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第四版-第2-章--产业结构演变.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803859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第四版-第2-章--产业结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第四版-第2-章--产业结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第四版-第2-章--产业结构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第四版-第2-章--产业结构演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第四版-第2-章--产业结构演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第二章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2.2 2.2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趋势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趋势2.3 2.3 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2.42.4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和特点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和特点3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你知道什么是你知道什么是产业产业吗?吗?请列举几个你所了解的产业。请列举几个你所了解的产业。4使用相同原材料、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集合。业集合。生产同类或有密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服

2、务的企业集合。产业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集合。企业集合。5身边各种各样的身边各种各样的“产业产业”6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分类方法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物质生产特点不同物质生产特点不同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工业生产的特点工业生产的特点霍夫曼产业分类法霍夫曼产业分类法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不同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不同钱纳里钱纳里泰勒产业分类法泰勒产业分类法

3、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技术先进程度与发展趋势产业技术先进程度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状态分类法产业发展状态分类法统计标准统计标准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经典的经典的产业分类标准与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分类标准与产业分类方法7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Clark Clark 大分类法)大分类法)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标准。为标准。产品直接取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的物自自然的物质生产部门质生产部门农

4、业:农业:种植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林业、牧业、渔业渔业加工取自自然加工取自自然物质的物质生物质的物质生产部门产部门工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蒸汽、热水、煤气建筑业建筑业派生于有形物质财富派生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财富的生产部门物流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服务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生活服务生产性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公共服务公共服务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8产业

5、地位分类法产业地位分类法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基础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是其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瓶瓶颈产业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会使产业结构体系的综合产出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支柱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主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本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6、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先行先行产业因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广义的先行产业是指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9图图2-1 2-1 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成长期成长期成熟期成熟期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初创期初创期战略产业战略产业衰退产业衰退产业衰退期衰退期10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ISIC)从从19481948年诞生年诞生至今至今,已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对已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

7、的最成熟、最权威、最有影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最成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分类标准。响力的产业分类标准。我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国家标准于19841984年年首次发布,经过三次修订,最新的中国首次发布,经过三次修订,最新的中国国民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GB/T 4754-2011)从)从20122012年年正式开始使用。正式开始使用。11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 2.0ISIC 2.0版(版(19681968)部门分类部门分类 包含产业包含产业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1 1 农业、林业、狩猎和渔

8、业农业、林业、狩猎和渔业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2 2 采矿和采石业采矿和采石业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3 3 制造业制造业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4 4 电、气和水电、气和水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5 5 建筑业建筑业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6 6 批发、零售、餐馆和旅馆批发、零售、餐馆和旅馆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7 7 运输、储存和通讯业运输、储存和通讯业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8 8 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9 9 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主要部门主要部门 0 0 无法充分描述的活动无法充分描述的活动122.1.2 2.1.2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

9、产业分类法ISIC 2.0ISIC 2.0版(版(19681968)大项大项1 12 23 3制造业制造业4 49 90 0中项中项3132333438 金属制品金属制品39小项小项381382383384 运输工具运输工具细项细项3841 造船及修理造船及修理38423843 汽车汽车3844 航空工业航空工业384513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 4.0ISIC 4.0版版门类类说明门类类说明A0103农业、林业及渔业L68房地产业B0509采矿和采石M6975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C1033制造业N7782行政和辅助活动D35电、煤气、蒸气和空调的

10、供应O84公共管理和国防;强制性社会保障E3639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P85教育F4143建筑业Q8688人体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G4547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的维修R9093艺术、娱乐和文娱活动H4953运输和储存S9496其他服务活动I5556食宿服务活动T9798家庭为雇主的活动;家庭自用、未加区分的物品生产和服务活动J5863信息和通信K6466金融和保险活动U99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活动14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A 农业、林业、牧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业、渔业B 采矿业采矿业C制造业制造业

11、D电力、燃气及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建筑业R文化、体育和娱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乐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织T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13食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27 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37交通运输设备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业41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制造业42仪器仪表及文化、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业43 其他制造业其他制造业411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制造业制造业412 雷达制造雷达制造业业413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设备制造业419 其他电子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设备制造业 4111传输传输设备制造设备制造业业4112交换

12、交换设备制造设备制造业业 4113通信通信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制造业制造业4119其他其他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制造业制造业 152.12.1产业分类产业分类部门部门 包含产业包含产业C 制造业制造业13农副食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14食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15饮料制造业饮料制造业16烟草制品业烟草制品业17纺织业纺织业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9皮革、毛皮、羽毛皮革、毛皮、羽毛(绒绒)及其制品业及其制品业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品业21家具制造业家具制造业22造纸及纸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

13、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部门部门 包含产业包含产业27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29橡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30塑料制品业塑料制品业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35通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36专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4、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制造业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业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62.12.1产业分类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13农副食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14食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6烟草制品业烟草制品业17纺织业纺织业18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服装、服饰业19皮革

15、、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业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品业21家具制造业家具制造业22造纸和纸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业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有色

16、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3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34通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36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38输设备制造业输设备制造业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业41仪器仪表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42其他制造业其他制造业4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44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72.1 2.1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17、4754-2011)A.农、林、牧、渔业(含5个大类)K.房地产业(含1个大类)B.采矿业(含7个大类)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含2个大类)C.制造业(含31个大类)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含3个大类)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含3个大类)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含3个大类)E.建筑业(含4个大类)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含3个大类)F.批发和零售业(含2个大类)P.教育(含1个大类)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含8个大类)Q.卫生和社会工作(含2个大类)H.住宿和餐饮业(含2个大类)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含5个大类)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含3个大类

18、)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含6个大类)J.金融业(含4个大类)T.国际组织(含1个大类)182.2 2.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与趋势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与趋势产业结构是指经济系产业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产业之间的经统中各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稳定联系方式,济技术稳定联系方式,即产值、产量、资金、即产值、产量、资金、劳动力等数量上的比劳动力等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例关系。不同的产业分类形成不同的产业分类形成不同的产业系统,具不同的产业系统,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备制造业纺织业纺织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制造业制造

19、业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制造业制造业交换设备交换设备制造业制造业19马克思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马克思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更快的增长规律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更快的增长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的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霍夫曼的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2.2.1 2.2.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20(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1 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 theorem)16881688年年,威廉威廉配第(配第(W.Petty)出版了出版了政治算政治算术术,提出了不同产业

20、之间收入差距会推动劳动力,提出了不同产业之间收入差距会推动劳动力向更高的部门转移的思想。向更高的部门转移的思想。19401940年,年,克拉克(克拉克(C.G.Clark)出版了出版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条件条件(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对对40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比较和分析,揭示了总产出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比较和分析,揭示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劳动力会从第一次产业向第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劳动力会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继而向第三次产业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

21、二次产业继而向第三次产业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构演进的规律。21表表2-3 172-3 17个发达国家和个发达国家和8 8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所占的分额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所占的分额美国美国A AI IS S 1838183864.364.316.216.219.519.5 1929192922.222.2383840.840.8 196519655.75.738.038.056.356.3日本日本A AI IS S1872187285.585.55.65.68.68.61900190072.172.115.715.713.213.2 1920192054.654.625.425.

22、42020 1964196427.627.637.437.435.035.0阿根廷阿根廷A AI IS S 1895189539.639.628.028.032.432.4 1960196022.622.643.143.135.535.522图图2-2 美国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分额的变动美国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分额的变动(1838-1965)183819291965(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23A AI I S S1839 1839 44.644.624.224.2 32.232.21889/1889/9999 25.825.837.737.736.536.51919/

23、11919/1929 929 12.212.242.342.347.547.5195319535.95.948.448.445.745.7 (2 2)意大利)意大利 A AI IS S186118611870187046461 119196 634343131195019501952195222.422.443436 634.034.0196319631967196713137 747479 938384 4(1 1)美国)美国表表2-4 2-4 时时间间序序列列考考察察(选选1313个个发发达达国国家家,4 4个个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的的统计数字。三个产业占统计数字。三个产业占GDPGDP的

24、比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比重,按不变价格计算)24图图2-3 美国三次产业占美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时间序列考察的比重时间序列考察(1839-1953)1839189919291953(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25表表2-5 2-5 19601960年年5959个个国国家家的的劳劳动动力力在在三三个个部部门门所所占占份份额(按人均额(按人均GDPGDP由低到高分由低到高分8 8个组)个组)分组分组1 12 23 34 45 56 67 78 8国家数国家数5 56 66 618186 66 66 66 6人人均均GDPGDP()()72.372.31071071471

25、4721821838238258858899999915011501各各部部门门份份额额A A79.779.763.963.966.266.259.659.637.837.822.822.818.918.912.612.6I I9.99.915.215.216.016.020.120.130.230.240.940.947.247.248.148.1S S10.410.420.920.917.817.820.320.337.037.037.337.333.933.940.340.326图图2-3 1960年年59个国家的劳动力在三个部门所占份额个国家的劳动力在三个部门所占份额(按人均(按人均G

26、DP由低到高分由低到高分8个组)个组)72.3 1071501999588382218147(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27表表2-6 2-6 国国民民生生产产总总值值的的横横断断面面考考察察(选选5757个个国国家家,按按19581958年的人均年的人均GDPGDP,从低到高分为,从低到高分为8 8组。)组。)组型组型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国家数国家数6 66 66 615156 66 66 66 6人人均均GDPGDP()()52.852.882.682.6 138138221 221 36036054054086486413821382A

27、 A53.653.644.644.637.937.932.232.2 22.522.5 17.417.412.812.89.29.2I I18.518.522.422.424.624.629.429.435.235.239.539.552.952.950.250.2S S27.927.93333.0 037.537.538 38.4 44242.3 34343、1 135.335.340.640.628图图2-1 国民生产总值的横断面考察国民生产总值的横断面考察(选(选57个国家,按个国家,按1958年的人均年的人均GDP,从低到高分为,从低到高分为8组。)组。)52.82215401382(

28、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29(2 2)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库兹涅茨表述)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库兹涅茨表述第第一一次次产产业业实实现现的的国国民民收收入入或或国国民民生生产产总总值值,随随着着经经济济发发展展、年年代代的的延延续续,在在整整个个国国民民收收入入的的比比重重(或或称称之之为为国国民民收收入入的的相相对对比比重重)同同第第一一次次产产业业劳劳动动力力在在全全部部劳劳动动力力中中的的比比重重(或或称称劳劳动动力力相相对对比比重重)一一样样,处处于于不不断断下下降之中。降之中。第第二二次次产产业业的的国国民民收收入入的的相相对对比比重重,大大体体来来看看是是上

29、上升升的的,然然而而,第第二二次次产产业业劳劳动动力力的的相相对对比比重重,综综合合各各国国的的情情况况,则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则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的国家中均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的国家中均呈上升的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未必与劳动力的呈上升的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未必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同步上升,综合起来看,是略有上升且不是始相对比重同步上升,综合起来看,是略有上升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终如一地上升。(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30表表2-72-7 三次产业演变状况概括三次产业演变状况概括劳劳动动力力的的相

30、相对对比比重(重(1)国国民民收收入入的的相相对对比重(比重(2)相相对对国国民民收收入入(比比较较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3)=(2)/(1)时时间间系系列分析列分析横横 断断面面 分分析析时时间间系系列分析列分析横横 断断面面 分分析析时时间间系系列分析列分析横横断断面面分分析析第第 一一次次 产产业业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1以以下下)下降下降(1以以下下)几乎不变几乎不变第第 二二次次 产产业业不确定不确定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1以上)以上)上升上升(1以以上上)下降下降第第 三三次次 产产业业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不确定不确定微微升升(稳定)(稳定)(1以上)以上)下降下降

31、(1以以上上)下降下降31(3 3)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钱纳里表述)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钱纳里表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世界银行顾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世界银行顾问钱纳里钱纳里(H.Chenery)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型式发展型式”理论理论(1986),(1986),并通过复合回归计算得出了具有一般意并通过复合回归计算得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义的“标准结构标准结构”,即总结构变化的即总结构变化的75%75%80%80%发生在人发生在人均均GDPGDP从从100100至至10001000美元(美元(19641964年币值)这一区间中。年币值)这一区间中。钱纳里认为:工

32、业化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特征钱纳里认为:工业化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特征,在此在此系统中系统中,初级产品生产份额的下降由社会基础设施份额初级产品生产份额的下降由社会基础设施份额以及制造业份额的上升所弥补。以及制造业份额的上升所弥补。以不变价格计算以不变价格计算,服务业的份额几乎不变。在就业结构服务业的份额几乎不变。在就业结构的变动方面的变动方面,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因此,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32(2)霍夫曼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

33、)霍夫曼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2020世世纪纪3030年年代代初初,德德国国经经济济学学家家霍霍夫夫曼曼(Hoffman)通通过过设设定定霍霍夫夫曼曼比比例例或或霍霍夫夫曼曼系系数数,提提出出随随着着一一国国工工业业化化的的进进展展,霍霍夫夫曼曼比比例例呈呈现现出出不不断断下下降降的的趋趋势势,这这就就是是著名的著名的“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霍霍夫夫曼曼比比例例越越小小,重重工工业业化化程程度度越越高高,工工业业化化水水平平也也越越高高。霍霍夫夫曼曼依依据据对对2020多多个个国国家家工工业业内内部部结结构构时时序序划划分和计算分析,把工业发展划分为如下分和计算分析,把工业发展划分为如下

34、4 4个阶段。个阶段。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系数=33表表2-1 2-1 霍夫曼比例及工业化阶段划分霍夫曼比例及工业化阶段划分阶段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四阶段霍夫曼霍夫曼比例比例5 5(1 1)2.52.5(1 1)1 1(0.50.5)1 1以下以下第第一一阶阶段段:消消费费品品工工业业占占统统治治地地位位,资资本本品品工工业业不不发发达达第第二二阶阶段段:资资本本品品工工业业的的增增长长快快于于消消费费品品工工业业的的增增长长,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然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然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比消费品

35、工业更快地增长。资本品工业继续比消费品工业更快地增长。第第四四阶阶段段:资资本本品品工工业业的的净净产产值值已已经经超超过过消消费费品品工工业业的净产值。的净产值。(2)霍夫曼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霍夫曼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2.2.2 2.2.2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34生产要素密集型生产要素密集型 产业地位变动趋势产业地位变动趋势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352.3 2.3 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需求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供给因

36、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因素因素国际因素国际因素制度因素制度因素362.3 2.3 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科学科学技术技术需求需求结构结构供给供给结构结构主导产主导产业更替业更替372.3 2.3 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投资国国际际因因素素382.4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以以来来,产产业业结结构构演演变变的的总总体体趋趋势势是是:第第一一产产业业的的收收入入比比重重和和劳劳动动力力比比重重持持续续下下降降,第第二

37、二产产业业和和第第三三产产业业的的收收入入比比重重和和劳劳动动力力比比重重上上升升;近近年年来来,第第三三产产业业劳劳动动力力比比重重上上升升较较快快,产产业业结结构构演演变变的的总总体体趋趋势势和和世世界界上上其其它它国国家家产产业业结结构构演演变变的的一一般般规规律律基基本本一一致致。(表表2-142-14)39表表2-42-4我国建国以来三次产业占我国建国以来三次产业占GDPGDP和劳动力的比重和劳动力的比重(GDP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劳动力按年底从业人数计算)按当年价格计算,劳动力按年底从业人数计算)年份年份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

38、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三次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195250.520.928.683.57.49.1195740.329.730.182.29.99.8197035.240.524.380.810.29.0197828.148.223.770.517.312.2198030.148.522.468.718.313.1198528.443.128.562.420.816.8199027.142.632.360.122.418.5199520.648.632.752.223.024.8200

39、014.845.939.350.022.527.5200512.647.539.944.823.831.4201010.146.843.136.728.734.520158.940.950.228.329.342.240图图2-5 我国建国以来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我国建国以来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动的比重变动(1952-2015)2.4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412.4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及特点图图2-6 我国建国以来三次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变动我国建国以来三次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变动(1952-

40、2015)42由由上上表表可可以以看看出出,我我国国产产业业结结构构的的变变化化除除了了以以上上的的总总趋趋势势,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产产业业结结构构的的变变化化与与工工业业化化过过程程是是基基本本一一致致的的。第第一一产产业业比比重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产产业业结结构构中中各各产产业业变变化化过过程程曲曲折折,具具有有不不平平衡衡性性。从从整整个个的的演演变变过过程程看看,三三大大产产业业的的发发展展具具有有不不平平衡衡性性。尤尤其其是是在在有有的的阶阶段段,第第二二产产业业发发展展迅迅速速,

41、而而第第一一产产业业和和第第三三产产业业发发展展缓缓慢慢甚至停滞。甚至停滞。产产业业结结构构逐逐渐渐趋趋于于合合理理化化和和高高度度化化。但但与与其其它它国国家家相相比比,依依然然存存在在着着实实现现高高度度化化的的问问题题。如如第第三三产产业业的的产产值值和和劳劳动动力力比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低收入国家同期的水平。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低收入国家同期的水平。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化与体制状况和改革有直接的关系。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化与体制状况和改革有直接的关系。2.4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43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规律和动因是什么?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规律和动因是什么?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中,有哪些遵循产业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中,有哪些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共同规律,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结构演变的共同规律,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根据霍夫曼系数公式,并根据轻重工业的比请根据霍夫曼系数公式,并根据轻重工业的比重,分析我国霍夫曼指数。重,分析我国霍夫曼指数。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实现我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