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诚信应考 考出水平 考出风格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09 - 2010学年第 二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计算机组成 》
开课单位: 计算分院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2010_年_7_月_6日;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_25_题,每题_1_分,共__25__分。)
1.一条机器指令是由若干条______________组成的序列来实现的,而机器指令的总和便可实现整个指令系统。
A. 微操作 B. 微指令 C.指令 D. 微程序
2.在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方式中,______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D.以上都不是。
3. 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______设备。
A 智能化 B 交互式 C 远程通信 D 过程控制
4.某中断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取样的数据,并将其保存到主存缓冲区内。该中断处理需要X秒.另一方面,缓冲区内每存储 N个数据,主程序就将其取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需要Y秒,因此该系统可以跟踪到每秒______次中断请求。
A.N / (X + Y)N B. N / (NX + Y)
C .min[1 / X ,1 / Y] D。 max[1 / X ,1 / Y]
5.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______。
A 存放数据 B 存放指令 C 存放数据和程序 D 存放微程序
6.系统总线中控制线的功能是______.
A 提供主存、I / O接口设备的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
B 提供数据信息
C 提供时序信号
D 提供主存、I / O接口设备的响应信号
7.DMA方式______。
A.能用于高速外围设备的信息传送,并能代替中断方式;
B.不能取代中断方式;
C.可以向CPU请求中断以开始数据传送;
D.能取代中断方式.
8.某机具有先间接寻址后变址的寻址方式,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则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______。
A.EA = (X) +D; B.EA = (X) + (D);
C.EA = ((X) +D); D.EA = X +D.
9。 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取一条微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的时间叫__________.
A.CPU周期 B.微指令周期 C.时钟周期 D.机器周期
10.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操作是取指令;
B.为了进行取指令操作,控制器需要得到相应的指令;
C.取指令操作是控制器自动进行的;
D.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操作是取数据。
11.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的方式中,DMA方式的特点是______。
A.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B.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C.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D.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12.若9BH表示补码(含1位符号位).其对应的十进制数是______。
A.27; B.-27;
C.-101; D.101。
13 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采用奇校验的字符码是_____。
A 11001001 B 11010111
C 11010001 D 11001000
14 .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功能(JMP 35H)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35H送入______。
A.PC; B.地址寄存器;
C.累加器; D.ACC
15.微程序控制器比组合逻辑控制器速度要慢,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从____________读取微指令的时间.
A.主存储器 B.控制存储器
C.高速缓存 D.指令寄存器
16. 以下不属于CPU内部寄存器的是 ______________ 。
A。中断允许寄存器EI B.指令寄存器IR
C.程序计数器PC D。 地址寄存器AR
17。 慢速或中速的外围设备和CPU进行I/O操作时,采用的定时方式是:__________ 。
A.同步定时方式 B异步定时方式
C.交叉定时方式 D 并行定时方式
18。 中断服务程序除执行保存现场、恢复现场、开放中断并返回主程序任务外,对要求中断的设备进行服务,使其同CPU交换______ 的数据,或作其他服务。
A. 1KB B. 一个字
C.一个字节 D。 一位
19. 指令系统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_.
A 实现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B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 可直接访问外存;
D 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的难度;
20.中断处理过程中,__________项是由硬件完成的。
A。开中断 B。关中断 C。保存CPU现场 D。恢复CPU现场
21 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
A.RR型指令 B.RS型指令
C.SS型指令 D。空操作指令
22. 在独立请求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__________ 。
A.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
B.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C.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D.有N分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
23. 虚拟存储器与主存之间的地址变换是__________ 。
A.由程序设计人员编程时完成
B.由操作系统控制完成
C.由相联存储器完成
D.由硬件独立完成
24. 中断向量地址是:_________。
A 子程序入口地址 B 中断返回地址
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指示器 D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25 直接映射cache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简单。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
A 它比其他cache映射方式价格更贵
B 如果使用中的2个或多个块映射到cache同一行,命中率则下降
C 它的存取时间大于其它cache映射方式
D cache中的块数随着主存容量增大而线性增加
得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__10__题,每题__1___分,共__10___分。)
1。 在DMA传送方式中,一次数据传送完毕后,接口会以________方式通知CPU传送过程的结束。
2. 主存容量为32KB,虚存容量为1MB,如页面大小为2K,则页表长度为________ 。
3。 CPU 并行处理技术中的并行性包括两种含义,分别指同时性和 __________。
4。 在当代总线结构中,总线控制器完成几个总线请求者之间的协调与________任务。
5。 计算机运行时,指令和数据存放在____________中,而机器微指令存放在控存中。
6。 cache主要解决主存与CPU的速度差异问题;而就性能价格比的提高而言,虚存主要是解决_______________问题,另外还包括存储管理、主存分配和存储保护等方面。
7.机器指令由两个字段组成,其中操作码字段表征指令的操作即特征与功能,而____________字段指示操作数的地址。
8.某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128K×32位,按字编址,该芯片的地址线数目为_______________。
9. 某指令有效地址计算表达式EA=(PC)+D, 其中PC为程序计数器,D为偏移量,则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寻址方式。
10. 在补码加减计算溢出判断中,变形补码判断方式对两个符号位进行______运算以进行溢出判断。
得分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__5__题,每题__7__分,共__35___分。)
1。流水线结构分析
(1)什么是流水线的断流?造成的原因有哪三种?
(2)请指出以下各组指令间存在何种数据相关:
(I) I1: STA M(A),R3 ; (R3)->M(A),M(A)是存储器单元
I2: SUB R3,R4,R5 ; (R4)—(R5)—〉R3
(II) I3 MUL R3,R1,R2 ; (R1)×(R2)—>R3
I4: SUB R3,R4,R5 ; (R4) — (R5)-〉R3
(III) I5: SUB R1,R2,R3 ; (R2) — (R3)->R1
I6: ADD R4,R1,R5 ; (R1) +(R5)->R4
2. 如图所示为CPU在执行ADD R1, R2指令,请回答
1) 画出指令周期流程方框图,包括取指令阶段;
2)图中指令和数据分别位于不同的缓存中,该CPU结构的名称是什么?
能否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同一个缓存中?
当前结构和将指令和数据同时存放的结构相比有什么优势?
3. 某机器字长为16位,主存容量为64K*16位,Cache容量为4K*16位,以组相联方式组织,共分为64组,主存与Cache间以每块16字大小传送数据.要求:
1)据下图,确定该计算机组相联映射方式过程的内存地址划分成几段,每段的作用是什么?
2) 计算内存地址AA6E映射到Cache的位置(写出组号和可能的行号,组号用Gi表示, 行号用Lj表示)。
4. 下图为当代计算机流行总线结构
(1)在图中的多总线结构中,请指出A、B、C和D总线的名称。
(2)采用多总线结构有何优点?
(3)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8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66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C
B
A
D
5。控存容量为512*32位,微程序可在整个控存中实现转移,控制微程序转移的条件有3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
(1) 微字令三个字段分别是多少位?
(2)根据下图简述微地址生成方式。
得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_3__题,每题__10_分,共__30__分.)
1. 某16位机器所共有56条指令,有16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有两个20位基址寄存器, 16个16位变址寄存器。指令汇编格式中的S(源), D(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M是主存的一个单元。
ADD是单字长加法指令,操作码是 ADD (OP) =(A)H, 源操作数和目标操作数都位于通用寄存器,形式为ADD S, D;
STA为双字长写数指令,操作码是STA(OP)=(1B)H, 源操作数在通用寄存器,目标操作数通过变址寻址方式获得,形式为STA S, M;
LDA为读数指令,操作码为LDA(OP)=(3C)H,目标操作数在通用寄存器中,源操作数用20位内存地址直接给出,形式为LDA D, M.
要求:
(1) 设计三条指令格式,要求确定指令操作码、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以及地址长度,画出指令格式并标注各部分作用与位数;
(2)处理机完成哪一种操作所花时间最短?那一种最长?请说明理由;
(3)下列情况下每个十六进制指令字分别代表什么操作?如有编码不正确,请将其改正成为合法指令:
① (1D34)H ② (F0F8)H (5AD2)H
2。 下图为CPU和12个I/O设备的中断结构,请回答:
(1) 如何禁止设备H产生中断?
(2) 若CPU现执行设备K的中断服务程序,IM0,IM1,IM2,IM3的状态是什么?如果CPU正在执行设备A的中断服务程序,IM0,IM1,IM2,IM3的状态又是什么?
(3) 如果设置成特殊中断模式,某状态下IM0,IM1,IM2,IM3值为1101,此时IR0,IR1,IR2,IR3值为1011,则CPU会响应哪一级中断(在IR0,IR1,IR2,IR3中选择一项)?
(4) 当普通中断模式下,CPU在正常执行main程序时,有设备B和K同时请求中断,当CPU处理第一个中断服务程序时,设备A和H同时有中断请求, 请画图描述CPU完成这些设备的中断服务过程。
CPU
中断优先级排队电 路
与
中断控制逻辑
高 优先权 低 高
0IR31
0IM31
3级IR
优
设备C
设备B
设备A
0IR21
0IM21
先
权
设备E
设备D
设备F
2级IR
0IR11
0IM11
1级IR
设备L
设备J
设备K
0IR01
0IM01
设备I
设备H
设备G
低
0级IR 3 如图所示为双总线结构计算机,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具有加1功能),M为主存(受R/W读写信号控制, 该信号为0时读内存,为1时写内存),AR为主存地址寄存器,DR为数据缓冲寄存器,ALU内+—控制信号决定完成何种操作信号,控制信号G控制的一个门电路。所有箭头线上的小圈表示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点。例如R1i表示寄存器R1的输入,R1o表示寄存器R1的输出.未标信号的线表示直通,不受控制。微指令格式如下:
1) “SUB R2,R1”指令完成(R2)-(R1)→R1的功能操作。画出其指令周期流程方框图,设计相应的微指令,需要包括取指令阶段。
2) “ADD (R3),R0”指令完成((R3))+(R0)→R0的功能操作。画出其指令周期流程方框图,设计相应的微指令,需要包括取指令阶段。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2009 - 2010 学年第 二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计算机组成》
开课单位: 计算分院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2010年7月_6日;
所需时间: 12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__5__题,每题__7__分,共__35___分。)
得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__3__题,每题__10_分,共__30___分。)
1.
2。
3。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