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_梁银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268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_梁银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_梁银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_梁银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 05 04作者简介:梁银峰,男,1972 年生,河南濮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言语互动视角下古汉语语气词的功能、运用及相关演变研究”(2022BYY002)。参见琼拜比、里维尔珀金斯、威廉帕柳卡 语法的演化:世界语言的时、体和情态M 陈前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第 137 页。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梁银峰(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433)摘要: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关于时体标记“了”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

2、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关于时体标记“着”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附着、放置”义动词“着”和表持续的“着”、表进行的“着”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汉语史的事实表明,“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1”以后进而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2”,但汉语中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完成体标记“了2”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同时虚化为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后两者之间存在演变关系。关键词:了着完

3、成体标记完整体标记持续体标记进行体标记中图分类号:H146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9853(2023)02 012 10一、相关概念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在汉语学界充满争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在西方语言学理论中讨论得比较多,如拜比(Bybee)等学者认为,从完毕义动词到完成体(perfect)再到完整体(perfective)(或过去时)的演变是语法化的典型演变。所谓完成体强调某一情状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且与参照时间相关;所谓完整体往往表示的是有界(bounded)情状,是用来报道事件序列的一种体类型,它经常用来描述发生在过去的

4、情状。英语的完成体就比较典型,它往往表示具有现时相关性的过去行为。例如:(1)Carol has taken statistics(So she can help us)(2)I ve just eaten dinner(So I don t want any more food)212023 年 6 月第 2 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Jun,2023No 2科姆里(Comrie)也有类似的表述,他说:“完整性(perfectivity)表示把一种

5、情状当作一个单独的整体来观察,不区分组成那一情状的各个独立阶段;而非完整体(imperfectivity)则对情状的内部结构予以必要的注意。”“完成体表示某一过去情状和现在持续关联。”如英语句子 Ihave lost my penknife(完成体)和 I lost my penknife(非完成体)的区别:前者蕴含“铅笔刀仍然处于丢失状态”,而后者却没有这样的蕴含。目前国内汉语学界倾向于认为汉语中存在完整体和非完整体的对立,完整体和非完整体的对立类似于认知语言学中“有界”和“无界”的解释。如“他写了一封信”、“我把狗打了一顿”就属于完整体,其中“了”表示完整意义,起到了对动作加以有界化的作用

6、。汉语中表示完整意义,除了用“了”这一专门的语法标记以外,还可以通过对语义加以有界化来表达。如动结式或数量宾语(有人称为“补语”)往往能够对动作起到界限化的作用,从而表达完整意义,如“打死一只蚊子”这个句子,不及物状态动词“死”和“一只蚊子”构成了动作“打”的界限(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活动),在这样的句子中,完整体语法标记“了”可用可不用。另外,状态补语、间接宾语、方所短语等也可以起到界限化的作用。如“我把手表放在抽屉里”、“我寄给他一封信”、“她笑得直不起腰来”等。汉语中,“动+了+宾”格式中的“了”(学界一般称作“了1”,区别于句末的“了2”)一般认为表示动作的完成,是个完成体标记。另一方面,

7、关于句末的“了2”,由于它所在小句表达的事件具有明显的现时相关性,具备完成体的典型语义特征,因而也可以看作完成体标记,这从使用“了1”和使用“了2”的汉语句子有时可以用相同的英语句子来表达就可以看得出来。例如:(3)他比以前瘦了些。(“了1”)他比以前有点瘦了。(“了2”)He s become a bit thinner than before(完成体)我们这样说并不认为汉语的“了1”就相当于英语的完成体,但它在语法功能上与“了2”存在交叉之处是肯定的。吴福祥先生曾经指出,现代汉语体标记“了”(完成体标记“了2”/完整体标记“了1”)是由“完毕”义动词“了”经过完结体标记(completiv

8、e)阶段演化而来的,可对于“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完成整体标记,吴先生语焉不详。从汉语史的事实来看,说“完毕”义动词“了”发展为完成体标记“了1”并进而发展为完整体标记是有可能的,“完毕”义动词“了”发展为完成体标记“了2”(即句末的“了”)也是有可能的,但汉语中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完成体标记“了2”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另外,近代汉语的历史演变表明,虽然“了1”和“了2”均有完成体标记的用法,但从完成体标记“了1”发展而来的完整体标记用法与完成体标记“了2”之间恐怕没有演变关系

9、。31参见伯纳德科姆里 体范畴 M 郭利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第 12 页、第 42 页。金立鑫先生持不同看法,他认为“普通话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完整体和非完整体,完整体和非完整体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都与汉语的体形式所表达的对象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参见金立鑫 语言类型学探索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第 169 页。关于有界和无界的论述,请参见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1995(5),第 367 380 页;沈家煊 再谈“有界”与“无界”J 语言学论丛,2004(30),北京:商务印书馆,第 40 54 页。参见赵世开、沈家煊 汉语“了”字跟英语相应的说法 J

10、 语言研究,1984(1),第 114 126 页。参见吴福祥 试谈语义演变的规律J 古汉语研究,2017(1),第 2 20 页。同样的问题还有汉语体标记“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汉语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体标记“着”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状态持续,一是表示动作进行。为便于论述,本文把前一种用法的“着”称作持续体标记(“着1”),后一种用法的“着”称作进行体标记(“着2”)。例如:(4)a 挂着画/放着书/戴着帽子/穿着大衣/留着胡子/晾着衣服/系着皮带/种着花b 吃着饭/说着话/唱着歌/跳着舞/开着会/刮着胡子/下着雨/看着电影/种着花(4a)和(4b)分别是现代汉语中体标记“着”表示状态

11、持续的用法和表示动作进行的用法。从语义特征分析,a 中的动词往往隐含有“所表示的动作能够使受事存在于某处或附着于某处”这样的语义特征(+附着);b 中的动词没有这样的特征,它是一般的动作动词(附着),所表示的动作从开始到结束会持续一段时间,即在时间轴上会占据一段距离(一般不是瞬时动词)。关于“着”这两种体标记功能的来源,学界的看法较为一致,即都认为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是从“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逐渐虚化而来的,这也符合跨语言演化的共性;但对于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之间是否存在演化关系,学界的探讨不多。据笔者了解,陈前瑞、彭睿两位先生对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

12、着”之间的演化关系做过可贵探索。他们认为,“着”字首先经历了从“附着、动置”义动词到持续体“着”的演变,然后又经历了从持续体“着”到进行体“着”的演变。即:(5)“附着、放置”义动词 持续体标记 进行体标记不过这一看法与拜比(Bybee)等学者提出的“进行体 持续体 未完整体”的发展路线似乎不符(见下)。关于持续体和进行体这两个语义功能概念,科姆里(Comrie)有过明确阐述。他认为,持续体表示某个正在进行中的情状,该情状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如英语中的例子:I m reading(“我正在读/看”)进行体表示“在的过程中”,强调动作的发生和说话时间同时。持续体和进行体的区别是:进行体一般用于某

13、个动态动作,不用于静态动词,而持续体既可用于动态动词,也可用于静态动词。科姆里(Comrie)认为进行体是持续体的下位分类(比如英语中,进行体有时被称作持续体),进行是持续和非静态的结合。科姆里还认为持续体、进行体和惯常体都可归入非完整体范畴。关于持续体、进行体和非完整体之间的演化关系,拜比(Bybee)等学者提出,从历时的角度看,如果进行体泛化为既能用于静态谓词又能用于动态谓词的话,那么它就发展为持续体了,即:进行体 持续体 非完整体。不过拜比(Bybee)等学者同时也承认,限于动态动词的进行体和不限于动态动词的持续体的之间的差别,在他们所掌握的材料中反映得并不充分。二、近现代汉语中体标记“

14、了1”的完成体用法和完整体用法2 1“了1”的完整体用法41某些南方方言,如吴语中“着”还有完成体和完整体标记用法,这里不讨论。参见陈前瑞 汉语体貌系统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第 61 页;陈前瑞“着”兼表持续与完成用法的发展 J 吴福祥、崔希亮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2009(4),北京:商务印书馆,第 1 22 页;彭睿 体标记“着”语法化的重新审视J 语言科学,2019(3),第 236 249 页。参见伯纳德科姆里 体范畴 M 郭利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第 9 页、第 19 页。参见琼拜比、里维尔珀金斯、威廉帕柳卡 语法的演化:世界语言的时、体和情

15、态M 陈前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第 219 220 页。下面 A、B 两组例句,A 组例句中的“了”所在的小句均有后续句,本身不能结句,整个句子表示一件事情结束以后接着发生另外一件事情,“了”是完成体标记“了1”;B 组例句中的“了”所在的小句能够结句,本身表达一个完整的过去发生的事件,已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兼作过去时标记)。A 完成体用法(6)各请万寿暂起去,见了师兄便入来。(敦煌变文难陀出家缘起)(7)在世间吃了饭后,全不做得些子事,无道理。(朱子语类 卷一百五)(8)王进见了便拜。太公连忙道:“客人休拜,且请起来。你们是行路的人,辛苦风霜,且坐一坐。”(水浒传 第二回)(9)

16、咱们吃了饭看电影。(现代汉语口语)B 完整体用法(10)粘罕、兀室云:“我皇帝从上京到了,必不与契丹讲和。昨来再过上京,把契丹墓坟、宫室、庙像一齐烧了。图教契丹断了通和底公事。而今契丹更有甚面目来和也?千万必不通和。只是使副到南朝,奏知皇帝,不要似前番一般,中间里断绝了。我亦曾听得数年前童贯将兵到边,却恁空回。”(燕云奉使录,刘坚、蒋绍愚主编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 宋代卷 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80 页)(11)恐它只是倒用了一字耳。(朱子语类 卷八十一)(12)这鲁提辖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

17、贫不择妻。(水浒传 第三回)(13)但是“文革”一来,他的理想成了肥皂泡儿。(刘一达 画虫儿)胡亚、陈前瑞先生曾经举过下面两例,但例子不够典型:(14)苗头不对呀,阿眉开始和我叫上了劲儿。(王朔 空中小姐)(15)胖子给空中小姐回了信,表示松手、请便。(王朔 空中小姐)前一例的最后一句有些版本写作“阿眉开始和我叫上劲儿了”,若属实,则句末的“了”是“了2”,“了2”以说话时间作为参照时间,本身就具有结句功能。后一例“表示松手、请便”是回信的内容,严格来说前一句“胖子给空中小姐回了信”中的“了”不算结句。下面是赵世开、沈家煊先生举过的现代汉语的例子,“动+了1+宾”格式独立成句,没有后续小句,整

18、个格式表示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无现时相关性,“了1”可视为完整体标记。相应的英语句子均采用一般过去时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6)我们昨天还参观了美术馆。We also visited the art gallery yesterday(17)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尽了墙上的报单。The gale bent the trees lining the road,tore the cloth shop signs to shreds,ripped the hand bills off the walls51下面的例证转引自:杨永龙 朱子语类 完成体研究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9、,第 153 页;陈前瑞、张华从句尾“了”到词尾“了”祖堂集 三朝北盟会编 中“了”用法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第 63 71 页;郭锐 汉语叙述方式的改变和“了1”结句现象J,The Change of Narrative Method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Ending Sentenceswith LE1,日本中国语学会编,中国语学,2016(263),第 1 19 页;胡亚、陈前瑞“了”的完成体和完整体功能的量化分析及其理论意义 J 世界汉语教学,2017(3),第 327 346 页。参见赵世开、沈家煊 汉语“了”字跟英语相应的说法 J 语言

20、研究,1984(1),第 114 126 页。(18)他们发出了五十个请帖。They sent out fifty invitations(19)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月。I lived there for two months(20)(祥子)把脸盆搬出来,在书房门口洗了几把。He took the wash basin outside the study door and sluiced himself a couple of times例(17)中,三个“动+了1+宾”格式并列使用;例(18)(19)(20)中,宾语是数量短语形式。另外,赵世开、沈家煊先生还提到“了1”用于连动句或兼语句的用法,

21、“动+了1+宾”格式也没有后续小句,整个格式实际上也是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且与无现时相关性,因此这种语境下的“了1”也可视为完整体标记。例如:(21)(祥子)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22)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等着小马吃净了包子。(23)我们也找了个旅馆住了一夜。(24)前天请了一位老红军作了一个报告。前两例中,“了1”出现在连动句或兼语句中的后一个动词后边;后两例中,因为要强调前一个动作的完成,所以“了1”同时又出现在了前一个动词的后边。据郭锐先生对明清至现当代十五种语料的考察,从明清汉语到当代汉语,“了1”结句的现象总体上是增加的,由明清时期的 5%上下,增加到当代的 20%

22、左右。而出现这种变化的时间节点是 1920 年代:1920 年代之前,“了1”结句的比例 10%;1920 年代,“了1”结句的比例=10%;1920 年代以后,“了1”结句的比例 10%。郭先生进一步分析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清末民初以后随着西方文学的输入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西方文化和文学革命,由此产生“新文学”,新文学的叙述方式受到西方小说单向式叙述方式的影响(叙述者不介入,不显身,叙述者和受众是隐性的,叙述者不与受众互动)。汉语本来没有过去时标记,而完成体与过去时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了1”自然产生了过去时的用法。我们注意到,上述完整体标记“了1”的用例多出现在书面叙述语体中且动词

23、或句子是变化、完结类情状(动词带数量宾语居多),王伟(2006)认为现代汉语中词尾“了”(即本文所说的“了1”)如果出现在活动情状中是不能结句的,这说明“了1”的完整体(过去时)用法是非常不彻底的,该用法受到一定的语义和语体限制。2 2“了2”尚未发展出成熟的完整体用法众所周知,句末“了2”的语法功能主要是“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具有明显的现时相关性。赵世开、沈家煊先生指出,英语中与汉语“动+宾+了2”格式相对应的句子中往往加上 now,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当“了2”进入“动+了1+宾+了2”格式时,整个格式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又表示事态有了变化,也具有现时相关性。赵世开、沈家

24、煊先生还61金立鑫先生指出,通常在没有参考时间标记的情况下,一个句子的动词后有“了”(笔者按,即“了1”)默认为“过去”,而句子尾部的“了”(笔者按,即“了2”)则默认为“现在”。参见金立鑫 语言类型学探索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第 170 页。参见王伟 现代汉语“了”的语法语义定位 D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第 56 64 页。参见吕叔湘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 314 页。例如:糟了,下雨了。Too bad,it s raining(now)参见赵世开、沈家煊 汉语“了”字跟英语相应的说法 J 语言研究,1984(1),第 114 1

25、26 页。指出,“动+了1+宾+了2”格式在英语中也是多半用完成体表达(如果宾语由数量词语充当,相应的英语句子一般都用完成体,没有发现用一般过去时的),不过他们又指出英语中也有用一般过去时表达的,这似乎值得注意。例如:(25)你把那份礼送了谁了?Whom did you send that gift to?上面的英汉对比是否说明现代汉语的“了2”发展出了表过去时(完整体标记)的用法了呢?我们注意到,虽然“你把那份礼送了谁了?”相应的英语句子是一般过去时,但这个句子本身所表示的事件其实仍然具有现时相关性。如果我们把这个句子转换为陈述句就会看得看清楚,比如:我把那份礼送了张三了。句末的“了2”所表

26、达的事态显然与说话时间存在明显的关联。这说明不能完全靠相对应的英语句子来判断“了2”的语法性质。陈前瑞、张华先生认为句末的“了”(即本文所说的“了2”)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体,我们是同意的;但又认为有些用法趋于完整体,由于文中并未举出典型用例,我们暂且存疑。三、完成体标记“了2”和完整体标记“了1”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汉语的完整体标记“了1”的形成有两条可能的演化路径:一是来自“了”的先时性用法(即不独立成句的完成体标记“了1”),二是来自报道新情况的用法(即“了2”)。从汉语史的事实来看,前一种路径是有可能的,而且也符合跨语言的共性;至于说后一种可能性,即“完毕”义动词“了”首先发展为完成体标

27、记“了2”(即句末的“了”),然后完成体标记“了2”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或者通过移位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了1”(即句中的“了”)恐怕未必成立。3 1“了1”和“了2”的产生时间目前学界倾向于认为,完成体标记“了1”的产生和“动+了+宾”格式的产生密切相关。鉴于“动+了+宾”格式出现于晚唐五代,有的学者认为“了1”的产生时间也在晚唐五代。比较可靠的例子如下:(26)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伏苓。(张乔 赠友人)(27)各请万寿暂起去,见了师兄便入来。(敦煌变文难陀出家缘起)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晚唐五代的“动+了+宾”格式中“了”字还不是完成体标记,而是动相补语,以后继续虚化(比如动词后带了补

28、语),才变成了完成体标记。这个问题涉及“了1”的判定标准,本文不拟作过多讨论。鉴于晚唐五代“动+了+宾”格式中的“了”尚处于由动相补语向完成体标记的过渡阶段,那么到了北宋,随着“动+了+宾”格式的增多,其中的“了”遂逐渐演变为成熟的完成体标记。因此,保守一点的话,将“了1”的正式产生时间确定在北宋是没有问题的。关于“了2”的产生时间,曹广顺、石锓、杨永龙、黄晓雪等学者曾做过深入研究,考虑到方71陈前瑞、张华 从句尾“了”到词尾“了”祖堂集 三朝北盟会编 中“了”用法的发展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第 63 71 页。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 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9、第 166 页。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 J 中国语文,1998(6),第452 462 页;梁银峰“V+了+O”格式来源的再探讨兼谈事态助词“了”的来源 J 语言研究集刊,2006(3),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16 237 页。曹广顺 近代汉语助词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第 89 90 页;石锓 浅谈助词“了”语法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00(2),成都:巴蜀书社,第 90 105 页;杨永龙 不同的完成体构式与早期的“了”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09(2),北京:商务印书馆,第 158 182 页;黄晓雪 南北官话中“了2”的

30、来源及语法化路径,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43,NO2 P668 678言因素,南宋时期“了2”在南方官话中开始普遍使用大体上是可信的。下面是“了2”的早期例证:(28)且如我与人俱有十分,俱已用出二分。我才用出二分便收回,及收回二分时,那人已用出四分了,所以我便能少延。(朱子语类 卷三)(29)如此说时,便是硬去做,都不见利仁底意思。如安仁者,他便是仁了,更不用说。(同上,卷二十六)(30)不平心看文字,将使天地都易位了。(同上,卷一百二十五)(31)风作之前日,指泥像语人曰:“身躯空许大,只恐明日倒了。”(洪迈夷坚志丙志卷六)3 2“了1”和

31、“了2”的来源和语法化路径关于完成体标记“了1”的来源和语法化路径,已有的研究所达成的共识是,“了1”是由“终了、完结”义动词虚化而来的,它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完成动词动相补语(或称“状态补语”)完成体标记。在“了”的虚化过程中,唐五代产生的“动+了+宾”格式起了关键的作用,在这种格式中,“了”字开始由动相补语向完成体标记过渡。关于“了2”的形成途径,曹广顺、吴福祥、黄晓雪、梁银峰等学者认为,“了2”来源于“动+宾+了”中的完成动词“了”。可图示如下:(32)“动+宾+了,主句”“动+宾+了(结句)”“动+了1+宾”“动+了1+宾+了2”“动+了1+宾+了2”格式的出现是判断“了2”产生

32、的重要依据,它是“动+宾+了(结句)”和“动+了1+宾”两种格式糅合的结果。上述演变的关键是第二个阶段,即“动(+宾)+了”格式从充当主从复合句的从句到发展为不再接有后续主句(结句)。梅祖麟先生曾对 祖堂集 中的完成貌格式“VO 了”和“VO 了也”做过深入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VO 了”不能独自成句,需要再加一个分句才能打住;“VO 了也”独自成句,可以打住。可表示如下(笔者按,“#”代表小的停顿,“#”代表大的停顿):(33)“VO 了 VP2”或“VO 了#VP2”“VO 了也#”梅先生特别指出,句末语气词“也”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它能够使“VO 了”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其功能相当于现代

33、汉语句末的“了2”。例如:(34)师游西院了归山次,问泯典座:“三世诸佛在什摩处?”典座无对。(祖堂集 卷七,81相关研究成果,参见: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 M 第 2 版,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49 页;王力 汉语史稿 M 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 302 页;曹广顺 近代汉语助词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第 10 页;李讷、石毓智 论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 J 中国语文,1997(2),第 82 96 页;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 J 中国语文,1998(6),第 452 462 页;梁银峰“V+了+O”

34、格式来源的再探讨兼谈事态助词“了”的来源J 语言研究集刊,2006(3),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16 237 页;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第 163 167 页。参见曹广顺 近代汉语助词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第 84 97 页;吴福祥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M 长沙:岳麓书社,1996,第 300 301 页;黄晓雪 南北官话中“了2”的来源及语法化路径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43,NO2 P668 678;梁银峰“V+了+O”格式来源的再探讨兼谈事态助词“了”的来源J 语言研究集刊,2006(3

35、),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 216 237 页;梁银峰 汉语史主从句和从属句的产生及其演变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第309 310 页。参见梅祖麟 唐代、宋代共同语的语法和现代方言的语法J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A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 247 285 页。雪峰和尚)(35)当时百丈造典座,却自个分饭与他供养。其僧吃饭了,便去。(祖堂集 卷十四,江西马祖)(36)师曰:“吃饭也未?”对曰:“吃饭了也。”(祖堂集 卷四,丹霞和尚)鉴于“了1”的产生时间比“了2”略早,而且完整体标记“了1”的句法位置与完成体标记“了1”相同(区别仅在于篇章功能不同),因此,只要完成体标记“了1

36、”所在的小句由表示背景事件发展为表示前景事件,“了1”就会由完成体用法向完整体用法转变。四、持续体标记“着1”和进行体标记“着2”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对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的来源做过详细探讨的有吕叔湘、王力、太田辰夫、赵金铭、梅祖麟、曹广顺、孙朝奋、吴福祥等众多学者。他们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是从“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逐渐虚化而来的。笔者赞同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是从“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逐渐虚化而来的观点,认为其初始语法化构式都是“V+著+LP”(“LP”代表处所短语),但其形成过程却遵循了两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下面简述其

37、形成过程。下面是中古时期“著”用作处所介词的两组例子:A 处所介词(在)(37)初,爽梦二虎衔雷公,雷公若二升椀,放著庭中。(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裴注引世说)(椀,即“碗”。)(38)长文甚小,载著车中。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世说新语德行)(39)臣有老父,不忍遣弃,冒犯王法,藏著地中。(杂宝藏经 卷一)B 处所介词(到)(40)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世说新语简傲)(41)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著门外。”(世说新语方正)(42)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世说新语文学)从具

38、体语法化过程来看,A 组“V+著+LP”中的“著”由处所介词发展为持续体标记(“着1”),最明显的变化是组合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 LP 的位置发生前移(或者 LP 本身不出现),二是“V+著+LP”后面又出现了个 VP2。这两种变化都会导致“V著”的结构关系发生重新分析,相应地,“着”由表达附着义转化为表示某种结果状态的持续这91参见吕叔湘 释 景德传灯录 中在、着二助词 J 吕叔湘 汉语语法论文集 A 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第 58 72 页;赵金铭 敦煌变文中所见的“了”和“着”J 中国语文,1979(1),第 65 69 页;王力 汉语史稿M 修订本,中华书局,

39、1980,第 306 309 页;梅祖麟 汉语方言里虚词“着”字三种用法的来源 J 中国语言学报,1988(3),第 193 216 页;曹广顺 近代汉语助词M 语文出版社,1995,第 26 37 页;曹广顺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 蒋绍愚、曹广顺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 198 225 页;孙朝奋 再论助词“着”的用法及其来源 J 中国语文,1997(2),第 139 146 页;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第 2 版)M 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 208 210 页;吴福祥 也谈持续体标记“着”的来源 J 汉语史学报,2004(4),上海:上海教育

40、出版社,第 17 26 页。梁银峰 论汉语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的语法化路径 J 语言研究集刊,2010(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 188 206 页。一抽象语法意义。试比较:ALP 的位置前移(43)乞取池西三两竿,房前栽著病时看。亦知自惜难判割,犹胜横根引出栏。(王建乞竹)(判割,舍弃,分离。)(44)刀剑为峰崿,平地放著高如昆仑山。(卢仝 与马异结交诗)(45)惠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著,呈自本心。(六祖坛经)BV 失去位移义,“著”后面的成分为受事名词(或小句形式)(46)从来宫女皆相妒,说著瑶台总泪垂。(韦应物 送宫人入道)(47)看著墙西日又沉,

41、步廊回合戟门深。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元稹暮秋)(48)南泉云:“智不到处,不得说著,说著则头角生也。”有人举问师:“古人与摩道,意作摩生?”师曰:“兄弟也莫说。说著这个事,损著说底人。”(祖堂集 卷五,云岩和尚)进行体标记“着2”的虚化与持续体标记“着1”的虚化不同。在 B 组“V+著+LP”中的“著”由处所介词发展为进行体标记的过程中,其后的宾语自始至终存在,导致“著”由处所介词向进行体标记转变的关键是 V 和 LP 语义类型的扩展:最初 V 是一些带有+位移 义特征的动词,唐五代以后,V 逐渐摆脱了这一语义特征限制,而扩展到一般动作动词;与此同时,“著”后面的成分从处所词(位

42、移的终点或目的地)扩展到了实体名词(动作的作用对象)。在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著”先由处所介词虚化为结果补语,然后由结果补语进一步虚化为进行体标记(或认为中间经历了“动相补语”这一过渡阶段)。陈前瑞先生认为,体标记“著”首先发展出表持续的用法(时间是初唐,唐代以前已有端倪),后来进一步发展出表进行的用法(这一时间节点大概是从盛唐开始的)。表持续的“着”前面的动词有“藏、钉、封、留、贴、悬”等,表进行的“着”前面的动词有“唱、读、看、数、踏”等。陈先生文章中所举的唐代以前的两个例子如下:(49)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著。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

43、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著,谓是真实。(百喻经 卷二)(50)仁者善友,我心留在优昙婆罗树上寄著,不持将行。(佛本行集经 卷三十一)陈先生认为上面两例中“封著”、“寄著”的“著”已显示出其体貌用法的端倪,不过笔者认为这两例仍不够典型。笔者曾对例(49)中的“缠著”(以及此例上文的“缠著”)做过仔细辨析,认为将“封著”看作由两个含+附着义素特征的动词构成的连动式较妥(也适用于例(50)中的“寄著”)。理由是:“V 著”后不携带处所词的情形在唐代以前实在太少,故而对“V+著+LP”中的“著”的语义演变和语法化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再加上当时“著”的句法独立性很强(可以单

44、独带处所词),所以我们很难说唐代以前“V 著”后不出现处所词时的“著”就已经开始虚化。其实,据笔者的考察,“V 著”后不携带处所词的情形早在东汉就有零星用例,但我们不能说那时“著”就已开始虚化为体标记了。例如:(51)隆隆之声,鼓与钟邪?如审是也,钟鼓不而空悬,须有筍簴,然后能安,然后能鸣。今02陈前瑞“着”兼表持续与完成用法的发展J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2009(4),吴福祥、崔希亮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 1 22 页。钟鼓无所悬着,雷公之足,无所蹈履,安得而为雷?或曰:“如此固为神。如必有所悬着,足有所履,然后而为雷,是与人等也,何以为神?”(论衡雷虚篇)另外,从陈先生文章中所举的唐代文

45、献中的用例来看,表持续的“着”和表进行的“着”并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很难断定孰先孰后。陈先生在分析唐诗中“着”的用法时还坦承一点,“持续用法与典型的进行体用法难以区分”,这也似乎不支持表进行的“著”是从表持续的“著”发展而来的观点。由于唐代文献中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持续体标记“着”先于进行体标记“着”而产生,因此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还有待于更充足的证据和更深入的论证。五、结语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汉语完成体标记“了1”的产生时间大概在晚唐五代前后,大约从宋代起,完成体标记“了1”发展出了完整体标记的用法,不过完整体标记“了1”多出现在书面叙述语体中且动词或句子是变化、完结类情状(动词带数量

46、宾语居多),这便得它受到一定的语义和语体限制;()在现代汉语中,句末的“了2”的作用主要是为它前面的成分所表达的情状提供时间参照点(即说话时间),这就决定了它很难出现在过去时的句子中,因此完成体标记“了2”无法进一步向完整体标记的用法演变;()汉语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是从“附着、放置”义动词“著”虚化而来的,典型用例出现在唐代以后,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两者孰先孰后,因此彼此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还有待于更充分的证据和更深入的论证。责任编辑:东木On the Direction of Tense aspect Markers Le and Zhe in Semantic Chang

47、eLiang YinfengAbstract:This paper treats the problems of tense aspect markers Le and Zhe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direction of tense aspect markers Le concerns the relation of the verb Liao(了)to theperfect aspect marker Le(了1)and the perfect aspect marker Le(了2),and whether the latter twocan evolve

48、into the 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The direction of tense aspect markers Zhe concernsthe relation of the verb Zhu(著)to the continuous aspect marker Zhe and the progressive aspectmarker Zhe,especially the relation of the continuous aspect marker Zhe to the progressive aspectmarker Zhe This paper argue

49、s that the verb Liao(了)evolved into the perfect aspect marker Le(了1),and then the latter evolved into 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in Chinese history;the verb Liao(了)evolved into the perfect aspect marker Le(了2)However,it is not likely that the perfect as-pect marker+(了2)can evolve into the perfective a

50、spect marke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lso theverb Zhu(著)developed into simultaneously the continuous aspect marker Zhe and the progressiveaspect marker Zhe,it is not likely that the continuous aspect marker Zhe and the progressive aspectmarker Zhe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Key words:Le;Zhe;perfect as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