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
姓名:
10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为了便于分析地球上的岩石,地质学家根据岩石中所含的化石将地球的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单元。这些时间单元组成了地质年代表,它是地球从形成之初到现在的历史记录。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代。据图回答下面1-3小题。
(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 下列关于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 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元古宙、太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C. 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新生代、中古代、古生代、元古宙、太古宙
D. 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新生代、中古代、古生代、太古宙、元古宙
2. 下图a、b、c、d所代表岩层与地质年代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a—⑤ B. b—② C. c—④ D. d—①
3. 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三叶虫灭绝对应图中地质年代序号为( )
A. ②末期 B. ③末期 C. ④末期 D. ⑤末期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天气过程,产生了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精彩纷呈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列4-6小题。
4.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东南地区工业发达,空气中凝结核多
B. 西北地区大气对流运动较弱,难形成降水
C. 我国东南地区距海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D. 西北地区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难以凝结
5. 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是( )
①气压较高,密度较大 ②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③上冷下热,对流明显 ④水汽、杂质含量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了( )
A. 大气层温度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B. 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降低而降低
C. 大气层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 对流层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
读下图,回答下面7-9小题。
7.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关于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表述正确的是
A. Pa>Pb;Ta>Tb B. Pa< Pb;Ta< Tb
C. Pa< Pb;Ta>Tb D. Pa>Pb;Ta< Tb
8.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a与b、c与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分别为
A. 东北风、南风 B. 东北风、东风 C. 西南风、东风 D. 西南风、南风
9. 下列关于a、b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小于b B. a大于b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下图为浙南山区某小流域的水循环示意图,该地区农民以薪柴作为主要生活燃料。读图,完成下列10-11小题。
10. 该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 海上内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生物循环
11. 当地农民为解决生活用能,大量砍伐林木,对该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①大气降水增加 ②蒸腾作用减弱 ③水汽输送量增加 ④地表径流变率增大 ⑤下渗增加 ⑥地下径流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我国海洋专家对东海中部海域沿30°N纬线的海水性质进行了垂直采样研究(图1),并绘制了沿30°N海域甲-乙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状况图(图2)。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图1 图2
12. 甲海域表层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入海径流 B. 黑潮暖流 C. 海陆位置 D. 大气降水
13. 导致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比甲海域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海域深度③洋流性质④太阳辐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圣劳伦斯湾位于加拿大东南部,是一个宽广而几乎被陆地包围的水域。海湾曲折,湾内多暗礁、浮冰、浅滩,不利于船舶航行;水温很低,盐度为12‰~32‰;湾冰5月底开始解冻,海湾形成湾内逆时针海流,并通过卡伯特海峡泄出。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湾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14-15小题。
14. 圣劳伦斯湾最有利于航行的时间段可能是
A. 2~3月 B. 5~6月 C. 8~9月 D. 11~12月
15. 圣劳伦斯湾海流通过卡伯特海峡泄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B. 阻碍海湾与大洋的水体交换
C. 造成渔业资源衰减 D. 加速海湾内浅滩的出露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完成下列16-17小题。
16. 下列关于杭州湾南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 B. 两岸陆地面积变大
C. 两岸沉积作用发生时间较早 D. 北岸陆地向南扩展
17. 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海浪沉积 D. 海浪侵蚀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下列18-19小题。
18. 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9.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读“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20-22小题。
20. 甲气候带的降水主要来自( )
A. 赤道低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东南信风带 D. 盛行西风带
21. 乙气候呈狭窄条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寒流流经 B. 山地地形阻挡 C. 盛行西风影响 D. 海陆分布状况
22. 丙气候分布区可能出现的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荒漠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甲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乙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23-24小题。
23. 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D. 砾石压土
24. 下列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 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2020年3月24~26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预警,这也是近十年来最晚的寒潮预警。26日至27日,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南下。26日至28日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经历雨雪和大风降温,多地累计降温幅度超过10℃,局地超15℃。气象专家说,此次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据此回答下列25-26小题。
25. 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 秋季和春季 B. 冬季和春季 C. 秋季和冬季 D. 初冬和秋末
26. 下列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冷空气就是寒潮 ②寒潮通常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 ③“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可能与寒潮是天然“杀虫剂”有关 ④寒潮不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在此次地震过程中,“地震预警系统”起到预警20秒,减少伤亡63%的作用。在这背后的“功臣”,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读图完成下列27-28小题。
27. 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A. 电磁波的速度比地震波快 B. 该系统在震前做出了预报
C. 成都较汶川地质构造稳定 D. 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快
28. 在地震应急管理过程中,不属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功能是( )
A. 预报作用 B. 警示作用 C. 缓解作用 D. 防范作用
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 滑坡发生后,坡面等高线示意图为( )
A. B.
C. D.
30. 为防范滑坡,加强滑坡的监测需使用( )
A. 遥感技术 B. 北斗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无人机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墒情,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下图为我国春季某时段农用天气预报图。
(1)说出甲、乙两地区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应对措施。
(2)说出丙地区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及有利影响。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下图1为新疆简图,图2为罗布泊附近及哈密到罗布泊铁路(哈罗铁路)沿线的地貌景观。
图1 图2
材料二: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罗布泊水源补给河流--孔雀河断流,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枯。最近因在罗布泊开发出钾盐卤水,卤水汇积成总面积500平方千米左右的盐水湖。
(1)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罗布泊地区土地退化,加剧了______化趋势;罗布泊周边地区雅丹地貌广布,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
(2)南疆地区城镇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与江苏省相比,南疆地区县级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较______。
(3)影响哈罗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该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______、寒潮、_____等恶劣天气。
33.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近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右图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此时,左图中气压值a地__________b地(填 > 号或 < 号),气温a地__________b地(填 > 号或 < 号),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__风,其气流的干湿状况是__________。
(2)右图中实线表示__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图所示的近地面气压情况应出现于右图中的_________时到_________时。(时段)
(4)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小。若左图示意目前我国东部沿海某地某季节等压面分布状况,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__(填“更大”或“更小”),该季节最可能是__________季。
答案
1-10. A C B C C D D C A C
11-20 C A C C A A D C D D
21-30 B D B C A C A A D B
31.(1)甲:低温(或寒潮)。地膜(或秸秆等)覆盖;大棚育苗。
乙:干旱。引水灌溉;适当深播,播后适时覆膜保墒。
(2)危害:暴雨、大风。有利影响:增加墒情(或土壤湿度增加);缓解旱情。
32.(1)荒漠 风力的侵蚀
(2)沿河流(绿洲)分布 水源(水资源) 大
(3)矿产资源开发(煤炭、钾盐) 沙尘暴 高温
33.(1)< > 东南风 湿润
(2)陆地 气温的日较差大
(3)8 16时
(4)小 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