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0852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年级:姓名:18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_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下第

2、一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中好人完全是好的,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

3、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

4、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

5、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

6、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

7、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

8、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

9、情有可原。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

10、并无铁证。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红楼女子之美是各美其美,美得适度,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B.红楼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C.材料二曹雪芹设计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D.“冷香丸”对宝钗治疗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有益,对宝钗扭曲真实心性又有害。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理由阐释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一项是( )(3

11、 分)A.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B.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C.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3.下列说法中,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3 分)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B.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C.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D.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造成对

12、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鸡鸭名家汪曾祺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就在江边的沙滩上。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沙滩上安静极了,江流浩浩。东北风。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可是江南地暖,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

13、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那两个老人是谁?”“一个是余老五。”“另一个呢?”“陆长庚。”余老五是余大房炕房的师傅。他虽也姓余,炕房可不是他开的。余老五成天没有什么事情,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到哪里都提了他那把奇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他一年闲到头,吃、喝、穿、用全不缺。余大房养他。只有

14、每年春夏之间,看不到他的影子了。清明前后,正是炕鸡的时候。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他整天不离一步。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炕房里暗暗的,暖洋洋的,潮濡濡的,笼罩着一种暧昧、缠绵的含情似的异样感觉。余老五身上也有着一种“母性”。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但是看上去,余老五的小鸡要大一圈!怎么能大一圈呢?他让小鸡的绒

15、毛都出足了。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生怕火功水气错一点,一炕蛋整个的废了。余老五总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这一个半个时辰是最吃紧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功夫就要在这一会见分晓。余老五也疲倦到了极点,然而他比平常更警醒,更敏锐。他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专断极了,顽固极了。很奇怪,他这时倒不走近火炕一步,只是半倚半靠在小床上抽烟,一句话也不说。小徒弟不放心,轻轻来问一句:“起了吧?”摇摇头。“起了罢?”还是摇摇头,只管抽他的烟。这一会正是小鸡放绒毛的时候。这是神圣的一刻。忽而作然而起:“起!”徒弟们赶紧一窝蜂似的取出来,简直是才放下手,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余老五

16、高高大大,方肩膀,方下巴,到处方。陆长庚瘦瘦小小,小头,小脸。他不像余老五那样有酒有饭,他是个倒霉的人。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鸭瘟。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只剩自己一个人了。看着死,毫无办法。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前两天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鸭在水,人在船,一路迤迤逦逦地走。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不要

17、!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倪二在白莲湖里。一趟鸭子全散了!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怎么办呢?围着的人都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陆长庚在哪里?多半在桥头茶馆。桥头有个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常在后面抖着头看人赌钱的,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

18、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雅雅,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这两个老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呢?他们的光景过得怎么样了呢?(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余老五高大方正,一副大汉的形态,作者偏偏用“母性”来形容他,实则是有反差的、俏皮的,也与前文暧昧含情的环境相呼应。B.余老五“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

19、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体现了他技艺高超之外的专断顽固与仗艺欺人,人物形象也由此丰满立体。C.陆长庚出场前,作者通过写倪二丢鸭后一筹莫展,围观人们推荐陆长庚时的众口一词,赋予人物一定的传奇色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D.陆长庚通“鸭性”,“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却命运不济,几次鸭瘟的打击使他发誓不再养鸭,但手艺偶一亮出仍令人叫绝。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余老五只是余大房手下的炕鸡师傅,却衣食无忧,整日拿着紫砂茶壶到处闲逛闲聊,小说在此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了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阅读心理。B.本文运用传统小说、评书等常用的叙事方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别

20、讲述了两位乡间巧人的故事,情节更加集中,体现了作品的传统性和文化色彩。C.小说在叙事上短句居多,语言简洁灵动,没有较为完整的故事讲述,更没有任何曲折的情节,体现了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D.小说语言质朴清淡,就连人物苦难的命运、艰难的境遇都“寡味儿”了许多,但仍可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和人生悲欢的思考。 8.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的比较,称为纵向比较。请结合本文内容各举一例,并简析其作用。(4 分) 9.本文开头一段不避其繁,结尾一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

21、)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

22、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想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23、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

24、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后也成为中国姓氏之一。B.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如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C.唐虞,是古代唐尧与虞舜的并称。相传唐虞执政时天下太平,古人以为太平盛世,于是很多史籍常用唐虞代指太平盛世。D.六艺,古代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又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书。文中指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孔子

25、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奔走游说,即使遭到打击、排斥,甚至受到围困,仍执着追求。B.孔子有着很强的治国能力。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C.孔子知识渊博,勤奋刻苦。他整理和编纂了诗礼乐春秋等古代儒家文化典籍,对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杰出贡献。D.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

26、负戴于道路矣。 14.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的三次回答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理念?(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早蝉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注: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写作琵琶行次年,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1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B.时值夏季,让作者意外的是,竟然在

27、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C.“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D.“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作者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16.秋虽未至,但秋思已先秋而生。诗人的“秋思”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

28、情。(2)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可以看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碧绿的树叶中,红艳剔透的石榴花骄傲地挺起腰身,亮出娇美的面庞。放眼望去,那朵朵石榴花,就像簇簇火苗。在蓝天和阳光下,石榴花聚合成熊熊燃烧的火海,摇荡着,呼应着,翻滚着,十分壮观。古人曾绘写石榴花胜景:“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我顿时感到,这些诗词,描绘的正

29、是眼前这壮美景象。文人们对石榴的偏爱,不吝笔墨。有的细致描摹石榴形象,大写特写其仪容。诗人透过石榴外表,挖掘其内涵,张扬其精神,“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不求结果,但求过程。“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不与桃李争艳,独自盛开在另一个季节,不争不抢,不卑不亢。朵朵石榴花,开在历代文人的笔尖之上。石榴圆润饱满,浆满汁溢的石榴籽甘甜如饴,是甜美的果实;众多石榴籽密密实实拥抱在一起,常被寄予紧密团结的寓意。石榴的名字可谓琳琅满目,金罂、金庞、沃丹、丹若贵重的“金”、喜庆的“丹”,都赋予在石榴身上。火红的石榴,多籽的石榴,甜蜜的石榴,团结的石榴,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吧! 18

30、.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B.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C.“啊!地狱?”我很吃惊,“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D.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比喻相似性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3 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火红、多籽、甜蜜、团结的石榴,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吧”。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1、 (3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 分)几乎所有人都得过流感,出现过呼吸道的病症,但很多人不知道,流感这种病原本跟人没什么关系,它们来自鸟类,而且_。怎么回事呢?其实,流感病毒感染的是鸟类的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_。一个鸟类流感病毒,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突变,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而且,人类呼吸道细胞表面受体和鸟类消化道细胞表面受体非常接近。于是,当这些从鸟类身上突变而来的新型病毒传到人身上的时候,_,也就是“流感

32、”。22. .汉字是表意文字,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字形演变,但有些汉字依旧可以根据形体去推想其意义。请仿照示例,从另两个甲骨文汉字中选择一个,描述其字形,解读其含义。(5分)(取) (及) (伐)示例:“取”左边是一只人的耳朵,右边是一只手,用手抓住耳朵。所以,“取”表示一个动作,义为“捕取、获得”。四、写作(60 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子光的妈妈想从小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从他五岁时,就让他自己捡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1l岁时,子光已经拥有一个一万多元的个人小金库。子光说,他将来上大学,不需要家里掏一分钱。此事一传开,赢得街坊邻居普遍称赞。子光的

33、父母也以培养儿子初见成效为荣。子光的同学景天很想向他学习,但妈妈却极力阻止他。她私下里对家人说:“子光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培养小孩的捡废品的习惯,是一种乞丐思维。孩子一心痴迷于捡垃圾,将来还能有什么大出息?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志向,绝不要这种拾荒行径、乞丐思维。”班级计划围绕上述材料举行以“教育与成材”为主题的讨论会。子光妈妈的做法和景天妈妈的观点,哪个让你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2021学年度春季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第一次阶段性

34、考试高一 语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B项,“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表述为“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2.A项,材料二第二段“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这种解释不是胡菊人先生的。材料二第三段说“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内容在下一段。3.C项,“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错,材料三第三段表述为“只能说有讨好之嫌”。4.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主体部分

35、采用并列结构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主体部分运用例证法,论证了“有待商榷”这一观点,进而证明曹雪芹塑造宝钗这一形象的特点与成功。主体两段都运用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来证明论点,先承认对方观点有道理,再转而阐述观点的不合理性,以退为进,说理严密。文章论证时有破有立,既批驳了“指责宝钗奸”这一不合理的观点,又树立起“宝钗性格是复杂的”“作者塑造宝钗的成功性”的观点。5.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考点】

36、信息筛选与概括分析论证结构【解析】(4)材料三第一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明确作者观点,后面分开论述,“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总结全文;两个“比如”是典型的举例论证;“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属于作者要驳倒的观点,“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属于立论。同时主体两段都运用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来证明论点,先承认对方观点有道理,再转而阐述观点的不合理性,以退为进,说理严密。据此

37、分析作答即可。(5)解答本题应从文意入手,理解文中的观点和看法,抓住重点语句。材料一中“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这是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角度;材料二“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可见立场不同,评价不同;材料三“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可见作者手法也影响了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可综合这些分析作答。6.B项,“体现了他仗艺欺人”错误。“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体现了余老五的技艺高超和专断顽固,还说明在小鸡即将

38、“出炕”时余老五的认真谨慎态度,与他平时大大咧咧的形象形成对比。7.C项,“没有较为完整的故事讲述,更没有任何曲折的情节”错误。分别写两人炕鸡赶鸭的故事,虽然情节集中,但还是比较完整的,陆长庚赶鸭故事情节更曲折。8.纵比:将炕鸡前后余老五的声调大小作对比,突出余老五对工作的认真谨慎。横比:将别人家刚出炕小鸡的大小同余老五的作对比,突出余老五技艺高超;将其他师傅炕鸡时的胆量、手艺同余老五的作对比,突出余老五技艺高超;将余老五和陆长庚的外貌、性格、境遇作对比,强调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将倪二的赶鸭水平和陆长庚的作对比,突出陆长庚的技艺高超。9.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展现了水乡的环境与生活,为两位老

39、人的出场作了铺垫;结尾以问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开头与结尾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可以产生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的艺术效果。【考点】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小说)艺术特色(小说)表现手法(小说)作者写作意图探究(小说)【解析】8.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比如纵向比较,余老五不炕鸡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而炕鸡时则是“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

40、通过工作前后的不同表现,突出余老五对工作的认真谨慎。而横向的比较更多,如“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但是看上去,余老五的小鸡要大一圈!怎么能大一圈呢?他让小鸡的绒毛都出足了。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生怕火功水气错一点,一炕蛋整个的废了。余老五总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这一个半个时辰是最吃紧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功夫就要在这一会见分晓”,将别家刚出炕小鸡的大小同余老五的作对比,余老五的小鸡要大一圈,而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余老五却敢多等一个半个时辰,这些横向对比都体现了余老五技艺高超。文中还有多处对比,合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9.本篇小说的写法有异于常见的小说,小说的开头描写极其繁复,

41、似乎是写了与小说主题无关的内容,但仔细看下来,这些内容似乎又不可或缺,这些内容交代了故事场景,展现了水乡的环境与生活,将人物置于一个富有特殊气息的环境之下,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妙的场景,从而为两位老人的出场作了铺垫,也为小说增添了特殊的味道。而结尾的简单并非是无内容可写,作者是故意给读者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让读者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而且让读者的思绪进入到小说内部,让小说的情节得以延伸。所以,小说开头与结尾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可以产生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的艺术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10. C。句意: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

42、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围孔子于野”是“发徒役”的目的,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孔子”作“讲诵弦歌不衰”的主语,其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11.D项,“文中指前者”错误,文中指后者。12.D项,语句理解错误,“不能赞一辞”的意思是文章写的很好,不能增删一句话。13. 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或天下很容易治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解析】老,敬爱

43、,后两个“老”指老人。幼,爱护,后两个“幼”指小孩。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都是学校。教:教化。申:反复陈述。悌:敬爱兄长。颁白:头发花白。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14. 志向远大,施政恰当;遵循礼治,注重秩序;节约开支,杜绝浪费。【解析】孔子的第一次回答:“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意思是“秦国,虽然国土狭小,可穆公志向远大;虽然地处偏僻,可行事公平正直”,体现了孔子“志向远大,施政恰当”的治国理念。孔子的第二次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主要像个君主的样子,臣子要像个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体现了孔子“遵循礼治,注

44、重秩序”的治国理念。孔子的第三次回答:“政在节财。”意思是“治理国家要节省财用”,体现了孔子“节约开支,杜绝浪费”的治国理念。【参考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高个子”,并且因此感到奇异。鲁国再次善待孔子,因此孔子返回鲁国。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访问,景公向孔子请教说 : “从前,穆公时,秦国面积狭小,国土偏僻,他却能称霸诸侯,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 : “秦国

45、,虽然国土狭小,可穆公志向远大;虽然地处偏僻,可行事公平正直。”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 : “君主要像个君主的样子,臣子要像个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 : “说得好啊!”过了几天,景公又向孔子请教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 : “治理国家要节省财用。”景公很高兴。鲁昭公去世,鲁定公继位。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官员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

46、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孔子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诗书也残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所以尚书礼记都是通过孔子传授下来的。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重复的删掉了,选取其中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能将其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先王的)礼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观而得以称述,王道完备了,孔子也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修。孔子晚年喜欢周易,由于他不停地翻读周易,以至于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