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铁力木”还是“格木”——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7474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力木”还是“格木”——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力木”还是“格木”——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力木”还是“格木”——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铁力木”还是“格木”?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于少波(玉林市王力博物馆,广西 玉林 537000)摘要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格木”和“铁力木”是同一树种的不同名称,且“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近代,在西方植物学进入中国之后,国内的植物学家们将“铁力木”定为了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将“格木”定为了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从而人为地将古代同一树种的不同名称变成两个不同树种的名称。而根据对现存文献中记载为“铁力木”文物用材的研究,发现其实际上是中文名为“格木”的Erythrophleum fordii Oli

2、v.,与现代中文名为“铁力木”的Mesua ferrea L.完全不同,是两个树种。这使得“铁力木”这个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出现了指代完全不同的现象,人为地制造了概念混淆和历史割裂,给“铁力木”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工作增添了极大的障碍。关键词格木;铁力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Mesua ferrea L.;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671(2024)01009909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格木”和“铁力木”是同一树种的不同名称,且“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其广泛流行于两广地区。近代,在西方植物学进入中国之后,国内的植物学家们开始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的植

3、物学知识,采用拉丁文学名对中国植物进行分类研究与普及,同时他们还借鉴日本植物学的汉名翻译,利用田野调查搜寻到的方言名称、文献记载的植物名称等对相应的植物进行通名也就是中文名的拟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格木”和“铁力木”被分置于两个不同树种之上,“格木”成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铁力木”则成为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从而人为地将古代同一树种的不同名称变成了两个不同树种的名称,使得“格木”和“铁力木”这两个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出现了指向完全不同的现象,人为地制造了概念混淆和历史割裂。另外,在近人对文献记载为“铁力木”文物的科

4、学考察和鉴定中,确定其应是Erythrophleum fordiiOliv.(中文名格木)而非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使得原本已经十分混乱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对于“格木还是铁力木?”这一问题,历史学家、文物学家与植物学家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亟待破解。一、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中“铁力木”与“格木”是同一树种,且“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铁力木”这一词条的出现很早,而“格木”一词的出现则相对较晚,“铁力木”较“格木”一词的使用范围更大,频率更高,而“格木”的使用则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明代以降,在两广的多部地方文献中都明确记载“格木”就是“铁力木”,“

5、铁力木”就是“格木”,且“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收稿日期】2023-10-28【作者简介】于少波,男,山西大同人,玉林市王力博物馆研究馆员,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地方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中,“铁力木”的别称还有“石盐、铁棱、铁栗木、铁梨木、铁黎木”等。周默先生曾在熏莸异器 观澜寻源中国明清家具的材质研究之四格木一文中指出:“历史上均将格木俗称为铁力木。”然而,通过检索文献我们发现,“铁力木并不是格木的俗称”,恰恰相反,“铁力木俗称为格木”。第45卷第1期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l.45 No.12024年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

6、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992024年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在明代文献中,明万历时期编纂的新会县志中载:“铁黎,一名石盘(盐),俗名格木,此非本邑所产,出广西及罗定。”而在明崇祯肇庆府志又载:“铁力,俗名格木,稍小者呼为山檐,色黑坚重,用以作屋,千百年如新,出德庆、广宁。”从以上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少早在明代,在广东的肇庆、新会等地,“铁力木”和“格木”所指代的是同一树种,且“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在清代文献中,郁林州志载:“铁力木俗名格木,南越笔记铁力木文理甚坚致,重如石质,初黄,用久则黑,虫蚁、风雨不能剥蚀,高耸直大宜椽栋,作器光泽可

7、鉴,越中良材也,今州中少矣。”而同样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编纂的容县志载:“铁力,俗名格木,色紫黑,性坚而重,理细,为南方美材。手镜蛮地,多产铁栗木,故人家治屋,咸以铁栗木为之。广州人多采之,制几案等器,通志名石盐亦名铁棱。”从两部清代广西方志的记载来看,在清代的广西,“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在民国文献中,1937年编纂的广西特产物品志略载:“铁力木俗名格木,南越笔记铁力木文理甚坚致,重如石质,初黄,用久则黑,虫蚁、风雨不能剥蚀,高耸直大宜椽栋,作器光泽可鉴,越中良材也。铁力木,质坚如铁,故名,俗呼格木,亦作槅木,叶小如余甘,树身修伟,小者合抱,大者数围,木理缜緻,色玄莹,层叠起山水

8、纹,旁作麻雀点,涮磨光泽,可以鑑影,坚重如石,蝤蠍不能齧,风雨不能剥,宋明衙署庙宇,凡梁柱榱栋欂栌杗桶,皆取材此木,间有不遭兵燹者,至今犹存,富贵家几筵屏榻,及一切器用,以此木为上,年久滑泽,黑如角,光如髤,纹如画,真美材也,自人稠地辟,伐取殆尽,惟深巘穷崖,无计牵挽,少有存者,南方珍木,以此为最。”(参金熙坊粤璞、粤西植物纪要)”而在1949年编纂的广西通志稿同样引用了郁林州志 粤璞和粤西植物纪要的相关记载。广西特产物品志略和广西通志稿,两部民国时期广西地方文献都记载“铁力木,俗呼格木”,显示在这一时期广西当地认为“铁力木”和“格木”指代的是同一树种。而在广东地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编

9、纂的西宁县志载:“铁力,色紫黑,性坚而重,理细,为南方美材。蛮地多产铁栗木,故人鬻于吴浙间,得善价。陈元龙格致镜原:白蚁无所不蚀,惟不能食铁力。增城志、郝通志 名石盐亦名铁棱,按铁力、铁栗即一木,四会志又作铁黎。今邑俗名格木。”民国时期广东和广西的方志文献,都记载“铁力木”和“格木”是同一树种,“格木”是“铁力木”的俗名。二、近代以来,中国植物学家将“铁力木”和“格木”这两个词汇分别定为两个不同树种的中文名(一)“铁力木”一词被定为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目前我们发现最早将“铁力木”作为拉丁文学名Mesua ferrea L.中文名的中文文献是1918年孔庆莱明王命璿修,黃淳纂:

10、新会县志卷二“物产”。明陆鏊、陈烜奎等纂:肇庆府志卷十地理志三,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第17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426页。清冯德材等修,文德馨等纂:郁林州志卷四舆地略四物产,清光绪二十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72页。清易绍惠修,封祝唐纂:容县志卷之五舆地志物产上,清光绪二十三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第250页。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广西通志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662368页。何天瑞修,桂坫纂:西宁县志卷一四食货三,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51,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100等编的植物学大辞典。

11、该书载:“铁力木,Mesua ferrea L.金丝桃科,铁力木属,东印度原产,平滑之大木也。干直立,叶对生,狭披针形,质厚,有光泽,夏日,枝梢着花,花大,四花瓣,白色,雄蕊甚多,雌蕊一枚,此植物之木材,其质极坚,最著名于世,花蕾香气颇盛,故亦赏用之,名见广西通志,一名石盐,一名铁棱。”从该书的记载来看,在1918年我国的植物学家就已经采用西方传来的现代植物学知识对Mesua ferrea L.植物进行了科学记录,并将其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相“对应”,中文名定为“铁力木”,其定名似乎是参照我国古代文献来进行的。然而,在此书中,作者在其“凡例”中又提到:“书收罗植物名称及术语,以吾国文字为主,与东

12、西文对照。植物名称多为吾国之普通名,已经考定学名者。间有日本之普通名,用汉字或可译为汉字,类似吾国之普通名,其学名已考定者,一并收采。”在“凡例”中,作者指出该书中的中文名定名借鉴了大量的“日本之普通名”。而在该书的“序四”中,作者又记到:“吾等之作辞典也,其最初计划,殊不如是。当时吾等编译中小学校教科书,或译自西文,或采诸东籍。遇一西文之植物学名,欲求吾国固有之普通名,辄不可得。常间接求诸东籍,取日本专家考订之汉名而用之。近时日本专家亦不以考订汉名为重,植物名称多仅列学名及用假名联缀之和名,不附汉名。故由和名以求相当之汉名。亦非转辗寻求不可,吾等乃就日本专家著作中择其于学名之下附有汉名和名者

13、,及汉名和名并列者,汇而录之以为译书时检查之用,故其时计划不过作一植物学名与中日两国普通名之对照表而已。”从以上植物学大辞典“凡例”和“序言四”的记载来看,辞典借鉴了大量的日本普通名定名,那么“铁力木”被作为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究竟是我国植物学家依据古代文献的自主定名还是借鉴了日本普通名呢?翻查文献,事实上,在日本,早在1897年由斋田功太郎所著的大日本普通植物志中,Mesua ferrea L.就已经被正式定名为了“铁力木”,原文载“(Mesua ferrea,L)(鐵力木)印度産木本甚堅木材有(効用)木材種用供”。由此,可以确定“铁力木”被作为Mesua ferrea

14、L.的中文名是我国植物学家对日本普通名的借鉴,而其“名见广西通志,一名石盐,一名铁棱”的记述则可能是参考了清人吴淇浚所著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的文字:“铁力木,广西通志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纹理坚致,藤容出,案峤南琐记谓木力仅可百余年,未足信。”在中国植物学大辞典出版之后,“铁力木”作为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为大多数的中国植物学家所接受并沿用。例如,中国第一部树木分类学著作,陈嵘先生在1937年出版的中国树木分类学就沿用了这样的中文名定名,其言:“铁力木(广西通志)别称铁栗木,石盐、铁稜(广西通志),学名 Mesua ferrea,Linn.大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

15、达丈许原产东印度,据广西通志载:该省容县及藤县亦有之。材质坚硬耐久,心材暗红色,髓线细美,在热带多用于建筑,广东有用为制造桌椅等家具,极经久耐用。”陈嵘先生在书中,除了沿用“铁力木”为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之外,还通过对中国古代文献的大量阅读,将“铁力木”词条的内容进行了大大的扩充。然而,遗憾的是,此时的先生尚未意识到文献记载中的“铁力木”实际上并非Mesua ferrea L.。孔庆莱等编:植物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15421543页。孔庆莱等编:植物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1页。日斋田功太郎编著:大日本普通植物志,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1897年版,第

16、459460页。清吴淇浚著: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之二十二,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1113页。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华农学会1937年版,第849页。铁力木”还是“格木”?于少波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1012024年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二)“格木”作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拟定是由中国植物学家主导的,而其中还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目前所见,最早对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进行中文定名的中文文献是在1937年出版的中国树木分类学

17、,其时的中文名为“围涎树”。中国树木分类学载:“围涎树(广东),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别称孤坟柴、斗登凤、大疔癀、乌鸡骨、鸡眉、毸豆、赤叶木,常绿小乔木;树皮红褐色或赭褐色;新轴及花序有褐色柔毛。叶互生,重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卵形,不相称,全缘,长二至三寸,宽八分至一寸,先端为尾状而钝,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苍白色,两面无毛,干燥后表面变为黑色。荚果长五寸,宽八分,为撚扭螺旋状,红褐色,种子稍扁平,球形,径四分。产浙江平阳、广东以及于台湾。边材淡红灰褐色,心材带黄红褐色,年轮稍判明,材质粗而轻软。”直到20世纪50年代,“格木”才被

18、作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的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记载了“格木”条目:“格木,孤坟柴、斗登凤、乌鸡骨、鸡眉、毸豆、赤叶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乔木;高69米,有被锈色短柔毛小枝。叶很大,互生,无毛。羽片3对,几对生,长2030厘米。小叶913厘米,互生,卵椭圆形,顶端为钝的渐尖,无毛。上面有光泽,叶脉明显,长57.5厘米,阔2.53.5厘米。小叶柄短。总状花序为密穗状,穗排列成圆锥状,被锈色短柔毛,长1520厘米。萼被小疏柔毛,裂片矩披针形,钝;花瓣倒披针形,里面和边缘被短绒毛;雄蕊无毛,长为花

19、瓣的2倍;子房短,有子房柄,密被疏柔毛,有1012胚珠。荚果长矩形,扁,厚革质,有纲脉,连荚柄在内长1416厘米,阔3.7厘米。广东、浙江、福建、台湾以及越南。边材淡红灰褐色,心材带黄红褐色,年轮稍稍分明,材质粗,轻而软。”而在一年之后,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广州植物志同样记载了“格木”条目:“格木(两广),别名:斗登凤、赤叶木(中国树木分类学)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常绿大乔木,高达812米,叶为2回羽状复叶;羽片23对,长1018厘米,小叶46枚,互生,革质,卵形,长5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光滑。总状花序长131

20、8厘米,花白色,直径约4毫米;萼片和花瓣分离,被毛;雄蕊10枚。荚果扁平,长约14厘米,宽4厘米,花期:5月。分布:浙江、台湾、两广。本种的木材很有价值,心材褐红色,边材淡红灰褐色,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此后,在1959年新修订出版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也由“围涎树”修订为了“格木”,植物性状描述也都发生了改变:“格木(两广),别称孤坟柴、斗登风、大疔癀、乌鸡骨、鸡眉、毸豆、赤叶木,学名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常绿大乔木,高达二丈四尺至三丈六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二至三对,长三寸至五寸四分,小叶四至六枚,

21、互生,革质,卵形,长一寸五分至二寸四分,宽六分五厘至一寸,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平滑无毛。总状花序长三寸九分至五寸四分,花白色,径约一分二厘;萼片和花瓣分离,被有毛;雄蕊十枚。荚果扁平,长约四寸二分,宽一寸二分,花期五月。产广东、广西、浙江、台湾等省。心材褐红色,边材淡红灰褐色,可作建筑家具等用。”1959年新修订出版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与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广州植 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华农学会1937年版,第514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第五册 豆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3031页。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广州植物志,科学出版

22、社1956年版,第318319页。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514页。102物志记述基本相同,二者有明显的因袭痕迹,其在行文中“格木”特别标注为两广,“格木”一词为两广通行叫法,此即陈嵘所言“中文名则收集了各地流传的名称和古籍中的名称”。而实际上,在两广当地,“铁力木”和“格木”的名称是并用的,以1952年广西大学在陆川采集的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标本为例,附录栏标注的名称就是“铁梨(力)木”,而植物学家们在进行定名选择时,可能考虑到“铁力木”已经成为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从而在对Erythrophleum fordii

23、 Oliv.进行中文定名时,选择了“格木”一词。三、从现存文物来看,文献记载为“铁力木”的文物是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而不是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在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方面,广西容县的真武阁和玉林市的大成殿两座建筑,其用材在文献记载中为“铁黎木”,而在科学鉴定之后确认其实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而非Mesua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关于容县真武阁,古代文献中对于其建筑用材缺少记录,但在1961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并著专论。其中,

24、梁思成先生认为,“真武阁的木材是两广特产的铁黎木,这种木材结疤少,纹理细匀,十分坚硬,不受蛀蚀,木色深灰微赭,颇似铁色,极其美观。铁黎木是一种高级木材,建议两广林业负责同志考虑大量培植,并建议广西土木建筑研究单位对它的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这也可有助于真武阁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此种说法一直沿用,在1981年出版的古建筑游览指南(三)一书中,同样记载“真武阁全阁用近三千条大小不一的坚如石质的铁黎木(俗称格木)构件串联吻合”。直到1984年,广西林科所的欧文发表了广西容县真武阁建筑用材树种鉴定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一文,经过对容县真武阁维修时替换下来的木柱进行的科学试验,最终认为容县真武阁用材为Ery

25、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而非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而现存的玉林大成殿建筑,系清代郁林州孔庙的核心建筑,采用铁力木作为主要的建筑用材。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郁林州志载:“清康熙五十二年知州郜超修大成殿两庑戟门启圣祠名宦祠举凡尺寸之木皆铁梨美材也。”“清康熙五十六年学正李栻移建明伦堂。按今明伦堂西侧,康熙五十六年丁酉李栻移建明伦堂碑记,谓堂原在大成殿后,地甚僻而隘,适修学工竣,余有铁梨木,足充榱栋,乃捐银九十二两为工用,移建今址云。”文献记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五十六年(1717)的孔庙及其附属建筑的修建以铁力木作为基本的

26、建筑用材,而到了嘉庆年间亦是如此。玉林大成殿现存建筑大体保持清嘉庆时形制,建筑内部架构几乎全部用文献记载的“铁力木”制成,但在与容县真武阁用材进行科学对比之后,发现其性状基本一致,实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在可移动文物方面,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明清铁力木家具八件,据周默在熏莸异器 观澜寻源中国明清家具的材质研究之四格木记录,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家具研究专家“胡德生先生也将广西玉林所存格木家具的残件标本与故宫所藏铁力木家具所用木材进行比较,二者从纹理、颜色及手感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馆藏条码IBK00069267,采集人:钟济新,采集编号:钟济新DB/

27、OL.https:/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四、从物种地理分布范围来看,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铁力木”不是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而是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一)中国古代文献中,“铁力木”的地理分布范围以两广地区为例在广西,明清以降,古代地方文献记载的“铁力木”分布区域主要为:明代的南宁府、钦州、太平府、宾州、梧州府、廉州府;清代的梧州府、南宁府、镇安府、思恩府和郁林州;民国的贵县、桂平、信都、怀集(今属广东省)、兴业、邕宁、岑溪等。而在广东,“历史时期广东地区铁力木资源主要分布在粤西山区,如高州、廉州、肇庆、罗

28、定州及琼州等地;中部的珠江三角洲一带也有分布;大约在东经115以东的粤东地区则基本无产”。(二)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在国内的地理分布范围现代植物学中文定名的“铁力木”(Mesua ferrea L.)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边境地区,并非我国原生物种,是由缅甸等亚洲热带国家引种而来的。在1978年森林勘察第五大队热带季雨林调查组撰写的热带珍贵树种铁力木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铁力木在我国不是天然分布,而是由附近原产地缅甸等热带亚洲国家引进我国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商业贸易,尤其是缅甸僧侣在我国边区的佛教传布路线先连系的。由于以前佛教徒到我国传布佛教而修建缅寺,铁力木是热

29、带多雨地区最理想的建筑用材,其优良性能深为群众所知,并在缅寺建成后(或同时),在其周围种植一些铁力木树(或林),其目的是绿化环境,用其种子榨油以供照明,以及用材。由于佛教的影响,这些铁力木可以得到缅寺的保护,或被群众封为“神山”、“龙山”而较好地保存下来,四方井铁木林就是上述情况之一例。由此可知我国铁力木并非天然分布,而是由于人们的商业贸易和宗教活动的结果,人类不断从国外引入铁力木种子,引种栽培,从而扩大了铁力木的分布区域,形成了我国目前的这种分布状况。”(三)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的地理分布范围以两广为例Erythrophleum fordii

30、 Oliv.(中文名“格木”)地理分布范围主要以2016年左右两广地区实施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数据为参考。2016年,广西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第二次广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依据广西绿委办在此次普查结束之后,发布在广西古树名木信息系统上的数据,广西现存广西古树名木格木751株,主要集中分布在桂东和桂南地区。全区共7个地级市25个县市区有格木古树名木的分布,分别为南宁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周默:熏莸异器 观澜寻源中国明清家具的材质研究之四格木,收藏家2007年第5期,第71页。于少波:明清以降广西铁力木主要产区及相关问题探研以广西现存方志为中心,广西地方志2018年第3期

31、,第4041页。黄国胜、衷海燕:明清广东珍稀树种铁力木资源的分布变迁探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15页。热带珍贵树种铁力木的调查中指出,“包括广西省的藤县、容县和广东省的信宜县一带有少量零星分布”,这种说法应是对史料记载的因袭,上述地区的“铁力木”实际上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另外,在广东和广西于2016年所进行的古树名木调查中,两省区皆无“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的发现。森林勘察第五大队热带季雨林调查组:热带珍贵树种铁力木的调查,热带林业科技1974年第1期,第34页。普查中,关于古树名木的

32、划分和认定标准为:树龄在80年以上的可定为准古树;名木的界定中,将人工栽培树龄在40年以上,树种属于格木的也纳入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古树名木信息系统DB/OL,网址:http:/221.7.254.107:8086/.2023-05-05.104同样在此批次古树名木调查之后,广东省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公布了最终的数据,广东全省共有格木668个条目,广泛分布在佛山、云浮、湛江、广州、河源、肇庆、江门、阳江、惠州、清远、梅州、茂名、揭阳、汕尾、韶关等地区,“格木”分布大多数为单株分布,但也有成群分布。因此,从物种分布的地理范围来看,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铁力木”绝不是现在的Mesua

33、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而更可能是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五、“铁力木”和“格木”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概念混淆和历史割裂(一)在历史研究方面近年来,环境史研究方兴未艾,大量的学者持续关注历史时期内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国珍稀树种的历史变迁方面。黄国胜、衷海燕两位学者以敏锐的视角关注到了“铁力木”这一珍贵树种,并撰写专文对明清时期广东铁力木资源的分布变迁进行了细致考察,进而论证了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广东“铁力木”资源的极大破坏。但较为可惜的是,两位学者在研究中并未仔细辨析历史文献中的“铁力木”“格木”词

34、条与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和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文章中,虽然作者特意设注释强调“学界关于铁力木的名实尚存争议,有研究认为古籍中记载的部分铁力木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格木,并非现今植物分类学中的藤黄科铁力木属的铁力木。不过因史籍记载的局限性,实难以作出具体判定。为研究讨论需要,本文中所言的铁力木皆为古籍中记载的铁力木”。但在实际的行文论述中,却多次将文献记载的“铁力木”误与现代植物学中文名之“铁力木(Mesua ferrea L.)”相对应,进行了“张冠李戴”的论证。如其在论证“铁力木”成材缓慢时,直接引用

35、了胡建湘、刘勐的铁力木的引种栽培 云南林业科技期刊上发表的铁力木以及王卫斌等的热带珍稀树种铁力木资源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将现代植物学中文名之“铁力木(Mesua ferrea L.)”的相关研究作为了古代文献记载中“铁力木”(实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格木)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据。文中这样写道:“据现代科学研究,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种群间的强烈竞争,铁力木在形成种群之前,常处于被抑制状态,因而生长十分缓慢。野生条件下,不足10年生铁力木,胸径年生长量仅有0.21 cm;2025年生阶段出现峰值,胸径年生长量为0.56 cm;60年生以后生长量又逐步下降。铁力木树高生长比

36、较稳定,一般保持在年均0.2 m左右,生长高峰出现在60年生,峰值为0.46 m/年,材积随树高和胸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70年生铁力木高18.2 m,胸径才33.3cm,单株材积0.7114 m3。因此,优质铁力木一旦被砍伐或破坏,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天然更新和恢复。此外,据植物学家研究,一年生铁力木幼苗需要一定程度的遮阴,荫蔽度50%70%。如果成片砍伐铁力木及其周边林木,则铁力木幼苗会因无遮阴环境而难以生存。铁力木需生长10年以上才开花结果,育龄生长周期长,使其延续种群的风险增大。若在结果期生境被破坏,则种子易丧失发芽力,失去延续种群的机会。”而在最后的立论部分,作者在论述古代文献之“铁力木

37、”枯竭时,又以现代植物学中文名之“铁力木(Mesua ferrea L.)”的分布范围作为论据,其言“我国目前仅在云南耿马县孟定镇保存有小面积的铁力木纯林在广东,这种珍贵的物种资源已是难得一见”,以此证明人类活动对“铁力木”资源的巨 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DB/OL,网址:http:/ ferrea L.)植物与文献中的“铁力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格木)相混淆了。事实上依据广东省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目前广东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中的“铁力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格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铁力木”

38、在广东并未“枯竭”。(二)在文物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铁力木”是我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硬木用材,不仅在大量的史料典籍中有相关记载,还被广泛地运用在船舵、建筑梁架、家具等生产生活用具之上。其不仅历史悠久,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科学、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古今命名的问题,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铁力木”与植物学中文名“铁力木”(Mesuaferrea L.)指代的完全是不同的树种,这严重地割裂了历史,进而给文物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为地设置了障碍。例如,由于“铁力木”一词古今指代不同,我国制定的红木国家标准就没有将其纳入。“红木国家标准的起草人之一、中国林科院木材

39、学家杨家驹先生在2006年(曾当众解释了其中的原因):(由于)上海博物馆及故宫所存铁力木家具与真正的铁力木的特征明显不符,我们没有得到古旧铁力木家具的真实标本,故不能确定我们所看到的铁力木家具就是铁力木,也不能将其纳入红木标准。”上海博物馆及故宫记载为“铁力木”的家具用材实际上为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中文名“格木”),其性状与Mesua ferrea L.(中文名“铁力木”)完全不同,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树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铁力木”是两广、海南等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用材之一,是历史时期这一地区交通(航海)、居住(建筑、家具)、生计(

40、生产、生活工具)等的物质文化代表。其受到了当时当地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的共同塑造,深刻反映了这些地区人们的劳动智慧和审美情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近代以来植物学家两个现代植物学中文定名的出现,却使得历史文献中的“铁力木”在现代不能用“铁力木”来说明,而只能用在文献中只是俗名的“格木”来指称,人为地给现实中“铁力木”文化的传承发展设置了障碍。主要表现在:传统文献记载为“铁力木”的文物,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只能在植物学家的“鉴定”下改称“格木”,不能再被称为“铁力木”;而现代仿古的“铁力木”家具也只能被称作“格木”家具。文物和现代仿古艺术品被现代植物学中文名“格木”标

41、注,使得大众与传统“铁力木”的相关文献记载之间产生了隔阂,以至于研究者不得不一再向人们强调“古代文献记载的铁力木就是现在的格木”,我国传统“铁力木”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另外,现代植物学中文名“铁力木”(Mesua ferrea L.)并非我国原产,是缅甸佛教文化在我国传播的产物。在森林勘察第五大队热带季雨林调查组发布的热带珍贵树种铁力木的调查报告中曾提到,“铁力木在我国不是天然分布,而是由附近原产地缅甸等热带亚洲国家引进我国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商业贸易,尤其是缅甸僧侣在我国边区的佛教传布路线先连系的”。同样在李广联所著的坚硬无比的铁力木一文中也曾指出:“铁力木还是小乘佛教的佛教植物。在

42、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地区,它常以“佛树”之尊而植于缅寺中及村寨旁。双江县沙河乡千海村缅寺后的一株铁力木,树龄已500余年,树高14米,胸径137厘米。据传此树为18世纪80年代,由信徒前去缅甸迎接佛像时,带回的种子播种后所长成。”现代植物学中文名“铁力木”(Mesua ferrea L.)反映的是缅甸佛教在云南边境地区的传播以及云南 周默:熏莸异器 观澜寻源中国明清家具的材质研究之四格木,收藏家2007年第5期,第67页。森林勘察第五大队热带季雨林调查组:热带珍贵树种铁力木的调查,热带林业科技1974年第1期,第3页。李广联:坚硬无比的铁力木,云南林业2011年第2期,第64页。106边境的商业贸

43、易,其与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的传统“铁力木”文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意涵。但由于二者名称相同,极易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这对于我国传统“铁力木”文化的传承发展十分不利。六、结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铁力木”和“格木”两个词语指代的是同一种树种,其与现代植物学拉丁文学名对应的是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而非Mesua ferrea L.。近代以来,中国植物学家借鉴日本植物普通名首先将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定为了“铁力木”,之后又依据两广俗语将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定为了“格木”。中国植物学家在对Erythrophleu

44、m fordii Oliv.和Mesua ferrea L.两种树种拟定中文名时,一方面,没有关注到“铁力木”和“格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同一性,草率地将指代同一树种的两个词分别命名在两个不同的树种身上;另一方面,也没有注意到中国古代“铁力木”文物与Mesua ferrea L.在木材性状方面的不一致性,以及两者在地理分布上的巨大差异性,轻率的借鉴了日本的普通名,将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定为“铁力木”。由此,出现了同一名称古今指代不同、同一树种古今名称不符的情况,使得后世极易产生不解的困惑与混淆,进而给历史研究、文物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工作带来了十分严重的障碍,亟待破解

45、。因此,笔者在此强烈呼吁中国植物学界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及早正本清源,对Erythrophleum fordiiOliv.和Mesua ferrea L.这两个树种的中文名立刻启动重新定名程序,将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重新修订为“铁力木”,别名“格木”,取消Mesua ferrea L.现在的中文定名,改为Mesua ferrea L.在我国主要分布区云南边境地区民间的常用名如“默干莫喀”或能够反映树种来源(如“忘蒲”等)、历史文化的名称。【责任编辑李建华】云南当地傣族称此树种为“默干莫喀”。据森林勘察第五大队热带季雨林调查组热带珍贵树种铁力木的调查,热带林业科技1974年第1期,第2页。铁力木”还是“格木”?于少波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