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大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父母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B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3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冬
2、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D用铁水浇铸工件4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同学感觉最舒适的室温约37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D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C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6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B八月风高秋怒号,卷我
3、屋上三重茅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光的折射现象7如图所示,一束光原来会聚于主光轴上的 b 点,在虚线框内分别放入凹透镜凸透镜玻璃砖后,可能使光会聚于主光轴上 c 点的有()ABCD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的是()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9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人
4、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C“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10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两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5m/s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4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小D坐在甲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人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二、填空题11早晨,我们听见的闹铃声,是由闹铃_产生的;我们能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_不同。我们以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关闭
5、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_减弱噪声。1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斜射入_中时发生了_现象13小刚在公园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从物理角度分析阳光下,他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知识来解释;看见红色的花朵是因为它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站在桥上,看见湖水中另一个“自己”,他看见的自己是光的_形成的像。如图,2019年4月10号,人类首次拍摄到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的“黑洞”照片,再次印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光年”是_单位。14看似相同的现象在不同的条件时原理
6、是不同的,夏天衣服变干是一种_现象,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是一种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会导致眼睛近视。近视眼看不清_(远/近)处的物体,其形成原理与下面_(甲/乙)图相符,应配戴_透镜予以矫正。16木块的长度为_cm;温度计读数为_。17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选填“深”或“浅”);18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选填“甲”或“乙”)物质是晶体,第5分钟时该物质是_态。19在“探究凸透镜成
7、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立、_(填像的大小)的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此时蜡烛距凸透镜12cm,若蜡烛向透镜靠近至5cm时,则此时成_的_像。20甲、乙两物体分别从同一位置同时水平向右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乙的速度为_m/s的匀速运动,第4s时两者相距_m。三、作图题21(1)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四、实验题22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1)在玻璃钟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音乐闹
8、铃,钟罩底部插上玻璃管的软木塞,此时你 _ 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_ ;(3)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 _ 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_ ;(4)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 _ 中传播。23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_(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实验中使固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_(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
9、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熔化经历了_min;(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24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除图中器材外,本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器材是_;图中反射角是_度。(2)将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放置在平面镜上,白色硬纸板AB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可以垂直也可不垂直”)(3)将一束光紧贴硬纸板斜射向镜面上的O点时,可在AB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转折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还能探究_;如果让一束光线沿NO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
10、方向转20,则反射光线会沿顺时针方向转_度。25小丽和小红共同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小丽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在实验时,小丽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如图中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若看到如图中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均填字母)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3)小丽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整。(4)小
11、丽完成实验后,小红继续探究,她把两只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光屏上、两处会得到清晰的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用一厚纸板挡住处的蜡烛,则,在光屏_(选填“”或“”)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6探究用钢尺进行的相关的实验(1)用无磨损的钢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此物体长_cm;(2)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用力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现钢尺_,同时发出声音;(3)保持(2)中钢尺_不变,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会发现钢尺振动变_,声音的音调变高。实验中应用了_法;(4)如果将(3)中实验放在
12、月球上进行,实验者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的变化,因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解析D【详解】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超出了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音调高和响度大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故C错误;D我们能区分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2A解析A【详解】A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辨别不同的发声体,A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用超声波粉碎牙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不符合题意;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
13、种草,树木和花草能美化城市,也能在传播过程中吸收、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气体中最小,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D不符合题意3C解析C【详解】A冰花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西红柿“冒汗”是因为西红柿上有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卫生球是固态的,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D铁水是液态的,工件是固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
14、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8g,故C不符合题意;D教室内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A【详解】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正确;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A。6D解析D【详解】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因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物体的运
15、动情况不同,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八月风高秋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屋顶流速大、压强小,屋内流速小、压强大,说明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高度降低,速度增大,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蕴含的光学知识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A【详解】c点在b点的右侧,加入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可使光线延迟会聚;光线由空气通过玻璃砖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也会造成光线延迟会聚;故符合题意。故选A。8D解析D【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
16、,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图知,图甲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图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故选D。9C解析C【详解】A高声语是指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B桃花不是光源,花的红色是因为桃花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故B错误;C孤帆相对江岸有位置的变化,以江岸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故C正确;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10B解析BD【详解】A由图像知道,甲车7s通过的路程是45m,所以,甲车的速度是v甲 =s甲/t甲=45m/7s
17、6.43m/s,故A错误;B由图像知道,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是12s,甲车所用的时间是5s,所以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故B正确;C由图像知道,乙车4s通过的路程是10m,乙车的速度是v乙 =s乙/t乙=10m/4s=2.5m/s;两台电动车完全相同,即质量相等,由于v甲v乙,所以,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故C错误;D坐在甲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故D正确,故选BD二、填空题11振动 音色 分贝 传播过程中 【详解】12闹铃声是由闹铃的振动产生的。能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34噪声的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关闭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
18、弱噪声。12A解析水 空气 折射 【详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13直线传播 反射 反射 长度 【分析】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湖水中另一个“自己”是自己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详解】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2
19、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3小刚看见湖水中另一个“自己”是自己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4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故光年是长度单位。14汽化 升华 【详解】1夏天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所以这是汽化现象。2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冻由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所以这是升华现象。15远 乙 凹 【详解】123由于长时间近距离注视手机、电脑显示屏,更容易患上近视。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其解析远 乙 凹 【详解】123由于长时间近距离注视手机、电脑显示屏,更容易患上近视。近视眼是因为晶
20、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其形成原理与乙图相符,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的眼镜进行矫正。【点睛】近视眼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增强,需使光线变得发散,才能看清,因此戴凹透镜的眼镜进行矫正。16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2从图乙中可以解析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
21、.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读数为-14。17光沿直线传播 浅 【详解】(1)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解析光沿直线传播 浅 【详解】(1)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
22、些。18甲 固 【详解】1由图可知,甲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变、升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乙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2晶体从第15min开始熔化,到第3解析甲 固 【详解】1由图可知,甲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变、升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乙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2晶体从第15min开始熔化,到第36min结束,第5分钟时该物质没有开始熔化,处于固态。19倒 放大 投影仪 正立放大 虚 【详解】123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解析倒 放大 投影仪 正立放大 虚
23、 【详解】123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或幻灯机。45由于fu=12cm2f则有6cmf12cm若蜡烛向透镜靠近至5cm时,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08 【详解】1由s-t图可知,乙做匀速运动,在第4s时,乙的路程为4m,那么乙的速度可由速度公式求得2由s-t图可知,在第4s时,甲的路程为12m,那么甲、乙两者相距解析8 【详解】1由s-t图可知,乙做匀速运动,在第4s时,乙的路程为4m,那么乙的速度可由速度公式求得2由s-t图可知,在第4s时,甲的路程为12
24、m,那么甲、乙两者相距三、作图题21(1);(2)【详解】(1)要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直井底,则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图所示。(2)由解析(1);(2)【详解】(1)要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直井底,则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折射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则入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过光线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2能 减弱 不能 玻璃罩内的气体没有完全抽出 真空 【
25、详解】(1)1在玻璃钟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音乐闹铃,钟罩底部插上玻璃管的软木塞,此时能听到音乐,因为钟罩内有空解析能 减弱 不能 玻璃罩内的气体没有完全抽出 真空 【详解】(1)1在玻璃钟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音乐闹铃,钟罩底部插上玻璃管的软木塞,此时能听到音乐,因为钟罩内有空气,空气可以传声。(2)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空气是越来越少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那么听到音乐声将会减弱。(3)34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不能听到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这是因为玻璃罩内的气体没有完全抽出,有一些气体存留,可以传递一些声音。(4)5该实验有空气时,能听到声音,
26、没有空气时,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3温度计 采用水浴法加热或使用搅拌器 48 5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详解】(1)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规则应该是“从下往上”组装器材,酒精灯是下方解析温度计 采用水浴法加热或使用搅拌器 48 5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详解】(1)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规则应该是“从下往上”组装器材,酒精灯是下方的器材,而温度计是上方的器材,那么最后应调整的是温度计的位置。2从图中可以看到,固体物质装在试管中,而试管放在烧杯内,那么实验中使固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有采用水浴法加热,并且在加热过程中,可以使用搅拌器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
27、2)34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该温度也是晶体的熔点,从图乙可以看到,从第5min到第10min,温度保持不变,温度是48,这是该晶体的熔点;第10min后,温度会开始上升,所以熔化经历的时间是熔化经历的时间是5min。(3)5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烧杯中的水温度较高,和试管中温度较低的晶体,存在温度差,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继续有热量传递给试管中晶体,那么试管中晶体还会继续熔化。24量角器 46 一定垂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40 【详解】(1)12在本实验中,要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除图中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解析量角
28、器 46 一定垂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40 【详解】(1)12在本实验中,要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除图中器材外,本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器材是量角器。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图中反射角是(2)3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和平面镜垂直,故将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放置在平面镜上,白色硬纸板AB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一定垂直。(3)45硬纸板可显示光路,若将硬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看不到了,则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将一束光紧贴硬纸板斜射向镜面上的O点时,可在AB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转折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还
29、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如果让一束光线沿NO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反射角也为,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方向转20,则入射角为,反射角也为,反射光线会沿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为250 B A 下 缩小 照相机 C 【详解】(1)1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图知道,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直解析0 B A 下 缩小 照相机 C 【详解】(1)1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图知道,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0.0cm-3
30、0.0cm=10.0cm(2)2因为图A的情形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要看到如图A的情形,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B。3图B的情形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要看到图B的情形,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即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3)4由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知道,蜡烛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蜡烛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4)56由图知道,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7若用一厚纸板挡
31、住A处的烛焰,B处烛焰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仍然可以成像,所以在光屏上C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现象。2640 振动 振幅 快 控制变量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由图可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解析40 振动 振幅 快 控制变量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由图可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40cm-1.00cm=4.40cm(2)2将钢尺的一端用力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3)345保持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变快,音调会变高,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4)67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将(3)中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实验者不能听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