降压作用、患者基础血压较低等为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在临床中也常常合并透析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出现。1.1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 急性心衰主要是因为某些器质性病变急性发作或加重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以致心排出血量快速下降不能满足机体正常需求而出现的一系列复杂临床症状。尽管急性心力衰竭入院患者不到1 0%的患者出现收缩期低血压(S B P1 1.9 7k P a)8,但急性心力衰竭

6、患者合并低血压时院内死亡率和1年内死亡率均较高,S B P1 8.6 2 0k P a患者1年死亡率为1 7.4%9。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指南推荐主要给予利尿、扩血管、正性肌力等药物治疗,但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在临床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指南中药物的应用,652第4 6卷 第2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V o l.4 6N o.22 0 2 4年4月 J o u r n a l o fY o u j i a n g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f o r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A p r.2 0 2 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中医药

7、现代化专项(2 0 1 9 Y F C 1 7 1 0 0 0 1,2 0 1 9 Y F C 1 7 1 0 0 0 0)第一作者:赵亮亮,主治医师/助教,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E-m a i l:1 2 2 6 7 1 8 9 3 3q q.c o m 通讯作者:朱明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E-m a i l:z h u m i n g j u n 3 1 71 6 3.c o m比如硝普钠、重组人脑利钠肽(r h B N P)等血管扩张剂在低血压患者中禁止使用或需谨慎使用1 0。另外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受体阻滞剂、血管

8、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 C E 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 R B)和螺内酯等药物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其原因与低血压、肾功能不全等风险有关1 1。重组人脑利钠肽为临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临床中常常采用多巴胺和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然而多巴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虽可短暂改善症状,但对照组与试验组6个月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1 2,同时,多巴胺不可长期或大量使用,否则会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1.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 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 V E F)进行分型,其中包括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 F r E F),主要指心衰后患

9、者左心室充盈后,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出现不能将心室内的血液充分泵出的一种病理表现。目前关于低血压与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 F p E 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 F m r E F)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尚不明确,相关研究存在矛盾之处,推测与患者个体差异、药物治疗等导致血压不稳定有关,未来还需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治疗为A C E I/A R B、沙库巴曲缬沙坦(A R N I)、受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利尿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 G L T 2 i)等,目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大部分存在降压作用,指南推荐将A R N I作为有症状的H F

10、r E F患者的初始治疗,或作为A C E I或A R B的替代疗法3。A R N I虽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但一项M e t a分析结果显示1 3,与其他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唯一局限性是症状性低血压的风险更高,低血压患者由于自身原因或医生决策往往未能达到药物的最佳剂量。1.3 心力衰竭与透析内低血压 目前很多透析后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心衰,随着肾功能减退,水钠潴留加重,引起回心血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心脏负荷加重,日久发生心衰的概率明显增加1 4,包括H F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约占透析患者死亡人数的5 0%,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下降。透析内低血压(I DH)是血液

11、透析(HD)的严重并发症,其定义为收缩压(S B P)降低2.6 6k P a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3 3k P a以及出现相关临床症状。透析时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易引起透析内低血压,透析内收缩压绝对最低点1 1.9 7k P a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最强1 5。血压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发病率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且I DH与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其死亡率更高1 6,根据 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1 7中对于反复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的MHD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应用低温透析液(3 5)或个性化设定透析液钠浓度,低温透析可有效地缓解透析后出现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不适症

12、状,对于肾衰合并心衰的患者临床应用较广。另外,实验证明盐酸米多君短期内对于透析中引起的低血压症状有一定控制作用,但长期研究对于患者生存率提高并没有临床意义1 6。1.4 心力衰竭与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o r-t h o s t a t i ch y p o t e n s i o n,OH)是一种老年临床综合征,即从仰卧位站立到直立时血压下降。OH是心力衰竭患者 的 常 见 并 发 症,约8 3%老 年H F患 者 存 在OH1 8,且OH是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相比,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关系与OH的相关性更为紧密

13、,OH还可增加老年H F患者再入院和卒中风险。然而目前用于治疗OH的药物(通过血容量扩大、血管收缩、交感神经激活)会带来H F恶化的风险1 9,对于心力衰竭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需寻求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降低其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2 中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研究进展心力衰竭在中医里与喘证、支饮、水肿等疾病症状类似,临床症状以心悸、气短、喘息乏力为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本虚以气虚为主,常兼阳虚、阴虚;标实以血瘀为主,常兼水饮、痰浊2 0。低血压主要表现有头晕目眩、心慌乏力,严重者可有汗出,脉虚弱等,可将其归属于中医里“虚劳”“眩晕”“心悸”等疾病的范畴

14、2 1。低血压病机以虚证为主,病在气血,治疗上当以补虚扶正为主。心力衰竭和低血压两者虽属不同疾病,但其病机都以虚为主,临床中对于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患者治疗应以补虚扶正、益气活血为关键。2.1 中成药 芪苈强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以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等药物组成,具有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的功效。一项临床试验表明6,该药物在治疗低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方面,可达到在不影响患者血压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尤其针对阳虚水泛型心衰患者疗效显著,临床上双下肢水肿的心衰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可见水肿明显减轻。麝香通心滴丸:麝香通心滴丸具有益气通脉,活血化瘀止痛,其主要成分为人工麝香、人参茎叶总皂

15、苷、蟾酥、丹参等药物。研究表明麝香通心滴丸可提高低血压性心7522 0 2 4年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2期衰患者的血压,降低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目的2 2。生脉散类制剂:生脉散类制剂对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透析相关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均有较好疗效,且具有双向调节血压作用2 3,目前已被指南推荐用于低血压的治疗2 4,该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的时候不仅能够改善心衰合并低血压相关症状,而且能够缓解西药扩血管药物实用时带来的副作用。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临床中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参附注射液正性肌力的作用,可有效增强心衰患者

16、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机体微循环,可达到控制血压、心率的效果。一项有关r h B N P的临床研究发现,1 0 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中,参附注射液联合r h B N P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压反应的情况是单用r h B N P治疗患者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反映出参附注射液有稳定血压的作用,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可辅助减轻西医常规治疗中带来心衰患者出现低血压等副反应的情况发生2 5。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异黄酮类、氨基酸等多种化合物,一项关于尿毒症合并心衰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研究表明2 6,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黄芪注射液不仅能更好的改善透析患者的心衰表现,而且可提高患者对低血压的耐受性。2.2

17、 中药复方 回阳复脉汤:回阳复脉汤由黄芪3 0g,酸枣仁、丹参、茯苓各2 0g,生晒参、葶苈子、红景天各1 0g,麦冬、桂枝、五味子、刺五加各1 5g,白附片(先煎)1 01 5g组成,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回阳复脉汤,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各项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回阳复脉汤有明显的抗心衰、改善心室重构的功能2 7。参芪复脉汤:参芪复脉汤以人参1 2g、麦冬1 0g、五味子1 0g、黄芪3 0g、制附子5g、丹参3 0g、红花1 0g、葶苈子1 5g、泽泻1 0g、甘草6g为基础组成药物,参芪复脉汤加减联合多巴胺使用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同时在降低多巴胺正常用量的情况下一样达到升高血压、

18、稳定血压的作用,因此也减缓了多巴胺大量使用后带来的一些副作用2 8。苓桂术甘汤合升陷汤:苓桂术甘汤合升陷汤的药物组成为黄芪3 0g、茯苓2 1g、丹参1 8g、炒麦芽1 5g、党参1 5g、白术1 5g、赤芍1 5g、知母1 2g、桂枝1 2g、莪术9g、柴胡9g、升麻6g、桔梗6g、甘草6g。苓桂术甘汤合升陷汤对于心衰合并低血压的患者效果明显,研究表明2 9该复方中药在稳定患者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后低血压状态有着明显疗效。2.3 其它中医治疗 一项研究表明3 0,隔药饼温和灸可以明显改善心衰患者下肢水肿情况,试验组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耳针压丸联合生脉胶囊对血透后患者口渴出现的

19、口渴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3 1。3 现代药理研究总结发现生脉散类制剂、参附注射液在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中应用较多,单药以黄芪、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出现频次较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3 2,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通过抑制R A S系统和炎症因子的过度激活,改善心衰症状和升高血压,从而减缓心衰治疗药物呋塞米的低血压不良反应。参附注射液可增加血管灌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输出量,促进血压恢复2 5。4 小结与讨论心衰的防治目前存在利尿剂滥用的情况以及使用后带来的电解质紊乱、血压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心衰患者的预后。目前关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最佳控制范围尚不明确,低血压严重干扰临床医生决策,导致难以达到

20、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抗心衰治疗最佳方案,此类患者将面对心室重构加剧和进一步心衰恶化的风险。而且低血压是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广泛的认知功能逐渐降低,进一步增加了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与治疗难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稳定有利于其病情管理和治疗决策,是改善其预后的重点。中医药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整体调控人体内环境状态,可以通过多方面改善心衰患者症状,还可提高对西药的耐受性且副作用较小。但目前关于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文献量少,对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长期预后还未报道,在临床中应用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应仔细辨证、谨慎用药,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更深层次的基础研究

21、,进一步探讨中药调节血压作用的机制。参考文献:1 S AVA R E S EG,B E CHE RP M,L UN DL H,e ta l.G l o b a lb u r d e no fh e a r tf a i l u r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u p d a t e dr e-v i e wo f e p i d e m i o l o g yJ.C a r d i o v a s cR e s,2 0 2 3,1 1 8(1 7):3 2 7 2-3 2 8 7.2 J ON E SN R,R OA L F E A K,A D OK II

22、,e ta l.S u r v i v a lo f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h e a r tf a i l u r ei nt h ec o mm u n i t y: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E u r JH e a r tF a i l,2 0 1 9,2 1(1 1):1 3 0 6-1 3 2 5.3 HE I D E N R E I CHPA,B O Z KUR TB,A GU I L A RD,e ta l.2 0 2 2AHA/A C

23、C/HF S Ag u i d e l i n e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h e a r t f a i l u r e:ar e p o r to f t h ea m e r i c a nc o l l e g eo fc a r d i o l o-g y/a m e r i c a nh e a r ta s s o c i a t i o nj o i n tc o mm i t t e eo n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sJ.C i r c u l a t i o n

24、,2 0 2 2,1 4 5(1 8):e 8 9 5-e 1 0 3 2.4 HUAN G X H,L I UJ M,Z HAN G L H,e ta l.S y s t o l i c8522 0 2 4年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2期b l o o dp r e s s u r ea n d1-y e a rc l i n i c a lo u t c o m e si np a t i e n t sh o s p i t a l i z e df o rh e a r tf a i l u r eJ.F r o n tC a r d i o v a s cM e d,2 0 2 2,2

25、 5(9):8 7 7 2 9 3.5 HUAN GX H,L I UJM,HUS,e t a l.S y s t o l i cb l o o dp r e s-s u r ea ta d m i s s i o na n dl o n g-t e r mc l i n i c a lo u t c o m e si np a-t i e n t sh o s p i t a l i z e df o rh e a r tf a i l u r eJ.E S C H e a r tF a i l,2 0 2 1,8(5):4 0 0 7-4 0 1 7.6 李效辉.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低血压性心

26、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1 8,1 6(2 2):3 3 9 1-3 3 9 3.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 0 1 8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2 0 1 8,4 6(4):1 9 6-1 9 7.8 KURMAN IS,S QU I R EI.A c u t eh e a r t f a i l u r e:d e f i n i t i o n,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e p i d e m i o l o g

27、yJ.C u r rH e a r tF a i lR e p,2 0 1 7,1 4(5):3 8 5-3 9 2.9 CH I ON C EO,ME B A Z AAA,HA R J O L AVP,e t a l.C l i n-i c a l p h e n o t y p e s a n do u t c o m eo f p a t i e n t sh o s p i t a l i z e d f o r a-c u t eh e a r t f a i l u r e:t h eE S CH e a r tF a i l u r eL o n g-T e r mR e g-i

28、 s t r yJ.E u r JH e a r tF a i l,2 0 1 7,1 9(1 0):1 2 4 2-1 2 5 4.1 0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等.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 0 2 2)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 0 2 2,3 1(8):1 0 1 6-1 0 4 1.1 1 WAN G G G,WAN GSJ,Q I NJ,e t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m a n a g e m e n t,a n do u t c o m e so fa c u t

29、eh e a r tf a i l u r ei nt h ee m e r g e n c yd e p a r t m e n t:am u l t i c e n t e r r e g i s t r ys t u d yw i t h1-y e a r f o l l o w-u pi naC h i n e s ec o h o r t i nB e i j i n gJ.C h i nM e dJ(E n g l),2 0 1 7,1 3 0(1 6):1 8 9 4-1 9 0 1.1 2 邹云丞,吕云,高彦,等.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30、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1 6,1 8(7):6 8 4-6 8 7.1 3 GAOJ,Z HAOC,Z HANG WZ,e t a l.E f f i c a c ya n ds a f e-t yp r o f i l eo fa n g i o t e n s i nr e c e p t o rn e p r i l y s i ni n h i b i t o r s i n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h e a r t f a i l u r e: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31、a l y s i so f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sJ.H e a r tF a i lR e v,2 0 2 3,2 8(4):9 0 5-9 2 3.1 4 张翥.慢性肾脏病导致心衰的机制及中西医干预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 0 2 2,2 3(9):7 5 3-7 5 7.1 5 S A R SB,VAN D E RS AN D EFM,KOOMANJP.I n t r a-d i a l y t i ch y p o t e n s i o n:m e c h a n i s m sa n do u t c

32、 o m eJ.B l o o dP u r i f,2 0 2 0,4 9(1/2):1 5 8-1 6 7.1 6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专家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 0 2 2)J.中华内科杂志,2 0 2 2,6 1(3):2 6 9-2 8 1.1 7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J.中华肾脏病杂志,2 0 2 2,3 8(5):4 6 5-4 9 6.1 8 屈超,阙斌,李响,等.体位性低血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 后的 影响 J.中 国医 药,2 0 2 1,1 6(8):1

33、 1 4 5-1 1 4 9.1 9 T E S T AG,C E C C O F I G L I OA,MU S S IC,e t a l.H y p o t e n-s i v ed r u g sa n ds y n c o p ed u e t oo r t h o s t a t i ch y p o t e n s i o ni no l d e ra d u l t sw i t hd e m e n t i a(s y n c o p ea n dd e m e n t i as t u d-y)J.JAm G e r i a t rS o c,2 0 1 8,6 6(8):1

34、 5 3 2-1 5 3 7.2 0 陈可冀,吴宗贵,朱明军,等.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 0 1 6,3 6(2):1 3 3-1 4 1.2 1 张艾霞,杨洁,张倩,等.杨传华教授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不足型低血压的临床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2 2,2 0(9):1 7 1 1-1 7 1 3.2 2 何志鹏,吴琪,翁敏杰,等.麝香通心滴丸对低血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 0 2 0,5 8(1 4):4 9-5 2.2 3 支应鹏,张艳红.生脉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3 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

35、杂志,2 0 1 7,3 3(4):4 0-4 1.2 4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生脉类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生脉类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编写组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 0 2 0,4 0(1 2):1 4 3 0-1 4 3 8.2 5 唐娜,褚庆民.参附注射液联合r h B N 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1 7,1 5(1 4):1 7 3 3-1 7 3 5.2 6 高丽华,孙宇,赵海鹰,等.低温可调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 0 1 6,4 5(1 6)

36、:2 2 1 7-2 2 1 9.2 7 王云丽,韩永斌,田玉静,等.回阳复脉汤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低血压患者血压调控及心功能改善作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 0 2 1,4 1(1 2):1 6 0 5-1 6 0 8.2 8 田国芳,宋玉勤,张丽花,等.参芪复脉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状态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 0 1 7,3 9(9):1 3 4 0-1 3 4 3.2 9 孙学功.苓桂术甘汤合升陷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 0 1 8,4 1(6):2 8-3 0.3 0 王艳敏,王露,刘岢,等.隔药饼温和灸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伴

37、双下肢水肿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2 1,1 9(2 2):3 9 4 7-3 9 5 1.3 1 曹钋,刘福生,任可,等.耳针压丸联合生脉胶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及低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 0 1 8,3 3(9):4 2 1 3-4 2 1 6.3 2 吴丽婷,张家丰,万梅绪,等.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心衰合并药物性低血压大鼠的作用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 0 2 0,4 3(8):1 5 1 5-1 5 2 1.收稿日期:2 0 2 3-0 9-0 7;修回日期:2 0 2 3-1 0-1 09522 0 2 4年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