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668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1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7.060 CCS A 47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 File format specification for ec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transmission 2022-10-25 发布 2023-05-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663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文件命名.2 5 文件结构格式.3 附录 A(规范性)部门行业代码表、行政区划代码表、ITEM 字段说明

2、表和 PERIOD 字段说明表.5 附录 B(资料性)要素编码.7 附录 C(资料性)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示例.9 DB36/T 1663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玮、周雪莹、王怀清、黄少平、邓卫华、李柏贞、黄震宇、胡佳军、李显风、叶子铭、吴楠、刘海燕。DB36/T 16632022 1 生态

3、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命名和文件数据格式。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气象梯度观测数据、坡面径流观测数据、通量观测数据和水文观测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应用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40153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QX/T 129 气象数据传输文件命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4、1 气象梯度观测 meteorological gradient observation 大气边界层垂直廓线上,对空气不同高度、土壤不同深度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3.2 坡面径流观测 slope runoff observation 落到地面的降水或融雪水,经填洼、下渗、蒸发等损失后,对地表贮留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形成的地表水流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3.3 通量观测 flux observation 对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输送的动量、热量(能量)或物质等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4 水文观测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对指定地点(或断面)的水文要素进行实

5、时观测的方法和技术。DB36/T 16632022 2 4 文件命名 4.1 文件命名格式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名由信息字段和字段分隔符进行组合,应符合 GB/T 40153 相关规定。信息字段包括固定字段、可选字段和强制字段,使用大写英文字母(AZ)和阿拉伯数字(09);字段分隔符包括英文半角下划线“_”、减号“-”和小数点“.”。文件名结构如下:Z_ECO_OFLAG_ORIG_YYYYMMDDhhmmss_O_ITEM_FREEFORMAT_PERIOD-CCx.txt。其中 Z、ECO、O 和 txt 为固定字段,带有方括号“”的字段为可选字段,其他字段为强制字段,在文件命名时严格

6、按照字段说明和顺序强制执行。4.2 信息字段说明 4.2.1 Z 字段 大写英文字母 Z 为固定字符,标识观测数据为中国境内产生的气象观测数据。4.2.2 ECO 字段 ECO 字段为固定字符,标识观测数据类别为生态气象观测数据。4.2.3 OFLAG 字段 OFLAG 字段为强制字段,标识观测数据的来源部门,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 的表 A.1。4.2.4 ORIG 字段 ORIG 字段为强制字段,标识观测数据来源部门所在的行政区域,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 的表 A.2。4.2.5 YYYYMMDDhhmmss 字段 YYYYMMDDhhmmss为强制字段,标识文件的生成时间,应符合GB/T

7、 7408相关规定。使用国际协调时间(UTC),以数字表示,其中YYYY为年,4位,MM为月,2位,DD为日,2位,hh为小时,采用24小时制,2位,mm为分钟,2位,ss为秒,2位,不足位以数字“0”填充高位。4.2.6 O 字段 O 字段为固定字符,标识传输文件为观测数据文件。4.2.7 ITEM 字段 ITEM 字段为强制字段,标识生态气象观测数据类别,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 的表 A.3。4.2.8 FREEFORMAT 字段 FREEFORMAT 字段为可选字段,应符合 QX/T 129 相关规定。由提供生态气象观测数据的行业部门自行定义,可根据不同观测方式、内容属性等选择性填写,字

8、段之间使用英文半角减号“-”分隔。4.2.9 PERIOD 字段 PERIOD 字段为可选字段,标识观测时段,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 的表 A.4。4.2.10 CCx 字段 DB36/T 16632022 3 CCx 字段为可选字段,标识文件为更正数据文件,OFLAG 取值为“C”时不需要使用,OFLAG 取值为“I”时,如果传输的第一份观测数据文件有需要更正的观测数据,在文件名中可以选择使用。具体字段说明:CC 为固定字符;x 取值为英文大写字母“A”“X”,取值顺序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选取,x=A 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一次更正;x=B 表示对站某次观测的第二次更正,依次类推,直至 x=X

9、。4.2.11 txt 字段 txt 字段为固定字段,文件的扩展名,标识文件为 ASCII 字符文件,与其他字段使用英文半角小数点“.”分隔。5 文件结构格式 5.1 结构格式 文件由参数段、数据描述段和数据段三部分组成,第一行记录为参数段,第二行记录为数据描述段,第三行记录至文件结束为数据段。具体结构格式如下:站号 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 生态观测数据类型 观测要素个数 观测要素编码 1 观测要素编码 2 观测要素编码 n 观测时间 观测要素编码1:观测要素值 1 观测要素编码 2:观测要素值2 观测要素编码n:观测要素值 n 观测时间 观测要素编码1:观测要素值 1 观测要素编码 2:观测要

10、素值2 观测要素编码n:观测要素值 n 观测时间 观测要素编码1:观测要素值 1 观测要素编码 2:观测要素值2 观测要素编码n:观测要素值 n 5.2 结构格式说明 5.2.1 参数段 参数段记录观测站点基本信息,由生态气象观测台站的站号、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生态观测数据类型 5 组数据组组成,数据组之间用一个英文半角空格分隔,以回车换行“”结束参数段。结构格式如下:第一组:站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或者由大写拉丁字母“J”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若没有设定站号,则使用“00000”。第二组:经度,观测站所在位置的经度,由度()分()秒()和指示码组成。度为 3 位数字,分为 2 位数

11、字,秒为 2 位数字,高位不足补“0”。第三组:纬度,观测场所在位置的纬度,由度()分()秒()和指示码组成。度为 2 位数字,分为 2 位数字,秒为 2 位数字,高位不足补“0”。第四组:海拔高度,观测站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以米(m)为单位,保留 1 位小数,若位于海平面以下,第 1 位记“-”号。第五组:生态观测数据类型,由大写字母 E 开头,与 2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01”代表气象梯度观测数据,“02”代表坡面径流观测数据,“03”代表通量观测数据,“04”代表水文观测数据。DB36/T 16632022 4 5.2.2 数据描述段 数据描述段由观测要素个数和观测要素编码构成,编码说明

12、见附录B,数据描述占一行,用一个英文半角空格作为分隔符,以回车换行“”结束数据描述段。5.2.3 数据段 数据段由若干条数据记录构成,每条数据记录由强制数据组和若干数据组构成,一条数据记录占一行,数据组之间用一个英文半角空格分隔,以回车换行“”结束一条数据记录。结构格式如下:第1 组:观 测时间,强制 数据 组,数据 记录的 观测时 间,由 14位数 字组 成,格式为“YYYYMMDDhhmmss”,具体取值规则按照章节4.2.5说明的规则;第2组:观测要素编码1:观测要素值1,由数字构成,若观测值为负值,第1位记“-”号;第3组:观测要素编码2:观测要素值2,由数字构成,若观测值为负值,第1

13、位记“-”号;.第 n 组:观测要素编码 n:观测要素值 n,由数字构成,若观测值为负值,第 1 位记“-”号。5.2.4 文件样例 气象梯度观测数据传输文件、坡面径流观测数据传输文件、通量观测数据传输文件和水文观测数据传输文件的样例参见附录 C。DB36/T 16632022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部门行业代码表、行政区划代码表、ITEM 字段说明表和 PERIOD 字段说明表 表A.1 部门行业代码表 序号序号 部门行业 代码 序号部门行业 代码 序号 部门行业 代码部门行业 代码 序号序号 部门行业 代码 部门行业 代码 1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 JNR 4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JA

14、R 7 其他 OU 2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JEE 5 江西省林业局 JFB 3 江西省水利厅 JWR 6 江西省气象局 JMB 表A.2 行政区划代码表 序号序号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代码 序号代码 序号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代码 序号代码 序号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代码 序号代码 序号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代码 代码 1 江西省 360000 29 永修县 360425 57 兴国县 360732 85 丰城市 360981 2 南昌市 360100 30 德安县 360426 58 会昌县 360733 86 樟树市 360982 3 东湖区 360102 31 都昌县 360428 59 寻乌县

15、 360734 87 高安市 360983 4 西湖区 360103 32 湖口县 360429 60 石城县 360735 88 抚州市 361000 5 青云谱区 360104 33 彭泽县 360430 61 瑞金市 360781 89 临川区 361002 6 青山湖区 360111 34 瑞昌市 360481 62 龙南市 360783 90 东乡区 361003 7 新建区 360112 35 共青城市 360482 63 吉安市 360800 91 南城县 361021 8 红谷滩区 360113 36 庐山市 360483 64 吉州区 360802 92 黎川县 361022

16、 9 南昌县 360121 37 新余市 360500 65 青原区 360803 93 南丰县 361023 10 安义县 360123 38 渝水区 360502 66 吉安县 360821 94 崇仁县 361024 11 进贤县 360124 39 分宜县 360521 67 吉水县 360822 95 乐安县 361025 12 景德镇市 360200 40 鹰潭市 360600 68 峡江县 360823 96 宜黄县 361026 13 昌江区 360202 41 月湖区 360602 69 新干县 360824 97 金溪县 361027 14 珠山区 360203 42 余江

17、区 360603 70 永丰县 360825 98 资溪县 361028 15 浮梁县 360222 43 贵溪市 360681 71 泰和县 360826 99 广昌县 361030 16 乐平市 360281 44 赣州市 360700 72 遂川县 360827 100 上饶市 361100 17 萍乡市 360300 45 章贡区 360702 73 万安县 360828 101 信州区 361102 18 安源区 360302 46 南康区 360703 74 安福县 360829 102 广丰区 361103 19 湘东区 360313 47 赣县区 360704 75 永新县 3

18、60830 103 广信区 361104 20 莲花县 360321 48 信丰县 360722 76 井冈山市 360881 104 玉山县 361123 21 上栗县 360322 49 大余县 360723 77 宜春市 360900 105 铅山县 361124 22 芦溪县 360323 50 上犹县 360724 78 袁州区 360902 106 横峰县 361125 23 九江市 360400 51 崇义县 360725 79 奉新县 360921 107 弋阳县 361126 24 濂溪区 360402 52 安远县 360726 80 万载县 360922 108 余干县

19、361127 25 浔阳区 360403 53 定南县 360728 81 上高县 360923 109 鄱阳县 361128 26 柴桑区 360404 54 全南县 360729 82 宜丰县 360924 110 万年县 361129 27 武宁县 360423 55 宁都县 360730 83 靖安县 360925 111 婺源县 361130 28 修水县 360424 56 于都县 360731 84 铜鼓县 360926 112 德兴市 361181 DB36/T 16632022 6 表A.3 ITEM 字段说明表 序号 观测数据类别 ITEM 说明 1 气象梯度观测数据 VG

20、 设置高度不同的气象观测塔,通过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测量获得的多层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观测数据。2 坡面径流观测数据 SLR 采用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和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实时对坡面径流及其泥沙携带量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获得多个反演和统计量。3 通量观测数据 FLUX 近地面通量观测中,数据采集器在线计算得到的通量,包括 X 轴风速,Y轴风速,Z 轴风速,CO2,H2O,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水气压等观测要素。4 水文观测数据 HYD 对水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水温、水源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水体 pH 值和水位等观测数据。表A.4 PERIOD 字段说明表 序号 观测及统计时

21、段名称 PERIOD 说明 1 多个时段 MUT 包含多个观测和统计时段 2 定时 FTM 定时观测值(代表某一时刻的瞬时值)3 1 分钟 MIN 1 分钟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4 5 分钟 FMIN 5 分钟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5 日 DAY 日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6 候 PEN 候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7 周 WEK 周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8 旬 TEN 旬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9 月 MON 月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10 季节 SES 季节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11 年 YER 年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12 累年(多个时段)MMUT 累年值中包含多个观测和统计时段 13 累年定时 MFTM 多年定时

22、平均、极端或累积 14 累年日 MDAY 多年日平均、极端或累积 15 累年候 MPEN 多年候的平均、极端或累积 16 累年周 MWEK 多年周平均、极端或累积 17 累年旬 MTEN 多年旬平均、极端或累积 18 累年月 MMON 多年月平均、极端或累积 19 累年季度 MSES 多年季节平均、极端或累积 20 累年年 MYER 多年年平均、极端或累积 DB36/T 16632022 7 B B 附 录 B(资料性)要素编码 表B.1 气象梯度观测要素编码 编码 要素项名称 单位 编码 要素项名称 单位 1000 传感器离地(湖、海)面高度 m 1310 平均气压 hPa 1001 总辐射

23、瞬时照度 W/m2 1015 树干温度 1002 总辐射平均照度 W/m2 1016 平均树干温度 1003 净辐射瞬时照度 W/m2 1017 土壤传感器距地面高度 cm 1004 净辐射平均照度 W/m2 1018 土壤温度 1005 紫外辐射瞬时照度 W/m2 1019 平均土壤温度 1006 紫外辐射平均照度 W/m2 1020 土壤湿度%1007 日照辐射瞬时照度 W/m2 1021 平均土壤湿度%1008 日照辐射平均照度 W/m2 1022 土壤介电常数 1009 日照小时累计 分钟 1023 土壤电导率 us/cm 1010 日照日累计 小时 1024 平均土壤电导率 us/c

24、m 1011 光合有效辐射瞬时照度 W/m2 1025 土壤盐度 mg/L 1012 光合有效辐射平均照度 W/m2 1026 平均土壤盐度 mg/L 1013 冠层温度 1027 总溶解固体 g/L 1014 平均冠层温度 1028 平均总溶解固体 g/L 1306 相对湿度%1029 土壤 pH 值 1307 平均相对湿度%1030 平均土壤 pH 值 1318 降水量 mm 1031 土壤热通量 W/m2 1321 平均风向 1032 平均土壤热通量 W/m2 1322 平均风速 m/s 1033 累计土壤热通量 MJ/m2 1326 瞬时风向 1034 蒸发水位 mm 1327 瞬时风

25、速 m/s 1035 蒸发量 mm 1309 气压 hPa 注:因为业务需求或其他原因,将10361099作为气象梯度观测要素的预留编码。表B.2 坡面径流观测要素编码 编号 要素名 单位 编号 要素名 单位 1100 第一次土壤称重 kg 1105 坡面径流积水体积 m3 1101 第二次土壤称重 kg 1106 第一次记录树干流量 m3/s 1102 第三次土壤称重 kg 1107 第一次记录树干径流量 m3 1103 坡面径流积水称重 kg 1108 第二次记录树干流量 m3/s 1104 坡面径流积水深度 m 1109 第二次记录树干径流量 m3 注:因为业务需求或其他原因,将1110

26、1179作为坡面径流观测要素的预留编码。DB36/T 16632022 8 表B.3 通量观测要素编码 编号 要素名 单位 编号 要素名 单位 1180 摩擦风速 m/s 1187 水蒸汽密度 g/m3 1181 水平风速(x 轴)m/s 1188 水蒸汽密度均值 g/m3 1182 水平风速(y 轴)m/s 1189 空气密度均值 1183 垂直风速(z 轴)m/s 1190 二氧化碳通量(CO2-C)mg/m2s 1184 超声虚温均值 1191 潜热通量 W/m2 1185 超声虚温 1192 感热通量 W/m2 1186 二氧化碳(CO2)密度 mol/m3 1193 动量通量 kg/

27、ms2 注:因为业务需求或其他原因,将11941269作为通量观测要素的预留编码。表B.4 水文观测要素编码 编号 要素名 单位 编号 要素名 单位 1270 水温 1273 浊度 mg/L 1271 水质电导率 s/m 1274 水体 pH 值 1272 溶解氧 mg/L 1275 水位 m 注:因为业务需求或其他原因,将12761299作为水文观测要素的预留编码。DB36/T 16632022 9 C C 附 录 C(资料性)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示例 C.1 气象梯度观测数据传输文件示例 C.1.1 文件命名格式示例 Z_ECO_JMB_360925_20211219122023_

28、FTM_VG.txt C.1.2 文件结构格式说明表 表C.1 文件结构格式说明表 结构格式 行号 文件内容示例 文件内容示例说明 参数段 1 J0600 1152200 285200 78.9 E01 站号 J0600,东经 115.22,北纬 28.52,海拔高度 78.9米的坡面径流观测站。数据描述段 2 41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306 1309 1310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29、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318 1321 1322 1326 1327 观测数据包含 41 个观测要素,要素编码为 1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1013、1014、1306、1309、1310、1017、1018、1019、1020、1021、1023、1024、1025、1026、1027、1028、1029、1030、1031、1032、1033、1034、1035、1318、1321、1322、1326 和 1327。数据段 3

30、20211219122023 1000:15 1001:592.1 1002:591.7 1003:337.2 1004:335.5 1005:16.4 1007:16.4 1008:579.3 1009:578.5 1010:52.0 1013:3.3 1014:11.9 1306:11.9 1318:32 0.2 1326:3.1 1321:1.9 观测时间“20211219122023”为强制数据组,观测数据以“观测要素编码:观测要素值”的形式排列在后,如“1000:15”,表示要素编码“1000”对应的观测要素是“传感器离地(湖、海)面高度”,值为“15”。4 202112191220

31、23 1000:10 1003:372.0 1004:370.4 1013:12.2 1014:12.4 1306:31 1327:1.6 1322:1.6 1326:117.4 1321:58.5 与上类同。5 20211219122023 1000:5 1003:416.4 1004:346.6 1011:41.5 1012:80.7 1013:12.1 1014:12.2 1306:34 1327:0.6 1322:0.6 与上类同。6 20211219122023 1000:1.5 1001:55.8 1002:50.1 1003:33.9 1004:34.9 1005:0.0 100

32、6:0.0 1018:20.0 1019:20.0 1306:37 1327:0.7 1322:0.5 1309:993.1 1310:993.1 与上类同。7.根据梯度分层层数,增加相应的数据记录。DB36/T 16632022 10 表 C.1 文件结构格式说明表(续)结构格式 行号 文件内容示例 文件内容示例说明 数据段 8 20211219122023 1017:10 1018:8.2 1019:8.2 1020:9 1021:9 观测时间“20211219122023”为强制数据组,观测数据以“观测要素编码:观测要素值”的形式排列在后,如“1017:10”,表示要素编码“1017”对

33、应的观测要素是“土壤传感器距地面高度”,值为“10”。9 20211219122023 1017:20 1018:8.8 1019:8.8 1020:13 1021:13 与上类同。10 20211219122023 1017:30 1018:10.2 1019:10.2 1020:13 1021:13 与上类同。11 20211219122023 1017:40 1018:11.3 1019:11.3 1020:14 1021:14 与上类同。12 20211219122023 1017:80 1018:14.1 1019:14.0 1020:26 1021:26 与上类同。13.根据土壤分

34、层层数,增加相应的数据记录。14 20211219122023 1023:1.0 1024:0.0 1025:0.0 1026:0.0 1027:0.0 1028:0.0 1029:14.0 1030:14.0 1031:-4.0 1032:-4.0 1033:0.0 1034:16.9 1035:13.1 观测时间“20211219122023”为强制数据组,观测数据以“观测要素编码:观测要素值”的形式排列在后,如“1023:10”,表示要素编码“1023”对应的观测要素是“土壤电导率”,值为“1.0”。注:要素编码对应的要素名称参见附表B.1。C.2 坡面径流观测数据传输文件示例 C.2.

35、1 文件命名格式示例 Z_ECO_JMB_360925_20210823190000_SLR.txt C.2.2 文件结构格式说明表 表C.2 件结构格式说明表 结构格式 行号 文件内容示例 文件内容示例说明 参数段 1 J0600 1152200 285200 78.9 E02 站号 J0600,东经 115.22,北纬 28.52,海拔高度 78.9米的坡面径流观测站。数 据 描 述段 2 6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观测数据包含 6 个观测要素,要素编码为1100、1101、1102、1103、1104 和 1105。数据段 3 20210823190

36、000 1100:79 1101:111 1102:131 1103:100 1104:1 1105:283 观测时间 20210823190000 为强制数据组,观测数据以“观测要素编码:观测要素值”的形式排列在后,如“1100:79”,表示要素编码“1100”对应的观测要素是“第一次土壤称重”,观测值为“79”。注:要素编码对应的要素名称参见附表B.2。DB36/T 16632022 11 C.3 通量观测数据传输文件示例 C.3.1 文件命名格式示例 Z_ECO_JMB_360400_20210228150000_FTM_FLUX.txt C.3.2 文件结构格式说明表 表C.3 文件结

37、构格式说明表 结构格式 行号 文件内容示例 文件内容示例说明 参数段 1 J0600 1152200 285200 78.9 E03 站号 J0600,东经 115.22,北纬 28.52,海拔高度 78.9米的通量观测站。数据描述段 2 18 1181 1182 1183 1185 1186 1187 1190 1191 1192 1193 1300 1305 1306 1309 1316 1317 1322 1324 观测数据包含 18 个观测要素,要素编码为 1181 1182 1183 1185 1186 1187 1190 1191 1192 1193 1300 1305 1306

38、1309 1316 1317 1322 1324。数据段 3 20210228150000 1181:-1.2 1182:-2.2 1183:0.2 1322:2.5 1324:4.4 1300:12.7 1306:57 1305:4.5 1316:8.5 1317:16.2 1309:101.9 1185:14.9 1186:755.29 1187:6.41 1190:-0.09 1191:42.13 1192:23.92 1193:0.09 观测时间“20210228150000”为强制数据组,观测数据以“观测要素编码:观测要素值”的形式排列在后,如“1181:-1.2”,表示要素编码“1

39、181”对应的观测要素是“水平风速(x 轴)”,观测值为“-1.2”。注:要素编码对应的要素名称参见附表B.3。C.4 水文观测数据传输文件示例 C.4.1 文件命名格式示例 Z_ECO_JMB_360400_20210915060000_FTM_HYD.txt C.4.2 文件结构格式说明表 表C.4 文件结构格式说明表 结构格式 行号 文件内容示例 文件内容示例说明 参数段 1 58502 1160108 294026 74.8 E04 站号 58502,东经 116.0108,北纬 29.4026,海拔高度 74.8 米的水文观测站。数据描述段 2 6 1270 1271 1272 1273 1274 1275 观测数据包含6个观测要素,要素编码为1270、1271、1272、1273、1274 和 1275。数据段 3 20210915060000 1270:30.38 1271:0.01 1272:1.00 1273:1 1274:5.98 1275:3.27 观测时间“20210915060000”为强制数据组,观测数据以“观测要素编码:观测要素值”的形式排列在后,如“1270:30.38”,表示要素编码“1270”对应的观测要素是“水温”,观测值为“30.38”。注:要素编码对应的要素名称参见附表B.4。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