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策略.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9484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策略目前,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儿童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具有现代人的良好素质,必须从小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现代社会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养料,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空间是否宽广.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意识特别强烈,当然这是人之常情嘛!那么为了儿童茁壮地、更好地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之一,要培养出儿童良好的性格,是天下父母和老师必须认真对待和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一、性格的概述(一)性格的定义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

2、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个性中最显着的特征。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2、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没有两个人生长的完全一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自然素质而区别另一个人,因此某中工作对于这个人适宜,对另一个人是另一种工作适宜。”因此对于良好性格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的良好性格是自信、乐观、勤劳、善良、勇敢、正直、谦虚等。(二)性格的特征个体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受到客观环境的各种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保留在心理结构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态度体系。由于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心理特征倾向,所以偶尔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不能被称为性格,只

3、有那种经常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才能被称之为性格.(三)性格的形成因素影响性格的形成,从生物因素来看分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性别、外表、特征、发育早晚;从环境因素来看分为家庭环境(包括父母教养的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学习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育态度,思想教育、园风班风,体育锻炼和劳动)、同伴群体、重大生活事件、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从主观心理因素来看又分为模仿、认同、强化.(四)良好性格的作用1、好的性格能促进学习活动“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均是良好性格所发挥的作用.此外良好性格又能促进生理健康和机能发挥。例如,乐观开朗的性格会使人身心愉快,人体各部分机能发挥正常的作用;而沮丧、狭隘、斤斤计较

4、的性格特征则容易造成人体神经活动紧张,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身心疾病.2、儿童性格的塑造与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爱因斯坦曾指出:“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可见,性格对于一个人的生活、事业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应及早进行培养和塑造.3、家长的作风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们,你们自身的行为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儿童谈话时或者教育儿童学习及命令儿童的时候,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瞬间都是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

5、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讨论别人,怎样欢乐与发愁,怎样读书看报等,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意义。4、父母和老师的培养态度和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很大。积极的培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儿童健康成人;消极的培育方式,会使儿童行为便异,适应社会能力差。心理学研究表明,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有显着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老师是儿童最好、最直接的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和教师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例如,姑姑家的小表弟今年上大班了,爸爸妈妈都是工人,每天都辛苦地工作,陪表弟的时间不多,但是姑爷和姑姑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想到给表弟做榜样,以言传身

6、教的方法来引导他。他们下班回家,进门先换鞋排好去洗手,饭后总要和表弟交流白天他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临睡觉前姑父都会看一会儿书.久而久之,表弟每天放学回家,总会先换好鞋摆好,再去洗手,每次都很认真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亲子工作从不拖拉。每次吃饭前他总会抢先给爸爸妈妈的碗筷摆好,饭后帮助妈妈擦桌子,临睡前也总会把图画书拿出来看一会儿。如今他一直保持着这样良好的习惯,相信这对他今后的成功一定会有帮助的。二、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心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一)儿童年龄特点儿童的年龄一般是(3、4岁6

7、、7岁)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异。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心理在一定范围内或程度上可以发生变化.儿童的性格特征是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心理发展的结果。儿童通过接触现实社会,逐步获得了一定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并将其稳定下来。如:有些儿童由于受到父母过分的娇惯而逐渐变得自私任性;而有一些儿童则由于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爱护而变得友善和乐于助人。(二)儿童性格发展的阶段性儿童性格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塑造而形成的。在这个阶段儿童一方面还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观念与态度,还有相当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所以他们往

8、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一方面,他们又正在把理解到的种种关系逐渐转化为稳定的观念与内部命令,把习得的行为方式变为习惯,所以他们不论是学好还是学坏,都会习与性成。(三)儿童个别差异性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差别.三、儿童性格培养的误区性格对于一个人的生活、事业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应及早进行培养和塑造。但是不少家庭和幼儿园也正因如此,导致培养的结果适得其反。1、打骂数千年来的传统模式-“不打不成器”、“棍

9、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一直影响着家长和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家长和老师在培养、教育儿童得不到成效时,往往会采取这种古老的教育模式,而这种粗暴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还有效果,可是不能持久,还有这种方法会损伤儿童的自尊心和人格,也会使儿童的身心受的极大的伤害.如:与父母疏远,有时还会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所以家长和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态度讲道理,或给儿童提供正确的模仿对象,记得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容易教育的,小孩子的知识是很缺乏的,做父母和老师的应当常常给他们灌输一些必要的知识。”父母和老师们应了解儿童的需要,教给他们文化知识及做人的道理,而不是斥责与打骂。2、溺爱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大

10、多生活在成人的圈子里,可谓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他们大多缺乏小伙伴,缺乏互相爱护与合作的意识,在他们眼里,惟我独尊。家长如果过分的迁就和溺爱就会导致儿童狂妄自大,骄横任性等心理。时间久了,将会纵使儿童形成自私、任性、固执、懒惰等多种不良的性格.在儿童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及时制止,多让孩子与同龄儿童接触,经常给儿童说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的故事,以及吃东西时要请大家一起分享。3、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要求不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父母、长辈和老师对儿童的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点不同,都以各自的教育经验,兴趣教育子女.如果长辈在教育儿童发生矛盾时,会使得儿童

11、无所适从,也不知道究竟听谁的好,极易导致儿童行为反复异常.在这些长辈中,儿童会认为谁容易亲近,对自己疼爱就会听从谁,当然也会模仿。若是长辈爱的方式是溺爱、娇惯儿童就容易形成任性、执拗、撒娇等不良性格。所以父母和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本着科学规范的原则,抱着一颗平常心根据儿童自己的身心特点去培养,切不可对儿童有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应正确的对待儿童的合理需求,该批评时就批评,该表扬时就表扬。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要尽量一致,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四、儿童良好的性格培养的策略(一)儿童良好的性格培养的原则由于性格受到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十分大,且儿童期是良好性格的可塑性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和学

12、校教育必须要慎重对待儿童的培养,同时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则。1、正面引导原则家长和老师应多提供一些良好的行为榜样,多强化积极因素,对于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少加以斥责,多提出正确的要求,以指导其态度和行为。2、因材施教原则老师和家长要根据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类型,在教育的要求、态度和方法上应区别对待。例如,有的儿童做事情不认真,老师和家长应多鼓励少批评,以免挫伤儿童的积极性:有的儿童内向,不爱说话,家长就应努力为他(她)创设一些与人交往的机会,平时多引导他(她)看书读书声,读完之后再说一遍给别人听,时间久了,自然会好。3、平等性原则要平等的对待儿童,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对儿童的支配性态度、否定性

13、态度、专制性态度对儿童的良好性格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儿童的反抗性格,消极性格往往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失当而造成的,任何一位称职的老师和家长在任何情况下对儿童鼓励、公正、民主的态度,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地保护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养成他独立的、积极的性格。4、循序渐进原则老师和家长应了解,良好的性格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在主体与外界不断相互作用下,由“心理状态”渐变而来的。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特征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个体状况,逐步制定出分步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5、巩固性原则儿童的性格特征处于逐渐稳固阶段,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以及儿童性格的可塑性大,一些良好的性格

14、形成后,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在儿童良好性格形成的同时,要不断地注意加强与巩固儿童的良好性格特征。(二)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性格的形成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是有意识的控制环境与教育因素,有目的有方法的去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将是现代每位家长和老师必须认真学习和对待的。1、榜样示范法即主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行为与态度方面的榜样,有意识的对儿童产生影响。由于儿童的知识经验较贫乏,认识水平低,能力较弱,加上又有较强的模仿性。因而,对成人的尊敬和认同,会使他们在行为和态度上极力模仿成人。(1)儿童模仿的对象,是自己的老师和父母,而乐观、开

15、朗、热情、诚恳等良好性格特征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因此,无论是长辈、老师,尤其是父母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扬长避短的给予儿童积极的影响。家长和老师作为儿童的榜样,不仅仅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应意识到自己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一致,不要说的和作的不一样,否则容易使得儿童产生矛盾的心理,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2)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从模仿开始学习生活的。因此,模仿是儿童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模仿作用可大可小。那么,何不把模仿对象换成儿童的伙伴。日本心理学家山下俊郎说过:“要以儿童教育影响儿童,儿童是在与别的儿童交往过程中才开始以“自我为中心

16、”的“壳中解脱出来。”2、尊重了解法家长和老师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看待,尊重他的想法、意愿和情感。儿童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不能强硬的否定他,而要顺其自然,正确引导.切不可动辄打骂儿童,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儿童,硬把儿童的发展塞进自己设计好的模式,或者干脆把儿童作为补偿自己人生的缺憾。家长和老师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压儿童,而是要蹲下身来倾听儿童讲话,听听他的意见,并且尊重他的正确意见,不要事事包办,尽量让儿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时间。3、正确的评价法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期望应合理,培养儿童正确的自我评价。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家长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儿童的成长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儿童向适

17、当的目标发展,如果家长和老师只看儿童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儿童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当然,家长和老师如果总是挑儿童的毛病,贬低儿童,对儿童不抱希望,也同样会伤害儿童的自尊。总之,家长和老师对儿童不合理的期望,无论是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儿童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4、鼓励少批评法当发现儿童的成绩进步时,应加以表扬,做任何事情,自信心是首要的,而一个人的自信心必须从小培养。家长和老师要求儿童整理自己的衣物,整理一遍后,家长和老师应表扬,并指出没整理好的地方,从而使得儿童有自信心,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这对儿童今后的成功非常有帮助.当儿童做事犯错时,家长和老师应帮助他分析错

18、在哪里?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批评、指责。如果家长和老师只是一味地说他这不行那不行的话,那么儿童迟早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就不再求上进了。5、环境教育法(1)家庭环境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是要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生活氛围,父母双方和睦,不在儿童面前争吵打骂。家长和儿童应经常谈心,讲讲俏皮话,多带儿童外出游玩。此外,家长有些事情也可以跟儿童商量决定,使儿童感到能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维护家庭的利益,同时培养儿童动脑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只有创造愉快的充满朝气的家庭环境,才能愉悦儿童的身心,才能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2)幼儿园良好的群体气氛法这种气氛主要是指班级集体气氛。每一个班级会由于集体目标和集

19、体领导的影响.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气氛的班集体,会促进成员奋发上进、不甘落后;而如果班上多数人都消极怠惰、不思上进,那么即使少数儿童想要好好学习,也会因为难以抗拒压力和诱惑而最终陷于“同流合污”的境地。为此教师应针对集体建立明确目标和管理制度,通过组织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如:开展主题活动、游戏竞赛、集体荣誉感等,才是儿童对集体目标的意识,从而使得儿童自觉地追求和维护集体目标。6、配合法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来看,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建立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配合的紧密联系,建立起共同的教育目标,协调好幼儿园与家庭两方面的教育力量。幼儿园与家庭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给予培养和塑造儿童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家访、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网络交流等等。五、结语总而言之,要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一定要重视家庭与幼儿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与教师自身作用。家长和教师的文化程度、培养方式、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到儿童良好的性格。所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是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重要因素。当然,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配合,才能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