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狂人日记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5014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人日记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狂人日记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狂人日记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狂人日记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狂人日记教学设计第四小组教学目标1. 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2. 剖解狂人形象。作品在形式上的创新及心理描写的特色。 3. 体会本文的反封建意义教学重点:剖解狂人形象。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反封建意义课时安排:两课时一、导入新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个怎样的社会?作为五四悍将的鲁迅先生以小说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它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让我们切换视角,看看当时的社会在“狂人”的眼中是怎样的景象。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文化思想的先驱。”代表作品:短篇小

2、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随后,二次革命失败,张勋复辟,社会愈来愈黑暗。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帝国主义仍虎视眈眈,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使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愤怒、失望的鲁迅也极为振奋。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投入了革命的潮流,向罪恶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挥笔写了中国

3、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三、自学:梳理文本结构开端(题序、第13段):写狂人首先觉察到周围的人吃人,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吃人现象。发展(第410段):写狂人进而看到亲人吃人,即在家庭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也存在着这种可怕的现象。高潮(第1112段):写狂人联想到妹子被吃掉,进一步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那个吃人传统的一部分。结局(13段):结论。急迫痛切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四、研读、探究文本:1、本文提到了哪些“吃人”事例?狂人日记列举了大量历史记载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人肉可以煎吃”;历史记载 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 易牙蒸

4、子献给齐桓公。现实生活 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 人血馒头治痨病;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2、这许多的活生生的“吃人”现象,是否表明“吃人”的内涵就是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呢?联系以往所学思考一下。 很明显地,“吃人”并不仅仅是现实中真实的存在,而具有一种深刻的象征性含义。虽然,文章中确也提到过人吃人的事例,但这只是皮毛的理解。在以往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譬如他的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药中的夏瑜,华老栓一家他们都成了“被吃者”,因此“吃人”的内涵就深刻的多了: (1)礼教吃人; (2)制度吃人; (3)政治统治吃人,愚昧思想吃人;

5、(4)深刻的原因最终归结于文化吃人 (这里各要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是交叉存在的的,而不是单一的内涵。在狂人日记里,各方面都点到了一些,这第一部小说具有一种总纲的性质。鲁迅后来的作品实际上都按照这里提出的思路写下去的。)3、“救救孩子”这句话可以怎样理解呢?是吃人者太多,孩子在这样的社会中会遭遇被吃的可能,因此要求人们救他呢,还是有别的原因? 明确:治标必须先治本,否则一切就是妄谈,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首先就得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寄希望于小孩、未来,反映了进化论的思想,富于理想主义色彩。4、阅读课文,划出小说中写“狂人”的言、行、想等句子,讨论:A、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B、“狂人”是怎样

6、的一个艺术形象?能不能把“狂人”改为“疯子”?你如何评价他? 明确分析:狂人,从作品叙述的表层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

7、,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3)虚幻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但通过象征和暗示,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

8、制度的启蒙者。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1)“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文中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4)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5)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9、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6)“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7)“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所以狂人是:是一个封建文化的反抗者。是一个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勇敢的战士。5、狂人日记为什么在日记前加一则文言小序?明确:文言体表现“正常人”的世界,白话体则用于表现“狂人”的内心世界。主人公病愈后成为候补官员,团圆结局,暗含

10、主题“失败”狂人加入了吃人行列。狂人成为常人,便失去了反抗性。 这种双重结构,具有反讽的意义。 真正的结尾其实是“救救孩子”一句中后面的省略号,它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反抗的艰难。 反抗悖论:疯子的反抗不被大众接受承担,要有效果必须成为正常人,然而一旦成为正常人,反抗就消失了,就成为吃人机器的零件。 6、环境是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揭示社会主题的重要元素。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有关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意义。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结: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

11、容作铺垫 。交代人物活动场所。象征和暗示社会环境。 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烘托人物形象。 深化作品主题 。五、艺术手法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独特的心理描写。采用了一些注入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主义手段。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长久。“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国几千年不变的传统文明。“黑漆漆的,不

12、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采用了对照的手法。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写成的,它简洁、明了而又清醒;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话写成的,具有很深的心理内涵。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充分显示了白话文学的表现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衬了狂人日记的思维的混乱和混沌。六、小结:小说的主旨:极大限度地揭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罪恶,指出了封建家族制度、建礼教(仁义道德)对人性的扼杀。不仅从肉体上吃人,而且从精神上窒息人、戕害人,弱小者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舆论力量扼杀下层群众,导致个性扭曲。家庭伦理关系中(父子、兄弟、夫妻)也有吃人,一味收拾幼者、弱者。这篇小说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

13、。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七、反思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2、一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以拯救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新生活,我们的孩子在这个生活富裕的环境中几成“小皇帝”“小公主”时,有人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这呼声是无病呻吟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