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pdf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27113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总结例题 单选题 1、王文剑在分割的迷局一文中指出:“皇帝不用直接出手,一纸命令就把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看起来还是“施惠”而按照汉朝制度规定,侯国要归郡守管理,从此这片土地就直接从诸侯国里被划进中央直辖地了。”在这里作者描述的是皇帝 A采取武力平乱 B实行推恩令 C设立封国 D重用尚书令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皇帝不用直接出手,一纸命令就把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侯国要归郡守管理,从此这片土地就直接

2、从诸侯国里被划进中央直辖地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B 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皇帝不用直接出手,一纸命令就把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控制,并未使用武力,排除 A 项;汉武帝利用推恩令削弱封国,并非设立封国,排除 C 项;尚书令属于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2、古骆越(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方国)工匠早期铸造的青铜器,主要是依照中原青铜器的模式。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骆越设计和铸

3、造出具有较为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器,形成具有明显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文化。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骆越经济文化发展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答案:B 2 解析:主要理解材料信息,早期青铜器模仿中原,后期有自己身特色,这表明骆越自身的手工业水平得到提升,B 项正确;骆越的手工业水平提高,并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排除 A 项,材料讲的是骆越后来自身的手工业水平提高,不能反映出民族交融加强,排除 C 项;D 项也不能在材料中得到反映,排除。故选 B 项。3、如图是黄河流域某遗址发掘出的文物。该遗址的原始人类 过定居生活 属母系氏族公社 与龙山文化同时期 有了原始农业和手工业

4、ABCD 答案:C 解析:由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它是新石器时代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由所学知识可知,半坡遗址的原始人类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学会制造骨器等生产工具,过上了定居生活,饲养猪和狗等家畜;半坡遗址是有 60006700 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是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所以符合题意,C 项正确;龙山文化出现在距今 5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并不与半坡遗址同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B 项;因为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故选 C 项。小提示:4、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行书律中规定:对

5、文书的收取、发送日期以及早晚时间必须做记录。命书(诏书)和特快邮件必须立即发送,如有延迟就要受到处罚。秦朝的这种做法 3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刑法严苛激化矛盾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确保全国政令统一 答案:C 解析:严密的文书行政系统和邮驿传递系统等做法,有利于提高各级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C 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强化主要指的是一切权力逐渐集中在皇帝手中,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A 项;材料只说明了“如有延迟就要受到处罚”没有提到激化矛盾,排除 B 项;材料信息只体现了“对文书的收取、发送日期以及早晚时间必须做记录。命书(诏书)和特快邮件必须立即发送,如有延迟就要受到处罚。”表现不出确保全国政令统一,排

6、除 D 项。故选 C项。5、考古工作发现距窦皇后陵 800 米的江村大墓为“亞”字形(汉代当时是帝后配置),地表无封土,这与史记 孝文帝本纪中“治霸陵皆以瓦器不治坟”的记载十分吻合。符合汉代帝后合葬的“同茔异穴”。墓室四周外藏坑出土了许多分别刻着“中司空印”“车府”等等字样印章。据此可知 A西汉初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发展 B江村大墓体现了汉初治国理念 C西汉初女性地位有了一定改善 D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价值更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治霸陵皆以瓦器不治坟”体现了西汉初期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B 项正确;A 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A 项;C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C 项;材

7、料无法体现两种史料价值的高低,排除 D项。故选 B 项。6、下图展示了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状况,为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4 A确立察举制 B尊崇儒家学说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盐铁官营 答案:C 解析: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诸侯王实力,实行推恩令,C 项正确;察举制是人才选拔制度,不能打击诸侯国,排除 A 项;推崇儒学是思想举措,不是直接打击诸侯王的举措,排除 B 项;盐铁官营主要是打击豪强,并不针对诸侯王,排除 D 项。故选 C 项。7、金文族徽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族氏名号,商代晚期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这反映了当时 A族氏政治职能加强 B神

8、权王权紧密结合 C族群融合程度加深 D青铜冶铸工艺精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金文族徽作为依附于青铜器的铭文形式,具有标识铭记、美化装饰、体现身份地位的功能。商代晚期金文族徽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反映了当时族氏政治职能加强,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神权王权紧密结合”,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族群融合程度加深”,排除 C 项;材料与青铜冶铸工艺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8、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有其他类型的建筑。5 但是,在时间较晚的遗址中,大型房舍四周还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

9、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这说明 A财产公有制强化 B族长权威萎缩 C原始社会解体 D财产私有制萌芽 答案:D 解析:考古发掘发现,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原始聚落的大型房舍四周,小型建筑的类型、数量和用途逐渐增多,说明原始社会后期,财产私有制萌芽,D 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财产公有制呈现弱化而非强化趋势,排除 A项;原始社会末期族长权威逐渐加强而非日益萎缩,排除 B 项;仅有建筑类型的变化,不能说明原始社会解体,排除 C 项。故选 D 项。9、先秦一位思想家指出:“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这些论述主要反映了

10、 A道家希冀无为而治的主张 B儒家“为政以德”的主张 C法家加强君主集权的主张 D墨家崇尚“节用”的主张 答案:D 解析:“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指的是减少国家无用导致的财政费用,相当于增加了国家收入,这是墨家节用的主张,D 项正确;无为而治与材料中“去其无用之费”不符,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强调德治,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君主集权主张,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0、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河西之战后,置酒泉等郡。武帝时期向河西移民大约 15 万人,“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政府“赐田宅什器,假以犁、牛、种、食”,但不准再迁回

11、内地。据此可知,汉代河西移民 A获得免除徭赋的优待 B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 6 C具有兵农合一的特点 D改变了当地的生产方式 答案:B 解析:西汉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郡县,同时实行移民实边政策,这有助于西北地区的开发,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免除移民徭役的内容,排除 A 项;兵农合一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C 项;移民实边主要从事的依然是农耕,并未改变当地的生产方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1、西周初年,彝铭中的“福”以事神致福为框架;西周中期以降,随着世族的形成和周人政治经验的积淀,西周贵族在铭文中先后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这一变化 A体现了神权和王

12、权的结合 B反映了宗法制的形成和发展 C淡化了政治中的贵族色彩 D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以事神致福为框架”“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可知“福”的变化中加入“德”的成分,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D 项正确;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结合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 A 项;宗法制一血缘为纽带,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贵族色彩的程度,排除C 项。故选 D 项。12、古代经典中,如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诗经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

13、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这说明 A古代儒家经典皆为百科全书式著作 B原始儒学孕育了中国传统科技 C孔子为师意在培养“博学通才之士”D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相得益彰 答案:C 解析:7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可知,孔子晚年整理的诗经易礼记等儒家典籍,内容广泛,包罗众多,涉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体现了孔子培养“博学通才之士”的意愿,C项正确;古代儒家经典皆为百科全书式著作,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诗经易礼记等儒家经典并不等同于原始儒学,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3、春秋战国时期战争

14、已经常态化,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城濮之战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诸侯兼并争霸 B奴隶制的瓦解 C生产力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已经常态化”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与争霸战争比较频繁,A 项正确;春秋时期使用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奴隶制的瓦解,排除 B、C 两项;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制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14、甲骨文中的“田”字,方框中纵横交错的笔划不定,有些还在方框外又凸出几块方格田;而金文中则一律作田字格,与今天使用的田字没有区别。这

15、一变化源于 A土地井田制度瓦解 B农业生产显著进步 C国家统一局面出现 D文字使用频率提高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方框中纵横交错的笔划不定”“金文中则一律作田字格”,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生产的进步和井田制的推行使“田”字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促进了文字使用的规范化,D 项正确;井田制度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 A 项;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依然处于原始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并未出现显著进步,排除 B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中央只能间接管理地方,并未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排除 C 项。故选 D 项。8 15、西汉时期,太学设在京师,五经博士实际就是“教授”,博士弟子有开始的几十人主键增至

16、数千人,其课程有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这反映出 A儒学地位逐步上升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开始出现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太学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博士弟子数量逐渐曾加,反映了儒学地位逐步上升,A 项正确;太学是官学,并不能体现私人讲学风气盛行,排除 B 项;官立学校在周朝就有了,并不是西汉时期开始出现的,排除 C 项;太学是中央学校,材料没有地方教育系统的信息,排除 D 项。故选 A 项。填空题 16、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_”和“_”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提出不再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

17、各家学术都应罢黜。答案: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以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即“春秋大一统”为依据,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即“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两处对应的分别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7、巩固政治统治 王国问题 颂布“_”,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皇权 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_ 选官制度 确立以_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监察问题 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分设_,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地方治理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_、

18、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9 答案:推恩令 中朝 察举 刺史 豪强 解析: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汉武帝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确立察举制选拔官员;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汉武帝任用酷吏镇压豪强。18、“光武中兴”(1)东汉建立:25 年,西汉宗室_重建汉朝不久定都_,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2)统治措施:类型 内容 政治 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加强皇权,增强_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_,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_、户口数量 释放奴婢 思想 重视_(3)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10 答

19、案:刘秀 洛阳 尚书台 郡县 垦田 儒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是刘秀建立,定都洛阳,刘秀即汉光武帝;汉光武帝为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控制外戚干政,并且裁撤了郡县,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方面清查全国的垦田;在思想方面重视儒学。19、遗存:河南洛阳_发现的_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答案:偃师 二里头 解析: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20、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 商和西周基本土地制度是_。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 答案:青铜农具极少 奴隶主土地所制 井田制 解析:结合所学

20、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当时的土11 地制度是奴隶主土地所制;经营方式是井田制。21、_设置中外朝制制度 答案:汉武帝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22、新时期时代表性的人类有:(1)新时期时代早期 距今约_我国进入新时期时代。距今约 70005000 年黄河中游地区进入_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_。以_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同期,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_,长江下游出现_ 河姆渡居民种植_并且掌握了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2)新时期时代晚期:距今约 5000 年的新时代晚期的_代表器物是_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北方辽河上游

21、有_,长江下游有_。他们出土了精美的_。答案:1 万年前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 粟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水稻 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 黑陶 红山 良渚 玉器 解析:根据所学,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进入新时期时代。距今约 70005000 年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同期,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新时期时代晚期:距今约 5000 年的新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长江下游有良渚。他们出土了精美的玉器。23、建立

22、:约公元_,_部落首领_推翻夏朝,建立商朝。12 答案:前 1600 年 商 汤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 1600 年,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围部族,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定都于亳。24、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_、_两个阶段。答案:春秋 战国 解析:根据所学,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25、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先后建立了 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 效果最为显著 商鞅变法内容 内容 目的及作用 发展农耕,富国强兵 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 打破世袭贵族的特权,发展官僚制度 实行中央集权 加强社会控制 13 移风易

23、俗,加强社会控制,增加税收 商鞅变法历史意义:答案:君主专制;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行县制;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开始

24、于公元前 356 年。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后来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处为君主专制,商鞅变法;处按照目的及作用填写对应的内容,可知“发展农耕,富国强兵”所对应的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所对应的内容是重农抑商、

25、奖励耕织;“打破世袭贵族的特权,发展官僚制度”所对应的内容是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实行中央集权”所对应的内容是普遍推行县制;“加强社会控制”所对应的的内容是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移风易俗,加强社会控制,增加税收”所对应的内容是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处为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材料分析题 14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胡人(匈奴)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竟。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

26、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汉书 晁错传(1)根据材料,概括汉初面临的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项汉朝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予以说明。答案:(1)匈奴侵扰边境;国家军事策略的制定面临困境;战争影响经济民生和社会稳定。(2)示例: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遣张骞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人俘虏,羁留十余年,后辗转抵达大月氏。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汇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示例

27、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根据“胡人(匈奴)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竟”可知匈奴侵扰边境;国家军事策略的制定面临困境;根据“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可知战争影响经济民生和社会稳定。(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遣张骞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人俘虏,羁留十余年,后辗转抵达大月氏。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汇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张骞出使西域被称

28、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选择其他措施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商鞍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作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发,就要同罪连坐。旅客必须有凭证才能留宿客舍。收留没有15 凭证的旅客,客舍主人要问罪。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步过六尺者有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厮、舆、徒、童)的名字和数目,以便

29、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税额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经济变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经济变革。答案:(1)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社会动荡;诸侯国财政支出较多;聚族而居的大家庭较多;(或答“按家庭征税不能满足政府需要”)民众迁徙流动、盗窃现象严重;从事工商业者较多,影响农业生产。(2)顺应了(封建制度形成、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潮流;鼓励、扶助秦国小农经济的成长(或答“形成了崇本抑末政策或重农抑商理念”);对后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影响深远。解析:(1)背景:依据材料“公元

30、前 356 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并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阶层以及社会等角度分析,政治方面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社会动荡;经济方面从事工商业者较多,影响农业生产;诸侯国财政支出较多;阶层和社会方面聚族而居的大家庭较多;民众迁徙流动、盗窃现象严重;(2)评价:依据材料“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厮、舆、徒、童)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税额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

31、粮食”等信息,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顺应了历史潮流;鼓励、扶助秦国小农经济的成长;对后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16 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 董仲舒传 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答案: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特征: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分析出董仲舒强调“大一统”,

32、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正统思想。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分封,被分封的诸侯国各占一方,并掌握着重要的特权,如制定法律、制造货币等。这些特权使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使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他们擅为法令,对抗中央,甚至谋反叛乱西汉继用秦朝的相制,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许多大权都由丞相直接掌握着,这样就扩大了相权,发生了相权与皇权之争。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许多措施。杨正朝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 材料二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在秦王朝开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基础上,通过

33、加强中央君主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推行中央集权的财经政策和官府垄断重要工商业的专制主义经济制度,全面确立了世界封建社会制度中具有中国独特专制主义制度特色的制度模式一体化专制制度。摘编自张跃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全面确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加强专制集权,巩固大一统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思想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上述措施的主要影响。答案:(1)政治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诸侯势力;实行刺史制;建立中朝预政(或让身边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实行察举制,建立人才选拔制度。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

34、为。17 经济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国家插手并经营工商业贸易);加强物价管理,平抑物价,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思想措施: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在朝廷设五经博士,并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太学学生(2)影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解析:(1)政治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打击诸侯国,颁布“推恩令”,分割诸侯势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刺史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建立中朝预政(或让身边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

35、;在人才选拔方面,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建立人才选拔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措施:根据材料“推行中央集权的财经政策和官府垄断重要工商业的专制主义经济制度”可知,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国家插手并经营工商业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加强物价管理,平抑物价,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思想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在朝廷设五经博士,并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太学学生。(2)影响:根据材料“全面确立了世界封建社会制度中具有中国独特专制主义制度特色的制度模式一体

36、化专制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的政治举措,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汉武帝的经济举措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采取的举措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30、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秦国的祖先活跃在汗水、渭水之间(今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一带),经常与西方的戎族发生战争。商鞅曾评价说:“始秦戎狄之救,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吕氏春秋 高义载:“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在那些中原诸侯眼中,秦国与“夷狄”并无二致。秦孝公在回顾此前秦国历史时,对此深感耻辱,发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叹。汉初儒生贾谊认为:“商

37、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18 司马迁在史记 商君列传中称商鞅变法后“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进行社会风俗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和司马迁评价商鞅社会风俗改革的不同,并分析其共同目的。答案:(1)原因:社会转型剧烈,诸侯割据混战;秦国社会风俗落后,受到中原诸侯的鄙视;法家思想的推动;秦孝公富国强兵意识浓厚。(任答三点即可)(2)不同:贾谊认为商鞅抛弃仁义,败坏风俗;司马迁认为商鞅改善了社会风气,利于社会治理。目的:以史

38、为鉴,服务于现实需要。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经常与西方的戎族发生战争”并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社会转型剧烈,诸侯割据混战;依据“始秦戎狄之救,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在那些中原诸侯眼中,秦国与夷狄并无二致”可知,秦国社会风俗落后,受到中原诸侯的鄙视;依据“秦孝公在回顾此前秦国历史时,对此深感耻辱,发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叹”可知,秦孝公富国强兵意识浓厚;结合所学从法家思想的推动角度进行补充。(2)不同:依据材料“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可知,贾谊认为商鞅抛弃仁义,败坏风俗;依据“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可知,司马迁认为商鞅改善了社会风气,利于社会治理。目的:结合贾谊和司马迁的阶级立场和所处的时代特点从以史为鉴,服务于现实需要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