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报告.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497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213 大小:9.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2012-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2012-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2012-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2012-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产经报告茶叶2012-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 预测报告产经报告茶叶目录第一章茶叶概述.15第一节茶叶的分类与品种.15第二节中国茶叶市场特性.18第三节茶叶行业质量状况.20一、我国无公害茶叶总体质量达到国家标准.20二、控制茶叶农药残留提高茶叶质量.21第四节茶叶行业QS认证情况.21第二章国际茶叶市场发展分析.26第一节 世界茶叶市场分析.26第二节国际茶叶政策及标准状况.26第三节印度茶叶市场分析.29第四节肯尼亚茶叶市场分析.29第五节日本茶叶市场分析.32第六节美国茶叶市场分析.32第七节俄罗斯茶叶市场分析.33第八节英国茶叶市场分析.34第三章 茶叶包装分析.36第一

2、节中国茶叶包装情况.36第二节茶包装设计的材料及特性分析.37第三节茶叶包装存在的问题.402产经报告茶叶第四节 南北茶市的茶包装区别分析.41第五节茶叶包装策略.42一、茶叶包装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42二、茶包装关键是技术与文化含量.45三、现代茶叶包装的特点.46四、茶叶包装装潢的特征体现.47第四章中国茶叶市场发展分析.48第一节我国茶叶进出口分析.48第二节我国茶叶产销分析.49第三节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现状分析.50一、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生产方式各有侧重.50二、区域分布明显,茶区快速发展.50三、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51四、产品多,名牌少.51五、管理水平低,管理不

3、规范.51第四节茶叶行业存在的问题.51第五节我国茶叶批发市场发展分析.52第六节茶叶市场的细分化分析.58第七节茶叶市场的经营管理.59第五章茶叶消费状况分析.64第一节国际市场茶叶消费状况.64第二节中国茶叶消费状况.653产经报告茶叶一、茶叶消费市场尚未成熟.65二、北京茶叶市场消费调查分析.67三、上海茶叶市场消费分析.77四、广州茶叶消费量分析.78第三节茶叶消费发展趋势分析.78一、有机茶消费在国际上渐成时尚.78二、认牌购茶是茶叶消费新趋势.80三、全球茶叶市场消费发展趋势分析.81第六章茶叶市场营销分析.83第一节茶叶市场营销发展分析.83一、茶叶市场营销组合运用的原则.83二

4、、创造中国茶馆营销新模式.84第二节中国茶叶营销存在的误区分析.86第三节我国茶叶营销策略分析.90一、品牌塑造策略.90二、市场分销策略.91三、产品开发策略.91四、商品茶价格策略.92五、市场促销策略.92六、社会资源整合策略.93第五节三大连锁茶庄营销策略分析.93第七章 绿茶市场分析.964产经报告茶叶第一节中国绿茶市场发展状况.96一、我国绿茶出口情况.96二、我国对欧盟绿茶出口情况.97三、日本对中国产绿茶实行命令检查.98四、摩洛哥成为中国绿茶最大进口国.99第二节我国绿茶市场发展分析.99第三节婺源绿茶行业发展状况.100第八章红茶市场分析.101第一节国际红茶行业发展概况.

5、101第二节中国红茶市场发展分析.101一、红茶的品种及特点分析.101二、我国红茶出口情况分析.104三、美国是中国红茶出口第一大市场.104四、中国红茶品牌抢占国际市场分析.105五、彩云红打造世界级红茶品牌.108第三节中国部分地区红茶发展状况.no第四节祁门红茶产销的问题分析.111第九章 花茶市场分析.114第一节花茶市场发展概况.114第二节茉莉花茶发展情况.U4一、我国首家省级茉莉花茶检验中心落户横县.114二、我国花茶出口情况.H45产经报告茶叶三、南京雨花茶启用新版“身份证”.115四、福州茉莉花茶获地理商标.116第三节我国茉莉花茶产销分析.116一、茉莉花茶的生产销售情况

6、分析.116二、茉莉花及花茶的生产情况.H7三、茉莉花茶价格上涨已成定局.118四、对后期市场的预测.118五、应对措施.118第十章其他种类茶叶市场分析.121第一节 乌龙茶市场分析.121第二节普洱茶市场分析.122一、我国普洱茶出口概况.122二、广东普洱茶出口分析.122三、普洱茶主打奥运茶品牌.123四、普洱茶出口形势分析.123五、春茶是普洱茶新机遇.124六、普洱茶企业上市分析.125七、普洱茶价格趋于理性.126第三节白茶.126一、白茶特点.126二、安吉白茶的发展过程与对策.127三、福鼎白茶迈向国际市场.1286产经报告茶叶第H章云南茶叶市场分析.130第一节云南茶叶行业

7、总体状况.130第二节红河州茶业状况.130第三节临沧茶业状况.136第四节德宏茶业状况.137一、德宏是茶业的繁荣之地.137二、云南省德宏扶持开发茶叶产业.138第五节西双版纳茶业状况.141第六节昌宁茶业状况.145第十二章福建茶叶市场分析.148第一节福建茶叶行业发展分析.148第二节安溪茶叶行业.149第三节福建其他地区茶叶行业发展分析.150一、福建龙岩市形成五大茶产品生产格局.150二、泉州茶业发展分析.151三、武夷岩茶的发展现状分析.152第十三章浙江茶叶市场分析.154第一节浙江茶叶行业发展概况.154第二节宁波茶叶发展情况.154第三节丽水茶叶行业分析.155一、浙江丽水

8、茶叶产业发展概况.155二、丽水茶叶市场竞争力分析.1577产经报告茶叶三、提高丽水茶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158第四节浙江其他部分地区茶叶行业.159第十四章湖南茶叶市场分析.160第一节湖南茶叶行业发展概况.160第二节湖南部分地区茶叶行业.164一、黑茶凸现益阳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164二、湖南安化茶产值分析.165三、湖南桃源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165四、湘西古丈茶叶产销两旺再创新高.167第十五章其他部分省市茶叶市场.169第一节广东省茶叶市场.169一、广东精制茶产量统计.169二、广东东莞茶叶市场发展迅猛.169三、广东汕头茶叶市场呈现新趋势.169第二节安徽茶叶市场分析.1

9、71第三节湖北茶叶市场分析.174第四节贵州省茶叶市场分析.174第五节广西区茶叶市场分析.175第十六章中国茶叶市场竞争分析.178第一节 部分地区茶叶市场竞争状况.178一、湖南打造湘茶核心竞争力.178二、临沧茶产业凸现竞争优势.1788产经报告茶叶三、云南茶企业出口竞争力分析.179四、闽台合作推动茶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180五、鄂茶产业冲出新格局.181第二节提高我国茶产业竞争力分析.183第十七章 业内部分重点企业分析.184第一节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184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184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85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85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86五、企

10、业运营能力分析.186第二节浙江省茶叶集团有限公司.186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186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87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87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88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88第三节中国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188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188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89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0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09产经报告茶叶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0第四节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190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190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92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2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3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3第五节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193一

11、、企业发展基本情况.193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94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4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5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5第六节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195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195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96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7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7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7第七节昆明七彩云南庆洋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197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197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9910产经报告茶叶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9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00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00第十八章茶叶行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201第一节茶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01一、三

12、大茶类前景看好.201二、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潜力.202第二节茶叶行业发展趋势.205一、茶产业走向现代化与多元化.205二、有机茶将是今后茶产业发展趋势.208三、茶叶美容产品时尚流行在全球掀起热潮.209第三节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对策.210一、贯彻品牌战略.210二、加快资源整合步骤.210三、苦练内功,提高管理水平.210四、引进外脑,圆发展之梦.211第四节提升我国茶产业实力的对策分析.211一、国外高筑绿色壁垒.211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212三、树立中国茶产业品牌.21311产经报告茶叶图表图表1:2010年全球茶叶总生产量.26图表2:2011年我国茶叶前二十名出口国统计.4

13、8图表3:2010年全球茶叶总出口量.64图表4:2010全球茶叶总进口量.64图表5:饮茶的职业分布情况表(百分比).67图表6:消费者辨别茶叶的能力(百分比).68图表7:消费者对北京品牌连锁店的忠诚度.68图表8:消费者喜欢饮用的茶类.69图表9:消费者对茶产品的品牌认知度(百分比).70图表10:消费者选用的茶叶形式.70图表11:消费者选择饮茶的原因.71图表12:消费者的选茶购茶的场所.72图表13:消费者购买茶叶价位分布.73图表14:消费者购茶的动机.73图表15:消费者对厂家的社会责任感关注.74图表16:消费者对各种饮料的喜欢程度.75图表17:消费者可接受的促销方式与售后

14、服务.76图表18:2011年我国绿茶前二十名出口国统计.96图表19:20n年我国红茶前二十名出口国统计.104图表20:2011年我国花茶前二十名出口国统计.115图表21:20n年我国乌龙茶前二十名出口国统计.12112产经报告茶叶图表22:20n年我国普洱茶前二十名出口国统计.122图表23:广东精制茶产量统计.169图表24: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85图表2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85图表26: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86图表27: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86图表28: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87图表2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87图表3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88图表31: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188图表3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89图表3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0图表3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0图表35: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0图表36: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92图表37: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2图表38: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3图表39: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3图表40: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94图表4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4图表4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5图表4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5图表44: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9613产经报告茶叶图表4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7图表46: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7图表47: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7图表48:企业主

16、要经济指标分析.199图表4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9图表5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00图表51: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0014产经报告茶叶第一章茶叶概述第一节茶叶的分类与品种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 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 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 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 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粥果,或不开裂

17、而核果状。我们一般所说的茶 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基本分类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如蒙洱茶、西湖龙井、英山云雾茶、庐山云雾、洞庭 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大红袍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 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 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武当道 茶、古丈毛尖、粤东山龙茶等。另一部分是恢复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 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如泾渭茯茶、渠江薄片

18、、休 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曾侯银剑茶、汉家刘氏茶、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茶、天池茗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 华举岩、粤梅香、顺生茶叶、东阳东白等等。还有大部分是属于新创名茶,如婺源茗眉、蒙洱月芽、蒙洱太空茶、南京雨 花茶、云雾毛尖茶、雪峰禅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金坛雀舌、天柱剑毫、寒 冰天露、岳西翠兰、齐山翠眉、红山龙、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 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潭翠芽、安化 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峨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

19、、早白尖红茶、15产经报告茶叶黄金桂、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等等。第四种就 是天然营养保健茶,如可以吃的蛋白桑叶茶2。以色泽制作工艺分类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日照绿茶、六安瓜片、龙井茶、碧螺春、蒙 洱茶、信阳毛尖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 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 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

20、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霍山黄芽蒙洱银针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 徽霍山的霍山黄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洲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 黄大茶)三类。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白毫银针白牡丹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 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

21、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青茶(乌龙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 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16产经报告茶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但是安溪铁观音的新贵感德、长坑、祥华铁观音的最 新清香制法是没有“绿叶红镶边”的特征。特别是感德下村(霞云村、霞春村等)更是该做法的典型代表。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祁门红茶荔枝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

22、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 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 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 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工夫茶为主。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渠江薄片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压制成砖。黑茶原 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黑茶主 要品种要包括“陕西咸阳茯砖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

23、“边茶”等。以季节分类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 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 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安溪县饮香茶叶合作社的铁观音,是乌龙茶春茶的代表,外形、汤色都可谓是“一绝”。(又如六安瓜片、山龙红茶)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 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 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 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

24、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茶、枫 树茶)17产经报告茶叶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 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 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粤梅香)4.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 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 烈。(如冻顶乌龙)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药茶一一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 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

25、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蒲凉支茶”等。花茶一一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 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附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窖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种有茉 莉花、桂花、珠兰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从世界上来看,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第二节中国茶叶市场特性1、茶叶产品的多样性中国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现有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之分;具体到某种茶叶又有 细分,如红茶有工夫红茶、小种

26、红茶,绿茶有烘青、炒青、蒸青等;就质量特征 而言,同类茶叶也有名优茶、大宗茶的区别。并且,各地的区域环境、气候、茶 树品种、栽培方式、制茶工艺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工夫红茶的滇红与祁红的 质量差别、闽南(北)乌龙茶与台湾乌龙茶的质量差异等。此外,众多名优、特 种茶是特定区域自然与人文因素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原产地域特征,如龙井 茶属于浙江、碧螺春属于江苏、猴魁只属于安徽的黄山太平。茶叶产品的多样性 为茶叶企业实施产品研发、产品线延伸及差异化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18产经报告茶叶2、商品茶价格的模糊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茶叶产销政策放开以来(除边销茶外),企业拥有充分 的价格自主权,

27、茶叶价格几经起落,至今仍然波动难测。在当前茶叶市场供过于 求,国际市场疲软及非关税壁垒苛刻的状况下,茶叶价格的市场变数增大。由于 我国茶叶种类、质量的差异性,茶叶质量缺乏国家标准来统一规范,高品茶的质 量级别较为混乱,售价较为模糊。面向渠道经销商的出厂价、批发价尚能保持相 对稳定,而面对消费者的零售价,往往随意订价、茶价畸高或是价质不符,消费 者无从判断商品茶的真正价值及真实价位。因此,破坏茶叶价格的模糊性,保持 价格诚信及订价透明度,是深入发掘茶叶市场潜力的重要途径。3、市场通路的波动性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变革,原有的茶叶供俏主渠道受到削弱或解体,当前茶 叶市场正处于旧渠道消解与新渠道重建的转

28、型之中。从而,市场通路及分销网络 较为脆弱、波动,物流成本和终端费用过高。商品茶具有农产品和食品的双重特 性,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茶叶市场开发及通路建设的差异和难度。实际操作中,市场通路建设应根据自身商品茶的销售特点,寻求对接市场的最佳切入点,探索 切实可行、经济高效的营销组合方案,旨在建立通路稳定、销售畅旺、资金安全、运行商效的分销网络。4、茶叶品牌的可塑性目前,商品茶质量良莠不齐,价格缺乏诚信,茶叶品牌过少,消费者对商品 茶的质量和价格,往往是无所适从、一头雾水,无法判断产品的真伪、优劣和真 实价位。品牌是商品质量、价格的信誉保证,消费者正逐渐对品牌茶叶表示认同 和信赖,市场期待着更多茶叶品

29、牌的涌现。由于茶叶企业经营规模小、品牌意识 淡薄,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商标)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茶叶市场运营不规范、质量不稳定,消费者购买力受阻,从而制约了茶叶市场的深度拓展。成长中的国 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对茶叶品牌培育而言,既是市场需求又是发展契机,我国茶叶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加入WTO之后的我国 茶叶经济,愈加体现出品牌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茶叶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 品牌发展策略和计划,以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激烈的市场竞争。19产经报告茶叶5、包装茶的盈利性包装茶增值空间大、盈利性强,是茶叶品牌塑造的主要载体之一。品牌包装 茶的开发商机,为茶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

30、力。茶叶作为快速消费品面对着多 还元化市场,市场的定位与细分要求茶叶包装应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的变化,从包 装材质、外形、装饰、规格及包装需求的系列化包装机。茶叶包装应在坚持中国 特色的同时,重视与国际包装惯例接轨,茶叶包装应的选材、款式、规格、图文、标注等内容须符合进口国的法律规定、文化特点及消费习惯,以促进中国茶叶获 取更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笫三节茶叶行业质量状况一、我国无公害茶叶总体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中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都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茶叶产品的总体质量安全水 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喝茶是安全的,茶叶产业的发展是健康的。“十五”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标准化进程加快,到目前为止,

31、已制定的茶叶 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140项,另外地方标准达数百个,有标可依,按标生产,促 进了茶叶整体品质的提高。据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抽检结果,2006年,我国91%以上的茶叶产品质量安 全水平达到或超过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要求。同时,全国推广无公害标准化 生产技术的茶园面积达2000万亩,占总面积的90%;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发展 也呈较快势头,目前经过认证的有机茶面积达40多万亩,大大促进了我国茶叶产 品质量的提高。虽然通过各地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茶叶的质量总体有明显好转,但也应 该清醒认识到茶叶质量安全仍然存在许多隐患,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以次充 好等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为此各地应高度

32、重视,加大力度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茶叶标准化体系;二是加大质量安全宣传及培训力度;三是加强标 准化及无公害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四是加强监管,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五是 加大各项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的实施力度;六是倡导茶叶清洁化生产。20产经报告茶叶二、控制茶叶农药残留提高茶叶质量茶叶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传统饮料,在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咖啡、可可),茶叶的饮用范围最广,消费量最多。为了提高茶叶质量,我国已明确在茶树上严 禁使用三氯杀蜻醇等不易降解的农药,要求采茶前,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对施用 农药后的茶园,必须达到安全期方可采摘。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得非常严格。为

33、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我国茶叶出口创汇,农业部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含有氟戊 菊酯(包括各种异构体)的农药(包括混合制剂)。氯戊菊酯(杀灭菊酯、速灭杀 丁)是我国茶区广为应用的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杀虫普广,供应充足,价格又相对较低,因此,在茶叶生产中应用普遍。氟戊菊酯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 为20%,在稀释60008000倍后使用,茶叶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菊酯类农 药,成为我国茶叶中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农药之一。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的多次田间试验结果,20%氯戊菊酯6000倍液喷施茶园后,至少需 2530天以上,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才能降至允许标准。如此长的安全间隔期,在 茶叶生产中是

34、不可能做到的。为此,各茶叶生产主管部门和广大茶农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停止氟戊菊酯 农药在茶树上使用。目前,有多种菊酯类农药(溪氟菊酯、联苯菊酯、氯氟菊酯)等均可以在茶园中替换使用。茶树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必须把农业防治、生物防 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显著地提高茶叶品质。第四节茶叶行业QS认证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意识日益提高,这就对 我国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的生产技 术水平总体上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许多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很小,甚至 是家庭作坊,加工设备简陋,环境条件很差,技术力量以及质量意识薄弱,这些 都难

35、以保证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在此背景下,为保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条 件,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迫在眉睫。因此,国家质检总局计划用3-5年的时间对所有28大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21产经报告茶叶1“QS”认证的主要内容“QS”认证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我国国家质检总局为确保 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在2002年,根据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提出的 一项强制制度,是帮助消费者识别食品质量安全性的“身份证”。这种市场准入制 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1)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未获得 食

36、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2)对出厂食品实施强制检验。要求企业必须履行法律义务确保出厂销售的 食品检验合格,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出厂销售;(3)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印)QS标志,向社会做出“质量安全”承诺。标志中的“QS”即Qualitysafety的缩写,意即“质量安全”,它是我国食品 市场准入标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以销售为最终 目的的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 个体工商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其他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活 动的每个独立生产场所,都必须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2o“QS”标志是由

37、“质量安全”的英文(QUALITYSAFETY)两个字头“Q”和“S”共同组合而成,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的简称。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和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该标志可由符合 要求的生产企业自行印制和自行加贴,可以直接印刷在食品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 和外包装上,但裸装食品和最小销售单元包装表面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的食品应 在其出厂的大包装上加印(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标志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按比 例自行缩放,但不能变形变色。同时,规定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编号由QS 和12位阿拉伯数字构成,编号前4位为受理机关,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 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3。2当前Q

38、S标志制度认证发展情况我国在食品上实行“QS”,主要是借鉴美国已立法强制实施的食品GMP认证,但是,国际上除了美国已经立法,其他如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国等国家,22产经报告茶叶均采取劝导方式。我国是全世界第二个强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国家。针对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或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活动屡禁不止,食品污染问题严重,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百姓的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人民 群众生活质量。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食品质量监 督新机制,即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通称QS制度)4。2005年,茶

39、叶已被列为第三批QS认证的13类食品之一。国家质检总局估 计会从2006年1月1日起,各类茶叶产品,包括散装茶叶均须加贴QS标志(即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否则不许进入市场销售。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受理 茶叶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申报事宜,这意味着今后出售茶叶外包装没有 加贴“QS”标志,都不准入市。这些举措都将引导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加快质量 安全体系的建设进程,改善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为在行业内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奠定坚实的基础。3实行QS认证对我国茶叶行业的影响自从实行“QS”认证制度后,进入茶叶行业的门槛将会大大提高。长期以来,茶叶加工企业一直因为加工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投入少,

40、进入茶叶行业门槛 低,并且利润空间较大,造成茶叶加工和经营企业(户)个数快速膨胀,引发了 无序竞争,影响了茶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但是,实行“QS”后这种状况将 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10个方 面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包括环境条件、生产设备条件、加工工艺及过程、原材 料要求、产品标准要求、包装标识要求等。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显然已经 不能满足细则的要求,任何一个从事茶叶加工的企业都必须增加投入,改善 生产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增加质量检验设备,来保证企业所提供的商品质量。虽然茶叶实施“QS”认证的细则已经公布出来,如严格实施,大部分企业

41、将 很难通过“QS”认证。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大家都把茶叶作为农产品来看待,并没 有把它当作食品。加上茶叶还需冲泡,或者煮后才饮用。茶叶生产条件往往被忽 视,特别茶叶的初制厂,大多数还十分简陋。国内一些主要的茶叶企业,例如,23产经报告茶叶以出口为主的茶叶企业和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的内销企业,大多通过了 T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有的还通过了 HACCP认证、有机茶产品认证,这些企业 会很容易通过“QS”认证。这些企业的茶叶生产量大约占到我国茶叶生产总量的 30-40%,但是,这些企业总数还不到我国茶叶生产企业总数的10%。实行市场 准入制度要求企业应建立与准入制度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42、,发展壮大自 己。谁走在市场准入的前列,谁就拥有未来。原材料供应商和农户都要规范自己 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让自己的产品尽快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建立 自己的品牌,创名牌,这样企业才有发展前途。经营者更要利用好市场准入这个 政策,建立与企业、农户长期有效的经营关系。4茶叶行业实行QS认证面临的困难4.1 生产许可证制度对食品生产的正规企业有作用,这些企业怕罚款,怕制裁,怕企业形象受到不良影响,但是对于那些小公司、小作坊则没有多大的作用。据 调查,食品加工企业中十人以下的小作坊生产就占了近一半。一旦执法者来检查 生产情况,他们可以很快将封口机等简易生产设备及产品很快转移、隐藏。他们 有足够

43、的时间和精力与监督者周旋,而我们目前的监督力量很难与如此众多的游 击队抗衡。4.2 对出厂食品实施强制检验任务的落实,也将遇到上述同类问题。面对众多 或明或暗的生产企业,面对偏远山区那些只有几台破旧机械的山区小厂,面对现 包现卖的茶叶专店,面对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面对有关系有背景的直销者,监 管部门恐怕会心有余而力不足。4.3 准入标志与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不能划等号。获证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食品 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高低悬殊,国家对获证企业的监管难以到位。有的企业真正以 QS认证和IS09000认证为动力,持续改进工作,追求卓越绩效;有的企业认证 时临时抱佛脚,匆匆作了几个文件,填了一些记录,并未领会

44、QS认证的精神,这样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并无提高.4.4 QS认证要求企业在硬件改造方面增加较多投入,加之企业的申报费用偏 高,部分企业抱着拖一天算一天的态度。这就给茶叶企业尽早通过QS认证设置 了很大的障碍,因此,这也成为企业当前QS认证申报方面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24产经报告茶叶4.5 QS认证的部分要求不切合茶叶生产实际或反映茶叶生产检验的多样化。对一些传统历史名茶的手工制法未予承认,例如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黄茶类君山 银针的传统制法,不需要什么制茶机械,只要杀青锅、焙笼就行了,审评检验并 不要什么仪器,一个透明玻璃杯就能评出银针的优劣。QS认证要求审评人员非 要得到国家认可的评

45、茶员证,然而为发证举办的任何培训班,并不讲授各类名茶 的审评,如君山银针该怎么审评,黄茶类北港毛尖怎么审评。5茶叶企业对策5.1 茶叶企业要重视QS申证工作,领会QS认证的基本精神,积极向当地技 术监督部门申报,并对照相关要求,作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硬件改造、人员培 训、材料准备。企业应准备的材料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负责人任命书、机构设置 图、岗位职责描述文件、资源的提供与管理文件、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流程图、工艺规范)、原材料提供方面的文件(采购管理制度、采购质量验证规程、原辅料、成品仓库管理制度)、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文件(质量控制制度,关键工序管理制 度)。5.2 小型茶叶生产者通过

46、茶叶协会的牵头,联合申报,多家集资,共用厂名,集中生产,通过认证。5.3 个体工商户的茶叶专店可放弃分装资格,节约认证费用,与已获QS认证 的企业达成产销协议,成为获证企业茶叶分销的窗口。25产经报告茶叶第二章国际茶叶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世界茶叶市场分析自2000年以来,全球茶叶总产量逐年递增,10年间增长38.85%.2010年,全球茶叶生产总量406.7万吨,比2009年增长3.41%,肯尼亚、斯里兰卡和阿根 廷增幅较大。从地区看,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1.84%(2009年占84%,下同),非洲占14.93%(13.11%)。其中,中国137万吨,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 33.69%(

47、34.52%),牢固确立了世界最大产茶国的地位;印度96.6万吨,茶叶产 量继续下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茶叶总产量23.76%(24.87%)。列第三至第十 位国家及占比分别为:肯尼亚9.81%(7.98%),斯里兰卡8.1%(7.36%),越南 3.86%(3.91%),土耳其 3.64%(3.89%),印度尼西亚 3.18%(3.48%);阿根廷 2.51%(2.29%);日本 2.29%(2.37%);孟加拉 1.45%(1.51%)。上述十国茶叶产 量之和占2010年全球茶叶总产量的92.29%(92.16%)o图表1:2010年全球茶叶总生产量序号生产量(电僮同比*i中SB,3T,0

48、000.042印度966.403-L293曾尼星!率,00626 794斯里三卡3K.382I3.6T5157.0001.9S6土EXMb.000-3 27T印尼129,200-5 538网报盘102,00013 339日本91000-0 II10丽霞5SJ687 58全硅刍产量4.066.5963 42数据来源:汇智联恒第二节国际茶叶政策及标准状况为维护茶叶的信誉,促进茶叶市场繁荣,保护消费者利益,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先后推荐的茶叶国际标准和检测方法 26产经报告茶叶有:1.红茶规格及检测方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ISO/TO34/SO8围绕组织制定红茶标准,

49、进行了大 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在70年代中先后推荐出ISO1572等标准,现行标准如 下:ISO1572-80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样品的制备;ISO1573-80茶-103时质量损耗的测定;ISO1574-80茶-水浸出物的测定;ISO1572 一 87茶一总灰分的测定;ISO1576-88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ISO1578-80茶-水溶性灰分碱度的测定;ISO3720-86 红一规格;ISO3720-86(附录)茶粗纤维测定方法;IS03103-80茶-用于感官检验的茶汤的制备;ISO6078-82红茶-术语。红茶的品质要求集中反映在ISO3720中。该标准在引言中肯定

50、茶叶品质一般 由茶师通过感官审评来评价,而标准的技术要求则是根据化学特定成分来确定品 质规格的。标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可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 分碱度和粗纤维作为红茶的特定的成分,规定了最高(低)限量指标:(1)水浸 出物(m/m)最小值32;(2)总灰分(m/m)最大值8,最小值4;(3)水溶性灰 分(总灰分的%)最小值45;(4)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m/m)最大值 3,最小值1;(5)酸不溶性灰分(m/m)最大值1;(6)粗纤维(m/m)最 大值16.6。并且规定上述相应的国际标准为检测方法。ISO3720的技术要求可以保证红茶不掺杂,不受泥土污染和叶子不地份粗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