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2 月第1 2 9 4 卷第2 期教学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探究语文教学通讯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Feb.,2024Vol.1294 No.2以苏轼作品为例秦敏亚(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江苏苏州2 1 5 6 0 0)摘要:古诗词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打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思路。“群文阅读”可以摆脱对一首诗词的单篇教学,可以以主题形式对多首诗词作品进行整合教学,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诗词阅读量,又能够同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以苏轼作品为例,对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进行探究。关键词:古诗词群文阅读苏轼作品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4-6 0 9 7(2 0 2 4)0 2-0 0 2 2-0 3DOI:10.13525/ki.bclt.202402007作者简介:秦敏亚(1 9 7 9 一),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古诗词教材的讲解大多采用单篇精讲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苏轼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学作品的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
3、强文化自信。本文以苏轼作品为例,筛选多个文本,使之相互联系牵引,为学生全面理解苏轼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文学价值做好铺垫,并以此教学案例为原型,延伸更多创新性教学模式,全面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一、整体设计(一)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将相关联的多个文本进行整合,在规定的单元时间内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通过文本之间的求同、比异、整合、判断,围绕议题展开师生交流,使学生得到不一样的读书体验,让学生更加深人地感受和学习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苏轼作品“群文阅读”的主题为“师生共同完成苏轼的人物形象侧写”,补充学生对苏轼相关知识点122|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 0 2 4.2的漏洞,完善相关知识体系
4、。(二)确定教材选文笔者筛选整理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作品,选出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几个文本,为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三)整体设计思路按照苏轼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整合,梳理苏轼的生平经历,便于学生基于创作背景多角度了解苏轼。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按照教学思路抛出问题,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二、教学目标1.熟读苏轼的作品,结合相关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2.体会苏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文学价值,深入分析探究苏轼作品的深层意义;3.体悟苏轼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三
5、、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走近苏1.课堂导人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光亮的戏腔部分。)请同学们仔细听歌词。生莫听穿林打叶声师:是的,当然这是改编之后的歌词,从中可以感受到古诗词与戏曲的完美融合。有哪位同学记得这是哪首词?作者是谁吗?生:是苏轼的定风波。师:好的,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去了解下苏轼命途多的人生。2.课堂精讲(出示本次以苏轼作品为主题的“群文阅读”课程的五首作品,请学生小组合作搜集相关材料,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列出相应的作品。)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有没有哪个小组想要分享呢?生:最早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创作时40岁;第二是水调歌头,创作时4 1 岁;第三是卜算子,创作时4
6、5 岁;第四是定风波,创作时4 7岁;最后是记承天寺夜游,创作时4 8 岁。师:好的,这位同学把顺序理清了,还有哪位同学想要补充呢?生:前面两首创作地点在密州,后面三首是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所作。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还是很细心的,他们小组观察到苏创作的地点不一样,也就是被贬至黄州之前和被贬至黄州之后。同学们都知道,苏不止一次被贬官,从开始入仕,到后来被贬黄州,而后得以重返官场,又被贬岭海。被贬黄州还有个历史典故,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生:乌台诗案。师:据史书记载,“乌台诗案”是因为当时有人上奏说苏轼移知湖州到任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并且牵出苏轼大量的诗文作证。此次案件中,有十多位苏轼的好
7、友受到连累,对苏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打击,“乌台诗案”后,苏轼的创作风格都变了,前期的作品大气磅、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纪录片苏东坡。)师: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苏东坡片段,更直观地感受被贬至黄州之后的苏轼。生:被贬后的苏轼很豁达。师:是的,纵然仕途不顺,即使经过牢狱之灾,苏仍然积极面对人生,那刚刚步人仕途时的苏轼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师:苏轼二十二岁时及第,并且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满怀抱负想要大展宏图,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理想照进现实后,苏轼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随后他又痛失自己的妻子和父亲,这种打击与
8、朝堂的变革一起,迫使苏轼离京为官。3.课堂总结师:本节课中,我们聚焦苏轼的经典作品,以黄州为界,大致了解了苏轼的生平经历。苏轼作为一个内心积极且情感充沛的性情中人,他在作品中注入了何种感情呢?(二)第二课时:走进作品1.课堂导人师: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梳理了苏的人生经历。本节课重点聚焦苏作品,深人部析苏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几篇作品,注意抑扬顿挫,投人感情。2.课堂精讲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思考每篇作品对应的主题、艺术手法、创设的意境以及作品中的苏轼形象,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相对完整的解答。生: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的是苏轼想要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具有豪放、气势磅的意境美。生:水调歌头融人了
9、思念亲人的情感,借助“月色”来寄托思念,同样可以看出苏轼内心豁达、解脱的放松之感。生:卜算子表达出即使被贬,也不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壮志未酬,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寂与仿。师:苏轼的高尚品格有哪些?有哪些方面值得2024.21语文教学通讯学术1 2 3大家学习?生:苏轼一心报国,为国为民,他治理蝗灾、兴修水利,所到之处百姓安居乐业。他乐观豁达,始终积极面对人生。师:很好。3.课堂总结师:了解苏轼,学习苏轼作品,我们看到苏轼为国效力,为百姓奔波忙碌的身影,同学们也要像苏轼一样树立远大志向,学习苏轼在困境中的乐观豁达精神,面对挫折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勇敢克服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师:本节课通过学
10、习苏的几篇作品,我们看到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苏轼的情怀、感情以及伟岸形象,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元素驱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下节课我们将重点探究苏作品的新时代意义。(三)第三课时:感悟苏作品的时代意义1.课前准备本节课之前,笔者给学生精心准备相关阅读材料,如宋史苏轼列传和林语堂苏东坡传中的相关章节。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专题。苏轼作品的最大时代意义在于,他将儒释道三家的精神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价值观。三个学习小组需要分别找出苏取了儒释道三家哪些积极的思想资源来修炼自己2.课堂分享三个学习小组通过课前的阅读学习以及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意
11、见进行展示与交流。儒家思想小组分享研究成果:苏轼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熏陶,他的父亲苏洵正是三字经中“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在父亲的影响下苏轼“奋厉有当世志”。苏轼虽然历经“乌台诗案”及多次贬谪起落,但他每到一处都会尽心治理,造福一方百姓。如,苏轼在徐州任职时遭遇洪水,他带领官民坚守城墙,洪水过后又上书朝廷修固徐州旧城,修建护岸以防洪水。又如,在杭州任职时修筑西湖苏堤,积极防治瘟疫。政治方面,苏虽然颇有政治见地,但因为不屑于加入“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遭到两派人的打压。124|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 0 2 4.2道家思想小组分享研究成果:苏接受
12、道家思想主要是在“乌台诗案”之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心灰意冷的苏轼开始用道家的老庄思想进行自我安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出自这段时期。“寄孵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在这些作品中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宇宙观,拥有了开阔的视野与豁达的心胸。贬谪到詹州之后,苏更是潜心研究美食与绘画,苏轼在詹州还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播,成为詹州文化的启蒙者与开拓者。佛家思想小组分享研究成果:被贬黄州时期的苏轼最能体现佛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初到黄州,苏轼作为犯官没有自已的住宅,他只能暂住安国寺。苏轼写道自己当时的状态是“不复作文字,惟时作僧佛语耳”,这段时期的苏轼每日静观默照,反省自己,
13、在佛家“放下执念”思想的影响下,他明白了生命难以永恒,要学会放下自身的荣辱得失。并且苏轼与佛印和尚是至交好友,两人经常在相互的应酬文字和对话中,透露出佛家的机锋与禅意,这些对话被记录在东坡问答录中。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也体现了佛家思想,如和子由绳池怀旧中的“雪泥鸿爪”,定风波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赠东林总长老中的“夜来八万四千偶”。四、结语苏作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很多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精妙自然,诗词情感充沛、别开生面,其作品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本文以他的作品为例呈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有作品特点分析、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索,最后进行教学评价及教学总结,以期为更多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可参考的理论方法,助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的开展。参考文献:【1 胡天虎。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 0 2 3(2 6).2 周文娟.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教学课例的研究 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 0 1 8.(编辑:张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