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05612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选择题 1、我国是一个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采用合理的盐碱地改良措施,可以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暗管排碱(盐)工程技术(如下右图)主要包括勘察设计、灌排配套、暗管敷设、激光精平、维护管理等六个环节,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基本原理是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利用管道上的细孔收集地表向下渗的含有盐分的水分来达到排盐目的的。暗管一般埋于土层下 1.52m 的位置。下左图为我国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 C 地相比,我国 A、B 两地

2、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A.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积聚 B.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C.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D.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2)采用暗管排碱的主要优点有()不影响农业机械化表层土壤损失小 管道铺设难度小暗管设计要求低 A.B.C.D.2 (3)最适宜开展暗管排碱(盐)的土壤是()A.水稻土 B.沙质土 C.沼泽土 D.黑土 答案:C A B【提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解析:(1)与 C 地相比,A、B 两地降水量更少,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化小是其盐碱化严重的重要原因;土壤贫瘠,使用化肥与

3、盐碱地 比重关系不大;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与盐碱化无关。且 ABD 不是自然原因,故本题选 C.(2)暗管埋于地下,不会影响农业机械化,故正确;不进行挖沟,安排铺设好后表土复位,基本上无土壤损失,故正确;暗管铺 设难度较大,设计要求较高,故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 A.(3)暗管排碱(盐)是利用管道上的细孔收集地表向下渗的含有盐分的水分来达到排盐目的,沙质土壤透水性好,且土壤颗粒较粗 不易堵塞细孔,B 正确。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稻壳餐具以稻壳为原料,经高科技制成,在自然条件下可自行降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 (1)以稻壳餐具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餐具,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加

4、剧大气污染 B.减少白色垃圾 C.减轻酸雨危害 D.促进生物多样性 (2)选用稻壳为原料制作餐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B C【提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白色污染。(2)本题主要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解答】(1)塑料餐具使用后会形成白色污染,以稻壳餐具替代塑料餐具,会减少白色垃圾的产生。故选 B。(2)选用稻壳为原料制作餐具,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 C。3、下表是2001年我国、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请问、两省分别是

5、 4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答案:B【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判断:省区以水稻种植为主,且盛产甘蔗,故判断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内蒙古和河南省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湖北省不是甘蔗主要产区;省区稻谷的种植面积也较大,但该省区还有大面积的甜菜生产,故判断可能位于北方地区,故选项。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5 (1)图中 a、b、c、d 代表的工业,以下正确的一组是()A.a纺织工业 b印染工业 B.a印染

6、工业 c食品加工 C.c饲料加工 d食品加工 D.b纺织工业 c饲料加工(2)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 生物质发电可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 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B.C.D.答案:A D【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2)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

7、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解答】6 (1)读图,根据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判断,a 是以棉花为原料,为纺织业;b 是以纺织品为原料,应为印染;c 是以畜牧养殖品为原料,应当是肉、蛋、奶等食品加工业,d 是食品、花卉加工产生的下脚料为原料可以加工成饲料,饲养牲畜。故选 A。(2)读图根据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判断,a 是以棉花作为原料的应为纺织业,b 是以纺织品为原料的,应为印染。印染厂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没有进入新的生产环节,错。生物质发电主要投入到生产中去,对于生活用电需求没有提供,错。农业生产中主要利用了粪肥和沼渣,没有化肥的使用,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对。既发展了

8、工业生产也发展了农业、旅游业等一、三产业,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对。故选 D。5、据武汉晚报报道,一段时间,武汉的街头竖起了一个个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箱子,但好长时间过去了,箱子里的废电池寥寥无几,并且箱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回收废电池的计划不了了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对垃圾的描述,你认为最贴切的一项是()A.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无用废物 B.将垃圾填埋是处理垃圾的最好方法 C.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D.为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需将垃圾深埋(2)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C.尽快提升国民经济实力 D

9、.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治制度 7 答案:C A【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解答】(1)垃圾能变废为宝,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故选 C。(2)不同人群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其行为,故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故选 A。综合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废气、交通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巨大,大量工业废气、交通尾气发生光化学反应后形成的 O3 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长三角地区降低大气中 O3 浓度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发展清洁生产,加

10、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改进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工业;外迁高污染产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禁止使用低品质燃油;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绿色出行;提升环保税费,提高排污费用标准。解析:8 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需要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根据材料,工业废气、交通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巨大。降低大气中 O3浓度可以从工业、交通角度入手,发展清洁生产,优化工业布局;提高工业废气、交通尾气排放标准;发展公共交通。此外,可以通过提升环保税费等方式进行调节。小提示: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伊犁河谷被誉为“西域湿岛”、“塞外江南”。材料二

11、新疆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伊犁河谷被誉为“西域湿岛”、“塞外江南”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图中阿克苏市附近湿地日益萎缩,指出为防止该湿地萎缩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伊犁河谷地势东高西低,向西敞开,使其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另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故河流水量较丰富,成为西域湿岛,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提高冬季气温,良好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使其植被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塞外江南”。(2)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控制苹果种植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灌溉措施;退耕还草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9 解析: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

12、性,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1)结合材料信息,从伊犁河谷地势、受西风带影响、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植被覆盖率等角度分析,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伊犁河谷,地势东高西低,向西敞开,盛行西风从此进入,受地形的抬升,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故河流水量较丰富,成为以干旱特征为主的西北地区的湿岛,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的进入,使冬季气温升高,暖湿的气候和比较丰富的地表水,有利于植被生长,使植被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塞外江南”。(2)结合湿地萎缩的原因,人类活动破坏是导致湿地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控

13、制苹果种植规模,退耕还草还湿,发展节水农业,改良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小提示:8、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是恢复河流系统的各项功能,从而恢复河流系统的健康;而河流系统的健康最终是由各项功能指标来体现的。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缓冲区恢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等技术。缓冲区是河流与陆地的交界区域,如河边湿地、河谷或洪泛平原。在河流两岸各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区是重要的河流生态修复方法。简述设置缓冲区对河流生态恢复所起的作用。答案:分蓄和削减洪水,增加河流物种多样性;将洪水中污染物沉淀、过滤、净化,改善水质;截留、过滤暴雨径流净化水体

14、;提供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持景观的自然特征,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休闲空间。解析:河流缓冲区位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多种生态、经济和景观的功能。本题以河流生态修复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10 养。河流缓冲区是水陆过渡带,它受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双重影响、因此成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和两栖动物共同的家园。缓冲带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增大水流入渗和地下水补给,使地下水能够缓慢的流入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因此缓冲常具有明显消减河流洪峰流量,稳定河流流量的作用。缓冲带的植物都是蓄水能力极强的有机活体,它们通过吸纳水分使河流提高防洪能力,同时,这些植被具有减缓洪水流速的作用,也就避免了洪水在同一时间内到达下游。河流缓冲带还可以调节水分循环、阻挡洪水消减洪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缓冲带可以去除氮磷、有机物质、重金属和各种离子。缓冲带还能有效过滤、截留沉淀径流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同时降低河流流速。缓冲带在河流沿岸构成了一道自然风景线,美化了河流生态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休闲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