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n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职员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职员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监总厅计划〔2007〕8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相关印发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导书(四)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安全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进展情况,为规范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基础环境和设施标准,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现将委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编制《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各级节点机房和布线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导书(四)》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以此为指导,做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相关节点机房和布线工程。
二○○七年一月十九日
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各级节点机房和布线工程技术规范
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导书(四)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七年一月
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包含四级节点,各级节点应依据网络、服务器等系统设备数量和规模不一样、机房面积不一样,对照本技术规范和国家相关标准实施机房和布线工程,以满足各级节点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实际需要。各级节点能够依据本身信息化建设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升和扩展本节点机房和布线工程实施标准,但最少应满足本技术规范所要求相关要求。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项目验收将以本技术规范为基础依据。
本技术规范参考中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1993年2月1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 、建设部联合公布,1993年9月1日实施)制订,如和国家相关标准不一致,以国家标准为准。
省级节点机房和布线工程技术规范
1.机房工程实施要求
1.1总体标准
应设独立机房,不应和其它任何非信息系统设备共用同一空间。依据机房功效、规模等实际情况,为了确保机房内不一样设备对环境不一样要求,便于空调控制、灰尘控制、噪音控制和机房管理,应采取隔离墙将大空间分隔成不一样功效区域。机房区内隔断墙无须隔热,可使用玻璃隔断。对于面积小、功效单一机房不需要分区。
机房应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电磁屏蔽方法。机房位置应尽可能选择在建筑平台中间区域并靠近竖井,以方便工作区网络布线,和和所在建筑物供电、消防、通讯线缆联接。
和机房无关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机房。
楼层选择应考虑空调机室外冷凝器安装。对于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室外冷凝器不得低于室内机3米,不高于室内机20米。放置冷凝器平台应有足够面积,通常两机组之间、机组和墙之间距离要求≥1米。对于舒适性空调,应尽可能将其室外机放在机房近处,避免因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距离过远或室外机和室内机高差太大而造成耗电量增加、效率降低、空调机寿命减损。同时应立即检修排水不畅水管,预防空调机漏水造成设备损坏。
1.2机房承关键求
在选择机房位置时应立即确定机房所在建筑楼层楼板承重能力,对照本节点机房建设规模和设备数量,核定该承重是否满足需要,并采取对应加固方法。加固方法对活动地板下送风不得有大阻挡。
1.3机房装修要求
机房装修应遵照国家相关标准,采取防火材料、防静电材料。墙面装饰宜采取贴墙材料(如铝塑板、彩钢板等)饰面,应做到:表面平整、气密性好、易清洁、不起尘、不变形。墙体基层应做好防潮、屏蔽、保温隔热处理。活动地板下地表面应进行防潮处理(如涮防潮漆等)和下送风空调区域地台保温处理,确保下层顶板表面不会因楼板和冷风温差而结露。
机房门窗应采取防火防盗门窗,机房内门窗可用无框大玻璃门,确保机房安全,也确保机房内有通透、明亮效果。机房外窗应为双层密封窗。
机房应采取防静电活动地板。应符合《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中国国家标准 GB 6650-86)。活动地板应可拆卸,全部设备线缆连接、管道连接及检修更换全部应方便。活动地板高度应不低于350毫米。
机房墙面装饰施工中应做严格密封处理(尤其是活动地板下密封),不能有漏风缝隙,以确保机房正压和洁净度。
1.4机房内环境要求
应安装独立空调系统,确保二十四小时运转,维持机房内恒定温湿度,以确保设备使用环境;应对门窗作密闭处理,以确保环境清洁;机房应避免阳光直射;机房必需安装新风系统,新风应有2~3级过滤,最终一级过滤应为亚高效过滤器,以补充机房新风和维持机房正压和洁净度。机房内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需采取严格防漏方法。
机房应配置标准尺寸网络机柜和服务器机柜,方便网络、服务器等标准设备机箱能够顺利上架固定,机柜前后门不应采取封闭式,应采取透气性好网孔式柜门,以确保设备得到良好通风和散热。
1.5机房电气要求
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主设备负载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外设设备、测试设备及监控系统,其供电质量要求很高,应采取UPS来确保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辅助设备负载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维修设备等,由市电直接供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旁路装置,避免系统故障或维修时中止电源。未经不间断供电系统提供电源不可直接向主设备供电,不间断供电系统容量应满足本节点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并考虑合适余量,尽可能避免不间断供电系统带较大负荷运转,有条件能够安装一主一备两套系统或采取模块化不间断电源系统实现系统冗余。后备电源时间视所保护计算机设备及其应用系统情况而定,以确保断电时管理人员有足够时间能够对系统进行必需保护性操作。
机房电气装置应选择优质电缆、线槽和插座。插座应分为市电、UPS及关键设备专用防水插座,并应有显著标识。照明应选择机房专用无眩光灯具,应确保主机房平均照度大于500Lx(勒克斯)。
机房宜采取双回路供电,由所在建筑物总配电柜直接提供。有条件可使用后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关键备用动力电源,其容量应包含UPS基础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基础容量、应急照明及关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负荷容量。
机房所在建筑必需安装避雷针等防直击雷保护装置,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方法。机房电源应采取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取架空进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雷雨较为频繁地域或有条件地域应在建筑物总配电柜、机房电源输入端、不间断电源输出端分别安装三级防过压保护装置,以预防感应雷所引发雷电浪涌和其它原因引发过电压。
机房接地应包含机房计算机直流逻辑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等四种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欧姆);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欧姆);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实施。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逻辑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它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信号系统和电源系统、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不应使用共地回路。灵敏电路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预防地回流和静电感应而产生干扰。
1.6机房消防要求
依据本节点规模选择消防模式,应采取气体灭火方法或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系统应有二十四小时监控和报警装置,并和所在建筑物消防系统联动,不然应安排专员值班。
1.7机房管理要求
机房应专员管理、进出应有登记,方便以后审计。有条件应经过门禁系统进行自动统计和管理审计。
应做好机房漏水检测,机房水害起源关键有:机房天花屋面漏水;机房地面因为上下水管道堵塞造成漏水;空调系统排水管设计不妥或损坏漏水;空调系统保温不好形成冷凝水。
应对机房设备运行状态、温度、湿度、洁净度、供电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开关状态等进行定时监控并统计历史数据,为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确保。
有条件可采取计算机系统实现上述综合监控和管理。
2.布线工程实施要求
布线系统应严格根据标准设计、施工、测试。同时,选购布线系统应着眼于未来,确保构建布线系统有足够传输余量,从而满足未来3~5年网络升级更新。现在应以超五类和六类布线系统为关键选择。
机房内强、弱电走线应显著分开,以避免电磁干扰,通常要求强电采取地板下走线,弱电采取上走线,强电采取线槽,弱电采取吊装金属梯架。
工作区信息点布设数量应考虑充足,确保每台计算机直接接入机房内交换机,不应在工作区设二级交换机级联,工作区和机房之间布线距离超出相关布线标准要求传输距离,应使用光纤布线作为骨干线路并经过交换机内部光纤模块进行交换机级联。
机柜内配线架、模块、跳线应和所选布线系统类型、性能要求、国际标准统一,并尽可能使用同一厂家产品配合使用,以使整个系统性能更为优化。工程完工后应使用测试仪根据所选种类布线系统国际标准要求进行链路和通道现场测试,以证实其能够满足标准要求指标。
布线施工应选择含有对应资质并受过所选布线系统厂方培训工程队伍,在施工中应预防线缆物理损伤、松动、变形、受力等,以避免损耗和串扰。
机柜内、工作区全部信息点应有清楚、正确、牢靠标识。机柜和工作区跳线应使用原厂产品,尽可能避免手工压接(六类系统不许可手工压接),以确保网络负荷较大时传输效果。
市级节点、煤监分局节点、县级节点机房和布线工程标准参考省级节点要求,依据本节点信息化建设规模实施。
原文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