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天津四十二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作业纸每张厚2mmB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C姚明身高2.80mD你正在答的试卷宽26.80cm2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C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BB与C
2、CC与DDA与C5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6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8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3、)A摩托车的消声器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9一物体从A地运动到B地,如果通过前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4m/s,通过后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6m/s,则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m/sB4.8m/sC5m/sD6m/s10医生用听诊器是因为()A听诊器能将心脏搏动和呼吸的声音增强,帮助诊断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色发生变化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见乙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见甲车和路旁树木都向南
4、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v甲=0.6m/s,v乙=0.2m/sB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
5、距4.8m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三、填空题14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秒表所测时间为mins1520m(微米)=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40km/h物理意义是16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17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s18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
6、(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柱”),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音调(填“升高”或“降低”)19心电图仪器(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80次/min根据甲的心率为80次/min可知,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mm/s;乙的心率为次/min四、综合题20“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
7、了12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21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该装置还能探究声音的和的关系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
8、关系是(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23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如图所示以动车车次D308为例,此趟车09:50从上海始发,途径南京等地,16:11到达终点站武昌,部分具体行程见下方的列车时刻表,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了多长时间?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s?合多少m/s?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上海始发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913:21457武昌16:11终点站84124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
9、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0.7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4)小明的这种探究的方法叫做;(5)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
10、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代号)25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忽略光传播所用的时间)2016-2017学年天津四十二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作业纸每张厚2mmB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C姚明身高2.80mD你正在答的试卷宽26.80c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
11、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人的头发的直径在100m左右,作业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学生用文具盒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25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姚明号称“小巨人”,身高为226cm=2.26m故C不符合实际;D、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试卷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80c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2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C汽车沿平
12、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首先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就是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与路程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无关【解答】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在任意时刻速度不变,与时间无关,故A错误;B、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无关,故B错误;C、在平直公路意在说明是直线运动,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并不能说明该汽车为匀速运动,有可能在这一分钟之中,前半分钟行驶800米,后半分钟行驶200米,则不是匀速运动,故C错误;D、
13、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越长,所需时间越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解答】解: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C、
14、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BB与CCC与DDA与C【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故选B5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
15、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分度值的意义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将数据12.38cm,12.36cm,12.38cm,12.34相加后求
16、平均值得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为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正确故选D6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羚羊的速度:v
17、羚羊=20m/s;因此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A符合题意;故选:A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答】解: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故A是错误的;B、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故B是错误的C、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
18、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故C正确;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是错误的;故选C8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
19、、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一物体从A地运动到B地,如果通过前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4m/s,通过后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6m/s,则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m/sB4.8m/sC5m/sD6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前半段路程与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总路程是s,根据v=可知,前二分之一路程的时间,t1=,后二分之一路程的时间t2=,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4.8m/s;故B正确故选
20、B10医生用听诊器是因为()A听诊器能将心脏搏动和呼吸的声音增强,帮助诊断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色发生变化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解答】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使心脏搏动和呼吸的声音增强,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听诊器本身不能改变音色和音调,也不是靠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来增大响度的,故只有选项A说法正确故选A1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
21、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见乙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见甲车和路旁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南运动;三是也向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故选BC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
22、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要小声说话,所以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C、音调指声音的
23、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故C正确;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BCD1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v甲=0.6m/s,v乙=0.2m/sB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
24、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答】解:A、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则v甲=0.6m/s,v乙=0.2m/s故A正确;BC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1.2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错误、CD正确;故选ACD三、填空题14图中物体的长度是1.45cm;秒表所测时间为1min40.3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
25、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1.4cm和1.5cm中间,估读为1.4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45cm;(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
26、“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0.3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0.3s,即停表的读数为1min40.3s故答案为:(1)1.45;(2)1;40.31520m(微米)=2108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40km/h物理意义是物体1h通过的路程是40k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本题根据长度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解答】解:因为1m=109m,所以
27、20m=20109m=2108m;40km/h表示的意义是物体1h通过的路程是40km故答案为:2108;物体1h通过的路程是40km16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9:8;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8:9【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路程关系与时间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已知路程关系与速度关系,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运动时间关系【解答】解:两物体的速度之比:=,v=,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故答案为:9:8;8:917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
28、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50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23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知道大桥的长度和通过大桥的时间,根据v=求出动车速度;动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是动车长度与桥长之和,求出动车的路程;已知动车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解答】解:动车的速度:v=50m/s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000m+150m=1150m由v=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23s故答案为:50;2318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
29、用棒敲击瓶子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瓶子和水(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柱”),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音调降低(填“升高”或“降低”)【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由于振动发声,要把握: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相应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答】解: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故答案为:瓶子和水;降低19心电图仪器(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
30、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80次/min根据甲的心率为80次/min可知,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40mm/s;乙的心率为96次/min【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1)甲的心率为80次/min,即甲的心脏每分钟跳80次,然后可求出心脏每次跳动的时间间隔;由图甲所示求出坐标纸在1s内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心电图纸的速度;(2)由图乙求出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内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求出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然后求出乙的心率【解答】解:(1)
31、心跳1min跳80次,则跳一次的时间为t=0.75s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为0.75s 由图甲可知在1s时间心电图仪输出心电图纸的路程是30mm心电图纸的速度:v=40mm/s;(2)同一台心电图仪出纸速度v相同,由图乙可知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出纸的路程s=25mm,乙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t=0.625s,故乙的心率即1min内心跳的次数为: =96次 故答案为:40;96四、综合题20“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12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行驶的时间和距离,利用v=得到车速,
32、将车速与限速牌上的数值比较,得到是否超速【解答】解:t=12min=h,小明开车的速度为:v=50km/h40km/h,所以超速答:在此路段汽车超速21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该装置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1)“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放大的作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
33、越小【解答】解: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会把乒乓球弹起;借助乒乓球的振动来观察,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探究方法就是“转换法”;当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故答案为:弹开,振动,响度,振幅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v=;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斜坡坡度越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 (选填“匀速”或“
34、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3V1V2(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大(选填“大”或“小”)【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
35、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3)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4)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5)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故答案为:(1)v=;刻度尺;秒表; (2)较小;斜坡坡度越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3)变速; (4)V3V1V2;(5)大23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如图所示以动车车次D30
36、8为例,此趟车09:50从上海始发,途径南京等地,16:11到达终点站武昌,部分具体行程见下方的列车时刻表,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了多长时间?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s?合多少m/s?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上海始发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913:21457武昌16:11终点站841【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动车时刻表求出从南京到武昌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时刻表可得:t=16:1112:11=4h,s=841km301km=540km,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35km/h=135m/s
37、=37.5m/s答: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35km/h,合37.5m/s24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0.7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38、(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20(4)小明的这种探究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5)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代号)CABD【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1)探究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编号;(2)探究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用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
39、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编号;(3)探究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据此分析答题(4)弦乐音调可能跟弦的松紧、长度、材料、粗细有关,本实验的松紧是一定的,探究弦的音调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5)物理中探究实验一般有如下步骤: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解答】解(1)探究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探
40、究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用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探究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选用编号为1、2的琴弦进行实验,则2号琴弦的长度应为20cm(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来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科学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5)经分析: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C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A设计和进行实验;B分析归纳;D得出结论所以顺序为CABD故答案为:(1);(2);(3)20;(4)控制
41、变量法;(5)CABD25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忽略光传播所用的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求出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2)知道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弹飞行的速度【解答】解:(1)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t=2.1s,v=,反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s=vt=340m/s2.1s=714m;(2)炮弹飞行的距离s=s=714m;炮弹的速度:v=1190m/s答:(1)大炮距坦克714m;(2)炮弹的飞行速度为119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