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3.0T 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9125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T 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0T 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0T 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51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月 第8卷第5期 3.0T MRI 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贺 鑫(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放射科 北京 100020)【摘要】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中运用 3.0T MRI 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2 月2022 年 7 月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22 例进行研究,术前均行臂丛神经常规序列和 3D-SPACE-STIR 增强扫描序列,并且对 3D-SPACE-STIR 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然后以临床手术结果为依据,分析 3.0T MRI 的诊断价值

2、。结果:在 22 例患者中,混合型损伤 4 例,占 18.18%,8 例节后损伤,占 36.36%,10 例节前损伤,占 45.45%;3 例为完全损伤,占 13.64%;根据手术结果,患者有 25 根神经损伤,其中 3 根为混合型、9 根为节后、13 根为节前;3D-SPACE-STIR 的 CNR 高于常规序列扫描(P 0.05);同时,两种不同序列扫描的背景抑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中,通过运用 3.0T MRI 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尤其是 3D-SPACE-STIR 序列,能够将椎管内外臂丛神经结构充分显示出来,从而对臂丛神经损

3、伤诊断提供可靠且直观的影像学依据。【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磁共振;3D-STIR 序列【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5-0151-03臂丛神经作为颈 C5 C8、T1、T2 以及 C4 前支神经根组成的比较重要的一个外周神经丛,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神经网络。一般来说,臂丛神经分支在背部浅层肌、胸上肢肌以及颈深肌分布较少,主要分布在上肢。因为具有较深的解剖位置,单纯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较低,其发生与外部暴力因素,如工伤、交通事故伤以及产伤等有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可致肢体丧失功能。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损伤性疾病,可导致自主神经

4、功能、感觉功能以及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以 Horner 征、感觉障碍、上肢活动受限、萎缩或无力、上肢肌肉麻痹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还有一些患者可出现合并症,如额面部无汗、眼裂变窄、瞳孔缩小以及病侧眼睑下垂等,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当前临床上在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时,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时间观察,会错过最佳的治疗和诊断时机,从而对术后恢复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逐渐提高了影像学技术水平,人们对臂丛神经损伤采用影像学诊断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由于

5、优点较多,如软组织分辨率高、多角度、多方位成像等,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1。因此,本文选择 2021 年 2 月2022 年 7 月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收治的 22 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诊断中运用 3.0T MRI 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21 年 2 月2022 年 7 月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22 例进行研究,其中女性 7 例,男性 15 例;年龄 20 67 岁,平均(43.615.22)岁;受伤原因:2 例重物砸伤、11 例车祸伤、3 例挤压伤、2 例高处坠落伤、打击伤 4 例。纳入标准:

6、(1)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肌电图对于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标准;(3)患者意识清醒,交流和沟通均正常;(4)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非外伤性臂丛损伤;(2)产伤致臂丛损伤。1.2 方法采用 3.0T GE Signa HDX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CTL相控阵列射频线圈,检查时,协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将颈肩部和头部垫高后,尽量伸直双肩使颈胸与颈椎之间交界的生理曲度减少,使颈椎与上段胸椎处于同一水平,可以直接显示臂丛神经束。在扫描期间,主要为椎体前缘椎管后缘,尤其是椎间孔,并且保持椎体后缘连续垂直。常规序列进行平扫后开展增强扫描,控制好注射速率,一般为

7、 2 mL/s,采集时间为 5:42 min。3D-SPACE-STIR 序列技术参数:层数7080 层,层间距为 0,层厚为 1.1 mm,重建矩阵为384384,体素为:0.4 mm0.4 mm1.1 mm,扫描视野为 320 cm300 cm,信号采集次数为 1.4,回波时间为 240 ms,重复时间为 3 000 ms。1.3 图像分析扫描结束后,向诊断工作站发送图像,观察与追踪扫描图像,能够显示臂丛神经及分支的形态与走行,然后以扫描图像为基本依据,对臂丛神经是否存在损伤情况进行判断,确定损伤部位。同时,观察 MRI 表现,具152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月 第8卷第

8、5期 体如下:(1)直接征象。神经根具有僵直、迂曲的走行、明显增粗,其神经根丝较少,通过追踪椎间孔方向神经根,可见断续显影征象;神经根瘢痕化或者缺失,即未见低信号神经根,若合并脊髓出血或肿胀,则以神经根的中央型撕裂为主,也是比较可靠的一个指征。(2)间接征象。“黑线征”,以蛛网膜下腔和囊状病变的线状影为主,提示存在神经根损伤;脊髓移位或变形,脊髓损伤,以轮廓呈椭圆形的脊髓为主,损伤肩颈部,没有出现脊髓移位,因为牵拉移位可影响脊髓,挛缩至健侧,也能向患侧移动;创伤性脊膜囊肿,撕裂神经鞘膜囊后,扩散的脑脊液顺着创口可积聚在局部,主要表现为带状、圆状或哑铃状,并且在对图像进行重建后,能够将硬脊膜的走

9、行清晰地显示出来2-3。1.4 观察指标记录不同序列扫描的图像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并且评价背景组织(骨髓、小血管、淋巴结等)抑制程度,运用 4 级评分法,其中 4 分为背景组织干扰等信号或低信号;3 分为信号稍高;2 分为信号高;1 分为信号极高。1.5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 P 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MRI 表现本组的 22 例患者中,混合型损伤 4 例,占 18.18

10、%,8 例节后损伤,占 36.36%,10 例节前损伤,占 45.45%。2.2 臂丛神经损伤表现在 22 例 患 者 中,10 例 为 臂 丛 神 经 节 前 损 伤,3D-STIR表现2例创伤性脊膜囊肿、1例脊髓水肿、1例“黑线征”、1 例神经根离断或缺失、1 例椎管内脑脊液积聚、2 例脊髓移位、2 例脂肪浸润和神经肌肉萎缩,见表 1;9 例臂丛神经节后损伤,3 例神经干增粗、走行自然且信号升高;3 例神经干走行僵硬、结构紊乱不清,且信号稍高,3 例以高信号为主,神经干断端分离且结构和连续性消失,见表 2;3 例出现混合型损伤,可见神经周围软组织结构紊乱,节前神经根中断连续性,且主要表现为

11、节后神经根结构紊乱、连续性中断以及走行僵直。表 1 臂丛神经节后损伤表现 单位:个节后损伤表现例数总数左侧右侧神经干结构紊乱3 3 3 0神经干增粗、水肿3302010神经干走行连续中断3 9 8 1 表 2 臂丛神经节前损伤表现 单位:个节后损伤表现例数总数左侧右侧创伤性脊膜囊肿2352213脊髓水肿1 3 2 1黑线征1 4 2 2神经根离断或缺失1 5 3 2椎管内脑脊液积聚1 3 2 1脊髓移位2 9 7 2脂肪浸润和神经肌肉萎缩212 9 32.3 两种序列的 CNR 比较常规序列扫描和 3D-SPACE-STIR 序列的 CNR 分别为(30.123.25)(45.874.09),

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1,P 0.05)。2.4 两种序列的背景抑制评分对比与 3D-SPACE-STIR 序列相比,常规序列扫描的背景抑制评分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 3。表 3 不同序列的背景抑制评分比较 n(%)序列1234常规序列扫描17(77.27)10(13.64)1(4.55)1(4.55)3D-SPACE-STIR序列扫描 1(4.55)1(4.55)6(27.27)14(63.64)222.0689.8184.24714.566P 0.0010.0020.039 0.0013 讨论臂丛神经作为比较复杂的一个神经网络,毗邻脂肪、肌肉以及血管

13、等,其解剖结构区分难度大,尤其是常规空间走行既不共面也不共线。一般由 T1 和 C5 C8 神经前支组成臂丛神经,神经前后根分别从胸部和颈部发出,一些神经后根位于椎间孔与背根神经节相连,以节后和节前神经根为主,因为臂丛神经的位置比较表浅,外力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暴力牵拉,也是对臂丛神经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4。相关文献报道,切割伤、撞击、挤压伤以及牵拉伤等直接或间接暴力是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的主要因素,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能够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以及上臂丛损伤5。由于臂丛神经根损伤部位和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对于全臂丛神经损伤者,一般发病后,以整个

14、上肢关节出现正常的被动运动为主,但是呈现出迟缓性和麻痹性的特征,限制主动运动,可出现腱反射消失、上肢温度低、肢体远端肿胀等症状,因为副神经负责支配斜方肌,所以在损伤臂丛神经后,可产生耸肩运动;对于上臂丛神经根损伤者,因为麻痹部分正中与桡神经,无法上举和外展肩关节,153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月 第8卷第5期 也不能屈曲肘关节,降低腕关节伸屈肌力,导致上肢伸面感觉丧失;对于下臂丛神经根损伤者,因为正中、桡部分神经出现麻痹,可丧失手功能或者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前臂伸肌群瘫痪6。此外,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侧上肢肌肉萎缩,从而影响各个关节的主动与被动运动7。因为臂丛神经损伤

15、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其症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中、轻度者以上肢暂时性功能障碍、神经震荡等症状为主,可合并上肢烧灼感或刺痛,且手臂麻木无力;重度者因为神经根干部断裂、神经轴突断裂,可使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肌肉萎缩或麻痹无力,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消失或减弱等症状;若患者病情特别严重,神经根从脊髓处出现断裂,撕脱呈“拔萝卜”样,完全丧失上肢功能。因为臂丛神经具有多种多样的病变类型,其临床表现的特点为交叉性,通常以体征和症状为基本依据,不能准确进行定位与判断,也无法开展定性诊断,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于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当前有两种方法比较常见,分别是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若患者确

16、定为臂丛神经损伤,根据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可以对其损伤程度和类型进行判断,提高诊断准确性。但是因为神经损伤具有迟缓性的特点,通常检查时间为3 周后。对于急性损伤者,就医时及时开展影像学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将患者的臂丛神经结构充分显示出来,由于磁共振具有较多的成像参数和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进行任意方向扫描,不管是对臂丛神经大小走向进行检验,还是显示臂丛神经形态,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优势。虽然 3.0T MRI 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脑脊液外漏与局部神经水肿情况,但是常规的扫描序列不能分

17、析神经损伤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而 3D-SPACE-STIR 增强扫描序列作为一个 MRI 序列,能够利用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的投射处理来将臂丛神经细微结构充分显示出来,其脂肪抑制效果较好,与自旋回波序列相比,对于水分的改变,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对局部损伤组织变化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度9。同时,采用 3D-SPACE-STIR 增强扫描序列能够对神经走向进行持续追踪观察,可以将病变程度和部位清晰显示出来,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如容积再现、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等,有助于臂丛神经三维成像的实现,并且相比较常规二维图像而言,这一检查技术能够将臂丛神经走行清晰显示

18、出来,还具有可重复性强、无辐射以及无创性等诸多优点,患者接受度高。本次研究发现,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根据MRI 诊断异常征象,对判断臂丛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3D-SPACE-STIR 序列不仅具有各向同性分辨率,还可以使部分容积效应减少,在任何平面上均可以重建,能够将病变形态特征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清晰显示出来,尤其是顺着神经根走行,可以对臂丛神经解剖位置进行显示。综上所述,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通过运用 3.0T MRI 检查,尤其是 3D-STIR 序列,可以充分显示椎管内外臂丛神经结构,可以定位和定性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有助于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参考文献】1

19、李路路.神经肌电图联合 MRI 诊断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 J.黑龙江医学,2020,44(1):117-119.2 RG WADE,YTAKWOINGI,JCR WORMALD,等.MRI 检测创伤性成人臂丛神经损伤根性撕脱:诊断准确性的系统评价和 Meta分析 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42(6):737.3 许帮彦,陈继文,李克翌,等.3D STIR SPACE 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性研究 J.广东医学,2019,40(21):3016-3020.4 秦本刚,杨建涛,向剑平,等.基于稳态的三维弥散加权序列 MRI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J.骨

20、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9,4(2):74-78.5 姚瑞鑫,郭会利,张斌青,等.磁共振成像对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3):408-412.6 IWABUCHI S,HARA Y,YOSHII Y,et al.A favourable suture method for size-mismatched nerve transfer:a case series of intercostal-to-musculocutaneous nerve transfer for brachial plexus injury J.J Hand Surg Eur Vol,2023:17531934231201915.7 师红莉,程鹏,王娟.磁共振 3D SPACE-STIR 增强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6):1155-1156.8 韩晶,劳群,郭翠萍,等.MR-STIR SPACE 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7):1111-1114.9 陈春妙,程淑芳,胡祥华,等.三维 MRI 在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浙江创伤外科,2020,25(1):189-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