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0193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7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91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的应用 张秋月 华师附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摘要: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时间: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对象:90 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组原则:入院时间,组别:对照组(45 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5 例,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护理后心理状态 SAS、SDS 评分、出院后 6 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 GQOLI-74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2、.05);出院后 6 个月两组死亡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能够显著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建议推广。关键词: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不良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73.5 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最为常见1,起病较急且发展迅速,即便是得到及时救治,仍旧有很多患者会出现后遗症,降低生活质量。心律失常属于 AMI 常见并发症之一,现阶段临床中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术)为治疗“金标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胸

3、痛及冠脉缺血症状,快速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并缩小梗死面积,预防左室重构并尽可能保护心脏功能2,但常常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不当、心理负性情绪过重等因素导致救治效果不佳,出院后再次住院或死亡的概率较高。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救治期间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3,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时间:2020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对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组方式为入院时间先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

4、纳入患者 90 例,将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入院就诊的 45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 17 例、28 例,年龄范围 33-79 岁,平均年龄(56.296.15)岁;将 2021 年 7 月-2022 年 6 月入院就诊的45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 19例、26 例,年龄 35-77 岁,平均年龄(54.925.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同质化,P0.05,适合临床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进一步确诊;发病时间6 小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患者意识清楚且有家属陪同。排除标准:

5、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既往心律失常史;合并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给予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叮嘱家属清淡饮食,同步做好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建循证护理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护士长和4名年资不低于3年的护士组成,均接受循证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详细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特征、相关风险因素、并发症等,参考患者的既往检查报告并根据患者此次发病具体情况快速找到护理重点,例如不良情绪、心功能异常等;依据:查询知网、万方等文献资料库,详细了

6、解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既往研究报告内容,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传统护理方案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实施:a.持续性监测心律失常时间,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及时通知主治医生;b.详细了解疾病的基础用药知识,根据患者的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92 表 1 症状改善时间,d 组别 n 低血压 心悸 胸闷 对照组 45 5.221.46 4.161.08 4.271.16 观察组 45 4.490.91 3.550.73 3.540.93 t-2.846 3.139 3.294 P-0.006 0.002 0.001 表 2 心理状况,分 组别

7、n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5 51.976.55 36.315.72 54.387.11 37.935.78 观察组 45 52.166.81 32.473.24 55.026.22 34.325.18 t-0.135 3.918 0.454 3.120 P-0.893 0.000 0.651 0.002 表 3 生活质量,分 组别 n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对照组 45 65.475.32 54.284.11 66.445.36 69.165.58 观察组 45 72.844.75 62.695.37 72.124.84 78.336.2

8、4 t-6.932 8.343 5.276 7.348 P-0.000 0.000 0.000 0.000 表 4 不良事件n(%)组别 n 恶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力衰竭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5 2(2.67)1(2.22)2(2.67)1(2.22)6(13.33)观察组 45 0(0.00)0(0.00)1(2.22)0(0.00)1(2.22)-3.873 P-0.049 表 5 再住院率及死亡率n(%)组别 n 再住院率 死亡率 对照组 45 10(22.22)1(2.22)观察组 45 3(6.67)0(0.00)-4.406 1.011 P-0.036 0.315

9、往治疗情况及当前身体状况给予用药指导,详细阐述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并叮嘱家属密切监测患者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出现及时通知护士;c.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简单讲解疾病发生情况并告知救治思路,重点解答患者及家属疑虑,缓解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对于病情稳定后有明显负性情绪的患者进行一对一交谈,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影响,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患者所思所想,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如果患者仍旧心理压力过重,可以询问患者是否需要接受专业心理医师干预;d.饮食干预,向患者本人或家属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和饮食偏好,饮食方案的制定应当以清淡、易消化为原

10、则,规避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并根据家属提供的患者日常饮食习惯找出问题,叮嘱家属加强日常饮食监督,让患者科学营养均衡饮食;e.康复指导,绝对卧床期间可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叮嘱家属为其翻身并进行局部按摩,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心功能训练,如深呼吸闭气等,以辅助改善心肌供血情况,有效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出院后随访 6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其中症状包括低血压、心悸、胸闷;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分

11、数越低心理状态越好;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分值 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2.0 软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2x检sx sx sx 2x2x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93 验;症状改善时间、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为计量资料,用(sx)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表示有意义。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 P0.05,见表 1。2.2 心理状态 护理前 P0.05,护理后 P0.05,见表 2。2.3 生活质量 P0.05,见表 3。2.4 不良心血管事

12、件 P0.05,见表 4。2.5 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死亡率对比 P0.05,再住院率对比 P0.05,见表 5。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现象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治疗时通常以快速开通闭塞冠脉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为原则,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心肌缺氧、缺血现象,保护并维持心功能,以 PCI治疗为首选方式,但由于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猛,除了积极配合治疗之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也十分重要。循证护理是近几年新型的一种护理手段,弥补了常规护理措施重点针对疾病的不足,更加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批判性思维方式与护理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全面优化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3、,具有持续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临床应用优势4,已经有多项研究将循证护理用于临床且取得了突出成效。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组建专项循证护理小组,加强护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重点分析院内既往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病例资料与护理效果,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报告找到循证依据,最后以本次纳入患者的病例资料为核心,科学制定以循证为依据的护理方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低血压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分析主要是因为循证护理中的组建循证护理专项小组,提前查阅先关资料并充分了解患者病历,抓住了护理重点,因此能够辅助治疗手段显著提升

14、治护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快速缓解;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主要是因为循证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心理疏导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重点突出对患者主观意识、认知的干预,通过了解患者当前的内心真实感受以及对疾病的看法来进行针对性专业知识讲解,确保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全程以倾听为主、引导为辅,让患者的负性情绪可以合理宣泄,令患者可以感受到最大限度的被理解、被尊重,从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目的;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主要是因为循证护理措施相比于常规护理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前从患者的既往病例和家属口中了解到护

15、理重点和风险点,从循证医学的思路使护理措施更加有效5,同时所有护理手段均将患者的感受和意愿放在第一位,促使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并通过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和康复指导,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规避生活中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不良事件,提高生活质量。另外,本次研究还通过出院后随访 6 个月,了解到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显著较低,分析主要是因为循证护理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指导患者逐渐回归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显著提升了生活质量,也能够遵医嘱规范用药,因此再住院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有所下降。但本次研究可能存在研究时间不长、样本选取量较少等问题,且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选

16、取缺乏全面性和充分随机性,例如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出院后随访 6个月,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性,分析该结果不仅受到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影响,还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本人将持续这一课题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结论,调整循证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数据支持。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负性情绪,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建议推广。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94 参考文献 1郑春风,许玉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

17、,12(33):43-45.2许亭亭.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0):2527-2529.3陈丽花,张雪好.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 常 护 理 中 的 应 用 效 果 分 析 J.中 外 医疗,2022,41(05):167-171.4邵文静.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价 值 和 满 意 度 观 察 J.心 血 管 病 防 治 知识,2020,10(24):59-60.5丁一.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功 能 及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J.河 南 医 学 研究,2020,29(20):3821-38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