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无私到融通:抵达“一贯之道”的理想彼岸——周一贯先生“一贯之道”的内涵解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5585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无私到融通:抵达“一贯之道”的理想彼岸——周一贯先生“一贯之道”的内涵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无私到融通:抵达“一贯之道”的理想彼岸——周一贯先生“一贯之道”的内涵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无私到融通:抵达“一贯之道”的理想彼岸——周一贯先生“一贯之道”的内涵解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视野丨编辑赵静从无私到融通:抵达“一贯之道”的理想彼岸-周一贯先生“一贯之道”的内涵解读季科平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浙江绍兴3 1 2 0 3 9摘要:先生的“一贯之道”,不仅是形而上,而且形而下,甚或是两者的统一。用心解读其内涵,便会发现“一贯之道”的底色是无私,先生的无私好像没有边界、没有亲疏、没有天花板;“一贯之道”的高度在融通,哲学与教育的融通,理论与实践的融通,阅读与写作的融通融通让先生的研究融会贯通,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无私到融通,抵达的是“一贯之道”的理想彼岸。关键词:无私;融通;一贯之道“吾道一以贯之”,这是我国教育开山鼻祖孔子的行为准则。几千年来,这条行为准则不知影响了多少

2、有识之士,当然也成就了无数大家。曾在清朝任过县府幕僚的周一贯先生的外祖父对“吾道一以贯之”也是情有独钟,外祖父就取“吾道一以贯之”之意,为他起名为周一贯。周先生字“道原”,与名“一贯”相呼应,强调了“道还是原来的道”,又一次凸显了“吾道一以贯之”之意。“吾道一以贯之”是外祖父对其的希望,之后也成了一贯先生自已一生的信条。于是周先生为自已写下了这样的座右铭:“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勤奋做人,低调处世,吾道一以贯之。”从1 5 岁开始,整整7 3 年,周一贯先生用心锻造着属于自已的难能可贵的“一贯之道”。先生的“一贯之道”,不仅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甚或是两者的统一。用心解读其内涵,便会发现

3、“一贯之道”的底色是无私,“一贯之道”的高度在融通,从无私到融通,抵达的是“一贯之道”的理想彼岸。“一贯之道”的底色:无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读着吕氏春秋中的这句话,我似乎对先生的无私有了更深切认识。天无私,所以它能覆盖整个世界;地无私,所以它能承载世间万物;日月无私,所以能普照世间;春夏秋冬四时无私,所以它们总是能自在有序运行。先生无私,所以他引领、辐射了众多的骨干教师,自己也成了教育大家。先生的无私好像没有边界。他退休后曾在1 3 所学校任顾问,穿行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或探讨办学方略,或设计学校文化,或引领教改实验,或指导课程建设;或推进课堂改革;或带教青

4、年教师即使没有担任顾问的学校,他也会应邀前去“顾问”,为他们指引发展的方向。鲁迅小学的“立人教育”、塔山小学的“应天教育”、金近小学的“儿童文学教育”、柯桥区实验小学的“智慧教育”、柯桥小学的“生本教育”、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的“尝试教学”等等,不少学校的发展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心血。他好像什么都会,什么都懂。2 7 年来,他通过担任学校顾问、担任名师班导师、招收人室弟子、861语文教学通讯小学1 2 0 2 4.1编辑赵静视野开办专题讲座、展开个别辅导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文及书评,在其中,我们触摸到了一位学者无私的风小学语文名优教师。他为绍兴市带导结业的名师班学范,领略了先生博大而丰富的教育思

5、想。邀先生写序员多达3 0 0 余人,有1 0 多位评上了特级教师、正高级的,甚至有和先生素未谋面的青年名师,先生却从不教师。而先生培养的又何止是绍兴市的教师,我们绍推,欣然下笔。他说他应约为省内外教师出版的书兴的教师,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罢了。写序文、写书评,乐此不疲,是出于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由衷欣慰:有那么多的有识之士关注教育研究,先生的无私好像没有亲疏。有那么多的青年教师正在昂首阔步地走向专家教师,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只要有求于先生,不正是生动地预示了中国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光辉灿先生一概不拒。用他自已的话说“谁,我都帮”。因为烂吗?先生无私,所以先生对后辈的提携总是不遗余力、毫难怪

6、先生能够成为一个当代的语文教育家,“非无保留。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他一样真正地热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先生的无私也成就了先生爱语文教育。不知有多少的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引下自己。挥洒青春、迅速成长。北京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认为周一贯先生就是她专业生命里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他人。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永远记得先生的赠言“好墨色是磨出来的”。他说先生的心中有光,这束光曾映红了他专业成长的天际,也曾对他发出过善意地告诚。他说如果没有周一贯先生,也许他的专业成长会遭遇更多的弯道和陷阱“童化作文”的倡导者吴勇原本与先生素味平生,但当吴勇登门拜访、请教先生时,先生诚心相待、倾心而教,还欣然地挥毫写下

7、了自己的座右铭相赠,鼓励吴勇继续走好“童化作文”研究之路。只要有老师鼓起勇气前来请教,不论亲疏,不论是当面请教还是电话请教,先生总是耐心地作答,热心地帮助,为老师们指点迷津,解除困惑。周先生常说在语文研究的大道上,大家都是同行者,能帮一把就要帮一把。先生的无私好像没有天花板。这一生,先生不知为多少人评过课,做过指导。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何夏寿出版了一本书,题目就叫请周一贯先生评课。他里面所有的课例都是周一贯先生指导并点评的。后来不久,笔者出版了一本“童真语文”的好课课谱,里面的所有课例也是周一贯先生指导并点评的。接着,弟子张幼琴也说要出这样的书,深圳的特级教师肖绍国也想出这样的书,周老师都笑着

8、答应。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周老师要在原先指导他们的基础上,还要再单独给他们做一次又一次的指导,写下一篇又一篇的课评。这一生,先生不知为多少人写过序文,写过书评,做过提升。周一贯序言书评选集这本书就收集了先生写的部分序“一贯之道”的高度:融通融通即融会贯通,融通也充分体现了周一贯先生“一贯之道”的高度。哲学与教育的融通,理论与实践的融通,阅读与写作的融通融通让周先生的研究融会贯通,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哲学与教育的融通。早年在嵊州市初级师范读书时,周先生在一位姓严的青年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的时间自学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联共(布)党史。直到今天,先生还依稀记得严老师开导他的

9、那番话:学教育先得从哲学人手,哲学是“聪明学”,通过哲学了解世界,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当然就可以去理解各门学科的共有规律了。认真拜读周先生的著述和文章,不难发现其中就充满了哲学思考:原点思维、求本之道、教学生态、田野课堂、主流价值等等。先生以史为鉴,从汉民族文化的哲学思考出发,提出了“一分为三、辩证统一”的语文教育生命观。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改革要以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要力避“一分为二”的绝对化,要以“一分为三”来对语文教育生命做哲学思考。语文教育应强调“辩证统一”的一面,应统一于人的生命开发,和谐融通于人的生命活动。先生善于运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来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坚持用融通

10、形成合力,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周先生耕耘教坛7 0 余载,带导名师数不胜数。他2024.11语文教学通讯小学丨8 7视野1 编辑赵静一直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坚持让理论从实践的土壤中自然地生长出来,总结提炼后的理论又回过头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得以自然的融通,具有了更大的生命活力。先生的理论着重体现在他的著作上,体现在他的“四论”“四观”上。“四论”指的是语文教学方法论、训练论、设计论及优课论;“四观”指的是生本观、儿童观、文化观、生命观。“四论”“四观”层层推进,凸显了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丰富多元、博大精深。而实际上除了“四论”“

11、四观”,先生还对研究性阅读、儿童作文、教师写作、语文教研等等这些来自实践的主题也展开了深人的研究,形成了自已清晰的理论认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周一贯先生深受古越文化的浸润,近年来,先生一直致力于“越语文”这一课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越文化”源远流长,气象万千,灿烂的“越文化”促发了“越语文”之生机。周先生引领我们从“越文化”走向“越语文”,“越语文”陈列馆、“越语文”名师坊、“越语文”大课堂以及“越语文”期刊等研究平台逐一建立,“越语文”的各项研究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心有干千结”,先生说做了一辈子的语文教育,他晚年的心结竟是“越语文”,他认为我们要在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中打造“越语文”的群

12、体风格,开创“越语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美好未来。先生淳淳告诫:“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让传习录中的这句话,成为“越语文”行动之座右铭。阅读与写作的融通。周先生自称自已是“三耕族”,即“目耕、笔耕、舌耕”,还专门作了三耕铭以记之。其中的“目耕”指的就是阅读,“笔耕”指的就是写作,先生一直以耕耘者的姿态行走在语文教育的大道上,乐此不疲。先生的“目耕”与“笔耕”与他的“容膝斋”书房密切相连。书房从“室仅容膝”到如今宽敬的满屋书墙,一直不变的是先生埋头耕耘的身影,是先生的阅读与写作在这里达成融通。“目耕”让先生“目织亿万里,神交五千年”“哲思纸上得,学识读中生”,更是让先生

13、“可以会先圣,交今贤”,在其中获得了丰富的资料、丰足的学养。“笔耕”让先生“笔驰云霄上,脚踏大地行”“一句三思得,乐从心底生”,更是让先生“可以品韵味,抒性情”,在其中宣泄了胸臆,深化了研究,陶治了精881语文教学通讯小学1 2 0 2 4.1神。因为融通,先生的“笔耕”具有了更鲜活的、更深刻、更专业的表达。因为融通,先生把学问做到了极致,构成了他自已独特的生命姿态。可以说,先生的写作史便是他的专业发展史。周先生常对我们说:“岁月留文不留命,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创新,我们的奉献,我们的体会都需要借助文字来保留,来传递。”语文教学通讯C刊创刊4 0 余年,先生在这个刊物上发表文章达4 0余万字。从

14、2 0 0 7 年开始,他连续1 6 年为这本刊物撰写年度综述与评价。他通过阅读每一期的刊物来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研究走向,他由点及面,在有重点的融通中创新写作:2 0 1 9:“统编教材年”的语文教学通讯C刊的响应语文教学通讯C刊),重塑语文教学新样态“双减创优”:2 0 2 1 年“通讯C刊”深化课改启新章“2 0 2 2”一一奋进新征程的“通讯C刊”每篇综述文稿就是刊物的年度记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不仅展现了先生真实的读刊体会,还展现了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时代风云,为全国的小语课改竖起了一座创新的“风向标”。先生说到了他这个年纪(八十八岁高龄),经常可以看到“垂死挣扎”“坐以待毙”这两种生命状态。“坐以待毙”的生命状态消解了一切生的意义,把生的核心定格在玩乐享受上。他说他选择的是“垂死挣扎”的生命状态,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状态。加倍珍惜当下的“生”,心底无私天地宽,努力用融通的方式来拓展生命的厚度及宽度。此时,我想到了中庸里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让我又想到了道德经中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不都是周一贯先生的生动写照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