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10131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4 期*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21 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理论及权责机制研究”(课题编号:AAA21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1.龚滢(2000-),女,安徽宣城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随国栋(1991-),男,安徽阜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教材基本理论研究。权力运行一直是教材建设的核心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的教材建设实践改革无不与权力运行关系调整有关。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教材建设实现统一编写到一纲多本再到统分结合统筹为主 1,这些实践的背后都深刻反映着教材建设权力运作方式的

2、变革。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2自此,隐藏在教材建设背后的权力运作关系被凸显出来。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那么,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这样一种被明确定性了的权力,其基本内涵是什么?又是如何运行的?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我们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未来,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在实践过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要义、权力作用的基本运作

3、逻辑、权力运作的潜在风险以及权力作用的风险规避策略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全面把握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行规律和风险挑战,增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运行的预见性,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政策更好落地或有裨益。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要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基本要义的阐明,不仅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建构自身理论话语方式的理论自觉,也是外部主体进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关系互动的前提。(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合目的性的价值寻求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事物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能力3,要求事物必须符合某一目的需求主体自身的需要、利益等价值追求。从权力的来源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是一种国家权力,这种权力在其根本上来源于

4、人民。所以,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要合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姻龚滢1,随国栋2摘要: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法律性的社会关系活动。从权力的运行逻辑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作遵循着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辩证统一的价值导向逻辑、主体创造与制度约束双向互动的关系调适逻辑以及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耦合嵌入的话语调控逻辑。审视当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作,发现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存在着理念更新滞后、职能结构单一以及责任规制失灵的可能风险。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作需要提升主体认知,追求理念更新同步化;完善机构设置,增强系统要素耦合性;培育自主精神,实现责任生成自

5、觉化。关键词: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法律性;主体认知;要素耦合;责任生成引用格式:龚滢,随国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34):17-24.中图分类号:郧423.3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员园园源原远猿猿载穴圆园23雪34原园017原园8第 43 卷(圆园23 年)第 34 期第 17-24 页灾燥造.43(圆园23)晕燥.34孕17原孕24教育理论与实践栽澡藻燥则赠 葬灶凿 孕则葬糟贼蚤糟藻 燥枣 耘凿怎糟葬贼蚤燥灶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乎以下两类主体的自身需求和利益需要。其一,合乎国家对培养具

6、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的目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更是国家意志彰显的重要场域。国家事权作为国家权力的表征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彰显国家意志。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作为国家事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要通过教材这一特殊载体将国家所确定的知识传递给青少年学生,使其在思想和行为的发展上达到国家的育人目标。因此,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和责任的表现形式,就应该在实践中自觉将国家的根本利益需求作为其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其二,合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产品需求的目的4。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单就教育而言,当前的教育水平还不

7、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作为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能否享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根本权力来源主体,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才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着力点之所在。因此,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在其价值选择上应以合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产品的需求为价值导向和价值寻求。(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合规律性的关系建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不仅是一种结果形态,还是一种关系形态。这种关系形态体现在教材建设的治理过程之中。事实上,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通过权力和责任的方式对国家主体、行政主体和社会主体三类主体的社会活动进行关系调节的,本质上是对这三者关系的规律性进

8、行探索的实践活动。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基于国家主导下的多种力量主体参与的现代治理活动,这种活动在遵循现代治理规律基础上通过对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来合乎主体的需求 6。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合规律性的关系建构。其一,合理引导。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事项、权力和责任需要在国家的合理引导下展开,具体体现在国家的主流价值引导上 4。这种引导方式遵循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规律而展开。其二,多元交互。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国家的治理内容与形式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倡导不同主体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体系当中来。教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凭某一个体的力量是难以达到建设成效的,它需要通过鼓励不同主体力

9、量的参与,如此教材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活力才会得到激发,这样教材建设的成效就会得到大大提升。其三,秩序规约。治理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为各参与主体营造良好的秩序交往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教材建设中的各种要素和资源就能按照有序的方向自由流动。(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合法律性的话语表达所谓合法律性,是指政治体系权威的形成和运行必须要以法律作为准则,且这种法律属于“良法”的范畴7。合法律性所内蕴着的良法精神反映出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着人民的意志,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由此可知,合法律性是基于公平正义的公共利益汲取行为。哈贝马斯指出,“合法律性是不问法律承受者的

10、态度和动机的”8,它只会将惩治者颁行的现行有效法律作为社会活动判断的依据。合法律性原则既对公民个人权利的活动作出限定,也对那些为个人和集体活动提供利益的相关国家组织作出规制9。事权是政府在公共事务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和责任10,循此理路,国家事权就是指中央政府在其行政行为中承担的责任。有学者将国家定义为凡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法律的联合体之中的组织11。由此可见,无论是政府抑或是国家,本意上都暗含着合法律性的内涵。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精神生活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而作为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产品的国家,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需求,这是因为,国家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联合体,为人民群众提

11、供高质量的精品教材是国家的职责所在。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正是明确了国家所要承担的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教材的法律依据,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群益。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既有外在的目的逻辑,也有内在的目的逻辑,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正是在内外两种目的的需求达成中得以形成价值导向逻辑、关系调适逻辑和话语调控逻辑。(一)价值导向逻辑:坚持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辩证统一按照价值的类型划分,价值可以划分为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是在这两18第 34 期种形式的价值导向下进行的。所谓目的价值,是指事物以自身的需求满足为目的的价值12。教材建设

12、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是受特定目的支配的,这种目的在于合乎主体根本利益的需要。目的价值的确立保证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基本方向。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目的价值就是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所谓手段价值,是指事物成为实现他者目的的手段的价值13。手段价值是以合规律性为基本遵循,以合目的性为根本旨归的。任何手段价值的形式都不能是单一偏向于目的或规律的,而是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样手段价值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发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彰显。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手段价值,是通过权力和责任这两种社会关系调节工具来平衡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社会关系场域

13、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建构有序的教材建设社会关系秩序,最终实现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的目的。从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关系来看,目的价值自身难以发挥出或者自证其价值所在,而是需要通过手段价值来体现。目的价值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根本所在,是以主体需求的满足来确定其存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的,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核心所指。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目的价值是完全独立、不受控制的,相反,它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价值选择。具体而言,这种价值选择是以尊重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实践活动规律为前提的,即以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手段价值为前提。手段价值是一种合乎规律的、主观服从客观的认知活动,手段价值的任何选

14、择,在其本质上都是目的价值的显现。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行为主体在行使权力时不是盲目的、任意的,而是在一定的目的价值导向下进行的。因此,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关系调适逻辑:推动主体创造与制度约束的双向互动主体是进行着思考、选择、判断和行动的人14,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关系的互动正是由主体的这一特性所维持的。权力依赖于特定的主体。权力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须成为作用他人的力量,作为一种共同的行动而存在15,这意味着权力这种无形的存在能够在主体身上得到具象化的呈现。由此可见,权力作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本质上是主

15、体能动力量的发挥,通过借助这种能动性的力量达到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时代新人的根本目的。从任务事项来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由知识选择、知识组织和知识获得三个部分组成的。无论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知识选择,还是知识组织,抑或是知识获得,都需要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各类参与主体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复杂任务事项,实现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利益最大化。事实上,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终极目标的达成与其权力作用的主体创造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主体的创造能力被激发出来时,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各个领域的资源就能够实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活力就会

16、得到最大化的释放。权力具有两面性,在承认权力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权力的扩张性的一面。这就需要对权力进行约束。从类型上看,权力的约束可分为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内在约束主要是指主体自身的内在责任生成,主体通过心理调节和观念转变提升自身的责任感水平,使得主体自身以外的道德和制度标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心理约束,从而对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外在约束主要是通过外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主体的行为。为了有效应对权力的扩张性风险,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制度约束,这种制度约束需要经历一个从外在刚性约束到内在主体自觉的过程。从责任生成的角度看,责任是外在任务的内在化。主体在面对外

17、在任务时是不会直接生成自己内在的心理品质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利益调节的过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公共利益价值汲取行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国家十分重视对权力主体的价值观引导,其目的就是帮助主体在进行权力的价值观选择时,选择适应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根本目的的价值行为判断。从主体创造与制度约束的作用关系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主体创造与制度约束是一种双向调适关系,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参与主体的主体创造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以制度约束为前提的,离开了制度约束,主体就会表现出权力行使扩张的冲动。这时对其进行制度约束,能够帮助主体正确认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合理性。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制度约束龚滢等:教材建设国

18、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19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种适合主体潜能发挥的秩序运行环境,进而实现教材建设公共利益最大化。(三)话语调控逻辑:引导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的耦合嵌入所谓宏大叙事,特指对文化叙事规划的一个无所不包和整体的有条理、知识和经验的解释,是“关于自身地位的合法化话语”16。阿伦 麦吉尔认为:“宏大叙事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17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宏大叙事是指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合法地位而进行的话语权力支配行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从话语的提出到实践的推行,无不是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方式对教材建设的

19、美好愿景进行勾勒的,这种做法实质上就是一种宏大叙事,这种宏大叙事的底层逻辑就是通过宏大故事铺陈来产生一种话语支配。所谓个体叙事,是指教材建设各个环节中的实践参与者通过自身的话语实践方式来支配对象的知识获得。个体叙事具有开放性、非正式的特点。从整个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作流程来看,个体叙事是实现国家话语权力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所在。对于叙事中的个体,麦金尔泰指出:“我不仅自己能够解释,而且还总是能够要求别人给出一种解释,能够向别人提出这种问题。我是他们的故事的一部分,正如他们是我的故事的一部分。”18正是在个体叙事的开放分享及其全员参与和交流探讨中,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所要传递的官方话语从正式的制

20、度环境走向非正式的生活环境,在围绕着叙事的官方知识与地方知识的互相嵌入中,形成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全员有效互动。从话语传播的方式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在话语传播的过程中,国家意识形态话语需要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这个过程需要进行话语调适。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在从国家层面向地方层面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种问题在教材的使用环节最为突出,即教师的话语可能与国家的话语存在差异,这时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话语调适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叙事与个体叙事的作用关系来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作为一种现代化治理话语,是一种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同时在场的话语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话语表征方式,

21、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宏大叙事容载着国家话语权,是对国家意志的彰显。而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话语表征方式,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个体叙事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所确定的官方知识能否转化为学生个体知识的关键所在。从二者的交互方式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两种话语传递不是只强调宏观叙事话语嵌入到个体叙事话语之中,而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宏观话语有机嵌入到参与教材建设各类主体的个体叙事话语之中,同时,个体话语也在主动地融入到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宏观话语之中,深刻揣摩领悟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宏观叙事话语所内蕴着的深刻政治意蕴。唯有这样,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作才能达到话语调控的目的,其所追求的官方话语才能传递到教材建设的各个“神

22、经末梢”,并产生实质性效果,最终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教材建设的这一根本目的。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潜在风险及表征权力总是与风险相伴,风险因素的存在威胁着权力的正常运行。随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实践不断走向深入,隐藏在权力主体背后的利益关系也将会凸显出来,利益交织下的权力将使得权力的风险程度大大提升,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风险结构也将会从单一风险主导逐渐演变成复杂风险为主导的态势。因此,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风险问题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理念更新滞后教材建设作为复杂社会关系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行政主体、社会主体和教育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关系活动。

23、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各个主体内部都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文化习性,这种文化习性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他们身上的这种惯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抗拒自身场域以外的价值观念和结构要素。布迪厄将“惯习”理解为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 19。法国社会学家菲利普 柯尔库夫对这一定义中的“持久的”作了详细的解释:“持久的,这是因为即使这些禀性在我们的经历中可以改变,那他们也深深扎根在我们身上,并倾向于抗拒变化,这样就在人的生命中显示某种连续性。”20可见,惯习对于新事物新环境表现出一定的持久性和抗拒性。布迪厄认为,惯习之所以能够具有这样的特性,是因为它在行动者的意识和语言运作之前就发生作用,通常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24、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1。作为一种性情倾向,惯习是特定20第 34 期集团或阶级生产行为与认识方式的模范体系22。进入惯习之中的既往经验会以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惯习能够确保既往经验的有效在场,保证行动者实践活动的一致性21。惯习中隐藏着特定的价值理念,但这种价值理念只是与既往经验保持一致,与新场域中的价值理念则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作为一种新的政策话语,与以往的教材建设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价值理念的变化上。具体而言,教材建设已从一般事项权力上升到了国家事权的高度,这种转变使得教材建设的价值理念从专业发展导向转向了国家意志导向。这意味着传

25、统的教材建设社会关系场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这一新的社会关系场域的确立,要求教材建设中各个主体必须改变自身以及共同体的惯习,以此适应新场域中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然而,由于惯习自身的抗拒性和稳定性,教材建设中的各个主体及共同体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迟滞心理,这样就会造成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理念更新滞后的潜在风险。(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职能结构单一从治理的内涵来看,治理是一种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关系交互行为。可见,治理不仅仅是由内部治理主体来完成的,还需要外部治理主体的参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行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调节的治理行为,是需要由职能结构来承载的,离开了

26、职能结构的设置,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运行就会陷入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从内部治理来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已建立起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构成的自上而下式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内部治理权力运行体系,凸显了上一级权力主体对下一级权力主体的支配作用,但这种权力运行体系是单向的,缺乏自下而上式的权力作用反馈渠道和载体,进而会出现下一级权力主体参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出来的现象。从外部治理来看,外部权力主体作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内部权力主体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是促进治理体系良性运转的重要支撑。当前,教

27、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行职能结构设置较为重视政府主体内部的权力运行结构设置,而对于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政府与市场主体这些外部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职能结构设置则相对较为忽视。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行是一个由内部治理主体和外部治理主体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如果仅仅重视内部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职能结构设置,而忽视外部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职能结构设置,那必定会影响到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运行作用功能的发挥。(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责任规制失灵马克斯 韦伯在 经济与社会 一书中将权力定义为:“在一种社会关系内部某个行动者将会处在一个能够不顾他人的反对去贯彻自身意志的地位上的概率,不管

28、这种概率的基础是什么。”23可见,权力在其本性上具有扩张性和强制性。为了保证权力能够合法行使,就需要对其进行约束,因此,责任就成了限制权力扩张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关系权力调节活动,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同样会存在权力扩张的风险,这时就需要通过责任来限制权力的活动范围,使其按照责任的要求来完成既定的任务。责任对权力具有限定作用,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权责制衡关系,在实践中有着更为复杂的表现。作为一种特殊的任务表现形式,责任是一种经过主体的精神处理而内化了的任务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身所提出的一种任务要求24。责任的本质是外在任务的内在化。可见,责任的生成需要外在和内在两种力量

29、共同参与完成。外在力量作用主要依靠制度约束,内在力量作用则需要通过价值信念调节来完成。马克斯 韦伯在对社会行动进行类型分析时,提出了工具理性的概念,他认为,工具理性即“它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用作条件 或手段,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和特定目标”23。可见,工具理性追求的是对手段或工具的利用。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约束主要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如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 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 等。事实上,这种实践坚持的是工具理性主义取向,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制度约束。工具理性取向下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约束虽能

30、对主体的权力扩张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不能使其从根本上作出改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龚滢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21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责任规制就是指外在任务转化为主体内在意愿的心理活动过程。从外在任务要求到内在的心理化的特殊任务形式需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的心理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获得主体的情感认同,才能启动心理活动机制,即外在任务的实现必须通过内在价值信念的调适才能实现。价值理性取决于对事物本身行为方式中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 23,因此,要想真正发挥责任对权力

31、的约束作用,就需要激发主体内在力量,进而实现其价值信念的积极调适。然而,当前我国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约束尚未能充分将价值理性因素纳入到制度规章之中,这种情况的存在,将会给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责任规制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四、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风险规避策略人类社会是在各种风险挑战中求得生存和曲折发展的,因而,防范风险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风险识别过程中不难发现,权力风险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实践活动必须要面对的,但这些风险都源于人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通过人的理性活动进行有效规避的。(一)提升主体认知,追求理念更新同步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材建设国家事

32、权权力作用是在价值理念的导引下进行的,但在实践中,个体在对待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这一教材治理新理念时,往往是一种被动的态度。当个体参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价值引导时,往往都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进行的,但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根本目的来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是要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善的目的,因此,这就需要主体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外部推动走向内部自觉。因此,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主体的理论知识学习。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内容来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是想通过特定的价值理念,引导各类教材建设主体有序参与教材建设各环节的任

33、务事项,进而促成教材建设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的。这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参与主体来说是一项十分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因此,有必要要求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参与主体强化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够站在理性认识的高度上,系统地掌握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深刻内涵,增强对事物认识的理性把握。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参与主体在形成系统的知识观和价值观后,能够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其保持理念与行动的同步化。二是重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参与主体的实践体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参与主体在进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相关主题的实践体验中,会经历一个由表层认识到深层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会

34、经历一个复杂的利益的协调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经过某一次的实践体验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只有经过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参与主体才能从内心深刻认识并体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作用的价值意蕴,才能在实践中做到理念与行为相一致。(二)完善机构设置,增强系统要素耦合性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行是一个复杂系统,不同的权力主体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事实上,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主体的权力行使都是通过特定的职能结构体现出来的。因此,完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机构设置是实现其权力运转的根本保障。在国家层面,国家已成立由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的国家教材委员会,主要商

35、定教材建设重大事项。此外,在教育部成立了教材局,作为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日常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教材委员会的决策意见和重要指示,同时也在统筹全国各地区的教材管理。在地方层面,各级地方政府主要承担两项基本职能:一是落实好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属性教材的贯彻落实,二是要担负起地方政府在满足教材适应性方面的任务要求。地方要担负起这两个责任,就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因此,地方层面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机构设置。其一,完善自上而下的内部机构设置。各省级人民政府在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机构设置上要与国家层面的机构设置保持一致,设置省级层面的教材委员会,作为省级人民政府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最高权力机构,负

36、责本级政府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工作的统筹协调。其二,完善自下而上的外部机构设置。教材建设落实国家事权的根本在于自上而下式的政府治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其他权力主体丧失了主动性。相反,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各22第 34 期类别权力主体可以通过自下而上式的权力沟通、反馈渠道和载体,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决策和咨询。因此,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行需要充分考虑设置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的服务载体和职能机构。在学校层面,各级各类学校有必要成立与地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职能部门相衔接的专门教材领导机构和教材执行机构。具体而言,学校应成立校级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指导和推

37、动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审议、监督和咨询。学校层面还应成立专门的教材管理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国家、地方、校级教材委员会各项具体的教材执行任务。在学校层面成立这样的机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地方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资源信息要素流入到学校。这样就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之间信息沟通畅通、职责任务明确、决策科学的协同共治格局。当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协同共治格局形成后,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的通道就会畅通,系统内部的耦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三)培育自主精神,实现责任生成自觉化责任本质上是一种外在任务内在化,这种外在任务内在化是属于道德范畴的。将外在任务转化为内在道德意志的过程就是责任生成的过程。责任

38、生成是以自由道德意志的实现为根本目的的,质言之,责任生成是为了形成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具有水平和深度上的差异。其一,低水平的责任意识是一种模糊状态的责任意识,对主体表现出人性善层面的朴素同情与关切。其二,高水平的责任意识往往出现在职责与伦理要求较高的任务领域,表现为强烈的社会道德感以及清晰的目的性、强制性与外在约束性。从低水平的责任意识到高水平的责任意识是主体对其存在方式的自由选择。正如黑格尔所言:“人的决心是他自己的活动,是本于他的自由做出的,并且是他的责任。”25自由与责任相互联系、互为制约,“自由、自主是责任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前提,没有自由则没有责任,自由的度和责任的量有密切关系剥夺教材建设

39、国家事权实践主体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也就取消了人们担负责任的内在根据”26。外界提供的各种支持只是一种辅助。培育自主精神是实现从低水平责任意识向高水平责任意识进阶的重要路径。培育自主精神,使责任生成成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责任主体的道德自觉,就是要使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责任主体从低水平的模糊状态向高度理性和自觉发展的高水平阶段过渡。只有达到了理性和自觉的道德认知阶段,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责任意识才会成为一种积极的实践行为。从实践层面看,责任主体道德自觉必须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建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责任生成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给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实践主体提供经常的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0、到精心创设的自由环境氛围之中,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参与主体深刻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自己所担负的教材建设国家事权道义上的责任,在这种内在心理的升华中激发责任动机,履行自身的责任,最终形成稳定的责任感 27。参考文献:1 仇森,潘信林.新中国成立以来教材建设的历史脉络、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 J.出版参考,2020(6):5-10.2 刘博智.擦亮“中国底色”的统编三科教材 N.中国教育报,2018-01-13.3 蒋永福,吴可,岳长龄.东西方哲学大辞典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77.4 罗生全,随国栋.教材建设现代化的政府治理逻辑与实践进路 J.中国

41、远程教育,2023,43(8):35-41,68.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17-10-27)2023-05-20.http:/ 陈艾,李雪萍.调适性治理及其特点:理论分析与个案检视J.江汉论坛,2020(11):127-132.7 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2-48.8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修订译本 M.童世骏,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1:40.9 韩业斌.区域协同立法的合

42、法性困境与出路基于辅助性原则的视角分析 J.法学,2021(2):146-159.10 赵佳丽,罗生全.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学校落点、向度与发展愿景 J.中国教育学刊,2023,361(5):77-82.11 关保英.论行政责任的法律基础 J.社会科学家,2007,125(3):9-15.12 刘旭.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间关系的总和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劳动二重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7,365(5):17-23.13 陈发俊.论老子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J.安徽大学龚滢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23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学报(哲

43、学社会科学版),2019,43(5):10-17.14 晏辉.为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而进行的伦理基础奠基 J.江海学刊,2023,343(1):23-36.15 郭蕊.权责关系的行政学分析 D.长春:吉林大学,2009:26.16 让-弗朗索瓦 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17 马立明,高雨宁.从宏大叙事到个体叙事:“乌卡时代”全球赛事建构国家形象的全新维度以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为例 J.对外传播,2023(2):33-37.18 阿拉斯戴尔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76.19 毕天云.布迪厄

44、的“场域惯习”论 J.学术探索,2004(1):32-35.20 菲利普 柯尔库夫.新社会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6.21 宫留记.场域、惯习和资本:布迪厄与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不同视域 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6-80.22 朱伟珏.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布迪厄的社会学认识论与他的“惯习”概念 J.浙江学刊,2005(3):174-178.23 马克斯 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47.114.24 欧阳英.责任的误读与责任理性的恢复 J.哲学动态,2005(3):18-24.25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M.范扬,张

45、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46.26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68.27 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 J.山东教育科研,2000(10):15-17.作者单位:龚滢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邮编843300;随国栋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邮编400715Power Function Logic and Risk Avoidance in StatePower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GONG Ying1,SUI Guo-dong2(1.School of Humanities,Tarim Unive

46、rsity;2.Faculty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power in teaching materials is a kind of social relations activity with purpose,regularity and law.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operation logic,the power operation of state power in textbookconstruction follows the

47、 value-oriented logic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purpose value and means value,the adjustment logicof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cre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and the discourse regulation logic ofcoupling and embedding grand narrative and individual narrative.By examining the current p

48、ower operation of the statepower i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ossible risks such as delayed idea updating,singl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failure of responsibility regulation.Based on this,the power operation of national authorityin textbook construction needs to

49、enhance the subject s cognition and pursue the synchronization of idea renewal,improve the mechanism setting and enhance the coupling of system elements,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autonomy andrealize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responsibility generation.Key words:textbook construction;state power;purpose;regularity;law;subject s cognition;the coupling ofsystem elements;responsibility generation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