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知识总结例题1单选题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x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位移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v12m/s、v23m/s,因为23,所以v1v2答案:BA速度不但与位移大小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因此位移大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故A错误;B速度的大小和位移及时间无关,位移和时间只是速度的定义式,而非决定式,故B正确;C匀速直线运动除了速度大小不变,还要速度方向不变,故C错误;D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即速度的正负号无关,故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漫画中的
2、司机说乘客没有动,而路上的小孩说他运动得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车为参考系,乘客在运动B以车为参考系,司机在运动C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静止D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在运动答案:DAB以车为参考系,乘客和司机都静止;CD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和司机都运动。故选D。小提示: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注意研究对象与参考系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改变。3、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的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AAGt1vD,t10.14sBBEt2vD,t20.06sCCEt3vD,t
3、30.1sDCEt4vD,t40.04s答案:D求D点的瞬时速度,最准确的应是用包含该点且与该点相邻的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vDCEt4又CE间的时间间隔应为0.04s。故选D。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下,上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答案:D由物体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xt可知往返的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物体平均速率计算公式为v=st则v=2ssv1+sv2=2v1v2v1+v2故选D。5
4、、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B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D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答案:DAt2表示时刻,表示的是时间点,可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2s内是一段时间,A错误;B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s内,B错误;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2s内,不是第2s内,C错误;D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D正确。故选D。6、在某次汽车性能测试中,两辆汽车先后经过同一平直公路的ab段,检测仪显示两车经过a
5、b段的时间相等。则可判定两车在ab段运动的()A初速度相等B末速度相等C中间位移的速度相等D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两车经过ab段的时间相等,根据v=xt可知,两车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初、末速度和中间位移的速度不一定相等。故选D。7、某同学和家人在元旦期间一起开车出去游玩,从家出发,到达目的地用时3小时,经过的路程为240公里,位移为18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小时指的是具体时刻B研究车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车不可看成质点C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0km/hD研究车停入车位的过程时,车可以看成质点答案:CA3小时指的是一段时间,不是具体的时刻。故A错误;B研究车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的
6、时间,车可看成质点。故B错误;C车的位移为180公里,则平均速度为v=xt=60kmh故C正确;D停车过程中要考虑车位周围空间和车的长、宽等,车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即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是标量B甲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3m/s,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5m/s,甲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C一小球以10m/s的速度与墙相撞,弹回时速度大小也为10m/s,小球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0m/sD一汽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刹车,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2m/s,则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8m/s答案:CAB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都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所以乙物体的
7、速度变化量大,AB错误;C小球速度变化量v=v2-v1=(-10-10)m/s=-20m/s即大小为20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C正确;D汽车的速度变化量v=v2-v1=(2-10)m/s=-8m/s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v=xt知,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v=xt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的方向与对应时间内物体位移的方向一致答案:DAv=xt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v与x、t无关,故A错误;B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故B错误;Cv=xt是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故C错误;D由v=xt可知,速
8、度的方向与对应时间内物体位移的方向一致,故D正确。故选D。10、“嫦娥五号”搭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所示,飞行120h后到达月球轨道。题中两个时间数据()A分别是时刻和时间间隔B分别是时间间隔和时刻C都是时刻D都是时间间隔答案:A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是指一瞬间,即时刻,飞行120h后到达月球轨道是指一个过程,即时间间隔。故选A。11、如图所示,一位来中国旅行的瑞典人,将一枚硬币竖立在以时速300公里飞驰的京沪高铁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不倒。若该外国友人说这枚硬币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可能是()A铁路
9、旁的房屋B车厢内走动的乘警C车厢内静坐着的其他乘客D旁边轨道上交错而过的高铁答案:C因为硬币竖立在以时速300公里飞驰的京沪高铁窗台上时,外国友人说这枚硬币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硬币和高铁相对静止,所以应该选择高铁本身或高铁上相对高铁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故选C。12、小华吃完晚饭去公园散步,他从公园正门出发,一个小时以后回到公园正门同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A路程不为零,位移为零B如果看走路的姿态,可以把小华看作质点C平均速度不为零D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答案:AA他从公园正门出发,一个小时以后回到公园正门同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路程是轨迹的长度,不为零,又回到出发点,则位移为零,故A正确
10、;B看走路姿势时不可以把小华看作质点,故B错误;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等于零,故C错误;D无法判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A。小提示:注意位移和路程的定义,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13、骑行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时尚运动。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用手机软件记录某一次户外骑行的情况,从A点到B点总长为38km(可视为直线距离),用时约为2小时30分钟,最大的速度大小约为45km/h,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运动,则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5km/hB若中间有段位移是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运动时间为50s,则运动的位移大小为650
11、mC假设运动员到达B点时停下,若仍以匀加速直线阶段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要从距离B点156.5m处以最大速度开始减速D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占总时长的1360倍,则加速度大小为0.5m/s2答案:DAAB两点的位移为38km=3.8104m,时间为2小时30分钟=9000s,则平均速度v=xt4.2m/s=15.2km/h故A错误;B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的速度为vm=45km/h=12.5m/s根据匀速运动的公式有x=vmt=625m故B错误;C由于不知加速度,则无法计算位移。故C错误;D总时长是9000s,总时长的1360倍为25s,最大速度为12.5m/s,
12、故加速度a=vt=0.5m/s2故D正确。故选D。1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右图所示,图中A、B、C点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每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几个点未画出()A3B4C5D6答案:B中学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f=50Hz周期为T=1f=0.02s则n=tT=0.10.02=5则每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故选B。15、2014年2月中旬国际泳联大奖赛西班牙站女子10m跳台赛中,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瞬间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质量太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C运动员
13、体积太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运动员速度太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答案:AA因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有转动情况,不能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A正确;BCD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跟自身体积,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BCD错误。故选A。多选题16、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已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分离后独立飞行了3个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个月”表示时间间隔B天舟一号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是零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过程,可以把天舟一号看作质点D天舟一号绕地球飞行一圈
14、过程中的最大位移小于最大路程答案:ADA“3个月”表示飞船运行的时间,即时间间隔,A正确;B天舟一号绕地球飞行一圈,回到初始位置,它的位移为零,路程是其轨迹圆的长,路程不为零,B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过程,需调整天舟一号的姿态,不能看作质点,C错误;D天舟一号绕地球飞行一圈过程中的最大位移等于轨迹圆的直径,最大路程等于轨迹圆的周长,即最大位移小于最大路程,D正确。故选AD。17、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B参考系必须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D对于同一参考系,所有物体的运动状态都相同答案:ACA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
15、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我们平常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故A正确;B错误;CD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而对于同一参考系,不同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8、对于速度和加速度,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飞行的飞机可能没有加速度B轿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C在火药爆炸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的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D在观看刘翔110m栏比赛时我们可用实况显示的比赛时间求出任一时刻的速度答案:ABA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如果匀速行驶,则加速度为零,故
16、A正确;B轿车紧急刹车时,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C火药爆炸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的瞬间,炮弹的速度为零,但是已经产生加速度,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C错误;D已知的是总位移和总时间,即只能求平均速度,求不出任一时刻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AB。19、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时的速度指平均速度B信号沿运动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m/s指瞬时速度C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台风以360km/h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指平均速度答案:CDA子弹击中目标时对应一个瞬间,为瞬时速度,A错误;B信
17、号沿运动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m/s,是一段过程中的速度,为平均速度,B错误;C列车的最高时速,指的是在安全情况下所达到的最大速度484km/h,为瞬时速度,C正确;D台风以360km/h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指的是平均速度,D正确。故选CD。20、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可能的是()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B加速度向东,而速度向西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加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不变答案:ABCA加速度在减小,若加速度方向仍然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仍然会增加,A正确;B加速度向东,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速度向西,B正
18、确;C若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开始时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经历一段时间,加速度减为0,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D根据a=vt可知,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时,加速度不为零,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BC。21、汽车运动过程中的牵引力变化过快会使乘客产生不适感,若稳定加速或减速,则会减少这种不适感,为此有人提出了“加速度变化率”的概念,用来反映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称为急动度,并规定加速度增大时,急动度为正,加速度减小时,急动度为负。急动度在车辆、电梯等日常生活和工程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研究一做直线运动汽车的急动度,下
19、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急动度的单位是m/s2B若急动度为正时,汽车可能在减速运动C若急动度为负时,汽车可能在加速运动D若急动度为零时,汽车一定做匀速运动答案:BCA急动度是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在国际单位制中,急动度的单位是m/s3,故A错误;BC急动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增加还是减小,并不表示汽车速度的增加与减小,故BC正确;D急动度为零,表示加速度不变,所以汽车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BC。22、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B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在伦敦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
20、的110米栏的好成绩D“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飞行17天后成功返回答案:CDA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指的是发生地震的时刻,故A错误;B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在伦敦开幕,“2012年7月27日”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好成绩,“12.88秒”是通过110米过程所用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D“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飞行17天后成功返回,“17天”是飞船在太空飞行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正确。故选CD。23、下列对于运动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微信支付交易记
21、录中有一单的转账时间为“2021-01-0119:49:34”,这里的时间指时刻B“无人机快递”完成一次快件投递回到出发点,此运动过程的路程为零C“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线运行最高时速可达50公里,这里的时速指平均速率D高架桥启用的“区间测速”系统,测的是汽车沿高架桥绕行的平均速率答案:ADA微信支付交易记录中有一单的转账时间为“2021010119:49:34”,这里的时间指时刻,故A正确;B“无人机快递”完成一次快件投递回到出发点,此运动过程的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故B错误;C“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线运行最高时速可达50公里,这里的时速指瞬时速率,故C错误;D“区间测速”测量的是某一过程
22、的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故D正确。故选AD。24、如图分别为位置坐标轴和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大于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B若从B点运动到A点经历了8s,经过C点的瞬时速率一定为1m/sCn-7秒初到n+2秒末有10秒的时间间隔D第10秒内有1秒的时间间隔答案:CDA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大小为3m,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为5m,则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小于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故A错误;B由于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运动情况不确定,则经过C点的瞬时速率不确定,故B错误;Cn-7秒初到n+2秒末的时间间隔为10秒,故C正确;D第10秒内的时间间隔为1
23、秒,故D正确。故选CD。25、2020年6月23日上午9时43分,中国北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如图所示,若火箭初始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200m/s,某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3s内停下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20m/sB3s内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答案:BCA火箭发射时,速度在10s内由0增加到200m/s,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200m/s,故A错误;B汽车以108km/h=30m/s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3s内停下来,则3s内汽车的加速度a2=
24、0-303m/s2=-10m/s2其中“-”表示其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故B正确;CD火箭的加速度为a1=200-010m/s2=20m/s2由于|a1|a2|,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填空题26、在物理学中通过突出事物的_因素,忽略_因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叫做_。答案:主要次要物理模型法123在物理学中突出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叫物理模型法。27、(1)下列选项中是矢量的是_。A路程B位移C速度D温度(2)速度的表达式v=_。答案:BC#CBxt(1)1A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A错误;B位
25、移具有方向性,为矢量,B正确;C速度具有方向性,为矢量,C正确;D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D错误。故选BC。(2)2速度的表达式为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即v=xt28、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路程为_,位移的大小为_。答案:3.5R2R1如下图所示,该人沿跑道由A经过1.75圈运动到B,此过程的路程为s=742R=3.5R2如下图所示,该人沿跑道由A经过1.75圈运动到B,则此过程的位移为x=R2+R2=2R29、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_电源,工作电压为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秒打一次点,如
26、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秒。答案:交流交流2200.020.1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2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220V交流电源;4我国民用电的频率是50Hz,所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02s即每隔0.02s秒打一次点;5如果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5T,即0.1s。30、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8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第4s内通过10m,则此汽车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中间2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ms。答案:1425171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v1=x12t1=8m+20m2s=14ms2中间2s内的平均速度v2=x23t2=20m+30m2s=25ms3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xt=8m+20m+30m+10m4s=17ms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