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3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3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研究李文静【内容摘要】在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思考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基于情感教育对于激发动力的关键作用,党史教育与情感渗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迫切性的理解之上的。在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探求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是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的必由之路,是高校组织能力提升与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党领导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工作。在把握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应当找寻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
2、实践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党史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改革【作者单位】李文静,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及相关工作者需承担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使命与任务,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鲜活亲和力、思想理论性与现实针对性1。这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要不断增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同时通过提高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支持,这也点明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情感视域。可以说,情感教育是激发个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一环,也是现代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党史教育也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引发受教育者情感共鸣的重要领域
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把握党史教育发展方向的必要性,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并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流主线与本质方向2。通过党史教育激发情感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构建合理的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之一。一、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实践的价值意义新时代条件之下,从党史教育情感视域出发思考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不仅对坚持与发展红色文化有内在价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高校组织坚持其基本办学治学方向的基础性工作。深入分析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实践的价值与意义,更能科学有
4、效地建构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为高校思政教育上劳模故事、匠心故事教学资源库,宣扬身边典型劳动模范事迹。“线下”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通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实现文化育人、双创教育等。同时在全方位劳动育人过程中,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以及劳动竞赛等活动,全过程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观的考核。四、结语“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特色劳动教育机制“三纵五横一平台”,“三年三阶段”落实全过程育人,从五个层面展开实践落实全员育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落实全方位育人,意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
5、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参考文献】1 郝孟佳,熊旭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2018 09 11)2021 12 11 http:/edu peoplecom cn/n1/2018/0911/c1053 30286253 html 2 曹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EB/OL (2020 03 20)2021 12 11 http:/www moe gov cn/jyb _ xxgk/moe _ 1777/moe _ 1778/202003/t20200326_435127 html 3 胡君
6、进,檀传宝 劳动、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重思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40 45 4 成有信 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 中国社会科学,1982,1:163 176 5 吴军 高职劳动教育再审视:现实需要、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向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述 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0):18 23 6 赵继学 高职院校育人体系中的劳动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0):105 106 7 谭北梅,黄彩映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J 山东工会论坛,2021,27(3):85
7、 91 8 孙建东,卢毛毛,陈志欣 马克思劳动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优化策略探析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4):52 56 9 马韵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调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0):30 31+380312023年第22卷 第3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3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改革提供支持与帮助。(一)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探求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是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的必由之路。百年党史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
8、组成部分之一,红色文化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同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比,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历程中形成的光辉文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期结合不同任务而凝练的具有时代内涵的一系列精神,具体呈现为各个时期的实践主题精神,并由此建构了党具有特殊性的精神谱系,而因为这些独特的精神谱系,在当今实践之中也得以能够发扬与积极传承,这也是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力量迸发的基础条件之一。事实上,情感教育的作用早已被熟知。马克思就曾指出,共产主义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便是如何处理人和人、社会等的平衡关系,而在更为和谐的各种关系之中,情感的迸发是
9、人们表现其本质力量的凸显3,缺乏或者丧失社会激情是冷漠和物化的开始,是精神沉沦和生存危机的开端。而以加涅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技术学家认为情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认知与情感是学习者应当提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应当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但近年来,高新科技的变革渗透到传统行业之中,也逐渐改变了高等教育原有的固定模式,为其增加新鲜色彩。与新科技交相辉映,高等教育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一方面提升教育的时效性,改善教育环境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却在网络环境之下形成了重认知忽视情感的倾向,“课本搬家”的情况时有发生,实际上是网络环境背景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信息搜索引擎的多层次
10、运用,远程互动教学的重要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引致了情感教育的缺失。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了学生认知的畸形发展。例如,大学生流酸泼熊事件、虐猫事件。调查显示,这些学生普遍缺乏人文情怀,情感教育缺失。在社会转型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处于忙碌、紧张生活之中的人们无暇顾及情感问题,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面临危机,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大行其道,与认知、思维能力的研究开发相对应的情感问题受到忽视。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代生活中,如何“诗意地栖居”成为每个人都面对的问题,情感教育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学是帮助学生完成修德成才任务的地方,同时也是青年人成长成才实现梦想的基地。这一论述也标明了新时代背
11、景下高等院校建设的重要使命与现实任务,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承担了文化传承与现实创新的责任4。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激发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探索创新党史教育路径的基础上,依托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用隐性渗透的路子,在激发广大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伟大历史征程与现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二)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探求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是高校组织能力提升与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形成了意蕴深厚与内涵深邃的党史文化体系。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
12、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承载了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这些都是现今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而在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实践中,不仅可以引导高校党员干部和学生加深对党的理论、政治与情感认同,而且可以帮助其在教育实践中从党史文化中汲取进取智慧与不懈奋斗的力量,提升精神高度。这不仅可以增强高校成员对党史文化的认知,此外,它还可以引导高校党组织增强自身凝聚力和向上的领导能力,拉动全体高校党员融合的内生力量,并为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巨大的思想保证与精神指引。在当今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认知教育,更多的是情感因素的多重作用。而目前网络教学中情感要素较为匮乏是应当直面的问
13、题,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情感教育培养的正确路径,并通过交叉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有机结合,在提升情感教育建设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加强教育认知,最大程度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以各种形式在我国交织,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同时外来文化也在新形势新环境之下充斥着我们的文化环境,并且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人的理想信念带来深刻影响,而那些错误的思想理念,包括“泛娱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通过深入挖掘党史教育的有效资源,寻找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实践的有效途径,可以防止错误思想对高校基本教育环境的腐蚀,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前瞻性的历史思维和先进的历史观,坚定“
14、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并坚持高校作为重要思想阵地的重要地位。(三)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探求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是坚持党领导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工作。近些年来,很多别有用心的群体假借虚构的历史事件,试图抹黑党的发展史,甚至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完全对立,美化敌对分子,攻击英雄领袖,而它们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小把戏。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机械地看待历史事件,掩盖历史本质的反动政治思潮。它们多是打着学术争鸣或者思想解放的旗号,极力说明自己是客观且中立的,但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入侵。因此,重新审视党的百年历史,不仅可以锻造运用历史眼光辨别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
15、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只有还原历史的发生与运转,才能弄明白党为什么能够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从黑暗的世纪走向具有光明前景的新时代。可以看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不断加强创新,坚定发展的历史。学习党史,我们更能以正确的历史观去拨开迷雾正本溯源,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维护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果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从党史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为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与任务提供现实的发展思维,激励大学生从革命先烈和建设英雄的事13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3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
16、une2023(22)3迹中汲取赓续向前的红色基因。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前进道路上,我国高校始终坚持正确的领导方向和建设基础,走适合中国发展的高校建设路子。而此过程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与优势也得以彰显,党领导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性质也得以维护。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实践,保证党史教育下的大学生能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熏陶,在教育实践中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践行者。同时,高校党史教育也将基础性党史理论内化到高校管理与建设的整体过程,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稳向前发展。二、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积极承担各个时期的
17、历史责任,并且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高校则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党史教育与高校的成长与发展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并将此作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一)内容前提: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始终坚持党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而这也是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并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其不同时期历史使命的前提与基础。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
18、实现其改革以挖掘其内生动力,需要将党史教育作为其体系建设的独立而统一的关键,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实践更需要始终坚持党的精神内核,积极搭建高校向前发展与党史教育有效沟通的平台。一是要通过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引导学生重温革命先烈以及改革建设者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事迹,从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并形成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二是通过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群体敢于吃苦、敢于行动的精神与决心。三是通过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正视自身与革命先烈发展之间的差距,树立问题意识,坚
19、定发展决心,反思自身发展的不足,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四是通过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将优秀的革命建设改革经验与智慧有效落实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在发展各项工作中,这将转化为实际的执行力,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效性。(二)目标指向: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主要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需要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共同努力。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培育场所,也应当积极承担其历史使命,同时将打造时代新人作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是通过党史教育,我们要明确实现培养
20、时代新人的目标是为了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进、无私奉献的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所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际上就是更好地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是把握需要培养什么类型的新人。革命先烈和建设者坚持无私奉献与艰苦奋斗,在不懈努力中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谱系。虽然在和平年代,发展成果已无需以生命为代价才能获取,但党的核心精神与态度仍然是新时代年轻人所应当具备的,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人才培育方向。三是理解通过党史教育如何有效培养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党史教育的号召力和强大说服力,
21、我们能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以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绩,造就更加有使命担当的时代新人。(三)创新落实: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教育形式。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情感教育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现代媒体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由此引发的情感缺失使得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情感教育的初衷,并在把握其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融媒体教育的优势,实现教育形式的不断更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实现教育形式的不断更新,需要架构互联网双向互动模式,从问题情境创设入手,营造更为多元的教学情景模式,让学生在平等的教学
22、环境中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信息传递,创造性地将情感教育的优势应用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一是综合运用交互媒体。在交互媒体包括电子邮件、多媒体设备与聊天软件等的作用之下,实现信息的互通连接。而聊天软件的普及更是带来了沟通方式的转型,随着各大交互媒体的日益成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也变得比之前更为便捷。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学习软件,在实现互动双方一对一交流的同时,针对不同掌握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方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与学习环境中,多媒体的交互强化作用能够为传统的交流面探寻新的触摸点,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类中介展示其情感波动。
23、就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说的那样,人类的思维与外部的环境所建立的连接,是通过一种应激反应所呈现的,而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被冠以“强化”这一名号5。多媒体技术的交互作用扩大了学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将多媒体的视听功能与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在网络互动环境之下,学生可以打破原本的学习时间限制,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专注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二是坚持情境教学的隐形移情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就在较多情况下主要采用显性教育形式,而教育灌输是显性教育的集中形式,比如宋代就要求学生诵读三字经 千字文等,达到启蒙教育的主要目的。而与显性教育相比,隐形教育更加强调的是情感因素,将“移情”视为是教育的主要
24、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将“美”“善”这些教育的主要目标融入情感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健全2312023年第22卷 第3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3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的人格为主要教育目的,其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情感投入,通过“移情”效应营造氛围是情境教学的关键。古代情感教育就非常强调“移情”以“移人”,比如儒家诗学强调“比兴”,孔子评论 诗经 中的诗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6。在新媒体时代,更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教育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融入党史教育情感要素,使学生自觉地在情境中接受教育。三
25、是通过生活教育的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实施。不同于显性教育模式的直接性,现代情感教育模式应当注重生活情境。这种生活化的隐形教育模式应当注重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教育本身的完整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内容、形式与能力结构的完整统一体,而各个层面都强调用情感影响人,激发共鸣。另外,生活化的隐性教育是立足于实践的。隐性教育在实践中进行,最终接受实践的检验。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情感教育的方法体系,探讨新的教育方式。例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抗战遗址等,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学习英雄事迹,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征文比赛、歌唱比赛,
26、在文艺的熏陶中进行思想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福利院等,帮助弱势群体,在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所有这些,都是融媒体教学无法代替的。三、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从实践角度来看,只有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情感共鸣,才能坚定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坚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立场,落实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这一过程需要注重将激发情感动力的党史教育融入高校理念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创新实践路径探索;需要将党史教育的内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其内生动力的更新。(一)新时代
27、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理念。实现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需要将党史中所蕴含的有效经验与高校建设理念有效结合。高等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就获得之规律的彰显,也是现在高等教育活动实践的指导性原则。而当今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现今的成绩,为人类文化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做出巨大贡献,7 究其根本,与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其中,情感动力的激发需要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将党史教育与高校的办学方向紧密相连,从而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坚持高校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关键在于吸取党百年来的历史经验与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高校社会主义建
28、设的基本方向与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将党史教育的基本理念融入高校的建设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础场所,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政治宣传的主要领域。因此,高校需要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理念上体现党史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具有良好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的优秀成员。(二)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方位的,主要包括教育主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主体主要是由教师与其他管理人员构成,而教育对象则主要指学生8。要实现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之中,就需要将党
29、史所蕴含的智慧与理念融入高校教育主客体之中。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需要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中。教育目标能否高质量地实现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水平高低决定,因此,一方面党史研究应当与学科教学、培训相结合,尤其要与高校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学习相结合,从而引导全校确立以此为重心的高校党史教育学科体系,加深学校对本学科党史的了解,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党性修养,帮助教学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另一方面,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与其他服务人员进入学校组织层面的过程中,除了要考核其本身的专业素质外,党史素质也应当被列入考虑范围,以更加立体的形式考核人才素养。(三)新时代党史教育情感观视域下将
30、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对象。高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多层面的,党史教育情感共鸣激发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要将党史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对象。一是党史教育可以整合相关课程并积极创新教育教学基本模式,比如可以通过分享案例、设计项目与小组学习等方式,结合学生社团等的实践作用来调动学生学习党史并形成情感共鸣的积极性,由此对基本的课堂教学形成较为有效的补充9,在帮助学生进行认知提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既要不断优化传统教学方式,也要注重增加实践活动的比例。例如,高校可以建立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党史学习实践基地,弥补传统课程教育缺乏情感互动的不足。【参考文献】1 习近平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31、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 人民日报,2019 03 19 2 习近平 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的说明 N 人民日报,2021 11 17(2)3 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4 崔超 马克思主义组织文化思想与当代高等学校组织文化变革 J 江苏高教,2018,7:26 31 5 美罗伯特斯莱文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6 程树德 论语集释 M 北京:中华书局,1990:527,200 7 别敦荣,张征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82 92 8 安玉发,郑培爱,等 关于高校教育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J 高等农业教育,2002,12:2329 9 王永芹,李彦群 党史国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J 中国高等教育,2020,5:32 3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