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总结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总结 选择题 1、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但太阳能密度小,电站需要的空间大。读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年太阳辐射量(千卡/cm2年)年 日 照 时 数(小时)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一 月 降 水 量(mm)七 月 降 水 量(mm)1373 26722 152 257 56 164 (1)新疆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如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论述中组合正确的是 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科技发达,人才丰富;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太阳能丰富,成本低;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
2、少温室气体排放。A.B.C.D.(2)新疆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及其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正确的是 A.水果;年温差大、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小 B.甜菜;夏季热量条件好 C.小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棉花;多晴日,光照强 答案:2 C D【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解析:(1)太阳能发电主要考虑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为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且当地地价低,可降低生产成本;而 新疆科技人才不足,错误;太阳能资源分布分散,能源的密度较低,错误。故选 C.(2)新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大,A 错。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强,适宜种植棉花,B 对。小麦不属于经济作物
3、,C 错。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对热量条件需求不高,喜凉爽气候 D 错。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性的经济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C.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D.发展工业,污水排入江河 (2)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全球变暖 B.破坏性地震 C.酸雨危害 D.土地沙漠化 答案:3 C B【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1)“
4、牧童经济”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牧童经济”是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所以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解答】(1)南水北调,发展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不属于“牧童经济”,C 正确。故选 C。(2)破坏性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其他选项都是人类过度索取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故选 B。3、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自 2020 年 9 月 22
5、 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起,“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材料及图,完成下列小题。4 (1)a、b、c、d 代表的国家(或地区)是()A.a日本 b欧盟 c美国 d中国 B.a欧盟 b日本 c 一美国 d中国 C.a日本 b欧盟 c中国 d美国 D.a欧盟 b日本 c中国 d美国(2)为了实现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当前的首要措施是()A.全面实施“绿色”能源战略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施产业升级 C.关停大型的钢铁、煤炭企业 D.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
6、传统的燃油车(3)2022 年第 24 届北京冬奥会兑现承诺,成为史上首个“碳中和”冬奥会。在北京冬奥会前期及举办过程中,下列措施中体现了“碳中和”理念的是()合理利用已有场馆及工业遗产三大赛区 26 个场馆实现 100%绿电供应赛道实施人工造雪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冬奥会期间,所有涉奥人员只能在人为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一种制冰技术)河北省张家口市 2014 年以来完成营造林 1643 万亩 A.B.C.D.5 答案:A B D【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先根据材料我国在第七
7、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可确定 d 代表中国。再根据剩下的几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来看,日本最小,碳排放总量小,减排压力小,应该是最早达到“碳中和”,所以 a 代表日本;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碳排放总量在剩下的国家(或地区)中也是最大,所以 c 代表美国;欧盟重视环保,最先实施节能减排,应该是最早达到“碳达峰”,所以 b 代表欧盟。(2)我国的碳排放量大,主要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生产结构(初级产业多,耗能大)有关系,为了实现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当前的首要措施应该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施产业升级,
8、所以选 B。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我国国情。(3)合理利用已有场馆及工业遗产,减少场馆建设,符合减排;三大赛区 26 个场馆实现 100%绿电供应,没有排放二氧化碳,符合选项;赛道实施人工造雪,是比赛的需要,没有体现“碳中和”;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是防疫措施,也没有体现“碳中和”;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河北省张家口市 2014 年以来完成营造林 1643 万亩两项都体现了“碳中和”,所以选 D。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6 A.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中国自 1978 年以来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压力正在消除 C.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
9、分严重 D.中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答案:C【提示】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除了人口、资源问题外,我国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环境污染和农村的生态破坏,且它们的影响和范围都有扩大的趋势,故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我国已制定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世纪议程,提出了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5、生物是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有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从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的时间是()A.新生代
10、 B.前寒武纪 C.古生代 D.中生代(2)揭开生物演化进程序幕的生物是()A.原核细胞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 7 (3)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中 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这个事件发生在()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前寒武纪 D.新生代 答案:B D A【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元古亩时,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得到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B 正确,排除 ACD,故选 B。(2)无脊椎动物是揭开生物演化进程序幕的生物,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11、D.(3)古生代未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A正确,排除 BCD。故选 A。【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综合题 8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7 年年底,我国已将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品等 4 类 24 种固体废弃物调整为禁止进口。2019 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弃物。下图为固体废弃物致病途径示意图。(1)在日常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有_、工业、农业、建筑业等,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_能力,能够使固体废弃物回归_。(2)读图可知固体废弃物污染使人体致病的途径有哪些?(3)
12、我国停止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居民生活 自净 土壤(2)直接接触固体废弃物;接触、呼吸被污染的空气;进食被污染的食品;饮用被污染的水源。(3)“洋垃圾”中常掺杂着高污染固体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污染环境;以极低的价格流通,扰乱我国经济秩序。解析:考查固态废弃物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在日常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有居民生活、工业、农业、建筑业等,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够使固体废弃物回归土壤。9 (2)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得出,固体废弃物污染使人体致病的途径有直接接触;接触、呼吸被污染的空气;进食被
13、污染的动植物食品;饮用被污染的水源。(3)我国停止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有“洋垃圾”中常掺杂着高污染固体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污染环境;垃圾携带的病毒、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感染从业人员,加工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会损害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洋垃圾”以极低的价格流通,扰乱我国经济秩序,也不利于我国资源化利用。小提示: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其数量巨大、难以降解。2020 年 11 月,某权威机构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其中尤以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周围浓度最高。虽然微塑料对珠穆朗玛峰的危害目前尚不清楚,但治理微塑料污染已是迫在眉睫。推测
14、珠穆朗玛峰上微塑料的可能来源,并对其污染防治提出合理的措施。答案:来源:登山者使用的户外服装、帐篷、绳索、塑料编织袋、食品包装袋等。措施:改良登山装备的材质;限制登山者的总数,减少登山者制造的人为垃圾;强化登山者的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其尽量少带并带回塑料制品;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组织人力物力清理塑料垃圾。解析:本大题以珠穆朗玛峰上微塑料为材料,设置一道小题,涉及珠穆朗玛峰上微塑料的可能来源、污染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珠峰大本营是指为登山者观看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生活地带,由材料可知,微塑料在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周围浓度最高,登山者使用的户外服装、帐篷、绳索、塑料编织袋、食
15、品包装袋等可能是珠穆朗玛峰上微塑料的来源。因此,应当改良登山装备的材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登山者的总数,减少登山者制造的人为垃圾;强化登山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不要随意丢弃塑料垃圾,鼓励其尽量少带并带回塑料制品;当地政府部门、环保组织要定期组织人力物力清理珠峰大本营附近的塑料垃圾。10 8、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 印度尼西亚民丹岛临近新加坡,为东南亚的度假胜地。下图为该岛上一处大型度假村内部布局图(下图)。海上餐厅为其独具特色的水上房屋,成为该岛最受欢迎的餐厅。简述该岛度假村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答案: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
16、交通拥堵;破坏生态平衡。对策: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与回收;控制游客数量,减轻环境压力;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与管理。解析:本题考查海上餐厅的经营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表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悉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的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环境问题分别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海上餐厅的经营可能导致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本题考查海上餐厅的经营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解决措施。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海上餐厅偏居一隅,推测其环境基础设施有限,治污能力不足,可能引发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各种类型污染。如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未经处理排放,会导致局部大气污染;废弃物残渣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由于位居海上,可能诱发赤潮,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策可从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以及控制经营接待规模方面作答。对策主要从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以及合理控制经营接待规模方面作答,如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完善垃圾收纳设施,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安装污水处理设备,使废水达标排放;合理控制经营规模,不能超过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加强对餐饮经营的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