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5031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i-yi,LI本草文献87Pharmacyand Clinics ChineseMateriaMedica2023;14(6)中药与临床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研究施明毅,李小芳摘要】乡村振兴能够有效缓解“三农”问题并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以乡村振兴为其重要载体与有效路径。文章首先分析乡村振兴价值并阐明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意义;继而指出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现存问题,并从高校、大学生以及政府三个方面点明问题成因;最后,在分析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组织架构的基础上,为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四条建议,具体包括构

2、建“四训合一”育人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校地互通以及开设专项经费等,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高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实践育人中图分类号 R28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 7 4-9 2 6 X(2023)06-016-06Research on social practice education on the them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HI Mingao-fang/(School of Intelligent Medicine,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

3、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1137,Sichuan)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of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to comprehens

4、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effective path for the socialpractic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valu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xpounds the positive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f rur

5、al revit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n i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problem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f the them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oints out the causesof the problems from three aspec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s and the government

6、.Finally,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social practice on the them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our suggestions areprovi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actice education work,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training into one educationmodel,i

7、ncreasing publicity,promoting school-land exchange,and setting up special funds etc.,so 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relevantworkers.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ural revitalization;social practice;practical education2020年10 月2 6 日至2 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

8、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以乡村振兴为其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是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有效路径。当前,许多高校均已将乡村振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21-787);四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项目(编号:DJKYB202215)【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智能医学院,四川成都6 11137作者简介】施明毅(19 8 4-),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药学教学及科研Email:通讯作者 李小芳(19 6 4-),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药学教

9、学及科研收稿日期2 0 2 3-0 3-2 2兴主题社会实践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参差不齐、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路径单一以及高校社会实践机制不健全等。为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有效改善社会实践育人实效,笔者提出构建“四训合一”育人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校地互通以及开设专项经费等建议。1乡村振兴的价值1.1有效缓解“三农”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具备阶段性特征,具体到现阶段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然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三农”问题直关国计民生,为充分满足人民生存需求,必须实现均衡化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而乡村

10、振兴战略的提出,即可有效缓解“三农”问题。当前,农村地区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88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23;14(6)中药与临床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协调性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提供重要指向,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工农业高度融合,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优化、重构了乡村战略发展目标,拓宽、延伸了“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2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城

11、市与乡村二者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农业设施相对落后,且农民并未充分参与分享现代社会建设成果,获得等同于城市人口待遇的基本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因而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旧突出,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因此,有必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并推行“工业反哺农村、城市拉动农业”的全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贫落后的农村地区,实现其与小康社会和城市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彻底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2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的意义2.1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首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社会发展以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为其必然基础,实践是一切社会生活的本质。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12、设发展过程来看,实践兼具客观性、现实性、历史性以及能动性特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顶层设计,更加需要埋头实干。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认识可以指导实践,但其实现还须以实践为前提。2 在此观念指导下,高校纷纷以乡村振兴为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育人,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走进乡村,利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支持国家乡村振兴事业,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践反向检验自身所学,不断提高自身本领,正确且深入认识乡村振兴,服务于国家发展。2.2成新时代社会实践历史任务改革开放至今,高校社会实践前后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时代特征与历史任务均有不同:(1)19 8 0 年一19 9 1年。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国

13、内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西方错误思潮大肆涌入,导致部分青年不满于国家发展建设方略,甚至怀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此形势下,通过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国情,激活社会民众并扭转社会风气,自然成为这一阶段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任务。3】(2)19 9 2 年一19 9 7 年。在此期间,推进经济建设进程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国家主要任务。因此,高校社会实践积极转换机制,将调查研究焦点转向社会问题,致力于开展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着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3)19 9 8年一2 0 12 年。在此阶段,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国家决策相继问世,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顺势而为,结

14、合时代背景并聚焦国内焦点,不断创新并走向成熟。4(4)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为全新历史任务,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服务于乡村振兴。2.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积极作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具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富裕。拥有理论知识储备与科技信息优势的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能够实现高校与乡村二者间信息资源互动,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生活水平。(2)改善乡村精神风貌,建设乡风文明。从某种程度

15、上讲,大学生下乡意味着文化知识下乡,大学生走进乡村,可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宣传全新思想理念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乡村活力,改善乡村精神风貌。(3)打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绿色乡村。大学生深入乡村宣传“两山”发展理念,可以帮助村民树立绿色发展意识,进而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还可通过实现农旅融合,有效提升生态产品价值。(4)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民主管理。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特定方式,如岗位锻炼等,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工作,助力乡村民主管理的实现。2.

16、4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一线成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重要载体。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与“学之于农村,用之于农村”的价值观深相契合,同时亦符合“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的方89PharmacyandChineseMateriaMedica2023;14(6)中药与临床法论要求。5 高校组织开展的乡村振兴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常涉及农业、农村以及农民三大维度,且多从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产业发展以及教育扶贫等多个层面人手,可以帮助大学生直观且深入地了解国情、农情以及民情,切身体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所产生的积极变化与乡村建设工作

17、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增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与情感认同。值得一提的是,组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且也是在引导大学生为国为民做贡献,有效升华其思想认识、培养其“三农”情怀,助力其成长为深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5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社会实践是强化专业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力手段,是深化人才培养工作重要环节。高校结合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一线,使其在专业教师与辅导员指导下,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有效参与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与此同时,收获宝贵生产实践经验,并用其

18、检验和深化自身所学。此外,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意味着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迁移至乡村一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二者间有机融合,促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增强自身角色认知。3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现状3.1现存问题3.1.1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参差不齐“时代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著特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因势而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且已取得一定成果。然而,不少高校并未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进而导

19、致社会实践育人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亦不容忽视。部分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并未穿插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隔离开来,因而难以有效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进而降低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另外,个别带队教师存在思想认识偏差,一味重视社会实践任务落实情况,却不关注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甚至没有能力将社会实践活动本身转化为有效的育人手段,最终导致大学生无法通过参与实践产生思想共鸣。3.1.2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路径单一目前来看,组织大学生深人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志愿服务以及进行政策宣讲,是多数高校实施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单一性突出而吸引力不足,难以引导大学生真正走

20、近“三农 并有效接受教育。此外,这类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并未充分有效结合大学生自身所学专业,进而导致大学生未能树立利用自身所学服务国家“三农”建设的意识,同时也未能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身所学知识。另外,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多由辅导员担任带队教师,而其往往并不具备专业背景,因而不能正确且深人认识“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只能在带队过程中提供管理服务,却难为大学生提供精准指导,最终影响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3.1.3高校社会实践机制不健全全多数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校团委负责,由二级学院实施,普遍缺乏校级设计与指导。作为管理机构,校团委所作社会实践要求往往与专业教育内容间并不存在紧密

21、联系,进而导致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间脱节。此外,多数高校并未建立完善的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因而难以有效激发师生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未能引导大学生有效运用所学服务乡村振兴、实现自我发展。另外,多数高校也尚未建立有效的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保障机制,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而未能与当地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进而引发资金短缺、群众积极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有效拓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广度与深度。3.2问题成因3.2.1高校未能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具备的积极作用(1)未能充分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社会实践活动历经数十年发展历程,现已成为许多高校

22、落实育人工作任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然而,部分高校由于仍然存在认识误区,一味追求形式,大肆铺排活动声势,却并不注重内容,导致活动缺乏光度与深度。此外,由于资金不足,多数社会实践明显缺乏可持续性。(2)未能针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系统规划与有效指导。多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仍以调查研究、志愿服务以及政策宣传等传统方式为主,未能结合实际系统制定活动规划。此外,未能联系大学生所学专业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严重影响活缺乏实践经验,高校未能组织高校教师参与系统培但却普遍与系统化培训。高校教师虽具知识背景,动实效。(3)未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参90Pharmacy and Clinic

23、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23;14(6)中药与临床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创业4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架构训,导致教师难以精准把握农村工作问题,进而为大学生提供有效指导。此外,个别教师甚至存在态度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及时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不佳。3.2.2大学生未能充分认识乡村振兴重要性,缺乏必要的担当意识(1)未能理性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多数大学生长处校内,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因而即便对乡村振兴有所了解且抱存积极态度,但却并未对此概念建立理性认识,而这势必影响其参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思想与行动。(2

24、)缺乏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部分大学生妄自菲薄,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认为自已不过是一粒尘埃,难在时代浪潮中有所作为,因而仅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未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深入乡村一线,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个人力量。(3)未能正确认识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欠缺求真务实的优良品质。部分大学生错将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服务乡村振兴,甚至将这一活动当成了乡村旅游,一路括轻怕重,极度欠缺求真务实精神,只知拉横幅、拍照片、发新闻,却并未帮助基层乡民解决任何实际问题。3.2.3政府未能鼎力支持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1)未能正确认识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

25、会实践活动重要性。部分地方政府或者基层单位错误地认为,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多为短期活动,且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大学生成长成才,对于地方发展非但无益,甚至可能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因而不愿提供实质性帮扶,导致社会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2)未能彻底落实相关政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以及各地政府为助力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而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举措。然而,就其落实状况来看,部分基层单位由于抱存敷衍态度或者面临是基困难,导致政策实效未达预期。(3)未能积极主动助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各级地方政府与相关单位在助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抱存消极态度;即便呈现

26、主动姿态,方式也仅限于出台相关文件,但却并未深入高校与其展开良性互动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针对性举措,积极打造良好环境氛围,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社会4.1组织领导高校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必须充分把握组织领导这一关键,在协调组织领导、选择实践基地、选派管理人员、确保大学生实践安全等多个方面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8 一方面,高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小组主要负责人,以便从校级层面牵头教务部门、科研和社会服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二级学院,有效统筹校内各类优势资源。此外,可将校团委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另一方面,二级学院应当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乡

27、村振兴实践基地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在严密设计活动方案、高效整合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4.2制度建设高校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本循帮助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等目标,校团委必须构建完善的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管理考核机制,以有效涵盖宣传发动、组建团队、实施活动以及总结考核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环节。一方面,可以教师教学工作量为依据为其提供一定物质补贴;另一方面,还需综合考量指导教师评分与大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二级学院需在明确社会实践工作要求与内容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动员

28、大会,帮助其明确社会实践目标任务、形式内容以及纪律要求等。4.3专业实践高校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需以专业实践作为动力来源并构建品牌基础。一方面,二级学院需要选派专家教授前往乡村一线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与专业职称。另一方面,高校必须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力促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有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与此同时,有效激发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并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4.4校地协同高校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需以校地91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

29、ateria Medica2023;14(6)中药与临床协同作为重要保障,这也是当前高校社会实践一大发展趋势。高校必须紧密结合乡村建设需求,积极与地方政府或者当地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综合性实践基地,积极整合地方优势资源,从而有效转化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成果,令乡村、高校以及大学生均成为社会实践受益方。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例,校地双方在地方农业和农村管理服务部门支持下,共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并于其中开辟专家大院,不但妥善解决了师生生活问题,而且还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5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路径5.1构建“四训合一”育人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四训

30、合一”育人模式是指在高校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群体实施专业训练、生活训练、服务训练以及团队训练,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水平、转变角色认知、提升价值追求,并树立集体观念,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该模式是对调查研究、志愿服务以及政策宣传等传统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的有效补充,可为一系列乡村建设工作提供直接服务,成功实现社会实践资源向育人资源的有效转化,切实改善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成效。(1)实施专业训练,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实践水平。要想充分发挥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必须推动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二者间有机融合,促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育人合力。具体可以选派专业教师队伍深

31、入乡村一线,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有效指导。此处仍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例,专业教师前期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如调查森林康养资源、监测生态环境质量、防治蔬菜病虫害以及培训农作物种植技术等,均可作为专业教育载体,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前述项目引导大学生深人了解专业知识,并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还可以通过设置专题实践内容,有效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在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特点与实践需求设置专题实践内容,引导大学生思考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尝试解决专业领域现实问题,进而重建自身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实践水平。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专业知识考核,引导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

32、习。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学分制考核、综合测评加分等形式,引导大学生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专业难题,进而深化自身专业学习成果。比如,高校可以结合专业教育内容实施乡村产业项目,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提供平台;与此同时,选派专业教师结合项目是基为大学生提供专业讲解与指导,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2)实施生活训练,以转变大学生角色认知。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生活训练。多数大学生从未有过乡村生活经历,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生活训练,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且还能够引导其深入认识农村生活特点,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与此同时,还要组织大学生参与农业

33、生产训练。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安排大学生参与乡村生产劳动实践,帮助其知悉“三农”发展现状,掌握农业生产实践步骤与方法,进而树立正确的农业工作理念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此外,还要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文化训练。可以组织大学生与农民合作举办联欢活动等,以此引领大学生走进农村文化生活,了解农民思想状态,从而更好地服务乡风文明建设。(3)实施服务训练,以提升大学生价值追求。大学生“知农”却不“爱农”是部分涉农高校现存难题,而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可以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成功引领大学生价值追求。9 一方面,要注重激发大学生责任意识。大学生可在深入乡村一线大量接触“三农”问题过程中,深人了解乡村社会现状与

34、乡土人情,从而树立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并进一步确立国家为重、民生为先的行为准则,自觉做到“学农为农”。另一方面,还需注重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专业教师在带领大学生分析并解决一系列生产实践难题过程中,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难题攻克决心与专业学习兴趣,且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价值,有效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此外,还需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志愿服务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与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带领大学生走访乡村干部,掌握基层干部工作方法;通过走访农

35、民,学习农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走访农村党员,培育形成为民奉献的服务意识;通过走访农村先进,承袭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踏实拼搏的励志精神。(4)实施团队训练,以树立大学生集体观念。作为社会化主体的朋(责任编辑:傅舒)92Pharmacy andChinese Materia Medica2023;14(6)中药与临床辈群体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大学生群体形式是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组织团队活动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观念。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大学生团结协助意识。在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分工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高效完成团队社会实践任务,

36、而这极有利于大学生团结协助意识与集体荣誉感的养成。【10 另一方面,还需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交互思维。团队成员往往成长经历不同、心路历程有别,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展开讨论互动,从而认识到彼此间差异。这种差异可与成员间并无二致的大学生身份形成反差,帮助大学生换位思考,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5.2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从本质上讲,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视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地区提供服务,为有效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热情,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氛围。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校内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与团队;此外,还应大力宣

37、传国家相关鼓励政策,并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氛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通过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渠道,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产生的经济成效;同时,还应针对收效良好的社会实践方法进行及时宣传,以在有效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为其提供有效引导。5.3推动校地互通,实现高校与乡村共同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必须建立校地互通机制,有效整合并发挥自身与地方优势,从而实现自身与乡村共赢。一方面,需要采用不同方式引发地方有关部门重视,使其正确认识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制定相关政策,为乡村振兴主题社

38、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地方乡村资源,与当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基地,尽可能发挥自身所有人才优势,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同时,还要注重推动短期志愿者服务向长期合作者的转化。5.4开设专项经费,助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需与日常教育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并且设立社会实践转向经费,以此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一方面,需要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将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列人年初经费预算当中,确保实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还需结合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需求制定具体使用计划,并作公示,确

39、保资金能够投人到社会实践活动关键环节。此外,还应设立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审查制度与结算制度,有效提高经费使用效率。6结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致力于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并已取得可观成效。然而,在此过程中,依旧存在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参差不齐、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路径单一以及高校社会实践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高校高校未能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具备的积极作用、学生未能充分认识乡村振兴重要性且缺乏必要的担当意识,以及政府未能给予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支持等方面。为持续有效推进高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确保育人工作成效

40、,还需构建“四训合一”育人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校地互通并开设专项经费。参考文献1程奥林.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我见:内涵与异同 J.党史博采(下).2 0 19(11):15-16.2杨贤金.高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创新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 0 15.3范冰.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 0 17:11-12.4胡树祥,吴满意.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的新界定启示 J.中国高等教育,2 0 0 9(2):42-44.5齐利平.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 N.光明日报,2 0 18-12-19.6徐海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发挥的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 0 0 7(12):7 2-7 3.7王冕.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的局限及改善对策 .现代教育科学,2 0 2 0(2):33-37.8李鹏,杨育智,冯巧兰.高校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准服务模式探究 J.高等农业教育,2 0 19(2):2 4-2 8.9王小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一一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2 0 17 年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J.领导科学,2 0 2 1(10):12 8.10张建明,唐杰.高校社会实践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路径研究 J.思想教育研究,2 0 17(4):119-1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