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字与汉语关系二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629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与汉语关系二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汉字与汉语关系二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汉字与汉语关系二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1 2 月第4期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JDec.,2023No.4汉字与汉语关系二题汪维辉陈思捷(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文学院,浙江杭州3 1 0 0 58)摘要:汉字与汉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汉字汉语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看法分歧,存在种种错误或模糊的认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谈其中的两个问题:(1)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汉字跟拼音文字一样,只有通过语音才能表意;(2)汉

2、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一是汉字对汉语有补充作用,二是汉字改变口语读音,三是汉字对日源词的借入具有助推作用。除了这三点,汉字对汉语的影响应该还有其他方面,值得继续研究。关键词:汉字汉语关系形音转换音节语素文字汉字对汉语的影响中图分类号:H123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属于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古典文字”,导致语言学界对“汉字与汉语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看法分歧,存在着种种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诸如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汉字不需要通过汉语就可以直接表达意思、汉语除了“音”和“义”外还有“形”,等等。包括对于饱受争议的“字本位”理论,学界的认识也远未达成一致。在

3、具体的研究中,把汉字与汉语混为一谈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这些都说明,全面深人地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阐述清楚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科学的共识,才能使汉语汉字研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颇为复杂,非一篇文章所能说清,本文只谈两个问题:(1)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2)汉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收稿日期:2 0 2 3-0 9 -0 5作者简介:汪维辉,男,1 9 58 年生,浙江宁波人,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捷,男,1 9 9 9 年生,浙江兰溪人,浙江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汉至唐朝出土文献汉语用字研究”(2 1&ZD295)、

4、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自主项目“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研究”。张安生教授、聂志平教授、颜世铉先生及戴佳文、蔡浩昌、马佳帅、徐烨、汤传扬等对文章初稿提供过意见或资料,“汉语词汇史读书会沙龙(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2 0 2 3 年1 0 月9 日)讨论过本文,与会者也提供了有益的建议,我们在修改时有所吸收。蒋绍愚先生看过初稿后就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第一章“字和词”的相关问题给笔者发来几点说明,我们暂时删去了原稿中的这一部分。谨此统致谢忧。文中若有问题概由笔者负责。文章曾在“第三届汉语字词关系学术研讨会”(2 0 2 3 年7 月2 0 2 1 日东北师范大学)上宣读。周有光几个文字学问题说:“世界文字

5、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原始文字,2.古典文字,3.字母文字。汉字不是原始文字,也不是字母文字;汉字的本质属于古典文字。不是谁把汉字归人古典文字之中,而是汉字本身属于古典文字。”参见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1 1,第40 0 40 1 页。陆俭明和蒋绍愚先生对“字本位”理论都有深入的讨论,值得参考。参见:陆俭明.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J.语言科学,2 0 1 1(3);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5,第1-54页。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9 8 53 2 0 2 3)0 4-0 0 1-1 7一、汉字

6、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索绪尔的经典论述是: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但是书写的词常跟它所表现的口说的词紧密地混在一起,结果篡夺了主要的作用;人们终于把声音符号的代表看得和这符号本身一样重要或比它更加重要。这好象人们相信,要认识一个人,与其看他的面貌,不如看他的照片。但是索绪尔对汉字却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我们说过,书写的词在我们的心目中有代替口说的词的倾向,对这两种文字的体系(引者按:指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来说,情况都是这样,但是在头一种体系里,这倾向更为强烈。对汉人来

7、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在谈话中,如果有两个口说的词发音相同,他们有时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明他们的思想。但是这种代替因为可能是绝对的,所以不致象在我们的文字里那样引起令人烦恼的后果。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相同的书写符号。这段话常常被中国的语言学者用来作为汉字可以超脱汉语而独立表意的理论依据。但是从“对汉人来说”“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表述来看,这些叙述未必代表索绪尔自己的判断,而仅仅是对汉人的语言文字观的一种客观描述。在后来整理出版的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第一部分第四章文字表现整体语言的相应部分,这段话是这样的:“书写之词胜过口说之词的

8、效应,是这两种不同的系统共具的吗?是的,并且在表意系统内还更强有力些。在中国各省,都使用同样的符号,尽管发音是不同的。”先前的“对汉人来说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相同的书写符号”那段文字被画线句代替了,这就清楚地表明了索绪尔的最终看法。汉字真的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字形可以不通过语音而直接表示概念吗?也即,我们直接看文字,就能够懂得它的意思,而不需要先把它转化为索绪尔所说的“音响形象”(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吗?这是问题的关键。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董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5,第47-48 页。同上,第51 页。德范克就曾描述过这样的情

9、景:“更典型的误导是,在餐桌上,当中国客人被问及他们的语言时,他们会稀松平常(blandly)地以为这是在询问中国的文字(事实可能确实如此),或者根本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区别,因此就扯出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来取悦他们的听众,比如“女人”和“孩子”是如何巧妙地组合成好”的。”作者说这类误导“典型”,说明这种情况在国外很常见。其中的“中国客人将汉语和汉字混为一谈,而许多外国人对于汉语汉字的了解都来自于汉人的叙述,谬种由此流传。参见:DeFrancis,Jo h n T h eChinese Language:Fact and Fantasy 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

10、Press,1984,p.38.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第2 版)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1 8,第49-50 页。屠友祥说:“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所收的高名凯翻译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1 9 8 0 年出版,根据的就是巴利和薛施谌重新整理的通行本。由于整理者进行了增、删、改的工作,注人了再加工的成分,已不完全是索绪尔思想的原貌了。况且相对来说最为完备、最具统系的孔斯唐丹的笔记,整理者当时没有收集到,数十年后才由孔斯唐丹的后人公布于世。第三次讲课之际(1 9 1 0 1 9 1 1),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趋于成熟,因而愈显珍贵。索绪尔是位充满着创造力的思想家,把孔斯唐丹的

11、笔记与通行本的教程比较一下,可以见出他不停地修正、发展,其中的语句很大部分是不相同的,且具有明晰的框架。现在仅仅根据通行本普通语言学教程来研究索绪尔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了,必须翻译出版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并加以系统研究。”出处同上,“中译本绪言”第2 页。2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对表意系统的文字是这么说的:“欲表达词语,却对其用以构成的声音毫不在意,(但目的确是在表达词语,而不是概念),因而使用独一的符号,此符号只能与所包含的概念相关。汉字便是典型。”请注意划线部分:索绪尔强调,即使是表意文字,它所表达的也是词语,而不是概念。这是再清楚不过的表述。对于这一点,中外的前辈学者有过非常明

12、晰的阐述,这里摘引几段:说起来也奇怪,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认识不清,吃饭睡觉是这样,语言文字也是这样。比如有人说,文字和语言是平行的、谁也不倚赖谁的两种表达意义的系统;你要是拿拼音文字来做反证,他就说“此汉字之所以可贵也”,他没有想过如果汉字都没有读音,是否还能够表达意义。不幸的是,诸如此类的意见不是来自工农大众,而是来自一部分知识分子。(吕叔湘)对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没有好好思考过的人,很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理解。很常见的是把文字和语言割裂开来,认为文字和语言是并行的两种表达意思的工具。这种意见在我国知识分子中间相当普遍,因为我们用的是汉字,不是拼音字。有人说,文字用它自己的形体来表达

13、人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当人们写文字的时候,目的在写它的思想而不仅为的是写语言;当人们看文字的时候,也只是看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一定把它当作语言;只有把它读出来的时候,才由文字转化为语言。这个话显然是不对的。文字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达意义;一个形体必须同一定的语音有联系,能读出来,才成为文字。如果一个形体能够不通过语音的联系,直接表达意义,那就还是图画,不是文字。代表语言,也就是能读出来,这是文字的本质,至于写的时候和看的时候读出或者不读出声音来,那是不关乎文字的本质的。事实上,教儿童认字总是要首先教给他读音;不通过语言而能够学会文字的方法是没有的。粗通文字的人看书的时候总是要“念念有词”,哪怕声

14、音很小,小到你听不见,你仍然可以看见他的嘴唇在那儿一动一动。完全不念,只用眼晴看(所谓“默读”),是要受过相当训练才能做到的。(吕叔湘)据洋人说:他们的文字是拼音文字,我们的方块字则是、或曾经是表意文字(ide-ograph)。这话根本欠通,文字是记载语言的符号,语言是传达意义的符号,识字的人看书报,都是先把文字翻译成语言一熟练的在脑子里翻,不熟练的采取“口中念念有词的方式再从语言中翻出语义来,世上哪有直接表意的文字?(俞敏)表义字的提示作用往往被大大地夸大了。在我学习“学、暴、发、旋、之”这些字时,我并没有从它们的现代形式或古代形式得到任何帮助,也没有像我现在用它们时从它们的字源得到任何帮助

15、。(赵元任)屠友祥交代译文所用符号说明:“尖括号内含纳的文字原为笔记页边或行间所添附。”出处同上,“中译本绪言 第2 8 页。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第2 版)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1 8,第49 页。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的相应表述是:“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前后基本一致。参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董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5,第50-51 页。笔者按:今天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甚至来自一部

16、分语言学家”。”引文参见:吕叔湘.语文常谈M,上海:三联书店,1 9 8 0,序第1-2 页。同上,第5-6 页。?俞敏.万斤重的小毛锥 J.俞敏语言学论文集A.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9,第1-2 页。赵元任.中国语言的问题IV设想的改革 J.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第7 0 9 页。3据说从前有一个学童对老师说,射箭的“射”字错了,应当改写“矮”,委(放)(箭)才是“射”。矮子的“矮”字也错了,应该改写“射”,身寸(身长一寸)才是“矮”。这个故事说明,汉字不可能看了其中的单个符号就知道意义。(周有光)每一种书写系统中都存在非表音的符号。但是,利

17、用这些符号的存在(无论其数量多少)得出结论,认为存在或可能存在一个不以声音为基础的完整文字系统,都是毫无根据的假设我认为这(引者按:指表意文字系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人们有能力掌握大量的不顾及语音的书写系统所需要的符号,这意味着脱离口语来传达思想。虽然一个书写系统可能有许多单独的“表意标记(ideographs)”或“表意字符(ideograms)”,但不可能有一个基于表意文字原则的完整的文字系统。字母文字需要掌握几十个(several dozen)符号来满足音位表征的需要,音节文字可能需要掌握几百或几千个(several hundred or several thousand

18、)符号来满足音节表征的需要。然而,表意文字需要掌握数万甚至数十万个(tens of thousands or hundreds of thousands)符号,这些符号需要在不考虑声音的情况下用来表示单词或概念。常识告诉我们,除非我们在大脑中植入电脑,否则普通人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记忆力的。(德范克)上述论断无疑都是正确的,至今没有过时。近年来,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也为这些经典论述提供了支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同音异形词比非同音异形词更难以识别,同时也更容易造成语义的混淆,即所谓“同音词效应(homophone effects)”,这已成为学界共识。这说明,在识别视觉符号(字)

19、的过程中,语音处理是先于语义激活的。李佳颖等人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对“视觉词”的识别会自动地唤醒词的语音信息,他们还指出,汉语汉字“形音”转换的神经关联,与其他拼音文字系统是一样的。也即,大脑对汉字和其他文字的识别,在“形音转换 这一过程上并无区别。以上不少研究成果来源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佳颖及其团队,许逸如的访谈集中总结了该团队多年来的研究结论,下面摘录其要点:断开形与音的锁链,诚实的大脑做不到。李佳颖说:“字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字的创造就是为了要记录口语。即使是中文也不例外。”她强调,人类的语言经验皆始于口语,甚至有些语言没有文字系统,所以文字并不会独立于口语,习字的过

20、程也是以口语词汇为媒介,去认识对应口语的视觉符号。因此,一旦学会文字后,即使努力不去联想字音,大脑仍无法断开字形与字音的链结。李佳颖说,这也是她投入神经语言学的原因之一,“大脑的活化未必需要仰赖外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1 1,第7 8 页。DeFrancis,John.The Chinese Language:Fact and Fantasy 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4,pp.143-144.Chen,Wei-Fan,Pei-Chun Chao,Ya-Ning Chang,Chun-Hsie

21、n Hsu and Chia-Ying Lee.2016.Effects of ortho-graphic consistency and homophone density on Chines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J.Brain and Language(157-158),pp.51-62.Lee,Chia-Ying,Chun-Hsien Hsu,Ya-Ning Chang,Wei-Fan Chen and Pei-Chun Chao.2015.The feedback con-sistency effect i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

22、nition:evidence from a psycholinguistic norm J.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6(4),pp.535-554.Lee,Chia-Ying,Jie-Li Tsai,Hsu-Wen Huang,Daisy L.Hung and Ovid J.L,Tzeng.2006.The temporal signaturesof semantic and phonological activations for Chinese sublexical processing: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J.B

23、rain Research 1121(1),p.150-159;Lee,Chia-Ying,Jie-Li Tsai,Wen-Jui Kuo,Tzu-Chen Yeh,Yu-Te Wu,Low-Tone Ho,Daisy L.Hung,Ovid J.L.Tzeng and Jen-Chuen Hsieh.2004.Neuronal correlates of consistency and frequency effects on Chinese characternaming: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J.Neurolmage 23(4),pp.1235-1245

24、.4显行为,因此能提供更直接的证据,透过科学去解决争议和差异。”她运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简称fMRI)测量阅读时大脑活化的区域,也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简称ERP)观测受试者在提取字音或字形时的脑波活动。她笑说:“甚至有时候会故意请受试者不用把字音念出来,还是可以看到形音对应一制性造成的大脑活化差异。”单纯观察大脑活动,能更直接呈现受试者处理字音、字形的认知历程,“所以我常说,大脑不会说谎”。实验发现,当文字与语音的联系越有一致性(例如以“”为声旁的这组字),或是该语音的同音字较少

25、、字形较一致(例如“bs”这组字),受试者的反应速度会比较快,大脑活化的强度较小;反之,当语音和文字越不一致、同音字越多,大脑就需要更费力解决争议,进而引发较强的大脑活动。李佳颖也说,这个研究也解决了另一个关于中文学习的迷思,“过去很多人都以为汉字是图像,可能更倾向在右脑处理;但实验结果显示,大脑处理汉字时,仍然是以左脑(即大脑主要的语言区域)为主。汉语的文字与语音并非两个独立系统,而是和其他拼音语言一样,彼此难以分割。李佳颖说,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领域,以英语为主题的研究居多,以汉语为主题的研究仍值得探索,因此从汉语特殊性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总是让外国学者又惊又喜。“我觉得理论应该是放诸四海

26、皆准,可以被检验的,而且跨语言的比较总是很有趣,因为汉语独特的语言特性,可以更有力地验证理论。”李佳颖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大脑理解汉字必须以语音为中介。关于字和词的关系,1 9 50 年代的大讨论其实已经有了科学的结论,但是现在却又思想混乱起来。这正如索绪尔所说: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研究语言。但是,对语言发生兴趣的意想不到的后果是,没有任何领域曾经孕育出这么多的荒谬观念、偏见、迷梦和虚构。从心理学观点看,这些错误都是不能忽视的,而语言学家的任务首先就是要揭破这些错误,并尽可能全部加以消除。总而言之,汉语是一种音节语言,音节是它表意的基本单位,这是汉语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中外语言学家对此已经有

27、过很多清晰的论述,兹不赘引。用文字记录下来,总体而言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所以汉字是一种“音节语素文字”(morphosyllabic)。虽然汉字与汉语引者按:“拼音语言”应该改成“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许逸如.大脑不会说谎一一神经语言学家为你解开“形”与“音”的量子纠缠 OL.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人文岛屿 网站(2 0 2 1-1 -2 7)(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chia-ying-lee/)。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董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5,第2 7 页。关于汉字的性质,中外学者提出过种

28、种不同的看法,迄今尚无一致公认的定论,这里不拟展开讨论。从汉字记录汉语的角度看,我们认同赵元任先生的看法:“用一个文字单位写一个词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我曾经用过言”这个名词当词素讲,那么用这个名词,也可以说中国文字是一字一言的文字。他跟世界多数其他文字的不同,不是标义标音的不同,乃是所标的语言单位的尺寸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所用的多数的字一所谓叫拼音文字,他不是一字一言,是一字一音。每个音大致上多半是代表音位的在大体上么,字母是代表音位的。”赵先生说的“词素”,我们现在一般叫“语素”,因此我们认为汉字是一种“音节语素文字”。参见:赵元任.语言问题 M.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29、8 0,第1 44页。此外,周有光先生从文字的符形相、语段相、表达相三个角度对各种文字进行分类,其中也有对汉字性质的分析,比较全面和科学,很有参考价值,见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1 1,第1 2-1 3 页;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二汉字的性质”辟专章对此进行了深人的探讨,也可以参看: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3,第1 5-1 8 页。另可参看:王宁.汉字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第1-5页;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5,第2 0-3 3 页;韩彩莹.2 0 世

30、纪以来西方学界关于汉字性质的论争 H.“汉语形音义关系研究”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等.2 0 2 2-0 9 1 7/1 8,第9 7 1 0 8 页。5二、汉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的关系很密切,但是汉字并不等于汉语,汉字离开汉语是无法独立表达意义的。在汉语研究中正确区分“字”和“词”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十分重要。比如“异形词”这个术语,裘锡圭先生指出:“异形词”是指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这是文字层面的问题,而“词”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这个名称是名不副实的。裘先生主张:“本身有多种书写形式的词,应该称为多形词。”我觉得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词”的“形”只能是语音,跟字形无关。或许

31、称为“异写词/同词异写”更合适。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之争,而是涉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的大问题。只有先想清楚这些大问题,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才能在汉语汉字的研究中摒除 幻想(fantasy)”,还原“事实(fact)”。赵元任语言问题第十讲“语言跟文字”说:“语言的变化跟文字的变化不是一回事儿,也不是一样齐着步子走的,有的先有的后,并且还有互相的影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第二性的,但是它也会反过来对汉语产生影响,目前所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汉语起到补充作用,二是改变口语读音,三是助推日源词的借入。下面分别讨论。(一)汉字对汉语的补充作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两个作用,一

32、是区分同音词,二是有超时空性。(见上引)这都是很正确的。汉语的语音系统在历史上不断简化,导致现代汉语存在大量的单音节同音词/语素,李佳颖说:“汉语很特别,是同音字密度(homophone density)很高的语言。”汉字在区分同音词/语素方面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他、她、它,张、章,江、姜,连、联、廉、莲、帘、岭,等等。这些同音词如果没有汉字的帮助,有时候确实会给准确表意带来困难,特别是同音的姓氏、人名、地名等。主张汉字罗马化的赵元任先生也承认废除汉字在同音姓氏的区分上“的确是一个难点”,这反过来说明了汉字在这个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但是汉字对汉语的补充作用不宜夸大。首先,这种作用仅限于识

33、字的人,对于文盲和盲人是没有意义的(而在过去,文盲的比例很高),可是他们照样能用“耳治”的口语区分同音词/语素,进行正常的语言交际。戴佳文指出:文盲区分同音词的办法通常是放人更大的语法单位或采用描述性表达,目的也是避免搞错语义。比如我的家乡方言江苏盛泽话“油”“盐”同音,必要时就用“咸盐头”“菜油”(过去菜油比如平田昌司在谈到汉语有哪些特点时说:“窃以为,汉语很突出的特点可能仅有一个:坚持全用汉字书写的原则,拒斥其他文字进人中文的体系里,正字意识十分明确。”这实际上并不是汉语作为一种语言的特点,而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的特点。参见:平田昌司.文化制度和汉语史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34、 0 1 6,第1 页。裘锡圭.谈谈“异形词”这个术语 J.语言文字周报,2 0 0 2(9 7 8)。在2 0 1 3 年修订的文字学概要里,裘先生主张称为“一词的异形”或一词异形”可见其观点有所发展,但是用“形”来指称词的书写形式,问题依旧。参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3,第2 59 页。fantasy和fact是德范克The ChineseLanguage:Fa c t a n d Fa n t a s y 一书书名中的两个关键词。赵元任.语言问题 M.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0,第1 3 9 页。许逸如.大脑不会说谎一一神经语言学家为你解开

35、“形”与“音”的量子纠缠 OL.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人文岛屿 网站(2 0 2 1 -0 1 -2 7)(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chia-ying-lee/)。古代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韩语、越南语也存在需要用汉字来区分同音词(主要是汉语借词)的问题,比如日语匕匕,对应的同音词就有士师、户子、史诗、四始、四肢、四诗、死士、死尸、志士、私子、刺史、师资、纸志、紫史、嗣子、狮子、诗史、诗思、孜孜、肉(训读)、尿(训读)等。“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南北不约而同地废除了汉字,书写系统采用单一的谚文,大量的同音词无法用文字加以区分,给语言生活带来了很多麻

36、烦,比如人名的重名问题就十分突出。感谢徐烨博士提醒笔者注意这一点。赵元任.中国语言的问题IV设想的改革 J.赵世开译、吴宗济校,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7 1 0 页。丁邦新先生汉字的生命一文“1.3 语言中文字的功用”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见语言学论丛第五十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4,第2 40 页。6最常用)来区分;“湖南”“河南”同音,就通过描述更准确的地理位置来区分。(私人交流)关于“湖南”“河南”同音的问题,颜世铉先生惠示了以下资料:叶祥苓编苏州方言词典“河”字下云:“苏州河、湖同音。因此碰到河南和湖南时需说明是中州河南还是长沙湖南。”(江苏教育出

37、版社,1 9 9 3 年,第1 6 8 页)周有光先生也谈到过这个现象,他说:“这有点像苏州人说不清“河南和“湖南,把 河南”叫做中州湖南(HxNx),把“湖南叫做长沙河南(HxNx)。”(比较文字学初探,收人周有光语文论集第3 卷,第2 8 7 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 0 0 2 年。)那么对于识字的人来说,区分同音词是不是非得依赖汉字呢?例如洪堡特就曾说:“大量的同音现象必然使得识字者自始至终要借助书面语言,因为在书面语言中可以避免同音现象引起的麻烦。”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上举例子中添加限定语的办法其实并不限于文盲,识字者也是一样。比如笔者之一的母语浙江兰溪话中,地名“常山”和“长沙”同音

38、,即便笔者和交谈对象都识字,多数情况下也会用“衢州格常山”和“湖南格长沙”(“格”相当于普通话的“的”)来区分,而不会涉及字形。颜世铉先生指出:口语的使用应该是远远大于书面,所以针对区分同音词采用描述性用法是很正常而必要的,尤其在方言中更是如此。所以不一定是文盲才如此区分,识字的人使用口语时也需要区分。(私人交流)此言甚确。应该说,汉字对汉语的补充作用主要只体现在书面语而不是活的口语中。其次,大多数语言都有同音词,如英语的reign、r e i n、r a i n 和so,s e w,s o w 等,英语的使用者也并不依赖拼写来达到区分的目的。而且,字母文字同样也可以在书写上区分同音词,因此这

39、并不是汉字所特有的优点,而是任何文字都具备的功能。再次,书面上的区别有时在口语里没有意义,比如:做、作普通话同音(古代不同音,今天有些方言如吴语仍不同音),但是写法上有分工一一工作(*工做),做工(*?作工),做作(*做做,*作作,*作做)。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的、地、得,词典、辞典,等等。不管书面上怎么写,都不会影响口语表达的明确性。总之,我们认为,汉字对同音词的区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一般的交际过程中它绝不是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自始至终要借助”的手段,口语自有分辨同音形式的方法。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在书面语里,字形不同当然有帮助,但是也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一字多义一般也没问题

40、。口语没有字形的帮助,照样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二)汉字改变口语读音汉字有时会改变口语里词/语素的读音,真所谓“人生识字糊涂始”。李荣先生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肆字形的影响”分为“读半边字”和“多音字的合并”两类,举了不少例子。下面再补充一些当代语言生活中的实例。1.读半边字汉字有大量的形声字,它们由意符和声符组成,声符的表音往往是不准确的,但是有时人们会“念字念半边”,把声符的读音当作整个字的读音。这种现象学者们早已有过很多讨论,引者按:应该是“中州河南”“长沙湖南”,周先生这里说反了,可能是偶误。威廉冯洪堡特.论语法形式的通性以及汉语的特性(致阿贝尔雷慕萨先生的信)J.姚小平编译.洪堡特

41、语言哲学文集 A.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 0 0 1,第1 7 0 页。不过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有这样的说明“当然,目前我的汉语知识还是很不全面的,而尚未彻底地研究一种语言,就企图对它的精神和特性作出判断,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同上,第1 2 2 页。K e n n e d y,G e o r g e.1 9 51.T h e m o n o s y l l a b i c m y t h J.Jo u r n a l 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O r i e n t a l So c i e t y 7 1(3),p.1 6 3.吕叔湘.语文常谈 M.上海:三

42、联书店,1 9 8 0,第3 4页。赵元任先生对此也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读者可以参看: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的研究 J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第3 7 8 9 页。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J.音韵存稿A.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2,第1 0 7 1 1 8 页。7比如李荣先生举过“酵”俗读“孝”的例子。又如“酗酒”常被读成“凶酒”,“畸形”多念作“q形”“弦”多念作xuan“纤维,光纤”的“纤”有人念作qian,“梵”几乎都念作阳平声,知道应该念去声的人大概不多,而“荨麻疹”的“尊”读成 xun则干脆从俗音(误读)变成了正音,现代汉语词典第五、六、七版的注音都

43、是:xunmazhen(旧读qianmazhen),2 0 1 6 年最新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基于对民众发音情况的实地调查,也明确规定读为 xun。还有“莘莘学子”的“莘”常被读作xin,“电饼铛”的“铛”被读作dang,“悌”被误读成di等等。下面再举两个例子。(1)塑陈铁卿指出:“以土制人物形象的动作叫做su,如泥si”“su像等,代表这种动作的字是塑。但是自从把这字用在工业上的名词里以后,许多人却读为shuo,如shuo胶”“shuo 料。”作者主张应该念 si。李荣也讨论了这个字:“(塑料)这是新东西,很多人都首先从书面上知道塑料,因此就照偏旁读成朔料。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

44、都有这种读法。如北京有的人说shuo liao(也有说suo liao的),。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su liao,“朔料这个说法也许会慢慢儿减少,不至于相沿成俗,习非成是。”“塑”的 shuo音在普通话里至今没有被接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可是在吴语宁波话里,却真的是“相沿成俗,习非成是”了,so?成了正音,在“塑料”“塑胶”“塑钢窗”“可塑性”等新名词里几乎一律这么念,只有在“塑造”“塑像”“塑菩萨”“泥塑木雕”等旧有的组合里才念原来的正音su。据戴佳文告知,苏州话情形相同。(2)墟广韵去鱼切,今音应读qu,读作xu大概也是念半边字的结果。据古音汇纂,这个音最早见于唐代注疏,史记

45、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因城故吴墟”正义及S.2821大般涅躲经音均注“墟,音虚”,不过元代以前罕见,蒙古字韵仍把“墟祛区驱躯岖”等字列为一个同音字组,而中原音韵则是“虚墟嘘吁”等列为同音字组,可见已经跟今天一样了。具体的音变过程还有待研究。江苏吴江有个芦墟镇,“墟”的声母外地人很容易读,但当地人不会念错,这个溪母字代代相传念tc平山久雄指出:“读半边字其实不一定读其半边字本身,有时是向含有那半边的常用字看齐的。”平山先生举了汉语中“剧()”的例子(此例王力先生也曾提到)。“剧 在广韵中是人声陌韵三等开口群母字,奇逆切,按照规律现代应该读ji 或ji,但事实上却读ju。这应该是以“居()”为声旁的字

46、多见于去声御韵的缘故,如“据(據)”“”等字都读ju。多数南方方言里还保存陌韵的读法,例如厦门文读kisk(阳人)、白读klk(阳人)。下面再举三个例子:(1)矿广韵古猛切,,今音按例读gong,现在统一读作kuang(汉语大字典标明 旧读gong)。李荣先生在上世纪6 0 年代说:“据老辈说,四五十年前,不单读书读gong,连拉洋片的也说非洲开金矿同上,第1 1 4页。感谢马佳帅和鲁亚虹提供“弦”“梵”“荨”和“莘”“铛”“梯”的例子。关于“荨”字的读音问题,陈原先生曾谈到:“我想,总有一天要顺应人意(约定俗成),连字典也不得不改为今读作xin,本应读qian。”(尘元在语词的密林里,北京:

4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8,第1 8 2 页。)另可参看:钟英华、张洪明.“尊”的审音理据平议J.中国语文,2 0 1 6(5),第6 3 2-6 3 7 页。陈铁卿,“塑”字的念法 J.中国语文,1 9 59(2),第8 4页。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J.音韵存稿A.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2,第1 1 4页。?王力先生也提到了这一点,见:王力.汉语史(第三版)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5,第2 0 2 页。感谢戴佳文提供吴江话的材料。平山久雄.汉语中产生语音演变规律例外的原因 J.汉语语音史探索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2,第9 6 页。王力.汉语史稿(

48、第三版)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5,第2 0 2 页。8(g o n g)。矿 字现在无论说话读书,一般都读如矿 kuang,只有年长的人才知道有gong的音。”李荣先生认为这是受了字形的影响,徐世荣和杨荣祥进一步明确应是受到同偏旁字“旷”的影响。(2)暇广韵胡驾切,今音应读xia(汉语大字典也说“旧读xia”),但事实上却读xia。变读为阳平应该是受了同偏旁字“霞、遐”的影响。明徐孝合并字学集韵中此字收有二音,一在去声纳韵(兴恰切),一在阳平拿韵(贤牙切)。意义均为“闲(暇)”,可见阳平只是一个纯粹的异读。合并字学集韵广收北京俗音,且这些语音信息往往不见于它书,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可

49、见,“暇”的阳平一读在明代的北京口语里就出现了,这个俗音与读去声的正音不断竞争,最终人们还是从俗了。(3)槛(槛)、舰(艦)广韵均为胡切,按照规律今应读xian,但现代汉语却读jian。声母的改易,可能是受到了同偏旁常用字“鉴()”的影响。王力先生亦持此论。2.误读反切汉字不能直接表音,为了给它注音,大约在东汉末年,人们创制了反切的方法,用两个汉字,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及声调相拼,这样就得到了被注字的读音。后来的字韵书大都以反切作为主要的注音方法。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反切上下字的读音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后人直接以当代音拼读,就有可能致误。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只出现在一些生僻字中,常用字由于活

50、跃在口耳之中,不太容易受到反切的影响,但实际情况中确有这样的例子,下面试举两例。(1)殊广韵市朱切,系全浊声母(禅母)平声字,其声母按照北京话浊音清化平声送气的规律应该读送气塞擦音,声调按例也当为阳平。俞敏指出“殊”在大河北方言里都读“除”,历代佛经里也都用“殊”来对“文殊师利”manjusri里的 ju。可是普通话却音“输”,是个例外,这很可能是用反切上下字的今音切出来的:shi+zhu一shu。(2)强“勉强”的“强”广韵其两切。“其”是全浊声母(群母),“两”是上声,古全浊上声在北京话里要变读去声,又浊声母清化时遇厌声不送气,故按例应切出jiang。可是普通话却读qiang,这应当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