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强化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划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3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河里冰雪消融B草叶上露珠形成C枝头挂满白霜D冰雕逐渐变小4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
2、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B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cmC中期体育测试中,你跑完1km所用时间约为1min14sD你步行的速度约是10m/s5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C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6为了让市民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西安市环卫局安排洒水车每天定时进行洒水除尘工作。洒水车在进行洒水作业时,人们常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洒水车喷出的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
3、射作用B彩色光带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色散现象C洒水车观后镜的原理是利用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工作的D用相机拍摄该情景时所成的像在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7两束光通过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虚线框内放置凹透镜的是()ABCD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9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论述错误的是()A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C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所选参照物是船D运动员始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跑道为参照物10
4、甲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公路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一同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二、填空题11小明在走廊大声唱歌,他用手摸声带位置感觉到声带在_;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出是小明的歌声是通过声音_判断的。12周末,小丽和家人去湿地公园游玩,看见平静的水里,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射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 2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冬日,城市公园
5、的腊梅如期盛开了,看到腊梅花呈红色,是因为腊梅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的光;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光在大银幕上发生的是_反射,使坐在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到;小明在公园的河里看到一条鱼,人眼看到的鱼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14如图为浓度75%免洗酒精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消毒酒精喷到手上后,会很快变干,这是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15最新一次全国24省市学生视力监测结果表明8万多初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44.2%。如图所示,能大致表示近视眼形成的光路示意图是_(选填“甲”或“乙”)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6、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16如图甲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选填“A”或“B”)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左右两侧分别为小、 大表盘的局部放大图,则该停表的示数为_。17如图所示是小敏在朱仙镇启封故园游玩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现象,有时还可以看到一些树木在地上的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光的_现象,湖畔休息还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看见鱼是光的_现象。18下图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由图可知熔化过程经历了 4分钟,它的熔点是_,这一过程是_热过程(填“吸”或“放”),为缩短加热时间,使冰尽快熔化可以采取
7、的办法是_。19小强同学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上的字, 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则 _图是实像,_图是虚像,_图中成像的规律可应用在投影仪上。20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出发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乙的s-t图像是图线_(选填“a”或“b”或“c”);乙的速度是_;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_。三、作图题21作图题(1)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2)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四、实验题22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1)如图,把钢尺紧
8、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_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能够听出声的_(响度/音调/音色)发生了变化。重复上述实验;(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_;(4)实验时,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_,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23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共错误之处
9、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3)读数时小明发现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液化而成的,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4)丁图是烧杯中的水沸腾_(选填“时”或“前”)的情形。(5)小明觉得应将水烧开所用时间缩短些,对此请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2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1)最好选用_玻璃板(填“薄一点的”或“厚一点的”)进行实验;(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3)实验刚开始时无论怎么移动蜡烛A,所成的像都无法与蜡烛B重合,原因可能是_;(4)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
10、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填“实”或“虚”);(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_方(选填“上”或“下”),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调。(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
11、的焦距是_ cm;(3)若此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光学仪器有_。(4)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26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1)为了便于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位置应当放置的较_(选填“高”或“低”),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选填“ a”或“b ”)所示的位置释放。(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拍
12、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针对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填写序号,下同);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他应选择_(选填“大”或“小”)纸锥,测量原理是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解析C【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
13、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大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A【详解】A由A图知道公路两侧设置透明板墙可以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减小噪声污染,故A说法正确;B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用力敲鼓,增大鼓膜的振动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说法错误;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手机悬吊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越来越少,手机的铃声会越来越小,故C说法错误;D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用卡片快速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越大,音调高,故D说法错误3D解析D【详解】A雪是
14、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雕是固体,它可以直接升华变成水蒸气消失,故D符合题意。故选D。4B解析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为37,考场内气温不高于体温,更不可能达到45,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1km的成绩一般在4min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
15、B解析B【详解】A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并持续吸热。而沸点与当地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水不一定达到100C才会沸腾。故C错误;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6B解析B【详解】A洒水车喷出的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既可对光起反射作用,也可对光起折射作用,故A错误;B彩色光带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由于不同色光折射时折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洒水车观后镜的原理是利用了凸面
16、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从而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故C错误;D用相机拍摄该情景时,物体在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所成的像在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B。7D解析D【详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经过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为发散,靠近主光轴为会聚;ABC三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选D。8A解析A【详解】甲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的成因;乙图佩戴凹透镜,是近视眼的矫正;丙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的成因;丁图佩戴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矫正。故选A。9D解析D【详解】A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相对于扶梯位置没有变化,
17、是静止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相对于加油机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以船为参照物,起伏的连山相对于船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相对于屏幕位置没有变化,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屏幕为参照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A【详解】由图像知,整个过程中,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出发时,甲与乙的距离为4km,经10min,两人相遇,乙所走路程为1km,此时甲通过的路程为3m。相遇后,两人在5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m。相遇前,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即v甲=3v乙相遇后,甲的速度即v甲=1.5v甲整个过程中,甲、乙的平
18、均速度分别为,即v乙总=0.75v甲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1振动 音色 【详解】1唱歌时放在喉头上的手的感觉,可知他的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2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出是小明的歌声是因为他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2折 大于 【解析】看到的鱼儿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而形成的虚像,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离水面的距离一定大于2m,所以白云的像离水面的距离也大于2m,像离水面的距离与水深无关;点睛分清由光产生的三种现象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3反射 漫 虚像 【详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看到腊梅
19、花呈红色,是因为腊梅反射了红色的光。2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3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14汽化 吸热 【详解】12消毒酒精喷到手上后,会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此过程需要吸热。15乙 凹透镜 【详解】1近视眼是长时间看近处,导致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在视网膜前成像,故乙图正确。2为了让像呈在视网膜上,需要发散,故需要凹透镜。解析乙 凹透镜 【详解】1近视眼是长时间看近处,导致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在视网膜前成像,故乙图正确
20、。2为了让像呈在视网膜上,需要发散,故需要凹透镜。16B 2.80 188s 【详解】1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1mm,使用B刻度尺测量更准解析B 2.80 188s 【详解】1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1mm,使用B刻度尺测量更准确。2B刻度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80cm。3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未超过一半;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
21、大盘指针在8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8s(或188s)。17反射 直线传播 折射 【详解】1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树木在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3人在岸边看到水中鱼,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解析反射 直线传播 折射 【详解】1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树木在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3人在岸边看到水中鱼,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8吸 冰的质量减少 【详解】12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熔点为0。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冰的质量。解析吸 冰的质量减少 【详解】12在熔化过程中持
22、续吸热温度不变,熔点为0。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冰的质量。19乙 甲 乙 【详解】1在凸透镜成像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故乙是实像。2甲是放大镜成像原理,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乙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而投影仪就是利解析乙 甲 乙 【详解】1在凸透镜成像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故乙是实像。2甲是放大镜成像原理,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乙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而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0a 1m/s 2m 【详解】1根据题意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所以甲的速度是1m/s,甲比乙先运动2秒,则乙运动4秒,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则乙运动的路程为4米或8解析a 1m/s
23、 2m 【详解】1根据题意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所以甲的速度是1m/s,甲比乙先运动2秒,则乙运动4秒,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则乙运动的路程为4米或8米,根据所给图像乙的图线是a。2由图线可知3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仍是2米。三、作图题21(1);(2)【详解】(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解析(1);(2)【详解】(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2)平
24、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2快慢 相同 音调 长 低 大 【详解】(1)1根据题意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要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2在实验中改变了伸出桌边的长度,要控制其他因解析快慢 相同 音调 长 低 大 【详解】(1)1根据题意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要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2在实验中改变了伸出桌边的长度,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所以将钢尺按下的幅度要相同。3可以听出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3)4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5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
25、(4)6当钢尺伸出桌面长度长度相同时,钢尺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3自下而上 相平 时 水蒸气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解析自下而上 相平 时 水蒸气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顺序进行。(2)2小红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3水蒸发时有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滴。(4)4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
26、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上升时变大。(5)5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通过减少水量或者提高水的初始温度。24薄一点的 像与物大小关系 玻璃板没有垂直纸面 虚 5 不变 【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解析薄一点的 像与物大小关系 玻璃板没有垂直纸面 虚 5 不变 【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
27、同,所以两只蜡烛等大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3)3实验时,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这样像与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无法重合。(4)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受虚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5)56由平面镜成的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人离镜5m,像离镜也应是5m;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当人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是不变的。25上 下 7.5 缩小 照相机 靠近 【详解】(1)12由于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传播
28、方向不变可知,像向光屏的上方移动,要使像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解析上 下 7.5 缩小 照相机 靠近 【详解】(1)12由于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向光屏的上方移动,要使像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需要向下移动。(2)3当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时,此时蜡烛在二倍焦距的位置,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7.5cm。(3)45由图可知,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4)6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物距相对变大,像距就要缩小,所以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26高 a 大 秒表 【详解】(1)12为了方便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应该高一些,这样到达地面时时间稍微长一些,便于比较大小解析高 a 大 秒表 【详解】(1)12为了方便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应该高一些,这样到达地面时时间稍微长一些,便于比较大小;由于最终是底端先落地,故纸锥的底端从相同的高度释放即a。(2)34相同的路程比时间,即方法,看哪一个先落地,因为路程相同,比较时间;而都是相同的时间比路程。(3)567为了测算纸锥的速度,应该选择大的,因为阻力比较大,下落的速度比较慢,容易测量时间;测量速度的原理为;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