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上学期期末强化物理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李白夜宿山寺中的诗句,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好D振幅小2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医院中用“B”超诊疾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B佩戴耳罩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纳系统可探知海洋深度D繁华闹市区设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音色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B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放热C秋天,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吸热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吸热4“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
2、假”周末,小明妈妈打算做小葱拌豆腐,准备了一块正方形的豆腐和几根小葱,如图所示,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豆腐的边长约为()A1cmB10cmC4cmD40cm5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BCD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放大的字B 水中倒影C 钢笔错位D水面处“折断”的铅笔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C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强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8如图是患
3、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李白笔下的长江,有着这世界上最美的景象,关键是诗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若说舟中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高山B流水C小舟D江岸10如图是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模型,甲是光屏(胶片),乙是镜头,丙是二者组合
4、以后的情形。关于自制相机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一侧对准明亮的室外成像效果较好B若由“拍摄”近处的物体,改为“拍摄”远处的物体,则光屏应后退才能接到清晰的像C若景物成像于光屏偏上方,则将镜头下移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D若光屏即使退出镜头所在的纸筒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则换用较薄的透镜能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1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_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部分空气柱振动的_,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_。12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
5、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3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_反射引起的。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裙子是_色。14野外求生节目介绍,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淡水。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_(选填“吸热”或“放热”),_加快,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滑到最低处滴入水桶,可得到淡水。1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
6、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某同学的近视眼镜的焦距为25厘米,他眼镜的度数为_度。16如图甲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选填“A”或“B”)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左右两侧分别为小、 大表盘的局部放大图,则该停表的示数为_。17悠扬的笛声是_振动产生的; 蝙蝠的“回声” 定位是利用了超声波反射回来的_(选填“信息” 或“能量”) 定位的; 平静的水中可以欣赏到“鱼在游玩”, 看到的这些鱼是_(选填“实像” 或“虚像”)。18如图所示是
7、某物质的熔化图象, 由图象可知, 该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 2min 时,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19桌面上平放着一块5毫米厚的玻璃板,玻璃板下压着报纸,小米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珠,通过水珠观察到玻璃板下报纸上的字被放大了,小米看到的是字放大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水滴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说明这个水珠透镜的焦距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毫米。20晓彤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骑自行车外出郊游,经过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运动情况,根据他的路程时间图像可知,_段路程骑行的距离最长,_段路程内骑行的最快。三、作图题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
8、)甲图中光源S发出的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2)在乙图中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3)根据光路,在丙、丁图中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并补全光路。四、实验题22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1)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_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能够听出声的_(响度/音调/音色)发生了变化。重复上述实验;(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_;(4)实验时,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_,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9、振幅有关。23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_(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实验中使固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_(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熔化经历了_min;(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24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在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2)细
10、心的小明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若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cm;(3)同桌的同学说蜡烛的像太小了,为了得到更大的像,小明将玻璃板向靠近蜡烛A的位置平移(如图乙),得到蜡烛A的像的大小,像与蜡烛A的距离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丙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11、规律”的实验。(1)请你写出此时成像规律的一个应用_。(2)如图1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调整。(3)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该像是_的(选“放大”、“等大”或“缩小”)。(4)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2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移动。2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12、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B点是AC的中点。(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应适当调整坡度_(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3)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C =_cm/s,vBC =_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填“大”或“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选B。2C解析C【分析】(1)声音不但能
13、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3)声呐系统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信息。(4)声音有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而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详解】A医院中用“B”超诊疾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B佩戴耳罩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呐系统可探知海洋深度,故C正确;D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即响度;这一装置无法检测声音的音调与音色,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3
14、B解析B【详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错误;B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瓶壁液化而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正确;C大雾消散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C错误;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B。4B解析B【详解】生活中小葱的长度在10cm到20cm之间,由图片可知,小葱放在豆腐的对角位置,因此估测豆腐的边长大概为10cm。故选B。5D解析D【详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
15、升到25,故D正确。故选D。【点睛】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6B解析B【详解】A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钢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路的方向发生改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水面处“折断”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C【详解】A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左边一个,右边一个,A、B正确,不合题意;C乙透镜的焦距是5cm,甲透镜的焦距是3cm,乙透镜的焦距更大,
16、其折光本领较弱,C错误,符合题意;D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到,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D正确,不合题意。8A解析A【详解】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故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A正确;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实际大小相等,故B错误;CD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矫正时要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进入眼睛的光线适当发散,故应佩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D错误。故选A。9C解析C【详解】A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相对于高山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流水为
17、参照物,舟中人相对于流水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相对于小舟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中人相对于江岸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C【详解】A镜头一侧对准明亮的室外成像效果较好,故A错误;B若由“拍摄”近处的物体,改为“拍摄”远处的物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光屏应靠近才能接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若景物成像于光屏偏上方,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则将镜头下移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故C正确;D若光屏即使退出镜头所在的纸筒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的焦距较大,应换用焦距较小的透镜,换用较厚的透镜能解决问题,故D错误。故选C。
18、二、填空题11振动 频率 音调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乐音是管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3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12E解析E 变高 【详解】1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2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13镜面 黑 【详解】1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2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绿裙
19、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14吸热 蒸发 液化 【详解】12 阳光照射通过热传递改变海水内能,海水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升高,吸热加快,蒸发加快,形成水蒸气。3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塑料膜,放热液化成小水滴。15厚 前面 凹透镜 400 【详解】12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较强导致的,因此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4我们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解析厚 前面 凹透镜 400 【详解】12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较强导致的,因此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4我们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平时说的眼镜片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某同学
20、的近视眼镜的焦距为25厘米,即0.25m,其倒数为4,则他的眼睛的度数为4100=40016B 2.80 188s 【详解】1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1mm,使用B刻度尺测量更准解析B 2.80 188s 【详解】1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1mm,使用B刻度尺测量更准确。2B刻度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80cm。3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
21、未超过一半;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8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8s(或188s)。17空气柱 信息 虚像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悠扬的笛声是气流引起内部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2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蝙蝠靠“回声” 定位来判解析空气柱 信息 虚像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悠扬的笛声是气流引起内部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2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蝙蝠靠“回声” 定位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3看到水中的鱼是光从水中传入空气发生折射造成的,看到的是鱼的虚像。18固 【详解】1由图可知,物体在37min中内,继续吸
22、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80。2在第2min物体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没有熔化,所以为固态。解析固 【详解】1由图可知,物体在37min中内,继续吸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80。2在第2min物体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没有熔化,所以为固态。19虚像 凸透镜 大于 【详解】123水滴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5毫米。解析虚像 凸透镜 大于 【详解】123水滴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5毫米。20E E 【分
23、析】由公式可知,在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详解】1由图可知,A段、B段、D段和E段处于运动状态,但E段骑行的路程最大。解析E E 【分析】由公式可知,在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详解】1由图可知,A段、B段、D段和E段处于运动状态,但E段骑行的路程最大。2由图可知,A段、B段的骑行路程相同,但A段用时少,由公式可知,A段的速度大于B段的速度;A段、D段和E段的骑行时间相同,但E段的骑行路程最大,由公式可知,E段的骑行速度最大。三、作图题21(1);(2);(3)【详解】(1)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24、所以垂直入射的这条光线沿原方向垂直射入水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先做法线,折射光线在原方向上向法线解析(1);(2);(3)【详解】(1)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所以垂直入射的这条光线沿原方向垂直射入水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先做法线,折射光线在原方向上向法线偏折,如下图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凹透镜,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偏折,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虚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如下图所示(3)丙图中,发散的光线在原方向上经过此透镜后被会聚了一些,故填凸透镜;丁图中,要会聚的光线过此透镜后交点退后变远了,对光起到了发散作用,故
25、填凹透镜,如下图所示四、实验题22快慢 相同 音调 长 低 大 【详解】(1)1根据题意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要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2在实验中改变了伸出桌边的长度,要控制其他因解析快慢 相同 音调 长 低 大 【详解】(1)1根据题意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要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2在实验中改变了伸出桌边的长度,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所以将钢尺按下的幅度要相同。3可以听出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3)4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5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4)6当钢尺伸出桌面长度长度相同时,钢尺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3温度计 采用水浴法加热或使用搅拌器 48 5
26、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详解】(1)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规则应该是“从下往上”组装器材,酒精灯是下方解析温度计 采用水浴法加热或使用搅拌器 48 5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详解】(1)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规则应该是“从下往上”组装器材,酒精灯是下方的器材,而温度计是上方的器材,那么最后应调整的是温度计的位置。2从图中可以看到,固体物质装在试管中,而试管放在烧杯内,那么实验中使固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有采用水浴法加热,并且在加热过程中,可以使用搅拌器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2)34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该温度也是晶体的熔点,从图乙可以看到,从第5min到第10min,
27、温度保持不变,温度是48,这是该晶体的熔点;第10min后,温度会开始上升,所以熔化经历的时间是熔化经历的时间是5min。(3)5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烧杯中的水温度较高,和试管中温度较低的晶体,存在温度差,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继续有热量传递给试管中晶体,那么试管中晶体还会继续熔化。2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差一些 0.3 变小 不能 在 【详解】(1)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解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差一些 0.3 变小 不能 在 【详解】(1)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
28、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2透明的玻璃板只能反射蜡烛A的一部分光线,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板,所以玻璃板成的像比平面镜成的像清晰度差一些。(2)3因为像距等于物距,由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m,两个像之间相差的是两个玻璃板的厚度,即0.3cm+0.3cm0.6cm,可得玻璃板厚度0.3cm。(3)4小明将玻璃板向靠近蜡烛A的位置平移,物距变小了,由于像距等于物距,则像距会变小,像与蜡烛A的距离变小。(4)56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
29、看到反射光,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在一个平面内。25照相机 上 放大 左 右 【详解】(1)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的。(2)2根据图示此时像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使解析照相机 上 放大 左 右 【详解】(1)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的。(2)2根据图示此时像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移动。(3)3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此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4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则物距增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应减小,即该将光屏向左移到某一位
30、置,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5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会使像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右移。26较小 24 30 大 【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解析 较小 24 30 大 【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34由图知,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s1=120cm,所用的时间t1=5s,故B点是AC的中点,故故(4)5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由可知,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