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7470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 年 2 月第 45 卷第 1 期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Feb.,2024Vol.45 No.117收稿日期:2023-03-26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基金项目“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研究”(XSP2023FXC165)作者简介:韩风华(1991),男,河南项城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华(1992),女,河南光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韩风华1,张华2(1.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2、2.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摘 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展现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和理论精髓,也是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必须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在充分认识当前的机遇条件下,以科学把握“时、度、效”为实践方略,向世界充分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关键词: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实践方略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73.2024.01

3、.00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 45-46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能够展现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和理论精髓,也理应成为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必须要有精准的价值目标,认真分析当前的机遇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实践方略,才能向世界充分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在国际传播战略中,价值目标对国

4、际传播活动具有基本导向作用。针对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2 001这为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不仅要让全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全世界知道“理论中的中国”。当前,要以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为契机,切实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讲深、讲透、讲实。(一)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消除贫困、改

5、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贫困工作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与扎实有效的举措,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3 12-13。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把确定的反贫困目标作为自己的政治誓言来努力践行,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无疑能够向全世界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第一,卓越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的历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反贫困

6、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直接影响着中国反贫困工作的实际成效。18湘南学院学报2024 年 2 月(第 45 卷)第 1 期2013 年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领导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将精准扶贫方略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可以充分展现出我们党卓越的领导力,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发展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第二,坚强的组织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只有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我们党的力量才会倍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反贫困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

7、挥党的组织优势,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选拔用人方针,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选拔任用一批年轻化、知识化的党员干部和各民族骨干力量投入到一线扶贫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农村)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坚强的组织力推动精准扶贫方略落实、落细。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可以彰显出百年大党坚强的组织力。第三,高效的执行力。自 2015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纷纷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的相关要求,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勇气,稳扎稳打推进精准扶贫工

8、作。2020 年 11 月,贵州省宣布辖内贫困县全部摘帽,至此,我国贫困县全部如期摘帽。事实证明高效的执行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反贫困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可以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言出必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以及无比高效的执行力。(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经过各族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充分显现。第一,可以充分调动国家经济力量开展反贫困工作。“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我们能够在反贫困过程中迎难而

9、上、攻坚克难的重要底气。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积极统筹动用国家庞大的经济实力与社会资源,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开山填海、修路架桥,极大地改变了全国各地区基础建设等方面落后的局面。事实充分说明,在中国反贫困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当前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能够深刻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调动国家经济力量开展反贫困工作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最有力的佐证。第二,可以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反贫困工作。巴基斯坦艾哈迈德贾瓦德认为,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源于中国的制度优势能够将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广泛动员和团结起来

10、,为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而共同努力。4 3举国同心、合力攻坚是我国反贫困工作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前提。自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令、总攻令以来,全国各地区精准对焦本地区脱贫的现实需求,动员号召各行各业人士和各界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本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中。通过不断健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党和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动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好举世公认,涌现出张桂梅、黄文秀等一大批反贫困先进模范典型,为实现反贫困目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可以充分展现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动员方面的独特优势。第三,可以有效地进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蒙古国奥特根扎尔格勒亲赴中国西藏考察调研后总结道,中国通过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健全对口支援及合作机制,为西部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助力。5 010为了加强对西部落后地区的精准帮扶,在党中央的协调下,东西部实行结对帮扶,探索出一条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东西部协作扶贫之路。地区间相互配合、互相支援,有利于西部贫困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惠互赢。据统计,东部 9 省市共向西部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 1005 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向西部扶

12、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 1 万多亿元,6 51这为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必须要把中国的协作扶贫作为重要的经验来推广,借此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有效地推动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第四,可以系统地对反贫困工作进行监督。反贫困事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必须19韩风华,张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监督体制优势,确保全国各地区反贫困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集中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精准施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

13、、官僚主义等问题,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特别是贫困县摘帽情况的监督。7 548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区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建设,通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扶贫监督中来等系统举措,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切实惠及贫困人口,有效避免和纠正扶贫工作中决策偏差和腐败贪污等问题。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详细介绍中国反贫困过程中如何杜绝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的经验和做法,能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系统地对反贫困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优势。(三)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

14、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 16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 1.9 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有 8 亿多人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 70%以上。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反贫困成果,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且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持续散发着耀眼的光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魅力。第一,为人类贫困治理理论发展提供原创性贡献。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符合我国实际生

15、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的、实践的理论,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新境界,其理论的普遍性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要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三要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四要立足实际推进减贫进程;五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六要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在理论层面上形成了对人类反贫困规律的新认识,为人类贫困治理理论发展提供了中国原创性贡献。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是向全世界普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成果的重要机会,必然会推动人类贫困治理理论持续向前发展。第二,为破解世界贫困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实践方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16、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仅对人类贫困治理理论具有重要贡献,其展现的反贫困实践方案也为破解世界反贫困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我国很多地区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地方,对世界其他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减贫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在精准扶贫方略的指导下,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各级党组织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打造出“闵宁”“党群致富共同体”“穷县富教育”“互联网+”等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广泛传播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反贫困的鲜活案例,可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国情实现反贫困目标

17、提供全新的选择。第三,为推动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认为,加强国际交往能够促进世界历史从区域史走向世界史,共产主义理想从一国走向多国,将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在推动自身反贫困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积极做国际减贫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贡献者,通过项目合作和分享精准扶贫经验等措施,让中国发展惠及世界人民。据统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但给我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也直接促成相关参与国家和地区约 760 万群众摆脱极端贫困、3 200 万群众摆脱中度贫困。我们可以以推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

18、传播为契机,充分展现中国为推动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突出贡献。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机遇条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意味着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重塑,我国必须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机遇条件,主动出击、顺势而为,不断提高新时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一)大变局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提供了历史契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蔓延的叠加20湘南学院学报2024 年 2 月(第 45 卷)第 1 期冲击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动,很多国家经济和社会活动停摆、失业率不断攀升,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世界经济系统

19、性风险上升,世界反贫困工作举步维艰。在北京召开的 2021 乡村发展高层论坛发布的国际减贫年度报告 2021显示,受疫情影响,全球极端贫困人口自 1998 年来首次增长,2020年大概有 1.19 亿至 1.24 亿人口重新陷入极端贫困,全球极端贫困率从 2019 年的 8.4%上升至 2020 年的9.5%。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不同的是,中国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 年 11 月发布以来,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这标志着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

20、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相较于很多国家和地区,中国顶住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局面。事实证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绝不是自弹自唱、花拳绣腿的理论,是能够带领中国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大考”的科学理论。我国如期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无疑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创造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必将极大增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底气和信心。(二)我国国际传播能力逐渐提升,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一度为“他塑”而非“自塑

21、”,有时还会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国际传播工作,他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2 001在党中央的部署下,我国持续在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等方面下功夫,国际传播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介、多渠道的对外传播体系。例如,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国外建设镜像站点,进驻 You

22、Tube 等视频网站和 Facebook(Meta)、Twitter(X)等重要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了电视荧屏、社交媒体和客户终端等平台联动的国际传播格局。数据显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对外发布的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时政新闻素材及多语种稿件,被 88 个国家和地区的 1 188 个主流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引用播出 1.2 万次,其中二十国集团(G20)的电视台数量占 81%。8 35多语种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覆盖 173 个国家和地区,习近平治国方略 习近平“典”亮新时代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系列微视频在外国主流媒体播出,中国思想、中国价值观、中国理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今时

23、已不同往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当前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现了特色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提供了内在可能当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重点必须要放在传播中国理论上面。而一种理论能否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除了历史机遇和传播能力外,还需要理论本身具有显著的价值特性。理论的特色性是国际传播的基本前提,理论的世界性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蕴含着特色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品格特征,这为其国际传播提供了内在可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理论成果,“七个坚持”既有中华民族几千年反贫困斗争的经验总结,

24、也有新时代我国基于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上的理论原创,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实践中摒弃西方自由主义的逻辑缺陷,在理论上破解了西方国家“伊斯特利悲剧”式反贫困难题,实现了对西方反贫困理论的超越。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可以说,中国的反贫困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中国反贫困工作的经验总结,虽然根植于中国反贫困的伟大实践,但是其解决了世界贫困治理的重要难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社会治理理念、经济学思想等,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有显著的世界性特

25、征。因此,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既有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色,又有世界性特征,天然具备国际传播的内在逻辑。21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实践方略为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9 155“时、度、效”为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可依循的规律与方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是新时代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内容,因此要以科学把握“时、度、效”为实践方略,更好地讲好中国反贫困故事、塑造出丰富多彩和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一)把握其“时”要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

26、论国际传播的“时、度、效”。其中,“时”是基本前提。“时”可以从时效、时机、时势三个维度来理解,即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应当注重时效、讲究时机、明辨时势。第一,追求效率讲时效。反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世界反贫困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与此同时,国际舆论战线上的斗争是复杂、严峻的,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一些针对中国反贫困工作的杂音。基于此,我们必须打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这张“关键牌”,追求效率、讲时效,做到主动发声、抢先发声,迅速抢占国际舆论高地,用我国各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

27、局面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恶意抹黑,切实将国际舆论“战场”转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第二,把握节奏识时机。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必须要找准时机,配合有利的时间节点和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取合适的角度和切入点,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时机往往都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及时了解国际反贫困舆情变化,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节奏,牢牢掌握时机选择的主动权。如,我们对于可预见的重大国内国际事件、活动、纪念日等应当提前谋划,充分利用稍纵即逝的舆论窗口期,做到主动释放、正面阐述和被动回应、解疑释惑并举,在恰当的时机讲合适的话,才能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摆脱国际舆论斗争中的被动局面,不断提

28、升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实效。第三,审时度势明时势。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必须要审时度势,这样才能对国际形势有科学准确的判断,才能增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中国反贫困“做得好”为中国故事“讲得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正在被改变,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可谓是面临着最好的时机。当前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应该做到自信不自大,自省而不自卑,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和差异化地进行话题设置,从而拉近彼此距离、引起各方共鸣。(二)掌握好“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

29、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在中国反贫困事业上取得了伟大成就,社会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赤字”一时难以改变。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既不能急于求成,搞大水漫灌,也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必须要掌握好力度、真实度和深度。第一,要善于把握对外传播力度。“力度”直接影响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效果。一般情况下,传播手段过柔或过刚都会导致传播渗透力减弱,影响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传播力度。一方面,讲究国际传播策略。主流媒体要坚决杜绝机械灌输和生硬推送的现象,主动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语境,把握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容尺度,求同存异,避免引起受众的排斥情绪。另一方面,

30、针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可能涉及到的中国根本性问题,必须要保持中国话语特色和硬度,敢于发声、阐明立场,善于用斗争的手段达到团结的目的,坚决杜绝委曲求全、遮遮掩掩。第二,要坚决确保真实度。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确保真实度,必须要在准确报道个别事实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把握、还原事物和事件的全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的伟大实践和显著成就是能够经得起一切质疑的。因此,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守好“真实度”这条底线,坚持用事实说话,杜绝断章取义,以纪录片、图片、数据等形式呈现各地区的历史变迁,还原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的生动场景,这样才能让其他国家和

31、地区做到真信、真用。第三,要善于挖掘深度。马克思指出:“理论韩风华,张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的价值目标、机遇条件和实践方略22湘南学院学报2024 年 2 月(第 45 卷)第 1 期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 11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只有彻底、有深度地做好理论阐释工作,才能够说服广大受众。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核心要义完整、基本方略科学、世界意义明显,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11 123-127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在聚焦受众需求的同时,

32、切实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等讲清楚、说透彻,随时做好答疑解惑的准备,以理论的魅力感染更多群众,为推动国际反贫困伟大事业发展贡献出更多的中国力量。(三)务求实“效”由于一些所谓的“理念与规范”之争,在国际舆论格局中“中国声音”备受挤压。因此,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只有在“实效”上下功夫,才能让国际社会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第一,积极搭建宣传平台。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但鉴于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任务重、时间紧、周期长,必须要在我国国际传播体系这盘大棋局中搭建出专门的宣传平台,才能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工作真正做实做

33、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传播平台建设必须要紧跟国际舆论发展态势,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布局研究。要积极整合多语种平台资源,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应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形成传播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全球性多媒体运行一体化格局。第二,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形象”不是由中国人、中国话语表达所描绘,而主要是由西方的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媒体和政客塑造的,这种局面亟需改变。我们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制定和完善选拔、竞争和激励等机制,对相关人才的主动发声意识和能力进行系统培养,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专门人才队伍。同时,要不断加

34、强人才队伍对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解读能力,善于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提炼出标识性话语,以强有力的理论自信构建出国际社会认可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积极突破西方政治话语霸权的围追堵截。第三,持续创新宣传手段。做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国际传播要讲究“艺术”。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需求,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注重“世界表达”,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的信息服务,实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传播从单向灌输向互动交流转变。要善于讲故事,而讲故事的关键在于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切实做到用我国可歌可泣的反贫困故事去说服人、打

35、动人、感染人、影响人。要广交朋友、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朋友圈,积极借用国际组织、外国媒体、政要学者等力量来正面传播中国特色反贫困相关经验成果,通过“借船出海”“借嘴说话”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N.人民日报,2021-06-02.3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 邹志鹏,王

36、芳.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 N.人民日报,2020-12-28.5 严瑜.中国脱贫成就鼓舞了整个世界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4-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编务会议.奋力提升国际舆论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J.求是,2022(15).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汤建军,姚选民,刘解龙.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主要依据、科学体系和重大意义 J.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21(13).(责任编辑:周凝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