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现状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5425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6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现状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现状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现状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区卫生服务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现状研究刘楠1,2,赵君2,刘思琦2,王悦1,2,王芸1,2,邓淏晏1,2,王芳2【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 0 2 1-I 2M-1-0 4 6);国 家 卫 生 健 康 委 2 0 2 3年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 项目【作者单位】1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 0 0 7 3 0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体系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 0 0 0 2 0【通信作者】王芳,E-m a i l:w a n g.f a n g i m i c a m s.a c.c n【摘要】目的 了解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利用情况和

2、满意度现状,提出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 0 2 3年5-7月在我国东、中、西部分别选取无锡市、长沙市、成都市对21 2 5名6 0岁及以上正在接受或曾接受过服务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地区的就医习惯、服务方式、常用药的获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服务总体满意度均值为(4.3 20.6 2 5)分,处于“满意”与“非常满意”之间。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失能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地区差异、就医习惯、服务方式、常用药获取情况、地理可及性情况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

3、素(P0.0 5)。结论 老年人所接受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情况较好,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进一步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加快建立健全长护险制度,不断提高居家社区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关键词】医养结合;居家社区;老年人;服务利用;服务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 1 9 7.1 【文献标志码】A 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6 7 3-5 6 2 5.2 0 2 4.0 1.0 1 9R e s e a r c ho nt h eU t i l i

4、 z a t i o na n dS a t i s f a c t i o nS t a t u so fI n t e g r a t e d M e d i c a la n dE l d e r l yC a r eS e r v i c e s i nH o m ea n dC o mm u n i t yL I U N a n*,Z HA OJ u n,L I US i q i,WAN GY u e,WANGY u n,D E N GH a o y a n,WANGF a n g.*P e k i n gU n i o nM e d i c a lC o l l e g e,B e

5、 i j i n g,1 0 0 7 3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s a t i s f a c t i o ns t a t u so f i n t e g r a t e dm e d i c a l a n de l d e r l yc a r es e r v i c e s i nh o m ea n dc o mm u n i t y,a n dp r o p o s em e a s u r e sa n

6、 ds u g g e s t i o n st op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i n t e g r a t e dm e d i c a l a n de l d e r l yc a r e.M e t h o d s Ap u r p o s i v es a m p l i n gm e t h o dw a sa d o p t e df r o m M a yt oJ u l y2 0 2 3.At o t a lo f21 2 5o l d e ra d u l t sa g e d6 0a n da b o v e,r

7、 e c e i v i n go rh a v i n gr e c e i v e ds e r v i c e sf r o m W u x ic i t yo f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C h a n g s h ac i t y o f H u n a n p r o v i n c e.a n d C h e n g d u c i t y o f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w e r es u r v e y e d u s i n g a q u e s t i o n-n a i r e.D e s c r

8、i p t i v ea n a l y s i s,c h i-s q u a r e t e s t,O n e-w a yANOVAa n a l y s i s,a n dm u l t i v a r i a b l e l i n e a rr e g r e s s i o nw e r eu s e dt oa n a l y z e t h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d a t a.R e s u l t s T h e r ew e r e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9、 r e n c e s i ng e n e r a lm e d i c a lh a b i t s,s e r v i c em o d e,a n da c c e s s t o c o mm o n l yu s e dd r u g s a c r o s sd i f f e r e n t r e g i o n s(P0.0 5).T h e a v e r a g e o v e r a l l s a t i s f a c t i o ns c o r eo f t h e s e r v i c ew a s(4.3 20.6 2 5),w h i c hw a

10、sb e t w e e n s a t i s f i e d a n d v e r ys a t i s f i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s u l t so f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d i s a b i l i t yl e v e l,c h r o n i cd i s e a s es t a t u s,r e g i o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p r e f e r e n c eo fr e c e i v i n gm e

11、 d i c a lt r e a t m e n t,s e r v i c em o d e,a c c e s st oc o mm o n l yu s e dd r u g s,a n d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a n c ew e r et h e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o fs a t i s f a c t i o nw i t h i n t e g r a t e dm e d i c a l a n de l d e r l yc a r e s e r v i c e s i nh o m

12、 e a n dc o mm u n i t y(P0.0 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i n-t e g r a t e do fm e d i c a l a n de l d e r l yc a r es e r v i c e sr e c e i v e db yt h eo l d e ra d u l t sa r ew e l lu t i l i z e db yp r i m a r ym e d i c a la n dh e a l t h i n s t i t u t i o n s,a n d t h e o v e r a l l

13、 s a t i s f a c t i o nw i t h t h e s e r v i c e s i sh i g h,b u t t h e r e i s ap r o b l e mo f u n b a l a n c e dd e v e l o p-m e n tb e t w e e n r e g i o n s.I t i sn e c e s s a r y t o f u r t h e r i m p r o v e t h e c a p a c i t yo f p r i m a r y c a r e s e r v i c e s,a n da d

14、j u s t t h ep a y m e n tm e t h o d so fm e d i c a l i n s u r a n c e,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a n d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l o n g-t e r mc a r e i n s u r a n c es y s t e m,s oa s t oc o n t i n u o u s l y i m p r o v e t h es a t i s f a c t i o no f t h ec o mm u

15、n i t y-d w e l l i n ge l d e r l ya n dt h eq u a l i t yo f i n t e g r a t e dm e d i c a la n de l d e r l yc a r es e r v i c e s i nh o m ea n dc o mm u n i t y.【K e yw o r d s】I n t e g r a t i o no fm e d i c a l a n de l d e r l yc a r e;H o m ea n dc o mm u n i t y;T h ee l d e r l y;S e

16、r v i c eu t i l i z a t i o n;S e r v i c es a t i s f a c t i o n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我国6 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达到1 3.5%,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 6 3万人,失能发生率为1 8.3%1-2。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慢性病群体不断扩大,老年人对医疗照护和康复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2-4。依托机构的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77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2 4年2月第4 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S o c i

17、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 0 2 4,V o l.4 1,N o.1化的需 求 且 面 临 着 人 力、物 力、财 力 多 方 面 的 压力5,同时受我国家庭养老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6。因此,以家庭为核心,依托社区平台,整合养老与医疗资源,进而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缓解当前社会医疗与养老资源匹配不合理的途径7。然而现阶段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中,服务利用不足、项目单一、层次低、供需不匹配等问题逐渐凸显8-1 0。因此有必要探讨老年

18、人对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的利用和需求情况,以提高其质量和效率。为此,本研究调查老年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满意度情况,并据此提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改善和提高的政策建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 0 2 3年5-7月,考虑到地区分布的均衡性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开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分别选取无锡市、长沙市、成都市开展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 0岁;曾经或正在接受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人;意识清楚,能有效沟通;对本调查知情同意。调查采用线上问卷链接的方式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协助下进行发放,无能力填写问卷者由家属代填。本调查收回线上问卷2

19、1 7 7份,除去空白、关键因素不符等无效问卷,收到有效问卷21 2 5份,其中无锡市7 9 2份、长沙市6 0 5份、成都市7 2 8份,有效回收率为9 7.6%。1.2 调查工具在参阅大量文献以及相关量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等。健康状况,包括失能程度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服务利用情况,包括老年人的就医偏好、服务方式选择情况、常用药的获取情况以及服务的地理可及性情况。通过询问“您曾经或正在接受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方式是什么”,获得老年人的服务方式选择情况;通过询问“您是否可以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养结合机构等获取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

20、(如高血压、糖尿病、发热、感冒)基本用药”,获得老年人常用药的获取情况;通过询问“您能接受从居住地到最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养老机构或社区医养结合机构的距离吗”,获得老年人针对该服务地理可及性的相关情况。此外,调查问卷中还设置了“您认为还需要改进或增加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内容(多选)”,以了解目前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仍需增加或改进的服务内容。服务满意度情况,包括服务费用、服务内容、服务等候时间、服务人员态度、服务人员专业水平5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分条目各设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个选项,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正式调查前选择重庆市巴

21、南区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共收回纸质问卷1 4 9份,其中有效问卷1 3 2份,有 效 率8 8.6%。结 果 显 示,本 调 查 问 卷C r o n b a c h s为0.9 0 6,KMO值为0.8 7 3,因此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良好。1.3 统计方法采用E p i d a t a3.0建立数据库,应用S P S S2 7.0软件对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准=0.0 5。2 结果2.1 调

22、查对象一般情况接受调查 的21 2 5例老年人 中,男性8 5 7人(4 0.3%),女性12 6 8人(5 9.7%);年龄主要分布在6 07 0岁间,平均年龄为7 0.6岁;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初中、小学及以下程度(6 7.8%);月收入在50 0 0元以下的占绝大多数(8 9.4%);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居多,占4 5.8%,另有1 6.5%老年人独居;失能老年人共4 4 1人(2 2.2%),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失能 的 老 年 人 分 别 为2 6 4人(1 2.4%)、1 2 3人(5.8%)、8 4人(4.0%);无慢性疾病的老年人1 0 5人(3 3.4%),以患有慢性疾病者居多(

23、6 6.6%),其中患有一种慢性疾病者6 6 2人(3 1.2%),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7 5 3人(3 5.4%)。2.2 服务利用情况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就医习惯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 9.9%老年人就诊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占5 5.9%,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1 1.1%,诊所占2.9%)。在曾经或者正在接受的服务方式上,仅接受过居家上门服务、依托社区的服务和入住养老机构中任意一种服务方式的老年人占7 1.4%,接受过其中两种服务方式的占1 9.9%,以上三种服务方式均接受过的占比8.7%。关于常用药的获取情况,8 5.7%的老年人可以从基层医疗

24、卫生机构、社区医养结合机构等获得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用药。在地理可及性方面,8 5.5%的老年人表示可以接受从居住地到最近的服务提供机构的距离。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就医习惯、服务方式、常用药的获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1。87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2 4年2月第4 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 0 2 4,V o l.4 1,N o.1表1 21 2 5例老年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利用情况例(占比/%)项目合计无锡长

25、沙成都2值P值就医习惯3 5.3 4 70.0 0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1 8 7(5 5.9)4 2 4(3 5.7)3 5 9(3 0.2)4 0 4(3 4.0)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 3 5(1 1.1)1 1 0(4 6.8)5 1(2 1.7)7 4(3 1.5)诊所6 1(2.9)9(1 4.8)1 9(3 1.1)3 3(5 4.1)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4 8 7(2 2.9)1 9 7(4 0.5)1 2 3(2 5.3)1 6 7(3 4.3)中医医院9 2(4.3)3 3(3 5.9)2 9(3 1.5)3 0(3 2.6)专科医院5 1(2.4)1 7(

26、3 3.3)1 9(3 7.3)1 5(2 9.4)其他1 2(0.6)2(1 6.7)5(4 1.7)5(4 1.7)服务方式6 9.9 9 60.0 0 1 居家上门服务7 6 1(3 5.8)2 5 0(3 2.9)1 8 8(2 4.7)3 2 3(4 2.4)依托社区的服务5 6 7(2 6.7)2 2 3(3 9.3)1 9 6(3 4.6)1 4 8(2 6.1)入住机构1 8 9(8.9)9 3(4 9.2)5 3(2 8.0)4 3(2 2.8)居家上门服务/入住机构5 1(2.4)2 3(4 5.1)1 5(2 9.4)1 3(2 5.5)居家上门服务/依托社区的服务3 3

27、 6(1 5.8)1 2 3(3 6.6)9 2(2 7.4)1 2 1(3 6.0)依托社区的服务/入住机构3 7(1.7)2 2(5 9.5)8(2 1.6)7(1 8.9)居家上门服务/依托社区的服务/入住机构1 8 4(8.7)5 8(3 1.5)5 3(2 8.8)7 3(3 9.7)常用药的获取情况1 6.5 6 20.0 0 2 方便获取18 2 2(8 5.7)6 8 9(3 7.8)5 1 9(2 8.5)6 1 4(3 3.7)不方便获取1 5 2(7.2)4 3(2 8.3)5 8(3 8.2)5 1(3 3.6)不知道1 5 1(7.1)6 0(3 9.7)2 8(1

28、8.5)6 3(4 1.7)地理可及性情况6.9 8 80.1 3 7 可以接受18 1 6(8 5.5)6 7 3(3 7.1)5 2 8(2 9.1)6 1 5(3 3.9)一般2 7 3(1 2.8)1 0 0(3 6.6)6 8(2 4.9)1 0 5(3 8.5)不能接受3 6(1.7)1 9(5 2.8)9(2 5.0)8(2 2.2)在需要改进或增加的服务内容方面,养老服务占前三位的是生活照护服务(5 0.8%)、餐饮服务(4 2.6%)、清洁服务(3 9.4%),医疗服务方面占前三位的是健康管理服务(5 1.5%)、医疗护理服务(4 6.5%)、诊断治疗服务(4 3.4%)。见

29、表2。2.3 服务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以5项服务满意度指标(服务收费满意度、服务内容满意度、服务等候时间满意度、服务人员态度满意度和服务人员专业水平满意度)各项得分计算均值,得到总体满意度为(4.3 2 0.6 2 5)分。在5项满意度指标中,根据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服务人员态度(4.4 00.6 5 0)分、服务人员专业水平(4.3 50.6 6 7)分、服务内容(4.3 20.7 0 0)分、服务等侯时间(4.2 70.7 1 1)分、服务收费(4.2 60.7 4 0)分。以总体满意度作为分析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失能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地区、就医习惯、服务方式

30、、常用药的获取情况、地理可及性情况会影响老年人的总体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3。表2 需要改进或增加的养老及医疗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频数/例百分比/%养老服务 生活照护服务10 7 95 0.8 餐饮服务9 0 54 2.6 清洁服务8 3 73 9.4 委托代办服务6 3 22 9.7 精神蔚籍服务6 4 43 0.3 文化娱乐服务7 6 03 5.8医疗服务 健康管理服务10 9 45 1.5 诊断治疗服务9 2 24 3.4 医疗护理服务9 8 84 6.5 康复治疗服务8 8 14 1.5 中医服务7 9 83 7.6 药学服务4 4 52 0.9 急诊救护服务5

31、 4 32 5.6 转诊服务4 3 02 0.2 安宁疗护服务2 9 61 3.9表3 不同特征老年人服务总体满意度单因素分析 项目例数总体满意度/(xs)F值P值性别2.0 9 80.0 3 6 男8 5 74.3 60.5 9 9 女12 6 84.3 00.6 4 1年龄/岁0.6 7 00.5 1 2 6 07 011 2 34.3 20.6 2 2 7 08 06 9 04.3 40.6 3 7 8 03 1 24.2 90.6 0 9受教育程度2.2 9 90.0 7 6 小学及以下9 0 74.3 30.6 0 0 初中5 3 34.3 60.6 1 7 高中或中专3 4 84.

32、3 10.6 5 2 大专/本科及以上3 3 74.2 50.6 7 197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2 4年2月第4 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 0 2 4,V o l.4 1,N o.1表3(续)项目例数总体满意度/(xs)F值P值月收入情况/元2.1 1 70.1 2 1 20 0 09 1 34.3 30.6 0 6 20 0 050 0 09 8 54.3 20.6 3 6 50 0 02 2 74.2 40.6 4 9居住情况0.1 3 50.9 3 9

33、 独居3 5 04.3 10.6 0 4 与配偶同住9 7 34.3 20.6 1 8 两代或两代以上同住7 7 14.3 30.6 4 6 入住养老机构3 14.3 00.5 7 4失能程度5.8 0 80.0 0 1 正常16 1 84.3 30.6 3 1 轻度失能2 6 44.1 80.5 6 4 中度失能1 2 34.3 60.6 6 0 重度失能8 44.4 90.5 5 3 不清楚3 64.1 80.6 4 5慢性病患病情况6.7 7 90.0 0 1 否7 1 04.3 80.6 4 3 一种慢性病6 6 24.3 20.5 9 6 两种慢性病及以上7 5 34.2 60.6

34、2 9地区差异1 8.4 5 70.0 0 1 无锡市7 9 24.3 80.5 7 9 长沙市6 0 54.3 80.6 5 1 成都市7 2 84.2 10.6 3 7就医习惯1 9.3 5 70.0 0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1 8 74.4 10.5 9 0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 3 54.4 50.5 7 0 诊所6 14.1 90.6 2 2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4 8 74.1 20.6 6 2 中医医院9 24.1 30.6 7 2 专科医院5 14.0 60.6 5 2 其他1 23.9 30.6 8 4服务方式2 2.1 3 30.0 0 1 居家上门服务7

35、 6 14.4 40.5 9 0 依托社区的服务5 6 74.3 30.5 5 8 入住机构1 8 94.4 80.5 5 4 居家上门服务/入住机构5 14.3 40.6 2 7 居家上门服务/依托社区的服务3 3 64.0 30.6 6 1 依托社区的服务/入住机构3 74.1 80.6 3 4 居家上门服务/依托社区的服务/入住机构1 8 44.0 80.6 7 4常用药的获取情况8 1.0 7 70.0 0 1 方便获取18 2 24.3 90.6 0 0 不方便获取1 5 23.9 30.6 7 7 不知道1 5 13.9 00.5 5 9地理可及性情况2 5 1.5 3 30.0

36、0 1 可以接受18 1 64.4 30.5 5 9 一般2 7 33.6 60.5 6 1 不能接受3 63.6 30.7 2 0 以总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服务利用等信息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模型的拟合优度为2 9.0%。模型结果表示,失能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地区差异、就医习惯、服务方式、常用药的获取情况、地理可及性情况是影响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满意度的因素(P0.0 5)。见表4。表4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9 5%C ISxt值P值常量3.1 3 52.8 6 03.4 1 00.1 4 02 2.3 3 50.0 0 1

37、性别(参照:女)男0.0 3 9-0.0 0 90.0 8 60.0 2 41.5 9 80.1 1 0年龄/岁(参照:6 07 0)7 08 00.0 0 8-0.0 4 50.0 6 10.0 2 70.2 8 80.7 7 3 8 00.0 3 1-0.0 4 30.1 0 50.0 3 80.8 2 40.4 1 008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2 4年2月第4 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 0 2 4,V o l.4 1,N o.1表4(续)变量9 5%C

38、ISxt值P值受教育程度(参照:小学及以下)初中0.0 0 5-0.0 5 60.0 6 60.0 3 10.1 5 20.8 7 9 高中或中专-0.0 4 6-0.1 1 90.0 2 80.0 3 7-1.2 2 20.2 2 2 大专/本科及以上-0.0 4 9-0.1 3 20.0 3 40.0 4 2-1.1 6 20.2 4 5月收入情况(参照:20 0 0)/元 20 0 050 0 00.0 1 5-0.0 3 90.0 6 90.0 2 70.5 4 70.5 8 4 50 0 00.0 7 2-0.0 2 30.1 6 70.0 4 91.4 8 70.1 3 7居住情况

39、(参照:独居)与配偶同住-0.0 5 6-0.1 2 30.0 1 20.0 3 4-1.6 2 00.1 0 5 两代或两代以上同住-0.0 1 9-0.0 8 90.0 5 10.0 3 6-0.5 2 60.5 9 9 入住养老机构0.0 9 1-0.1 1 10.2 9 30.1 0 30.8 8 10.3 7 8失能程度(参照:正常)轻度失能-0.1 0 8-0.1 8 3-0.0 3 40.0 3 8-2.8 4 20.0 0 5 中度失能0.0 1 9-0.0 8 30.1 2 20.0 5 30.3 5 60.7 2 2 重度失能0.1 2 2-0.0 0 20.2 4 50.

40、0 6 31.9 3 60.0 5 3 不清楚-0.0 2 0-0.1 9 90.1 5 90.0 9 1-0.2 1 90.8 2 7慢性病患病情况(参照:无)一种慢性病-0.0 8 9-0.1 4 9-0.0 2 80.0 3 1-2.8 8 70.0 0 4 两种及以上慢性病-0.1 4 9-0.2 1 2-0.0 8 60.0 3 2-4.6 4 10.0 0 1地区差异(参照:成都市)无锡市0.2 1 20.1 5 50.2 6 90.0 2 97.3 4 10.0 0 1 长沙市0.2 0 80.1 4 80.2 6 80.0 3 16.8 1 20.0 0 1就医习惯(参照:二级

41、以上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0.1 4 40.0 8 40.2 0 40.0 3 14.6 9 80.0 0 1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0.1 8 60.0 9 80.2 7 30.0 4 54.1 5 90.0 0 1 诊所0.0 8 0-0.0 6 50.2 2 40.0 7 41.0 8 20.2 7 9 中医医院0.0 0 2-0.1 1 70.1 2 20.0 6 10.0 3 90.9 6 9 专科医院-0.0 3 4-0.1 8 90.1 2 10.0 7 9-0.4 3 10.6 6 6 其他0.0 7 8-0.2 3 10.3 8 80.1 5 80.4 9 7

42、0.6 1 9服务方式(参照:居家上门服务/依托社区的服务/入住机构)居家上门服务0.3 8 20.2 0 60.5 5 90.0 9 04.2 4 10.0 0 1 依托社区的服务0.3 5 60.1 3 00.5 8 20.1 1 53.0 8 70.0 0 2 入住机构0.3 6 40.1 8 20.5 4 60.0 9 33.9 1 90.0 0 1 居家上门服务/入住机构0.2 6 70.0 7 80.4 5 70.0 9 72.7 6 80.0 0 6 居家上门服务/依托社区的服务0.1 7 30.0 1 70.3 6 40.0 9 71.7 8 50.0 7 4 依托社区的服务/

43、入住机构0.1 4 1-0.0 3 70.3 1 90.0 9 11.5 4 90.1 2 1常用药的获取情况(参照:不方便获取)方便获取0.2 1 00.1 1 80.3 0 30.0 4 74.4 4 30.0 0 1 不知道0.0 3 2-0.0 9 00.1 5 40.0 6 20.5 1 60.6 0 6地理可及性情况(参照:不能接受)可接受0.6 7 20.4 9 1-0.8 5 20.0 9 27.2 9 30.0 0 1 一般0.0 3 6-0.1 5 1-0.2 2 40.0 9 60.3 8 10.7 0 3 注:R2=0.2 9 0,F=2 4.3 2 0,P0.0 0

44、1。3 讨论3.1 居家社 区老 年 人 对 基 层 医 疗 机 构 有 较 高 的 利 用 率和认可度 本研究显示,多数老年人首选基层就诊(县域内就诊率超过6 5%),反映了老年人对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利用偏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养结合机构的常用药可获得性和服务地理可及性情况较好,处于较高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卫生保健体系的网底和重要环节,承担着辖区基本医疗保健任务,其服务半径在社区层面,与居家社区养老老年人有较近的地理距离,就医流程简单,因此老年人更倾向于首选基层就诊1 1。3.2 老年人对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满意度整体较高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总体满意度较

45、高(4.3 20.6 2 5)分,高于邱大石等1 2的调查结果(4.1 40.3 3)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养结合工作的不断深入,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 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出台,无锡市、长沙市、成都市等作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探索较早的地区取得了一定成效,老年人对服务认可程度有所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5项满意度指标中,服务费用满意度评分低于整体满意度水平。本研究老年人多选择居家上门服务的方式,然而在实地调查中发18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2 4年2月第4 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46、 o f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 0 2 4,V o l.4 1,N o.1现,三个城市的医保报销政策对于居家上门服务项目的报销范围仍然有限或报销比例较低,长护险制度也尚未全覆盖,老年人经济负担大,这可能导致老年人对服务收费价格满意度相对较低。3.3 慢性病人群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满意度相对较低根据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相较于非慢病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且随着慢性病种类的增加,满意度降低。慢性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当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时,他们对于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需求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47、,这对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研究中,老年人对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突出,尤其是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然而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在个性化、综合性慢性病管理方面的优势尚未凸显。虽然各地开展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承诺了多样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但实际上提供给老年人的服务往往相对单一,特别是专业化的服务项目如健康管理、医疗护理、临终关怀等内容迫切需要开展或改进1 3。3.4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东、中、西部三个城市间的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呈现出东中部地区高于西部的特征。这种差异可能与成都市、长沙市和无锡市常用药可获得性、服务的地理可及性程

48、度相比较低有关。东部无锡市调查人群对服务人员态度和专业水平评价较高,可能与无锡市服务人员培训力度较强有关,该市建立了老龄健康和医养结合业务培训基地,对医疗护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此外,中部长沙市调查人群对服务内容评价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其医养结合服务实施的具体方案有关,长沙市在推行“点单式”居家医养服务的智慧养老基础上,还拓展了医养结合专业化服务内容,扩大了服务的覆盖范围。3.5 小结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服务满意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R2并不大,说明模型解释度不高。一方面这可能与各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问题,冲销了对因变量的影响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后续

49、可以结合单个自变量的t值,将不显著自变量剔除后进行逐步回归,以找到更合适的模型。另一方面,F检验显著,说明模型有一定意义,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能够使得R2增强1 4。综上所述,老年人所接受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方式主要是居家上门服务,且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情况较好,并且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服务收费和服务等候时间两个方面的满意度低于整体水平,同时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扩大服务项目种类和覆盖范围,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加快建立健全长护险制度,减轻老年人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居家社区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参考文献1 国

50、 家统 计局.第七 次全 国人 口 普 查 主 要 数 据 公 布E B/O L.(2 0 2 1-0 5-1 1)2 0 2 3-1 2-2 6.h t t p s:/w w w.s t a t s.g o v.c n/x x g k/s j f b/z x f b 2 0 2 0/2 0 2 1 0 5/t 2 0 2 1 0 5 1 1_1 8 1 7 1 9 5.h t m l.2 王超,陈宪泽,曾雯,等.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研 究J.中 国初 级 卫生 保健,2 0 2 3,3 7(2):5-8.3 董晨雪,王俊华.我国健康养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