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CBCT分析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5885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CBCT分析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CBCT分析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CBCT分析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07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月 第8卷第7期 基于 CBCT 分析安氏类、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朱 丹(淮安市口腔医院影像科 江苏 淮安 223300)【摘要】目的:基于锥形束 CT(CBCT)分析安氏类、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2023 年7 月期间淮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 63 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安氏分类将错牙合畸形患者分为安氏类错牙合畸形组(A 组,20 例)、安氏类 1 分类错牙合畸形组(B 组,19 例)和安氏类 2 分类错牙合畸形组(C 组,24 例)。测量三组患者颌前牙的冠根角(CRA)和面

2、轴角(SSA),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左侧中切牙 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左侧侧切牙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左侧尖牙 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 CRA 值均小于 A、B 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 SSA 值均大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安氏类和安氏类 1 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相比,安氏类 2 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其特殊的冠根形态,它的牙根相对于中切牙和侧切牙而言,更接近唇部。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正治疗时,需重视不

3、同错牙合畸形类型的冠根形态,特别是在转矩调整时,避免出现牙根吸收和骨裂的情况。【关键词】安氏类;安氏类;错牙合畸形;冠根形态【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7-0107-03错牙合畸形是一种由上下牙未排列整齐、上下颌骨、上下牙弓之间的位置、尺寸不相配、颌与颅面关系不和谐而导致的颌骨异常。错牙合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颜面、咀嚼功能,还会造成龋齿、牙周病、颞下颌关节失调、颜面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错牙合畸形患者中上前牙对颜面美观有很大的影响1-2。上前牙作为所有牙齿中的单根牙,如果目前牙冠根较高,在正畸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根外吸收,从而影响正畸的远期稳

4、定性3。前牙冠根比例的大小除了与遗传基因有关之外,还与牙齿的咬合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尚缺少对不同前牙区不同牙位冠根形态差异的研究。锥形束 CT(cone beam CT,CBCT)作为一种利用锥束投影,扫描时 X 线发生器围绕投照体投照,把所得数据信息收集在计算机中重组,从而能够得到一个三维目标图像的影像设备,可将错牙合畸形患者牙体冠根形态清晰呈现出来4-5。本研究基于 CBCT,分析安氏类、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中上前牙的位置预测和牙托槽设计提供一定参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1 年 7 月2023 年 7 月期间淮安市口腔

5、医院收治的 63 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安氏分类将错牙合畸形患者分为安氏类错牙合畸形组(A组,20例)、安氏类 1 分类错牙合畸形组(B 组,19 例)和安氏类2 分类错牙合畸形组(C 组,24 例)。A 组中男性 13 例,女性 7 例;年龄 16 27 岁,平均(21.352.48)岁;B 组中男性 11 例,女性 8 例;年龄 16 28 岁,平均(21.552.34)岁;C 组中男性 14 例,女性 10 例;年龄 16 28 岁,平均(21.522.48)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项研究与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伦理准则一致,患者和家属均知晓并

6、同意研究的进行。纳入标准:(1)属安氏类、类错牙合畸形6;(2)年龄 16 岁,身心健康,发育良好者;(3)恒牙数目正确,无缺少;(4)过往未进行过正畸治疗。排除标准:(1)有先天性唇裂或腭裂;(2)前牙有过磨损、外伤或进行过根管治疗;(3)牙数量和形状异常,如多生牙、先天性缺牙等;(4)由于龋齿、外伤、磨损等原因造成前牙牙冠失去原来的形状。1.2 方法1.2.1 CBCT 的拍摄 研究对象保持端坐位,平静呼吸,使用固定装置保持患者头部眶耳部位与平行,矢状面与正中矢状面、CBCT 机在同一平面上,咬合为牙尖交叉错位,使用 CBCT 进行扫描,拍摄参数为电压100 kV,电流 4 mA,视野 1

7、6 cm15 cm,扫描时间为15 s。1.2.2 图像的处理 将采集到的数据用 DICOM 格式导入到三维图像分析软件中,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1.2.3 测量方法 在重建的三维图像上进行测量,在校正头部位置后,采集被测牙齿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资料。将蓝色轴线调节到冠部牙釉质的边缘,横108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月 第8卷第7期 向调节绿色轴线通过牙齿的近-远中接触点,然后调整红色轴线以获得最大的唇舌剖面。按照上述方法分别测量患者,研究资料由同一研究队形每隔两周进行 2 次测量,计算其平均值。在被测牙齿唇舌向最大横断面上确定点,点:上前牙切端点;点:冠髓尖;点:釉质

8、骨质边界与舌面之间的中点;点:位于牙根下 1/3 和牙根内 1/3 连接线的中点处。表示冠长轴,代表示根长轴,和舌侧的交角为,得到冠根角(CRA)。在线上距点 4.5 mm(中切牙)、4.0 mm(侧切牙)、5.0 mm(尖牙)分别作一条垂线,与牙冠唇面的交点定点,经点作为唇面的切线 Y,Y 与牙体长轴也就是的交角为,得到面轴角(SSA)。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三组患者左右两侧中切牙、侧切牙、尖牙CRA与SSA的差异;(2)比较三组患者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 CRA 与 SSA 的组间差异。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9、(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三组左右侧中切牙 CRA 与 SSA 比较 三组左侧中切牙 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表 1 三组左右侧中切牙 CRA 与 SSA 比较(x-s,)组别例数左侧 CRA右侧 CRA左侧 SSA右侧 SSAA 组20180.111.64 180.211.35 20.211.15 20.041.04B 组19180.101.44 180.161.28 20.171.22 20.121.14

10、C 组24179.231.45 179.511.22 21.011.43 20.781.62F2.4962.0763.0302.118P0.0910.1340.0560.1292.2 三组左右侧侧切牙 CRA 与 SSA 比较三组左侧侧切牙 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表 2 三组左右侧侧切牙 CRA 与 SSA 比较(x-s,)组别 例数左侧 CRA右侧 CRA左侧 SSA右侧 SSAA 组20176.211.71 176.181.68 21.081.0621.111.08B 组19176.541.64 176.491.58 21.171.102

11、1.231.12C 组24175.351.60 175.411.57 21.821.4321.791.46F3.0472.6162.4221.881P0.055 0.0810.0970.1612.3 三组左右侧尖牙 CRA 与 SSA 比较三组左侧尖牙 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表 3 三组左右侧尖牙 CRA 与 SSA 比较(x-s,)组别例数左侧 CRA右侧 CRA左侧 SSA右侧 SSAA 组20185.261.51 185.421.57 15.721.06 15.681.08B 组19185.311.54 185.381.49 16.08

12、1.21 16.081.18C 组24184.581.96 184.641.93 16.461.52 16.551.42F0.2721.4971.7852.670P0.2880.2320.1770.0772.4 三组上前牙 CRA 与 SSA 比较C 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 CRA 值均小于 A、B 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 SSA 值均大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4。表 4 三组上前牙 CRA 与 SSA 比较(x-s,)组别例数CR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A 组20180.461.82176.521.69185.441.23B 组19180.311.64176.29

13、1.53186.351.35C 组24178.691.88175.121.96183.261.76F6.6974.08524.921P0.0020.022 0.001组别例数SS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A 组2021.261.4621.461.6715.921.71B 组1921.061.6320.521.4916.281.87C 组2422.651.5722.681.8818.931.99F7.5148.68417.269P0.001 0.001 0.001注:与 A 组比较,P 0.05;与 B 组比较,P 0.05。3 讨论在错牙合畸形中,通过广泛的错牙合畸形分类法安氏分类法进行分类,分为安氏

14、类、安氏类与安氏类。安氏类为中性错,一般为无较大咬合问题的中性错;安氏类又分为类 1 分类和类 2 分类,类 1 分类上前牙向嘴唇方向倾斜,表现为上颌前突、深覆合、深覆盖、开唇露齿等,类 2 分类上前牙向舌头方向倾斜,表现为前牙闭锁、面下部分过短;安氏类则和类的特征完全相反,表现为地包天、反颌、兜齿7-8。错牙合畸形患者冠根与常人有所不同,现有的研究多采用颈角、唇侧角等参数来表征冠根的形态学特性9。但是,成人的牙冠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磨耗,特别是根尖 1/3 以上的根面,导致冠切点、根尖点与唇侧釉牙骨质边缘之间的连接处不能准确反映牙冠长轴与根长轴的关系。CRA 109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15、2024年4月 第8卷第7期 能更直接、更清楚地反映出在唇舌方向上冠与牙根的夹角,与颈角相比。与唇面角度相比,面轴角可以更精确、更稳定地反映前牙牙冠形态10-11。本研究中,三组左侧中切牙 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左侧侧切牙 CRA、SSA 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左侧尖牙CRA、SSA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 CRA 值均小于 A、B 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SSA 值均大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张旭等12研究结果相近,表明安氏类 2 分类错牙合

16、畸形患者的深覆与冠根的解剖学结构密切相关。在矫形过程中,要达到理想的矫治程度,一般需要使切牙唇线向内倾斜。因此,在矫正时,要注意 CRA 度的不同,对牙根在牙槽骨中的定位进行全面评价,防止过分追求完全失代偿,导致牙根向舌侧骨皮质过度靠拢,增大了牙根吸收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在正畸矫治后,安氏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较安氏类更易发生牙根吸收的情况13。安氏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冠根形态有其独特性,其形成受多方面影响。除遗传外,口腔及颌面肌对冠根形态也有一定的影响,安氏类 2 分类患者 CRA 度的形成还与其周围软组织受压有关。尖牙的横向位置对安氏型前牙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尖牙的结构关系,与其他牙相比

17、,更接近唇侧。本研究结果中三组上尖牙的冠根夹角均超过180,提示在矫治过程中,对尖牙进行咬合调整时,采用唇侧骨皮质支抗,与尖牙的冠根成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矫正后的最佳牙冠位置相比,在正畸治疗中将牙根放置在齿槽骨的中央,对矫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有利影响。综上所述,与安氏类和安氏类 1 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相比,安氏类 2 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其特殊的冠根形态,它的牙根相对于中切牙和侧切牙而言,更接近唇部。在矫正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患者时,需要考虑其相应的冠根形态特征,重视牙根的定位,降低牙根被吸收、骨开窗和骨裂的发生率,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估矫正的风险因素,保证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

18、朱慧敏,何冬梅,杨秩,等.关节盘锚固术联合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类错牙合畸形临床效果评价 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9):538-543.2 史雨林,商洪涛,田磊,等.骨性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 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5):612-616.3 陈晓芸,蔡巧玲.牙体牙髓正畸联合处理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疗效比较 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8,34(2):103-105.4 罗成,杨馥榕,雷延颖.锥形束 CT 对安氏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诊断价值 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7):972-97

19、5.5 宋子琦,李志民,冯婧,等.青少年下颌第三磨牙生长发育的锥形束 CT 研究 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12(2):105-108.6 宋卫军,郑琳琳,李寒,等.安氏类和安氏类错牙合畸形正畸后上切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3):166-169.7 宋政律,钱丽雯,程鸣佳,等.恒牙列安氏、1、2、类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锥形束 CT 比较 J.上海口腔医学,2019,28(2):141-147.8 朱俊贤,毛慧敏,李娇,等.基于锥形束 CT 分析安氏类 1 分类与安氏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研究 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0,13(2

20、):100-105.9 陈玉萍,胡伟强,郑俪媛,等.安氏类与类错牙合畸形上前牙冠根三维形态 CBCT 对比研究 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3,39(6):344-347.10 苗珂馨,王雪妮,肖婷婷,等.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尖牙冠根角及周围骨结构的锥形束 CT 测量 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8(4):568-572.11 张薇,李颖,刘冰,等.后牙种植患者上前牙牙龈形态与牙槽骨形态相关性的数字化测量分析 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4):340-345.12 张旭,高洁,张浩霖,等.安氏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牙冠根比的CBCT 研究 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1,37(1):96-100.13 COMPANIONI S,NGUYEN T,DIVARIS K,et al.Optimizing donor tooth selection for autotransplantation in the anterior maxilla via CBCT-based root width and crown-root angle measurements J.Dent Traumatol,2023,39(Suppl 1):63-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