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知识总结例题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知识总结例题 选择题 1、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下图为一天中某城市功能区共享单车的停车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为()A.工业区 B.商业区 C.仓储区 D.住宅区(2)共享单车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享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答案:D C【提示】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
2、1)考查了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解答】(1)读图可知,曲线夜间自行车数量较多,夜间是休息时间,因此图中曲线代表城市中的住宅区。故选 D。(2)共享单车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持续性原则。故选 C。2、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3)题。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推广大规模机械化
3、种植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B.C.D.答案:3 B【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3、2021 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要实现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目标,即 2030 年前某一年会是排放的极大值,之后会进入下降,至 2060 年实现“零排放”。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行动起来,挖掘减排潜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酸雨蔓延
4、 B.全球气候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我国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是()A.中部地区开发风能 B.东部地区发展水电 C.西北地区全面造林 D.东北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B D【提示】4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解答】(1)全球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碳达峰”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关,“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
5、选 B。(2)实现碳中和主要是减少碳排放,我国东北是传统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碳排放量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减少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 D 正确。故选 D。4、下图为北极熊撑伞遮阳漫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严重 B.水资源的短缺 C.全球气候变暖 D.洪涝灾害频繁(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跨区域调配水源 C.食物来源极其缺乏 D.植被覆盖率提高 5 答案:C A【提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1)漫画中北极能撑伞遮阳,并且底下的冰块都融化的只剩一点,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
6、故选 C.(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坏森林,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故选 A。【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5、下图为“异地倾倒”漫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行为可能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A.环境污染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 D.生态破坏 (2)图中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6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权利的观念 D.环境的观念 答案:A B【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解答】(1)题干中说图中行为可
7、能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等),其他的都是间接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故选 A。(2)公平性原则注重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异地倾倒”是将污染物转移到异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故选 B。综合题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阳泉市是三晋门户,晋冀要道,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阳泉市是山西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以煤生产纤维原料的技术经验。2020 年 12 月 22 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确定阳泉市为“中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煤炭产业和纺织产业有着天然的纽带关系,化学纤维产业是煤化工领域的重要
8、终端产业之一。近年来,由阳泉阳煤集团更名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与山东如意集团等纺织龙7 头企业开展合作,瞄准纺织新材料领域,布局现代煤化工下游,共同打造全国唯一的“煤炭纤维纺织服装时尚”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实现由“黑”到“彩”的时尚转变。下图示意阳泉市位置。(1)分析阳泉市成为中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区位优势。(2)说明阳泉煤化工企业与纺织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的必要性。(3)阐释阳泉市“煤炭纤维纺织服装时尚”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建立的经济效益。答案:(1)阳泉市煤炭工业基础雄厚,以煤生产纤维原料的技术经验丰富;位于三晋门户,晋冀要道,交通通达;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市场广阔;国家宏观
9、产业布局调整给予诸多优惠政策。(2)阳泉煤化工业发达,但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薄弱;阳泉煤化工企业与纺织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能够使阳泉煤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与纤维材料、纺织服装的工艺、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建设“煤炭纤维纺织服装时尚”的全产业链。(3)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规模,带来规模效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技术进步,利于产业链整体提升;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发挥区域优势,保障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创新,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解析:本题以山西的阳泉为材料进行切入,重点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方面的内容,难度一般,但需要学生能够获取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点进
10、行分析回答问题,对能力的考查相对较强,促使学生对知识点学会灵活运用。(1)根据材料信息阳泉市是三晋门户,晋冀要道,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可知阳泉市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阳泉市是山西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以煤生产纤维原料的技术经验。说明阳8 泉市具有煤炭工业基础雄厚,以煤生产纤维原料的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2020 年 12 月 22 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确定阳泉市为“中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可体现出国家政策的支持。(2)根据材料煤炭产业和纺织产业有着天然的纽带关系,化学纤维产业是煤化工领域的重要终端产业之一。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而阳泉煤化工业发达
11、,但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薄弱,需要进行优势互补;阳泉煤化工企业与纺织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能够使阳泉煤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与纤维材料、纺织服装的工艺、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全国唯一的“煤炭纤维纺织服装时尚”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实现由“黑”到“彩”的时尚转变。(3)阳泉市“煤炭纤维纺织服装时尚”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建立可以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可降低中间产品运输,降低生产成本,带来规模效益;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推进技术进步,利于产业链整体提升;可以瞄准纺织新材料领域,布局现代煤化工下游,保障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创新,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小提示: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料、燃料、水资
12、源、土地资源等资源方面及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资金、管理经验、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进行分析。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速生桉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得速生桉“疯长”。我国于 20 世纪 70 年开始大规模引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桉人工林遍布山坡,该自治区也建立了大规模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工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自治区掀起了“禁桉”风潮,原因是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下面为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分布图(甲)及广西某地速生桉产业模式图(乙)9 (1)说出广西大规模引种速生桉的有利自然条件。(2)列举该地速生桉产业模式容易导致的环境
13、问题。(3)为广西速生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缺乏天敌。(2)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减少。(3)加大科技投入,研发优质树种;改变炼山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控制种植密度,延长轮伐周期;林牧结合,多种经营:发展加工业,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用有机肥,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解析:本题以广西桉树种植为背景,考查种植的区位条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知识的调用和运用能力。(1)广西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合发展林业;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较多,适合速生桉需水量大的生
14、长特征;缺乏天敌,生长快速。(2)读速生桉产业模式图可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桉树需水量大,会10 过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减少;过度开垦种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桉树生长优势明显,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3)广西速生桉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从主要从经济、生态角度分析;可人为控制种植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实现生态良性发展;农业多元化生产,林牧结合,多种经营,保障经济收入;完善林纸浆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用有机肥;加大科技投入,研发优质树种;改变炼山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小提示:8、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珍珠
15、可做装饰、入药,用珍珠粉做原料可生产高档化妆品,其市场价值很高。我国是淡水珍珠的生产大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95%。但珍珠养殖过程中需要投放大量的饲料和粪肥,规模大、密度高,取出珍珠后的大量蚌壳、蚌肉被随意抛弃进入河湖。湖北省农业厅 2016 年 11 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一律无条件取缔珍珠养殖。根据材料,分析湖北省无条件取缔珍珠养殖的原因。答案:高密度养殖会造成生态破坏;养殖过程中,投放粪肥,直接污染水源;过量投放饲料,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工废弃物进入河道,会造成水污染;国家养殖生产水质标准提高。解析:本题考查湖北省无条件取缔珍珠养殖的原因,要求学生熟悉题干的文字材料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和综合解题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中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限制与取缔珍珠养殖的原因主要是污染问题,主要分析人工养殖珍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人工养殖珍珠对淡水河、湖会产生严重的水污染;大量饲料的投入,会使水中的氮、磷物质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从而形成水的富营养化;同时也要考虑国家的政策对环境方面的影响,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养殖生产过程中水质要求的标准提高。从而影响人工养殖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