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951859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年产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年产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年产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年产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料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2609号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 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荆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14年4月V目 录前 言11 总 论31.1项目背景31.2编制目的31.3编制依据41.3.1委托文件及相关协议、文件41.3.2政策法规41.3.3规范导则61.4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61.4.1环境功能区划61.4.2评价标准61.5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8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81.5.2评价因子筛选91.6主要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91.6.1主要评价内容91.6.2评价重点101

2、.7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01.7.1环境空气101.7.2地表水环境121.7.3地下水环境131.7.4声环境141.7.5环境风险141.8 评价工作程序151.9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171.9.1污染控制目标171.9.2环境保护目标172项目的基本情况182.1项目名称、地点、性质182.1.1项目名称182.1.2建设地点182.1.3项目性质182.2本项目基本情况182.2.1建设内容182.2.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92.2.4厂区平面布置202.2.5公用工程202.2.6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202.2.7劳动定员与工作日安排202.3产业政策203工程分析223.1本项

3、目工程分析223.1.1生产工艺流程223.1.2主要设备选型243.1.3原辅消耗、动力消耗243.1.4给排水253.1.5物料平衡263.1.6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283.1.7本项目“三废”排放统计313.2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313.2.1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313.2.2整改措施323.2.3整改后项目“三废”排放统计333.3项目整改前后“三本帐”分析344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354.1自然环境概况354.1.1地理位置354.1.2地形、地貌、地质354.1.3水系与水文364.1.4 气象条件364.2社会环境概况374.2.1经济374.2.2基础设施374

4、.2.3土壤、矿产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394.2.4胡集经济开发区394.3评价区域污染源调查404.3.1调查范围404.3.2污染源调查结果404.4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414.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14.4.2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34.4.3噪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444.4.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454.5环境质量现状结论46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75.1营运期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475.1.1区域污染气象特征475.1.2空气环境影响预测515.1.3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555.1.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57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85.2.

5、1地表水现状585.2.2废水处理及排放情况585.2.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8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595.3.1评价区水文地质特征595.3.2区域水文地质595.3.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605.4声环境影响评价605.4.1噪声源源强605.4.2噪声污染源监测结果605.5固体废物影响评价615.5.1固体废物识别615.5.2固体废物影响分析616环境风险评价626.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626.2项目潜在事故危险性636.3重大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等级划分666.3.1识别方法666.3.2评价等级划分666.4 源项分析676.4.1 硫酸运输风险分析676.2.2硫酸贮罐

6、发生泄漏事故676.2.3各种物料输送管道事故676.2.4各种装置设备产生的事故676.2.5氟硅酸泄漏及运输事故686.3风险防范对策及措施686.3.1风险减缓措施686.3.2环境风险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与建议726.4环境风险防范及环境事故应急预案726.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726.4.2各专业小组主要职责736.4.3报警、联络方式766.4.4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766.4.5人员紧急疏散、撤离776.4.6危险区的隔离786.4.7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786.4.8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796.4.9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806.4.10内部保障806.4

7、.11事故应急救援终止806.4.12事故现场净化与恢复816.4.13应急培训计划817污染防治措施评价与建议827.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827.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83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837.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847.5风险防范措施与对策847.5.1管理防范措施847.5.2安全技术措施847.6排污口规范化建设857.7其他措施858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868.1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868.2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基准值和权重分值888.3 磷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908.3.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908.3.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

8、算928.3.3 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928.3.4 磷肥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928.4 本项目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938.4.1 本项目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见下表938.4.2 本项目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项目及指标分值948.4.3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948.4.4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948.5清洁生产建议958.6循环经济969总量控制979.1总量控制因子979.2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确定97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910.1项目整体效益分析9910.1.1工程投资估算9910.1.2财务分析9910.2环保投资及运行费用分析9910.3经济效益分析10010.4环

9、境效益分析10010.5社会效益分析101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021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机构情况10211.2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机构职能10211.3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制度建议10311.3.1环境监测制度建议10311.3.2环境管理建议10311.3.3环保设施监测项目建议10311.4环保验收“三同时”验收清单10312厂址可行性分析10512.1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分析10512.1.1产业政策10512.1.2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10512.1.3与胡集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相符性10512.2厂址环境合理性分析10612.2.1环境敏感性分析10612.2.2厂区总图布局合理性

10、分析10612.3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10712.4项目对环境风险分析10712.5公众参与的认同性分析10712.6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结论10813公众参与10913.1公众参与的目的与意义10913.2公众参与方式和方法10913.3意见反馈结果统计及分析10913.4被调查者情况11113.5结果分析11413.6公众参与结论及建议11614 结论与建议11814.1项目基本情况11814.2 项目建设产业政策符合性及厂址可行性11814.3工程污染及清洁生产水平11914.3.1工程污染排放情况及措施11914.3.2清洁生产水平12114.4项目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现状12114.5环

11、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114.6总量控制12314.7工程环保投资及环境管理监测计划12314.8公众参与12314.9总结论123附图附图一 区位图附图二 地理位置及周边水系图附图三 项目平面布置图图附图四 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附图五 现状图 附件附件一 环评委托书附件二 环保标准函附件三 钟祥环保局责令公司停产整顿通知 附件四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成交确认书及国土资源胡集分局用地证明附件五 网上公示(第一次)附件六 公参调查表(团体+个人)附件七 网上公示(第二次)附件八 项目备案证附件九 干粪池农家肥收购合同附件十 氟水外卖协议及处理资质附件十一 新泉村居委会采矿区临时工棚证明附件十二

12、 2011、2012年度钟祥市监测站常规污染源监测数据附件十三 风险应急预案附件十四 原料成分分析附件十五 监测报告附件十六 吉顺公司信息说明附件十七 公证书附件十八 安评结论附件十九 磷矿石购买合同附件二十 专家意见附件二十一 钟祥胡集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批复及管委会出具该地逐步入园证明 前 言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的前身为钟祥市雄伟磷肥厂,该厂成立于1998年,2004年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15万吨过磷酸钙生产线(未履行相关环保手续),2009年5月在钟祥市公证处的公证下该厂将全部资产转让给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过磷酸钙、颗粒磷肥生产销售。2010年2月,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

13、在钟祥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项目位于钟祥市胡集镇大峪口矿区,项目总占地面积38.24余亩。2013年10月,钟祥市环保局出具关于责令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停产整改的通知,要求企业补办该生产线环评等相关手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2013年12月委托荆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系补办环评手续。我院组织专业人员对本项目厂址及相关环境情况进了现场踏勘,并收集分析了本工程基本情况、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现状以及镇区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编

14、制完成了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14年3月7-8日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在荆门市召开,会议由荆门市环保局主持,会议邀请4名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审查小组,负责报告书的技术审查工作。会议代表及专家听取了建设单位对该项目现状情况介绍以及评价单位对报告书主要技术内容的汇报后,经过质询、认真讨论,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详见附件)。根据专家意见,评价单位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形成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现交由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呈报荆门

15、市环保局审批。项目的主要特点:磷化肥行业属于污染型行业,其中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是该行业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主要考虑本项目营运期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主要考虑大气及噪声环境影响。并针对现有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气(粉尘、氟化物等)产生情况及控制措施、生活废水产生情况及污染控制措施、生产设备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和固废(包括危废)产生量及控制措施等。本项目产品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2013年修改说明中允许类,同时本项目生产设备没有被列在其“限制类”及“淘汰类”设备内,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湖北

16、吉顺磷化有限公司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符合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政策;项目周边环境现状除噪声外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加强落实大气、废水、噪声和固废各项环保措施后,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工程贯彻了“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环保方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环保角度衡量该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 总 论1.1项目背景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的前身为钟祥市雄伟磷肥厂,该厂成立于1998年,2004年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15万吨过磷酸钙生产线(未履行相关环保手续),2009年5月在钟祥市公证处的公证下该厂将全部资产转让给湖北吉顺磷化

17、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过磷酸钙、颗粒磷肥生产销售。2010年2月,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在钟祥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15万吨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项目位于钟祥市胡集镇大峪口矿区,项目总占地面积38.24余亩。2013年10月,钟祥市环保局出具关于责令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停产整改的通知,要求企业补充该生产线环评等相关手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2013年12月委托荆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编制目的根据项目特点,抓住影响环境的主要因子,进行重点评价,方法力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18、科学严谨;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总量控制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工程投产后的环境影响;充分体现来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指导于工程的思想。具体将做好以下工作:(1)通过实地考察,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调查与评述,以及对评价区内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调查与评价。(2)通过工程分析,确定本项目污染源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并通过现状监测资料核实污染源有关情况,分析目前所采取的环保措施可行性和达标情况,找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3)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区域规划、环境质量现状及项目建成后所排污染物对周围

19、环境影响程度等论述建设项目厂址的环境可行性。(4)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来分析评述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5)按照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结合建设项目自身污染物排放、治理的情况,分析评价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水平。(6)通过公众参与调查,掌握建设周围区域公众对项目的支持态度和建议。(7)针对本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建议,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公正、可信的评价结论。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策进行有效环境管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提供科学依据。1

20、.3编制依据1.3.1委托文件及相关协议、文件(1)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环境评价委托书, 2013年12月5日。(2)关于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2014年1月13 日。1.3.2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

21、法(2013年1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9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修正)(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53号令,1998年11日)(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14) 国家环保部令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年3月1日(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2011年3月27日)(16)有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

22、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的说明(17)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2006年3月18日(18)鄂政办发20001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局关于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的通知,2000年1月31日(19)鄂环办200367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进一步做好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2003年9月26日(20)鄂环发200856号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年11月6日(21)鄂政办发20111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化肥产业机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2011年11月1日(2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

23、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2年1月30日(23)鄂政办函201239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化肥产业机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年7月5日(24)鄂政办函201384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意见”二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25)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年7月3日(26)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7日)1.3.3规范导则(1)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HJ2.2-2008环境影

24、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3)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4)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5)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6) 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4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1.4.1环境功能区划根据荆政办函(1998)39号和荆政发200086号文的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为:空 气:二类区地表水:金牛山水库、格子山水库执行类水质标准噪 声:3类区地下水:类1.4.2评价标准钟祥市环保局以钟环函201410号关于湖北吉顺磷化有限公司15万吨/年多肽复合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5、执行标准的函对该项目下达了环保执行标准,我们由此函件确立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采用的标准的具体取值,项目共涉及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共计7个,其中环境质量标准5个,排放标准2个,详见表1.4-11表1.4-7。1.4-1 本项目采用的环境标准一览表编号类别标准号标准名称评价对象1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评价区环境空气2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评价区环境空气3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金牛山水库格子山水库4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评价区地下水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环境噪声6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废气7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厂界噪声表1.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标 准 来 源TSP年平均日平均0.200.30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S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均值0.060.150.50N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均值0.080.120.24氟化物日平均1小时平均0.0070.02硫酸一次值0.3TJ36-79居民区表1.4-3 地表水质量标准值标准号标准名称评价因子 浓度(mg/L)评价对象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H69格子山水库类COD20氨氮1.0总磷0

27、.2硫化物0.2氟化物1.0砷0.05BOD54表1.4-4 地下水质量标准标准号标准名项 目类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PH6.5-8.5高锰酸盐指数(mg/L)3.0氟化物(mg/L)1.0砷(mg/L)0.05总硬度 (mg/L)450氯化物250硫酸盐(mg/L)250表1.4-5 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dB(A))标准号标准名称评价因子昼间夜间评价对象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等效声级LAeq6050敏感点、厂界,2类表1.4-6 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执行对象污染物名 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28、)标准来源排气筒(m)二级多肽复合肥装置F9018m0.1420.02GB162971996中表二颗粒物12018m5.041.0表1.4-7 噪声污染控制标准值(dB(A))标准号控制标准控制对象昼间夜间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6050其他标准本项目前段产品为过磷酸钙,因此参照普通过磷酸钙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表1.4-8 普通过磷酸钙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589)*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2244卫生防护距离(m)800600600注: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普通过磷酸钙厂及其扩建改建工程。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普通过磷酸钙厂的卫

29、生防护距离,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项目主管部门确定。本项目地处山地,属于复杂地形,依据本报告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核定。1.5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本项目已建成运行,污染要素识别采用核查表法,本项目简单的核查结果见表1.5-1。从表1.5-1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根据对生产过程的简单核查中废气对空气环境有长期或中等不利影响。建设项目在区域经济、生活水平等方面有正影响,因此本评价将重点考虑对大气的负影响。表1.5-1污染要素筛选核查表项目环境因素营运期废气废水废渣噪声运输就业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大气质量地表水质声学环境植被土壤水生生物土地资源社会环境区域经

30、济农业生产人群健康风景旅游生活水平注:轻微有利影响 长期或中期有利影响 短期或轻微不利影响 长期或中等不利影响1.5.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污染要素识别的情况,结合工程分析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因子的筛选。共筛选出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5-2。表1.5-2 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因子评价因子现状评价预测地表水PH、COD、氨氮、总磷、硫化物、氟化物等-地下水PH、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砷、氯化物、硫酸盐等-空 气SO2、NO2、TSP和氟化物粉尘和氟化物声环境噪声(等效A声级)环境噪声(等效A声级)固 废危废、生活垃圾-环境风险-运输、泄露等1.6主要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6.1主要评价内容(1)通过

31、现状调查及资料收集,了解评价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环境现状;环境敏感点和重点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2)根据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有针对性的收集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噪声的现状监测及大气污染源常规监测数据,掌握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结合建设项目的工程污染分析,算清项目建设污染物排放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清洁生产状况进行分析,论证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规模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否为同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4)分析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评价主要污染物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和区域环境总量控制标准。(5)对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气、废水、噪声

32、及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做出定量或定性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6)对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1.6.2评价重点根据该工程的建设性质、生产特点及排污特征,同时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本次评价重点确定为:(1)工程分析;(2)环境空气影响评价;(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环境风险评价;(6)公众参与;(7)污染防治措施。重点评价时段为营运期。1.7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7.1环境空气(1)工作等级根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粉尘和氟化物作为主要污染物,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分别计

33、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Pi(Ci/C0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见表1.7-1。表1.7-1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判据一级Pmax80

34、%,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参数见表1.7-2、1.7-3。表1.7-2 点源估算模式参数取值一览表高架点源名称排放参数主要污染物(kg/h)Qv(m3/h)H(m)(mm)T()粉尘氟化物尾气吸收排气筒1#4000181000250.0460.029城市/乡村选项乡村地形选项简单地形备注采用了法规(缺省)的混合层高度算法; 采用了自动气象筛选法。表1.7-3 面源估算模式参数取值一览表面源名称排放参数排放因子源强(kg/h)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面源高度(m)破碎车间2#1688粉尘0.083生产车间3#823612粉

35、尘0.278氟化物0.035城市/乡村选项乡村地形选项简单地形备注采用了法规(缺省)的混合层高度算法; 采用了自动气象筛选法。计算结果见表1.7-4。表1.7-4 计算结果计算项污染物最大浓度(mg/m3)占标率Pi(%)D10% (m)评价等级1#粉尘0.010262.280三级氟化物0.0018129.0602#粉尘0.022775.060三级3#粉尘0.0060771.350440三级氟化物0.0017498.74500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对评价范围的规定,由表1.7-4可知,确定本次大气影响评价为三级,根据导则的规定,本项目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

36、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2)评价范围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一丘二洗”尾气吸收装置排气筒为中心点,以2500m为半径的圆。1.7.2地表水环境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根据同类工程类比可知,本项目正常生产工况下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废水进入干粪池,定期清掏,全部外售给黄泥村村民用于农田灌溉。根据导则HJ/T2.3-93中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的规定,对地表水环境只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1)工作等级本项目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包括正常生产工况下球磨用水,定期补充新鲜水;尾气洗涤水全部循环使用,达

37、到一定浓度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生活废水进入干粪池,定期清掏,全部外售给黄泥村村民用于农田灌溉。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见表1.7-5。表1.7-5 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项目名称级别依据废水排放情况废水排放量(m3/d)0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复杂程度-地面水体情况地表水名称金牛山水库、格子山水库水体规模小(二)型水质标准类根据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要求,本次地表水评价等级定为三级。(2)评价范围以格子山水库排污口为圆心,0.5km为半径的扇形面积。1.7.3地下水环境(1)评价等级本项目为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

38、征、地下水环境敏感车度、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来确定。表1.7-5 包气带防污性能1.7-6 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表1.7-7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1.7-8 项目污水排放强度表1.7-9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分级该项目地下水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岩土层单层平均厚度0.7m),建设项目产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中,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项目不排水,因此根据导则,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对地下水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2)评价范围本项目水位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流速不大,调查范围小于20km2,根据总纲,预测一般小于现状调查的原则,因此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5 km2。1

39、.7.4声环境(1)工作等级项目噪声源较多,大部分噪声值在90dB(A)以下,项目处在噪声2类标准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建设前后影响的人口变化不大,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的规定,确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评价范围厂界向外至声预测贡献值达标处。1.7.5环境风险(1)重大危险源判定根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按生产区储存场所储存量情况和GB18218-2009规定的识别方法,对比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本项目主要是原料硫酸储罐和尾气吸收液氟硅酸。硫酸储罐采用一个300m3立罐和100 m3的卧罐储

40、存,卧罐已废弃。从物料的贮量和物料的毒性分析来看,建设项目物料硫酸和尾气吸收液氟硅酸为一般毒性物质,根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硫酸和氟硅酸为一般毒性物质,且没有规定临界量,因此该项目没有重大危险源。(2)评价等级划分本项目没有重大危险源,项目所在地为非环境敏感区,根据导则评价工作级别划分标准的要求,确定本次风险评价级别为二级。二级评价可参照导则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1.8 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1)前期准备工作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进一步收集更丰富的资料;收集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

41、环境质量等现状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并进行现场踏勘;收集有关开发活动所在地区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功能规划以及其它有关政策。(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编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开发项目特点,进行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选择、环境标准选择、评价工作范围与重点确定、评价工作技术路线的确定和制定评价实施计划,安排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区域环境评价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3)现场工作在项目地区展开现场监测、采样工作;同时还进行类比调研、专家咨询、资料补充收集等工作;与规划编制单位和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使环评工作与区域规划紧密结合。(4)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环境影响评价

42、工作程序见图1.8-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 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 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类型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 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镍、钴、铜、金、银等金属合金价文件有重大变化公众参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1.8-1 环评工作程序示意图1.9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1.9.1污染控制目标本项目控制污染的目标为:污染防治措施稳定达标运行,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