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8472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01CCS B 00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4122023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2023-06-06 发布2023-09-05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T 2412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建设原则.25 建设区域.26 建设要求.37 管理要求.7附录 A(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8附录 B(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9附录 C(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合理使用年限.16DB41/T 2412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2、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农村供水总站、河南省山水田园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俊忠、黄幸福、刘灿华、黄喜良、汤向辉、葛树春、李金茹、慕兰、丁伟强、张国山、马鹏飞、薛景、曾勰婷、马荣立、孟繁华、庞少浦、景鑫鑫、黄丰硕、杨亮、王思哲、王银龙、寇兵涛。DB41/T 241220231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原则、建设区域、建设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

3、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4049额定电压10 kV架空绝缘电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40115灌溉水表GB/T 40119射频卡灌溉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265泵站设计标准GB 50286堤防工程设计

4、规范GB 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 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 50625机井技术规范GB/T 50817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NY/T 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253植草砖NY/T 1782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NY/T 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3443石灰质改良酸化土壤技术规范NY/T 3823田沟塘协同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范NY/T 3826农田径流排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标准农田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

5、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DB41/T 241220232来源:GB/T 306002022,3.13.2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科技与信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3.3田块整治工程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与排水、水土保持等需要而采取的田块修筑和耕地地力保持措施,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和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来源:GB/T 306002022,3.33.4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形成的和外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阶段的各种分解

6、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来源:GB/T 306002022,3.43.5有效土层厚度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来源:GB/T 306002022,3.53.6耕层厚度经耕种熟化而形成的土壤表层厚度。来源:GB/T 306002022,3.63.7耕地质量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来源:GB/T 306002022,3.84建设原则4.1科学规划 统筹布局。衔接国土空间、水资源利用、农业发展、林业发展等规划,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中型灌区建设高

7、标准农田,筑牢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阵地。4.2突出重点 综合治理。突出提升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以完善灌排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和宜机化建设为重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夯实高标准农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4.3示范引领 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的绿色示范田园,引领高标准农田现代化发展。4.4科技驱动 提高效率。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集成水肥药一体化灌溉、苗情虫情墒情自动监测、智能化气象服务和自动化生产管理的数字农田,推动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4.5建管并重 长效运行。注重源头管控,坚持建管并重

8、,落实项目建设与建后管护“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的“三同步”原则,实现农田基础设施管护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5建设区域DB41/T 2412202335.1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以保持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为重点,优先选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及大中型灌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不应在 GB/T 30600 规定的禁止区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5.2根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及生产障碍因素等,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平原、山丘 2 个一级区及 9 个二级区。按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宜机化作业的基本要求,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分为水浇地和水田两类。高标准农田建

9、设区域划分见附录 A。6建设要求6.1基本要求6.1.1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质量、数量和生态并举,“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达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标准。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提升高标准农田生态功能。6.1.2高标准农田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一般不超过 8%,主要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宜低于 15 年,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率应达到 100%,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应低于 75%,节水灌溉率应达到 100%,宜机化率不应低于 90%,作物生产能力应大于前三年平均水平,其中平原区年亩均粮食产能应大于 1000

10、kg。注:节水灌溉率指节水灌溉面积占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的比率;节水灌溉面积包括渠道衬砌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四种工程措施及规范整治后的控制灌溉、畦灌、沟灌等农艺节水措施。6.1.3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在项目区设立永久保护标识。6.1.4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按附录 B 规定,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合理使用年限按附录 C 规定。6.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6.2.1田块整治工程6.2.1.1田块整治应合理规划,提高田块归并程度和平整度,满足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排水的需要。田面平整度、耕作田块布置应根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节水灌溉与排水效率等因素确定。田块宜机化率不应低

11、于 90%,其中平原区应达到 100%,山丘区应达到 90%以上。6.2.1.2田块修筑包括田块归并、梯田修筑、田面平整等。平原区以修筑条田为主,条田长度平原区宜为 200m1000m,田块宽度宜为 50 m300 m,并宜为机械作业宽度的倍数;丘陵、山区以修筑梯田为主,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梯田田面长边宜平行等高线布置,长度宜为 100m200 m,田面宽度应便于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水田区耕作田块内部宜布置格田,格田长度宜为 30 m120m,宽度宜为 20 m40m。田块修筑应符合 GB/T 30600 的规定和以下要求:a)田块归并应与田面平整相结合,将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面积较小的田块合

12、并为宜于机械化作业面积的田块。单个田块面积应达到农业机械化耕作的要求;b)梯田修筑应与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工程相结合,提高防御暴雨冲刷能力。梯田埂坎宜采用土坎、石坎、土石混合坎或植物坎等。地面坡度为 520的坡耕地,宜改造成水平梯田;土层较薄时,宜先修筑成坡式梯田,再经逐年向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建成水平梯田。山丘区梯田化率不宜低于 90%;c)田面平整应满足节水灌溉、机械收割作业、水土涵养与排泄要求,水田格田内田面高差应不超过3cm,水浇地畦田内田面高差应不超过5cm;采用喷、微灌时,田面高差应不超过15cm;d)田块平整时不宜打乱表土层与心土层,确需打乱应先将表土进行剥离,单独堆

13、放,待田块平整完成后,再将表土均匀摊铺到田面上。DB41/T 2412202346.2.1.3有效土层厚度和耕层厚度。水田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 60 cm 以上,耕作层厚度应大于 25 cm。水浇地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 80cm 以上,耕作层厚度应大于 25cm。6.2.2灌溉与排水工程6.2.2.1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所修建的水利设施。6.2.2.2灌溉与排水工程应遵循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根据旱、涝、渍和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结合田、路、林、电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布置,达到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良好的要求。6.2.2.3灌溉工程系统布置应科学合理。水源工

14、程引提调蓄并举,多源互补,增强抗御灾害能力。井灌工程的井、泵、动力输变电设备和机井保护装置等配套率应达到 100%。井灌区宜采用管道输水,井渠结合灌区宜采取暗管输配水,减少占地,利于机耕作业。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应低于 75%,水田不应低于 80%。灌溉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灌溉工程,具体要求如下:a)水源工程:按照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原则,优先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平原区推广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模式,山丘区推广“五小水利工程”拦蓄雨洪资源互为补充工程模式。水源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265、GB 50288的规定。灌溉水源水质应符合

15、GB 5084 的规定。高标准农田水源工程以小型水源工程为主,包括机电井、容量小于 100 000m3的塘堰坝、容量小于 10 000m3的蓄水池、容量小于 500 m3的窖池、流量小于 1m3/s 的提水泵站、流量小于 1m3/s 的渠道、流量小于 1m3/s 的引水堰闸等。结合大中型水源工程布局及干支渠输水途径,合理规划斗口以下田间配水设施;b)输配水工程:包括首部、输配水管网及给水栓、输配水明渠及管控闸门等设施。井灌区首部工程主要是与机井保护装置集成的动力启动装置、水电计量装置、给水控制装置等,配套率应达到 100%。输水管网包括地埋式、地面移动式管道及给水栓等。地埋管道埋深不宜低于70

16、cm。给水栓宜采用标准化外观,内外部结构应防撞防震。渠灌区输配水斗、农明渠工程,斗口处应布设进水闸控和量测水设施,宜采用梯形、矩形、U 形等工程型式。采用渠道输水的,渠道应全部进行防渗处理,灌排结合渠道宜采取生态型结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输配水工程设计应符合 GB/T 50363、GB 50625 的规定;c)田间灌溉工程:应采取农业节水增效措施,全面推广绿色灌溉模式,管灌、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等节水灌溉工程应全覆盖。田间灌溉水利用率应达到 90%以上。平原井灌区应全面推广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适度规模化推广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豫西、豫北、南阳盆地山丘区因地制宜推广管

17、灌、喷灌、微灌及集雨节灌模式,淮南和沿黄水稻种植区全面推广控制灌溉节水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管灌、喷灌、微灌及水肥一体化灌溉。6.2.2.4排水工程包括排涝、治渍、防治盐碱化等。包括控制排水流量小于 2 m3/s 的排涝泵站、控制排涝面积小于 30 000 亩的排水沟道等。排涝工程的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 510 年,其中水浇地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 5 年,1d3d 暴雨从作物受淹起 1d3 d 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田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 10 年,1d3d 暴雨 3d5d 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具体要求如下:a)合理布置排涝体系,排涝沟道宜分两级设置。新建排涝沟道时,田间内排涝沟道宜按重

18、现期 35 年的断面布置。田内与外排相连的沟道按重现期 510 年的断面布置,或依自然沟道断面修整;b)田间道路与渠系交叉的区域,采取适度的生态硬化措施,采用透水材料的强度、冻融指标等应符合 NY/T 1253 的规定,排水工程其他标准应符合 GB 50288 的规定。6.2.2.5渠系建筑物包括农桥、渡槽、倒虹吸、涵洞、水闸、跌水与陡坡、量水设施等。渠系建筑物布置应与灌溉、排水系统、田间道路规划相协调,使用年限应与灌溉与排水系统主体工程相一致。生产桥型宜采用板桥或石砌拱桥,桥长应与所跨沟渠宽度相适应,单跨不宜超过 10m,桥宽宜与所连接道路DB41/T 241220235的宽度相适应,不宜超

19、过 6 m。两桥之间的距离宜大于 200m,过路涵管间距宜大于 100 m。渠系配套建筑物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288 的规定。6.2.3田间道路工程6.2.3.1田间道路工程指为农田耕作、农业物资与农产品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所修建的交通设施,包括机耕路和生产路。6.2.3.2田间道路布置应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与田、水、林、电、路、村规划相衔接,统筹兼顾,合理确定田间道路的密度。充分考虑宜机作业,宜设置必要的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田间道路通达度平原区达到 100%,山丘区达到 90%以上。6.2.3.3机耕路包括机耕干道和机耕支道。机耕干道应能满足当地机械化作业的双向通行要求,机耕

20、支道应能满足当地机械化作业的单向通行要求。机耕路路面宽度宜为 4 m6 m,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路面宽度适当放宽。道路两侧视情况设置路肩,路肩宽度宜为 30 cm50 cm。机耕路宜采用硬化措施。6.2.3.4生产路应能到达机耕路不通达的地块,路面层应根据当地自然、农业生产和经济条件,宜采用混凝土、碎石、生态材料等材质。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不宜超过 3 m。6.2.3.5采用混凝土路面时,应设置路基,路基高度应高于田面。路基与田面高差在排水不畅地区和水田区不应小于 0.5m,其他地区不应小于 0.3m。6.2.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6.2.4.1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指为保障农田生产安全

21、、保持和改善农田生态条件、防止自然灾害等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农田防护林工程、岸坡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和沟道治理工程等。6.2.4.2根据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进行合理布局,与田块、沟渠、道路、坑塘等工程相结合,与村庄环境相协调,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受到有效防护的农田面积比例应不低于 90%。农田防洪标准按洪水重现期 2010 年确定。6.2.4.3在风沙危害区,结合立地条件,兼顾生态、经济价值和景观要求进行树种选择,修建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对退化严重的农田防护林实施更新改造;林木成活率宜达到 90%以上,三年后保存率宜达到 85%以上,林相整齐,结

22、构合理。农田林带林网树种与配置布置应符合 GB/T 50817 的规定。6.2.4.4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坡面防护中的截水沟、排洪沟、谷坊等布置应符合 GB/T 16453.4、GB 50288 的规定。不同堤型、不同等级的护堤堤顶高度、宽度、边坡度和防冲刷等设计应符合 GB 50286 的规定。6.2.4.5充分利用现有沟、塘、渠等,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沟渠、地表径流积蓄与再利用设施,拦截和消纳农田退水和农村生活污水中各类污染物,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要求应符合NY/T 3823 和 NY/T 3826 的规定。6.2.5农

23、田输配电工程6.2.5.1农田输配电工程指为泵站、机井、耕作机械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所需的强电、弱电等各种措施,包括输电线路、变配电装置等。6.2.5.2农田输配电工程布设应与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相结合,符合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相关标准,保证用电质量和安全。农田电力配套率应达到 100%。6.2.5.3农田高压输配电工程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高压变电设施以上部分。井灌区高压变电设施宜按供电台区布置,灌排泵站及单水源灌区的高压变电设施,综合考虑周边其他用户供电需要合理布置。高压输变电工程设计应符合 GB/T 14049 的规定。DB41/T 2412202366.2.5.4农田低压配电工

24、程包括高低压变电设施以下的低压配电线路和灌排工程、耕作机械配电部分。机井通电工程按照一井一线合理布置,配电线缆宜采用地埋方式,地埋线缆敷设深度不应小于 1 m,且应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要求。农田配电工程规划设计应符合 GB 50054 的规定。6.2.5.5根据需要规划布设弱电设施,弱电工程建设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6.2.6科技与信息工程6.2.6.1科技与信息工程应依据项目区规模和业务需求,结合县域、区域、专业站网布局,合理布置农田信息化管理、农田生产智能化控制、农田生产环境遥感监测设施等。科技推广工程应结合区域农业技术推广、耕地质量监测、作物对比试验场站布局,合理布置,并与良种、良法、良制、

25、良田、良机普及率等相适应。6.2.6.2农田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工程、信息共享、上图入库。农田信息化管理工程建设应充分利用县域或区域农业信息化平台及现有农业生产监测网络设施,通过完善补充,达到网络互联互通、设施设备兼容、数据资源共享、操作程序便捷的建设要求。上图入库应符合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6.2.6.3农田生产智能化控制包括灌溉与排水、农机作业等生产管理设施的装备集成化、调度控制自动化、管理应用智能化。农田灌排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用水计量信息自动采集远动传递系统建设应满足用水计量要求。6.2.6.4农田生产环境监测包括高标准农田内建立的耕地质量监测、农田生产气候监测、土壤

26、墒情监测、病虫草害监测、灌排水质监测等监测预警预报预防系统。耕地质量监测、墒情监测、病虫草害监测的监测内容及基本配置应符合 NY/T 1119、NY/T 1782 的规定,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求。6.2.6.5农田科技推广设施包括农业科技站、田间土肥对比试验站、田间作物对比试验站、节水灌溉试验站等场站设施建设,其建设内容、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6.2.6.6农田科技应用包括数字农田技术、五良(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推广应用和农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农作物优良种子、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推广普及率宜达到 10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应达到 95%以上。6.2.7其他工程其他配套设施应符合

27、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项目区标识牌应符合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识牌设计要求。6.3农田地力提升工程6.3.1宜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通过 23 年的持续治理,达到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和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原区一般不低于 15 g/kg,山地丘陵区一般不低于 12 g/kg;土壤 pH 值一般保持在 6.07.5,盐碱区土壤 pH 值不超过 8.5;耕地质量等级平原区应达到 4 等以内,山地丘陵区应达到 5 等以内。6.3.2宜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土壤改良。酸化土壤治理时,宜根据土壤酸化程度,利用石灰质物质、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进行改良。石灰质改良酸化改良土壤应符

28、合 NY/T 3443的要求。改良后土壤 pH 值应保持在 6.0 以上至中性。盐碱土壤治理通过工程排盐和生物、化学、土壤调理剂、绿肥种植等措施,使土壤盐分含量保持在 0.3%以下,pH 值保持在 8.5 以下至中性。土壤板结治理时,采取机械深耕深松、增施腐殖酸肥料、施用松土功能土壤调理剂、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测土配方施肥应符合 NY/T 2911 的规定。6.3.3宜通过机械深耕、深松、土壤调理等措施消除障碍土层。机械深耕、深松宜为 25cm50 cm 或应用非机械的松土新方法。使耕层厚度达到 25cm,水田达到 20cm。DB41/T 2412202376.3.4宜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

29、、应用土壤调理剂、种植绿肥、科学施用化肥等农艺和生物措施进行土壤培肥,使耕地基础地力保持或持续提高,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当地中值以上水平。高标准农田应持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7管理要求7.1工程建设应与工程管护体制机制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7.2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应查清土地权属现状,明确工程受益主体。7.3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编制、更新相关图、表、册,完善数据库,设立统一标识,落实保护责任,实行特殊保护。7.4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签订管护合同。管护主体应对各项工程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确保持续发挥效益。7.5创新管

30、护机制,探索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管护机构、专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的管护模式,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项目建管护一体化、第三方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多元管护格局。DB41/T 241220238AA附录A(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见表A.1。表 A.1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一级区二级区县(市、区)名称县(市、区)数平原区豫北平原区安阳市龙安区、文峰区、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滑县;鹤壁市浚县、淇县;濮阳市华龙区、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濮阳县;新乡市新乡县、获嘉县、延津县、封丘县、原阳县、长垣市、卫辉市;焦作市山阳区、武陟县、温县、孟州市、沁阳市、博爱县、修

31、武县28豫东平原区开封市龙亭区、祥符区、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兰考县;商丘市睢阳区、梁园区、虞城县、柘城县、民权县、宁陵县、睢县、夏邑县、永城市;周口市川汇区、淮阳区、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太康县、郸城县、沈丘县、项城市、鹿邑县25豫中平原区郑州市新郑市、中牟县;平顶山市宝丰县、叶县、郏县、舞钢市;漯河市郾城区、召陵区、源汇区、舞阳县、临颍县;许昌市建安区、鄢陵县、襄城县、禹州市、长葛市16淮北平原区驻马店市驿城区、确山县、泌阳县、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新蔡县;信阳市息县、淮滨县12南阳盆地平原区 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社旗县、新野县、唐河县、邓州市6山丘区豫西山丘

32、区郑州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巩义市;洛阳市洛龙区、偃师区、孟津区、新安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伊川县;平顶山市鲁山县、汝州市;三门峡市陕州区、渑池县、卢氏县、义马市、灵宝市21豫北山丘区安阳市林州市;新乡市辉县市;鹤壁市淇滨区;济源市4南阳盆地山丘区 南阳市南召县、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桐柏县7淮南山丘区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潢川县、光山县、商城县、罗山县、新县、固始县8BB9CC附录B(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按表B.1规定。表 B.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要求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

33、称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1田块整治工程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与排水、水土保持等需要而采取的田块修筑和耕地地力保持措施1.1.1田块修筑田块修筑设计应优先考虑全程宜机化作业要求,梯田田块面积应适应中小型机械全程作业的需要,单个田块面积不宜小于15亩;田坎护砌应与防洪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结合,优先采用植物护埂方法;田面平整应满足节水灌溉、机械作业、水土涵养与排泄要求1.1.2耕作层地力保持应充分保护及利用原有耕地的熟化土层和建设新增耕地的宜耕土层,使田块内有效土层厚度达到耕作标准;包括进行表土保护,在田面平整之前,对原有可利用的表层土进行剥离收集,待田面平整后再将剥离表土还原铺平;进行客土回填,当

34、项目区内土层厚度和耕作地力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农田灌溉排水和耕作需要时,从区外运土填筑到回填部位1.2灌溉与排水工程应与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协同推进,实现田间灌排工程与灌区骨干工程的衔接配套,形成从水源到田间、从供水到用水、从取水到排水相协调的灌排工程体系10表 B.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要求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2.1灌溉工程应与节水灌溉工程模式相匹配,构建从源头到灌水器的灌溉系统体系1.2.1.1水源工程1地下水源:机电井数量、井距、单井涌水量与灌溉工程形式、作物需水量相匹配。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不应低于70亩,单井涌水量应不低于30 m3/h。水源设

35、计供水保证率不应低于90%。依据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2地表水源:按照引调水型、湖库型、河流型、截流渗流型不同水源规划设计,实现地表水源互补性、安全性。水源设计供水保证率不应低于80%;3地下和地表水源:大力推广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联合运用模式,水源设计供水保证率不应低于85%1.2.1.2输配水工程井灌首部1地下水提水设备:潜水泵应采用节能型,扬程管宜采用热镀锌钢管或玻璃钢管,井盘采用玻璃钢或钢制,所有连接件宜采用不锈钢螺栓,并应配套止回阀或缓闭止回阀。为满足自动化控制、信息化调度,解决单户灌溉供水压力调节问题,宜配置具有变频功能的水泵;2机电井保护装置:机井保护装置宜统一材质、统

36、一外观。形状为箱式立面长方体,箱体材质宜选用SMC高强度玻璃钢,箱体顶端为红色拱形瓦楞形状,箱体四个侧面均为白色,标准箱体规格长宽高为1020 mm1020 mm1650 mm,壁厚6 mm。箱体基座C25混凝土材料,标准箱体基座规格长宽高为1300 mm1300 mm400 mm(其中地上部分300 mm,地下部分100 mm);3智能灌溉控制装置:水泵+动力启闭设备+水电双计量设备+机电井保护装置。水电双计量设备配置应符合GB/T 40115、GB/T 40119的规定;4用水计量设备:测量精度误差不超过1%,流量计远传通讯信号与智能灌溉控制装置相匹配;5适应小片控制的单井灌区:在首部配套

37、立式3 m3的压力容器,满足田间不同形式的灌水器压力需求,同时也可满足施药等零星用水需要1.2.1.3输配水工程泵站首部1泵站管理房:泵站管理房宜采用装配式建筑,根据泵站规模确定面积。外观设计白色墙壁、屋顶红色拱形瓦楞形状;2提灌站水泵配套:取水口拦污防护设施、节能泵型,具有自动化控制、远程调度,水电双计量功能11表 B.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要求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2.1.4田间灌溉工程管道输水1干管、支管:依照干管布置形式及耕作条件,宜采用地埋式施工。平原区(井灌区)采用PVC-U或PE材质,管道承压能力0.63 MPa为宜;山丘区(地表水灌溉

38、区)应根据水源与田间末端高差合理配置管道承压标准,宜采用PE材质的输水管道。井灌区宜采用地埋管道输配水,豫北平原区铺设覆盖面宜达到100%,豫中平原区宜达到80%以上,豫东平原区宜达到70%以上,其他地区不应低于50%;2给水栓及保护装置:给水栓布置能满足不同灌溉装备给水和不同灌水器的接口方便要求。给水栓设计采用地面固定式,外观设计统一样式。给水栓材质应选用模压玻璃钢材质,给水栓间距应满足灌水器与夏秋两季作物行间距布设。玻璃钢给水栓保护基座标准规格600 mm600 mm130 mm,厚度15 mm;玻璃钢给水栓保护帽标准规格400 mm355 mm,厚度10 mm;现浇混凝土基座规格根据不同

39、的地质状况合理设计;3田间分区控制装置:灌水分区通过电磁阀及阀控器控制,阀控器防护等级达到IP68及以上,阀控器选用有线或无线,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应与智能灌溉控制装置相匹配12表 B.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要求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2.1.5田间灌溉工程灌溉模式1管灌模式:半固定管灌模式宜按机泵集成设备+配水管网+给水栓+微喷带或软带配置,给水栓间距不宜低于30 m,给水栓外观标准化设计,宜采用地埋管式PVC或PE输配水管网,压力0.63 MPa为宜;移动管灌模式宜按水泵+三通+直插式移动软带配置,PVC或PE软质输配水管网,压力0.4 MPa为宜;

40、2喷灌模式:固定喷灌模式宜按机泵集成装备+离心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组合过滤装置+地埋输水和配水管网+地面固定立杆+喷灌器配置,宜采用地埋管式PVC或PE输配水管网。输水管网直径规格110 mm,配水管网直径规格90 mm,压力0.8 MPa为宜。地面给水立杆行间距以灌溉作物确定。喷头采用摇臂式或自动伸缩式喷头。半固定喷灌模式宜按机泵集成装备+离心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组合过滤装置+地埋输水管网+给水栓+地面配水管网+地面活动立杆+喷灌器配置,宜采用地埋管式PVC或PE输水管网,直径规格110 mm;标准给水栓;田间配水管网宜采用地面PE90 mm管道,压力0.8 MPa为宜。地面给水立杆行间距以灌溉

41、作物确定,喷头采用摇臂式。移动式喷灌包括平移式、中心支轴式、滚移式、卷盘式、悬臂式等机载移动式喷灌设备;3微灌模式: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工程型式;4水肥一体化模式:压差式水肥一体化模式宜按高位水肥混凝设备+离心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组合过滤装置+自压配水管网+给水栓+微喷带或喷灌、微灌灌水器配置,山丘区高位水源管道压差,应根据水源与田间末端高差合理配置管道承压标准,宜采用PE材质的输水管道;固定机注式水肥一体化模式宜按机注式水肥一体化设备+配水管网+给水栓+微喷带或喷灌、微灌灌水器配置;移动机注式水肥一体化模式宜按移动式灌溉机械+机注式水肥一体化设备+配水系统+喷灌灌水器或微灌灌水器配置

42、;5渠道防渗模式:基本配置模式宜按首部闸控集成装置+配水农渠(梯形、矩形、U型)+农门闸控装置+毛门(浅、湿、干)配置,渠道材质采用混凝土结构预制、模具现浇成型或模压玻璃钢材质渠道,一般输配水渠道过断面流量0.2 m3/s;明渠水肥水药一体化灌溉模式宜按首部闸控集成装置+水肥混凝池或机注式、压差式水肥一体化设备+离心过滤装置+配水农渠(梯形、矩形、U型)+农门闸控装置+毛门(浅、湿、干)配置1.2.2 排水工程应与大中型灌区排水工程有效衔接,形成涝能排的完整排涝体系,满足农田排水和区域防洪排涝要求1.2.2.1外排沟道以生态透绿透水排涝沟道为标准,主要承接田间排水向河流排泄功能;过涵闸排水流量

43、3 m3/s,宜采用生态护坡或植草砖护坡13表 B.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要求编号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2.2.2田间排涝沟道以生态透绿透水排涝沟道为标准,过涵闸排水流量1 m3/s,宜采用生态护坡或植草砖护坡1.2.3渠系建筑物在灌溉或排水渠道系统上为控制、分配、测量水流,通过天然或人工障碍,保障渠道安全运用而修建的各种建筑物的总称。包括生产桥、闸门、涵管、倒虹吸、量测水设施等小型水工建筑物,宜采用装配式结构设计和新型环保建筑材料1.2.3.1生产桥位于田间的生产桥标准桥型采用板式桥或石砌拱桥,两桥之间的距离宜大于200 m,护栏高度不宜超过0.4

44、m1.2.3.2闸门节制闸、分水闸、退水闸宜与农田灌排自动化调度系统设计结合;推广采用测控一体闸门,提高农田灌排现代化管理水平1.3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路路网密度应结合乡村道路、已建生产道、田间小道合理布置;路型路面材质选择,结合性价比、使用寿命、后期维护等实用性,宜采用混凝土路面1.3.1 机耕路宜采用不低于C25混凝土路面,厚度宜180 mm;路面采用材质应与相连的乡村道路相匹配1.3.2 生产路暴雨多发或路基土壤耐水性较差的地区宜适度硬化,生产道路宽度不宜超过3 m。硬化路面采用不低于C20混凝土,厚度宜150 mm1.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应结合防洪重点,山丘区以

45、防山洪冲刷为主;平原区以排涝为主,兼顾洪水倒灌农田1.4.1农田林网工程农田防护林网设计应兼顾环村林、生态林、路渠防护林布局,选择规则型、自由型、综合型布置。宜在田块周围营造农田防风林,在梯田埂坎处营造梯田埂坎防护林,在田间道路、排水沟、渠道两侧营造护路护沟护坡林。宜沿排涝沟道或机耕道两旁种植,乔木应使用级以上苗木。防护林带林网结构配置时,根据平原、丘陵区不同土地条件,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落叶和常绿树种结合,营造混交林1.4.2岸坡防护工程为稳定农田周边岸坡和土堤的安全、保护坡面免受冲刷,宜结合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小型堤防。平原河网区宜在沟道岸顶、坡面和水边,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来护岸固坡,形成

46、自然生态型防护工程;丘陵山地区和丘岗冲垅区宜采用天然石材、木材与植物形成保护岸坡的生态型防护工程14表 B.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要求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4.3坡面防护工程包括截水沟和排洪沟,为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宜在坡面与梯田交界处布设截水沟,蓄水型截水沟基本上沿等高线布设,排水型截水沟应与等高线取1%2%的比降;宜在坡面上修建排洪沟,用以拦蓄、疏导坡地径流,并将雨水导入下游河道1.4.4植物防护措施1植物净化:利用原有塘堰、低洼地等布设生态净化池,合理确定净化池尺寸,水深不宜小于60 cm,水力坡度宜为0.5%1%。池壁宜采用生态衬砌方式,池底应

47、平整并略具坡度,倾向出口;应合理布置基质和种植本土净化植物(芦苇、香蒲等),净化植物应选择幼苗移植、种子繁育、无性繁殖等栽种。种植方式包括片植、块植、丛植等,根据植物种类确定。净化植物种植密度宜为每平方米1030株;土质以质地松软的黏土壤土为宜,土壤厚度宜为20 cm40 cm;基质应选择稳定性好、具有一定孔隙率、表面粗糙率,取材方便的经济性高的材料,宜多种基质搭配组合。净化氨氮时,宜选用底泥、沸石、蛭石和稻草生物质等功能性基质;净化磷时,宜选用底泥、页岩等功能性基质;净化池基质厚度不应小于20 cm,基质层初始孔隙率宜控制在35%40%;2植物护埂护坡:在梯田种植时,宜采取植物护埂措施,选择

48、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或灌木、矮乔木等配置在梯田田埂坎上,形成农林复合种植模式。排涝沟道生态防护宜选择多年生长草本植物或生态透绿材料1.5农田输配电工程为泵站、机井、耕作机械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所需的强电、弱电等各种措施1.5.1高压输配电工程高压输配电设计范围为变压器以上部分。井灌区高压变电设施宜按供电台区布置,灌排泵站及单水源灌区的高压变电设施,综合考虑周边其他用户供电需要合理布置1.5.2低压配电工程低压输电线路宜采用低压电缆,一般输送380 V及以下的输电电压;农田输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负荷计算,并结合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宜采用三相四线。群井通电工程应根据高压变电设施

49、位置高效布置,变压器与单井启动装置之间的线距宜选择350 m500 m,个别偏远单井适当延伸线距。灌排泵站、移动灌排机械作业灌区,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点对点专线布置15表 B.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与要求(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要求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6科技与信息工程指采用先进科技成果、数字网络技术、智能集成控制、感知应用管理、技术普及等,为提高农田生产效率、绿色产出水平、耕地健康水平、防灾减灾能力等全要素生产率的融合工程措施1.6.1农田信息化管理工程农田信息化系统架构搭建应系统完整,采集层、传输层、应用层设计兼容共享,网络传输方式、设备接口、数据格式、安全防护等主要指标,应满

50、足农田建设管理信息化上报、上图入库、灌排自动化控制、农田生产环境和耕地质量监测、农业机械智能化作业等业务系统功能要求。单个农田项目区布设的物联网局域网络应与各业务纵向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联通。上图入库图表格式应符合省有关规定1.6.2农田生产智能化工程农田生产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灌排设备智能化控制、移动生产机械智能化调度作业、灌溉计量数据实时测报等,应满足数据远动传输和无人值守条件要求。农田灌溉用水计量采集、远动传输上报系统设计应满足省相关要求1.6.3农田生产环境遥感监测工程农田生产环境遥感监测工程设计,包括耕地质量监测站点和生产环境监测站点。功能设计应达到现地感知、远动传输、遥控调度、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