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610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7 卷第1 期2024年1 月浙江万里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Vo1.37 No.1January 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殷亚丽(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 1 1 1 7 2)摘要: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可以复现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数字化服务不仅表现为对展品和展览的数字化处理,还可以通过构建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完善非遗数字资源库、提供经纪服务、官网接入购物端口等实现培育非遗市场需求,服务数字内容产业,背书地方非遗及服务名优品牌等目的。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社会利用中图分类号:

2、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2 2 5 0(2 0 2 4)0 1-0 0 8 0-0 70引言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项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但“传统文化”或“民俗”这些术语不被一些国家和民俗学者认可,后来日本又将之称为“杰作”和“宝藏”,直到2 0 0 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术语被最终确定下来。2 0 世纪末2 1 世纪初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开设民俗博物馆,目前在各直辖市(如北京民俗博物馆一东岳庙、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省会市(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一甘熙故居)及部分地县(如苏州民俗博物馆一狮子林、德州市齐河县一齐河民俗博物馆)均有分布。许多民俗博物馆中

3、不仅包括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还包括了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其它类型的非遗,因此,许多民俗博物馆往往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非遗馆)。此外,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内设的非遗馆也是一个地区非遗线下展示、保护和传承的窗口。从内容上看,目前我国既有融合了多种非遗类别的综合类非遗馆(北京民俗博物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某一种非遗设置的专题非遗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以及以非遗体验、研学旅游为主的非遗体验馆(南京市秦淮区非遗体验馆、河南非遗体验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

4、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2 ;2011年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建立非遗数据库设定为文化管理部门的法定义务 3;2016年国家文物局、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文物资源的开放共享、价值挖掘,开发并推出一批数字文化创意产品精品;2 0 2 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2 0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 5 ,非遗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资源整合共享,推

5、动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公共数字平台,推进非遗档案和数据资源的社会利用6。我国非遗从认定、整理、保护到传承、创新、利用,逐步引导以数字化方式向活态化方向发展。收稿日期:2 0 2 3-0 3-2 7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2 0 2 3SJTB0628)作者简介:殷亚丽(1 9 8 2 一),女,湖北安陆人,南京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经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80殷亚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1非非遗数字化概述1.1非非遗数字化起源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可被电子计算机识别的

6、二进制数字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科学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图、文、声、像等媒体融合。非遗数字化起源于欧美国家图书馆对馆藏资料的数字化。2 0 世纪9 0 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将图书馆文献、影音、图片等实物资料进行数字化扫描并上传互联网,逐渐建立了历史、民俗、艺术、人文等诸多分类的庞大文化遗产数据库8。有学者认为数字技术重新定义了人类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因为它们使人们能够普遍获得文化遗产,并且还将文化机构与新的“受众”联系起来。它们吸引了新一代,因为后者被默认具有计算机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参观者能体验到跨越地理、宗教、文化和科学边界的文化信息的“民主化”9 。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展示的方式打

7、破了时空限制,并且通过文创、综艺、数字藏品等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化产品形式,实现了与民众的对话。1.2非遗数字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中的多数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均有传承人,通过非遗传承人可以对非遗进行复现和创新。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也是学界对非遗保护的普遍认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挖掘丰富而独特的价值及精神内涵,并以与时俱进的内容及物化形式呈现。非遗数字化就是运用数字资源采集、存储、处理、展示、传播等技术将非遗资源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叫。数字化非遗

8、内容便于复制和传播,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参与和消费。数字化已经成为博物馆和物质文化遗产解决展示形式、获取渠道、文化认同等多方面问题的重要路径。非遗馆是非遗征集、保存、保护、研究、展示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探索馆内外数字化非遗的价值及精神内涵的挖掘、制作、传播及呈现方式,是实现中华文化传播、非遗活态化发展、非遗扶贫、传统工艺振兴等的有效途径之一。1.3非遗数字化应用目前非遗数字化开发主要表现在通过摄影、摄像、电子扫描、3D建模、动作捕捉等数字化处理技术形成的非遗作品及场馆展示,非遗介绍、表演、制作、教学等非遗数据库;利用非遗或非遗元素制作的数字藏品、文创产品、虚拟体验游戏等非遗产品;通过互联网打造的

9、公域及私域的非遗传播等。我国已建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ZHI艺”等数字非遗展示的网络平台。此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各省市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等机构的官网、官微也有大量数字化非遗内容。一些非遗馆、非遗体验馆(中心)则利用数字技术模拟真实场景、设计交互装置等提升参观体验。2我国非遗馆数字化现状非遗馆的数字化包括了数字内容生产,如非遗的静态、动态、交互展示、数据库建设、数字藏品开发等;数字化传播,如官网、官微、社群、抖音、快手等数字空间的宣传、销售等;数字化服务,如预约、验证、导览、讲解、展示、经纪、授权等。2.1非遗馆数字内容我国

10、的非遗馆展陈包括了非遗作品实物、小微型非遗场景、非遗的文字及图片等与传统博物馆美术馆相似的静态展示,以及不同于其他场馆的非遗传承人表演、教学、非遗的多媒体影音、虚拟互动场景等动态展示。由于非遗的精神属性及活态化要求,馆内互动及线上互动内容的开发应该是非遗馆不同于其他场馆展陈的重点所在。2.1.1馆内数字内容较少目前我国非遗馆内多以文字、照片、标签、藏品或场景展陈等方式静态展示非遗,以非遗讲座、现场制作、舞台演艺等方式动态展示和体验非遗。馆内这种动静结合的展示方式,较好地实现了“面对面”“活态化”的非遗教育。如南京市非遗馆内设有文字、图片、藏品、场景沙盘等的非遗静态展示,另外在南捕厅1 7第1

11、期81:2024 年 1 月号展厅设立了1 3个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现场表演/制作非遗。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内容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补充。目前我国非遗馆内数字互动内容少、更新慢,部分场馆有以语音、视频、全息投影、VR体验、融人交互式设计的动态展示,如宁波市海曙区非遗馆在馆内设置数字展示(体验)区,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和光影艺术,打造沉浸式非遗场景1 2 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的“明潮那些事儿浸入式数字体验馆通过数字技术再现明代应天府街市,线上线下互动探秘“剧本杀”,利用VR聆听昆曲;成都安仁古镇华公馆的唐朝下午茶一中国古茶器数字艺术展1 3。总的来说,非遗的静态展示和非数字化动态展示

12、及体验是目前我国非遗馆内的主要内容,馆内数字技术的应用与综合性博物馆有一定差距。2.1.2线上数字内容以展示为主非遗馆的线上数字内容多沿袭了传统博物馆展陈方式,通过摄影、摄像、3D扫描、7 2 0 全景拍摄等数字技术,以文字、图片、语音、影像、3D模型、实景VR等形式进行展示。2 0 1 2 年1 月上线的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以富媒体、3D技术及二维码等对非遗展品及活动进行线上展示及介绍。北京民俗博物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等综合性民俗/非遗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专业性非遗馆均加入百科博物馆计划 4。这些非遗馆的线上数字内容主要体现为百科博物馆、官网

13、、官微、小程序上的场馆建筑、展览布局、馆内藏品、影像及活动的静态及动态展示。目前由于强交互VR对设备性能要求高,多数非遗馆的数字内容以7 2 0 全景或web3D等弱交互式VR展示场馆及展品。720全景或web3D会预先规划好场景及内容,用户通过鼠标或头部运动切换观点,只需要电脑、手机、iPad等常见终端即可浏览使用,访问门槛较低。若选择VR模式,则需要接人头盔显示器等装备。北京民俗博物馆、湘西州非遗馆、泉州非遗馆、湖南非遗馆等均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或百科博物馆等网络平台提供7 2 0 全景或web3D以裸眼或VR模式浏览非遗场馆、展陈、传承人等非遗信息。这种弱交互形式相当于将馆内展陈及活动

14、“搬”上互联网,便于储存非遗数据、查阅浏览,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表现不够,用户沉浸感不强。非遗文化传承中要开发深度知识文化产品,譬如以非遗为素材出版书籍、教材、动漫作品、电视专题片、音像制品等,开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将原有资源与新开发资源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非遗知识聚合体1 1 5 。“端门数字馆”项目设计师费俊认为在博物馆数字化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不是在于技术,而是在于文化转义本身 1 6。如果非遗馆仅通过数字技术单向度传播馆内展览及展品,而对如何“讲故事”没有细致的思考及策划,则难引起民众关注,更难实现非遗馆对民众的教育以传承非遗。2.

15、2非遗馆数字化传播非遗馆的数字化传播主要表现在由馆方、传承人、爱好者等主体在官网、官微、抖音、快手等数字空间里的非遗宣传;QQ群、微信群、微博超话、贴吧等半开放式社群的非遗交流等。2.2.1官方微博或微信成为非遗馆传播主阵地微博、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具有方便快捷、自主性高、送达率高等特点。以往作为非遗数字传播载体的官方网站具有权威性高、内容形式多样、大众化传播等特点,但同时也有维护成本较高,便捷性、时效性不佳等问题;抖音、快手作为短视频平台,内容生动有趣,但形式较为单一。目前自媒体环境下的许多非遗馆开通了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微博具有与官网类似的权威性,同时还便于互动;微信公众号上的馆内服务及活

16、动信息、非遗数据、全景内容等便于用户查询。由于具有社交属性,关注自媒体的用户更能及时收到推送消息,信息送达率高,有的非遗馆还开发了小程序,内容形式更加丰富,产品服务更加便捷,打通了从社交到信息再到服务的数字传播生态圈。2.2.2依托节庆组织活动文化遗产日、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全国及地方性节日成为非遗馆策划线上线下活动及传播非遗的重要节点。南京市非遗馆微信公众号通过“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等板块组织非遗云课堂、展示传承人相关作品、开展公益活动等。2 0 2 3年1 月,南京市非遗馆通过微信群及腾讯会议组织了泥塑、南京面塑、南京剪纸的课堂教学。2 0 2 2 年6 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7、馆为庆祝香港回归2 5 周年,通过数字浙江万里学院学报:82:殷亚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技术完成了一系列云直播讲解展品、传承人示范制作、欣赏京剧曲目霸王别姬等活动。非遗馆数字化传播多依托节庆推出云课堂、非遗直播、主题展览等活动。2.3非遗馆数字化服务2.3.1以预约及展示服务为主目前非遗馆的数字化服务主要表现在官微、小程序、APP等平台的预约报名、导览、展示及信息服务。在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普遍推出预约制后,人馆预约渠道和时间也成为非遗馆用户十分关注的内容。场馆参观、非遗体验、非遗课堂等活动通过数字化预约方便快捷。预约服务能快速掌握用户数据,控制和分配参与人数及时间

18、,对数据进行分析,还可以优化场馆服务,为不同非遗项目的小众传播、社群营销提供参考。非遗馆的数字化导览及展示服务表现为场馆地图导览、导航、定位;非遗、传承人、场馆、展览等信息的文本、音频、视频、7 2 0 全景及VR、A R,数字内容通过数字化平台展示打破了时空限制,但这些展示内容互动性和智能化程度较低。2.3.2为非遗的社会利用提供服务不足活化利用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2 0 1 5 年国务院公布的博物馆条例在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分提到“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 1。2021年“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推进非遗档案和数据资

19、源的社会利用。目前非遗馆在推进非遗资源社会利用方面提供的服务较少,主要表现为非遗馆与传承人之间的合作:为传承人提供工作室场所、与传承人合作推出非遗课程、馆内设置文创销售柜台等;少数非遗馆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非遗网购服务,包括传承人作品、文创产品的销售,链接非遗店铺等。非遗馆在推进传承人与数字内容产业、数字藏品、电商平台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销售非遗产品的第三方企业间的合作服务较少3非遗馆数字化路径3.1构建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培育非遗市场需求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实践理论 认为文化需求来自教育1 8。非遗馆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与本地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非遗活动及交流

20、主阵地,通过非遗馆培育地方非遗市场需求,是实现非遗活态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许多非遗馆已践行与社区的合作,承办多场“非遗进社区”非遗公开课等服务地方民众的活动9。一些城市还纷纷建立非遗体验中心、非遗工坊、非遗数字体验馆等互动场馆。非遗教学、演出、数字游戏、VR体验等部分体验内容可以通过建立线上渠道,向民众展示或引流线下。线上线下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将非遗馆打造成为居民社区中心、引导文化生产的中间人,为非遗融入居民生活、非遗创新、活态化传承提供平台。数字化的建设则能帮助实现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的低成本运营、多渠道多元化对非遗的理解、扩大“社区中心”的范围,使更多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产者

21、。3.2完善非遗数字资源库,服务数字内容产业日本和韩国分别在1 9 9 5 年和1 9 9 8 年提出文化立国方针,他们将“文化产业 称为“数字内容产业”,此后两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优势产业均集中在影视、音乐、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领域。我国一直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2 0 1 8 年一部延禧攻略让南京绒花进入年轻人的视野。南京市非遗馆南捕厅1 9号的第一个传承人工作室即南京绒花省级传承人赵树宪绒花工作室,2 0 1 9 年赵树宪创立了自已的“梧翊凰”绒花品牌。现在作为汉服配饰的绒花成为许多9 5 后娘们的入门技能。数字内容赋能了绒花非遗,使绒花从故事中的配角跳脱出来成为主角,进一步促进了绒

22、花的创新及迭代。近年多部影视、综艺及音乐等数字内容产品主动寻求与非遗的合作:梦华录里的茶百戏、青春环游记3里的绰丝、上戏4 1 6 女团的京剧戏腔歌曲非遗逐渐从数字内容产业中的配角向主角转变。各地应不断完善非遗数字资源库,为数字内容制作团队提供全面细致的非遗资源及专业咨询,在数字技术及元宇宙发展的背景下成为搭建与影视、游戏、文创、旅游场景等数字内容生产者合作的推手。我国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及管理主要集中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各省文化旅游厅负责本省非遗数据库的建第1 期832024年1 月设。此外,非遗馆官网、官微、视频号等数字化传播平台上也有大量非遗数据,这些开放的数据资源是民众与非遗沟通的重要渠道

23、。通过非遗馆官方数字化传播平台征集非遗影像、与非遗相关的数字内容产品,开通对数字展览、展品、视频等非遗数据库的留言评论区,提供针对不同非遗爱好者的社群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相关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旅游产品、动漫游戏等的开发与传播,既能丰富非遗馆数字资源、增加文创产品种类、实现高效交流、促进民众更好地理解非遗,又可以通过分析自然语言及浏览、评论、点赞等相关数据,优化非遗管理及服务。3.3提供经纪服务,背书地方优秀非遗2013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提出了以下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纪人、培训师、调解者与中介人将在2 1 世纪涉及传统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

24、0 。非遗馆可以作为“跨文化中介或者翻译”角色,为非遗资源的社会利用提供经纪服务。2014年,纽约艺术家凯文麦考伊(Kevin McCoy)在纳米币区块链上推出了一个NFT。2 0 1 8 年,Opensea、SuperRare 等建立了用于发布和发现数字艺术的平台 2 1 。2 0 2 1 年6 月2 3日,支付宝发布敦煌飞天付款码皮肤NFT,紧接着腾讯、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提供区块链服务,与各大博物馆联合推出数字艺术品。2 0 2 1 年年初,蚂蚁集团推出的文物保护公益计划,至今在支付宝已有超2 亿网友亲手参与文物虚拟修复1 3。我国许多传统博物馆已建立与数字平台的合作,将馆藏展品

25、进行数字化授权制成数字藏品。非遗数据库中有着大量的传统音乐、美术、技艺、曲艺等多元化数字内容,然而由于版权归属、经营理念等原因,非遗馆在数字藏品开发方面与市场的合作有限。非遗数字藏品多通过传承人或专业代理人与数藏平台进行合作,例如姚建萍的苏绣(由姚建萍刺绣艺术工作室授权、监制,苏州秀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数字藏品上线蚂蚁链,唐明敏的绒绣(由艺术浦东授权代理,上海黎辉绒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监制,文化云发行)数字藏品上线EDC教育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国共有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保护的级别往往与非遗知名度、影响力、市场价值等有一定的相关性。专业代理人

26、会首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进行数字藏品代理,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巫需通过非遗馆这个官方桥梁实现与各数字平台间的合作,地方非遗馆完全可以作为“跨文化中介或者翻译”,甚至扮演非遗经纪人的角色,促进地方非遗的社会化利用。3.4接入购物端口,服务名优品牌非遗产品多存在标准化和品牌缺失、供应链落后、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难以受到市场认可。2 0 2 0 年的世界非遗日,迎来了地方官员非遗直播带货潮,山东、河南、湖南等省的厅官、县长等纷纷加入带货大军。市场为官员带货而买单一方面是流量使然,另一方面是看中了官员的权威性。非遗日期间,官员带货确实对非遗及产品的推广和促销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形式争议较大、

27、有时间局限性,也存在法律风险。通过非遗馆官方数字化传播平台接入购物端口,相当于“网红官员长期带货”,既保证了官方推荐的权威性,又可以通过销售及评价情况促进产品送代,倒逼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名优品牌。参考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网站,站内设计了亚太、欧洲、北美等2 5 个国家和地区的2 5 种语言引导线上订购日本旅游产品 2 。目前四川非遗小程序设有“非遗购”,通过二维码扫描接入淘宝、京东等非遗店铺;湖南雨花非遗馆微信公众号里的“非遗好店介绍非遗产品及店铺,提供店铺地址或联系方式;南京的秦淮非遗体验馆微信公众号设有“微店”,出售布艺、牙雕等非遗产品;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官方微信的“文创商城”即将

28、上线。目前非遗馆官方数字平台接入购物还属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推进。民营资本下的非遗馆市场意识较强,官方数字平台,多设有网购人口,社会力量帮非遗馆拓展了非遗传承利用的新途径。立足我国非遗馆数字建设的实践进展与政策诉求,结合非遗数字化现状,非遗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从为促进非遗资源的社会利用提供服务方面着手,通过搭建和完善非遗馆数字化传播平台,为非遗的征集、交流、展示、经纪及交易提供服务;从教育社区民众“创造”文化需求着手,通过构建数字化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提高地方民众的非遗参与度,实现民众从非遗认知、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浙江万里学院学报:84:般亚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化及其服务创新注释:见北京

29、数字民俗馆htps:/ c e n e _ i d=59 0 6 7 2 8 0;云上湖南非遗VR馆 http:/ 期参考文献:1JKATHY F.No more masterpieces:tangible impact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bordered worldsJ.Asian TheatreJournal,2014(2):369-398.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 0 0 8-0 3-2 8)2 0 2 2-0 6-0 8 。h t p:/ 0 1 1-0 2-2 5)2 0

30、 2 2-0 6-0 8 h t p:/w w w.g o 三年行动计划EB/0L(2 0 1 6-1 1-2 9)2 0 2 2-06-20j.http:/ 0 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2-06-24.http:/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EB/OL。(2 0 2 1-0 6-0 9)2 0 2 2-0 6-30 。h t t p:/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ceku/2021-06/09/5616511/files/3953c9f8a68f4d6baa61adbaa4817827.pdf.7魏鹏举,魏西笑.

31、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的版权挑战与应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2):38-4 7.8马晓娜,图拉,徐迎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现状。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 0 1 9(2):1 2 1-1 4 2.9ANDREAS G.Contemporary digital technologies at the service of cultural heritageJJ.Springer,2018:1-22.10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0L(2 0 0 3-1 0-1 7)2 0 2 2-0 6-2 8 h t p s:/w w w.u n.o r g/z h/d

32、o c u me n t s/t r e a t y/i c h.1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1 8.1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进海曙非遗馆:“黑科技 让传统非遗“活 起来N/OL宁波日报,2 0 2 1-0 6-1 4 2 0 2 2-0 7-1 8 .htp:/ 搬 进了元宇宙EB/OL(2 0 2 2-0 2-1 8)2 0 2 2-0 7-1 8 https:/ 0 1 2-0 1-0 4)2 0 2 2-0 8-0 3 h t t p s:/b a i k e.b a i d u.c o m/mu s e u m/#%E5%8 D%9 A%E7%8

33、9%A 9%E9%A6%86%E6%A3%80%E7%B4%A2.15倪晓春,张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 0 1 7(2)53-57.16JMARGARET.设计邦对话故宫“端门数字馆 项目设计师费俊EB/OL。(2 0 2 1-1 0-2 8)2 0 2 2-0 7-1 5。h t t p s:/w w.i d e a b o 0 1 5-0 3-2 0)2 0 2 2-0 8-1 5。h t t p:/w w.g o v.c n/z h e n g c e/2 0 2 0-1 2/2 7/c o n t e n t5573725.htm.18MARLE

34、N MEISSNER.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Switzerland:Springer,2021.19薄秀华。弘扬文化魅力传承民间技艺怀柔区文化馆开展文化志愿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活动EB/0L(2 0 2 2-0 8-2 4)2 0 2 2-09-13.https:/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篇):文化经纪的作用J.遗产,2 0 2 0(1):4 6-5721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数字藏品应用参考M.北京:中国数字文化集团,2022.22日本国家旅游局官网Z/0L2022

35、-09-15。.h t p s:/w w.j n t o.g o.j p.852024年1 月Digitaliz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浙江万里学院学报MuseumYIN Yali(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Nanjing,Nanjing Jiangsu 211172)Abstract:Unlike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can mostly be reproducedan

36、d innovated.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echnology,the digital services of the ICH Museum are not onlymanifested in the digital processing of exhibits and exhibitions,but als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ICH market demand,serving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endorsing local ICH,and serving excel

37、lentbrands by building a system of inheritance and experience facilities,improving the digital resource libraryof ICH,providing brokerage services,and accessing shopping portals on official websites.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digitization;service plaform;social utilization(责任编辑:高伟云)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