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选拔村官及三支一扶资料整理归纳.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2495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选拔村官及三支一扶资料整理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学生选拔村官及三支一扶资料整理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学生选拔村官及三支一扶资料整理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学生选拔村官及三支一扶资料整理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学生选拔村官及三支一扶资料整理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大学生选拔村官及“三支一扶”资料整理归纳一、 基本常识 三大学说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

2、的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方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3、的合称。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七。 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世界十大文豪 1.古希腊诗人荷马; 2.意大利诗人但丁; 3.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5.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6.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7.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8.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期泰; 9.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10.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药典是神农本草经第一部编年体是春秋 第一部传记体是史记 第一部

4、断代体是汉书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我国的三大国粹 中国画 中国医学 中国京剧“四大”我国的四大名亭 醉翁亭 陶然亭 爱晚亭 湖心亭 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四大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青藏。 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 四大文化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丑时:晨一时至三时 寅时:三至五时 卯时:五时至七时 辰时:七时

5、至九时 巳时:九时至十一时 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 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 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 戌时:十九时至十二时 亥时:二十一时至二- 41 - 中共十七大基本知识问答1、中共于何时何地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答:中共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历时7天。 2、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的主题是什么?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就是中共十七大的明确主题。 3、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根本意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明确阐述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5、根据十七大的全面部署,今后五年的七大任务是什么?答:一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7、建设;五要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六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七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6、中共十七大对执政党建设的32字目标是什么?答:中共十七大对执政党建设明确提出的32字目标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7、遵照十七大报告怎样“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答:一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二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三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

8、主义法制国家”;四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五要“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六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十七大报告中60多次提“民主”,对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命题? 答: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报告中的有关新命题主要有以下八点:一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二是“扩大民主”成为全面小康新目标;三是政治体制改革从“积极稳妥”改为“不断深化”;四是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五是“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六是“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七是“以扩大党内

9、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八是“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9、遵照十七大报告怎样“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答:一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五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10、十七大报告对教育及教育公平是怎样定位的?答:十七大报告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11、十七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是怎样明确的?答: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

10、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2、十七大报告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怎样明确的?答: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13、十七大报告对思想教育提出的“三用”要求是什么?答: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二要“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三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14、十七大报告对思想道德教育是怎样要求的?答:

11、十七大报告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建设”。 15、十七大报告要求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尚?答: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16、十七大报告对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态度、认识和定位是什么?答:中共十七大报告对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态度、认识和定位是“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17、中共十七大报告高举的一面旗帜和坚持的一条路线及为之实现的一大目标是什么?答:十七大高举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12、帜”,坚持的一条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之实现的一个目标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18、中共十七大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四点根本要求是什么?答:四点根本要求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9、中共十七大对到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有何重要修改?答: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将经济总量改为人均标准。这将使202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原定的3000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这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 20、中共十七大从民生的角度对全面小康的“五有”提法是怎样概括的? 答:“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

13、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中共十七大从民生角度对全面小康的全面概括。 2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项新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增强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了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生,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2、十七大报告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时,中国将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答:十七大报告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世界将看到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4、、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一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比较良好的国家。 23、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出中央领导机构的情况怎样? 答:选出政治局委员25人,我市汪洋书记进入政治局。选出政治局常委9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及周永康等。选出胡锦涛继任总书记。选出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何勇、令计划、王沪宁等6人任书记处书记。选出中央军事委员会,胡锦涛继任主席,郭伯雄、徐才厚任副主席。选出贺国强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七大报告必背观点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报告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写到主标题上

15、,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 2、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

16、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首次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任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这一表述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将“建设”改为“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

17、主义伟大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6、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突出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奋斗”,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7、作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论断。 8、全面概括和论述改革开放的目的。指出:改革开放是

18、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9、明确提出十六大以来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二、关于科学发展观1、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

19、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完整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指出: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4、概括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

20、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表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增加了“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和“统筹国内

21、国际两个大局” 等内容。 7、首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报告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8、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提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9、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且增加“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

22、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0、“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写入党的文件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1、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目标和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

23、又好又快发展”。 12、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1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4、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概念和目标。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5、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民

24、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这是对邓小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重要论断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重要论断的延伸和拓展。 16、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报告在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时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7、首次提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动”,把这作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前提和条件,并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

25、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动机制。” 18、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19、首次将“和谐文化”写入党代会报告之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等。 20、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鲜明提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1、明确

26、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2、改变十六大报告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

27、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等。 24、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即: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科技丰碑人物一、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整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以极高的评价,常把他和牛顿、高斯并列为有史以来三个贡献最

28、大的数学家。他的论浮体是古代第一部流体静力学著作,并第一次将数学用于流体静力学,阿基米德亦因此被尊称为流体静力学的创始人。 阿基米德的著作是数学阐述的典范,写得完整、简练,显示出巨大的创造性、计算技能和证明的严谨性。二、 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00-?)欧几里得是古代最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古希腊数学家,几何学的鼻祖。公元前300年左右,他所著几何原本13卷,是世界上最早公理化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中,虽然很少有他自己的学说,但他充分总结了前人的生产经验和研究成果,从公理和公式出发,运用演绎法,经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创立了著名的欧几里得几何(简称欧氏几何),其中包括有整数论的许多成果,如求两整数的最

29、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等。 三、 哥白尼(1473-1543)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哥白尼以毕生的精力去进行天文研究,创立了天体运行论这一“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四、 伽利略(1564-1642)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因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30、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五、 牛顿(1643-1727)伟大的科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该书被看作经典物理学的圣经。内容包括绝对时空观、惯性体系、相对性原理、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迭加原理(平行四边形原则)。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使经典物理学中多处积累的显得有些杂乱无章的大量成果系统化了,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波普写道:自然界和自

31、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成为光明。六、 富兰克林(1706-1790)富兰克林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并在著名的风筝实验基础之上发明了避雷针。在热学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可以节省四分之三的燃料,被称为“富兰克林炉”;在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戴上这种眼镜既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也可看清远处的东西。他和剑桥大学的哈特莱共同利用醚的蒸发得到-25的低温,创造了蒸发致冷的理论。七、 伏特(1745-1827)伏特是电池的发明人。他在1800年造出了第一个电池,以酸或盐水浸泡了的纸板将一系列铜板和锌板组成的磁碟分开,这是所

32、有的现代化的电池的基础,并且它是极重要的科学发现,因为它是第一个产生电流的方法。八、 爱迪生(1847-1931)爱迪生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1879年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1909年费时10年,到1919年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蓄电池。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九、 爱因斯坦(1879-1955)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

33、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十、 法拉第(1867-1917)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运动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

34、的基础。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常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年月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

35、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3)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

36、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4)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

37、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5)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6)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

38、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7)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8)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

39、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9)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10)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l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

40、、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12)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13)稳

41、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06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14)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

42、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切实做好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5)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16)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17)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18)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

43、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19)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

44、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20)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

45、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21)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

46、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22)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3)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47、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24)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妥善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