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锡市广勤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92293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广勤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无锡市广勤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无锡市广勤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无锡市广勤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无锡市广勤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1973年考古学家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中国某早期人类化石地层中出土了三件石器,这三件石器为石英岩打制而成,同时还在化石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炭屑。由此推断,考古学家挖掘的这一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地层是( )A元谋人化石地层B北京人化石地层C山顶洞人化石地层D半坡人化石地层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选项能作为这一结论直接证据的是A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B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C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D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3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天下第一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

2、模宏大的公祭典礼。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尧B舜C禹D黄帝4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下列能证明夏朝建立的证据是( )A二里头遗址及出土的文物B殷墟遗址及甲骨文C司母戊鼎及铭文D四羊方尊及金文5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和敬畏、象征使用者的权利和地位等作用,因之青铜器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成了“名贵贱,辨等列”的主要器物。这段话描述的是( )A青铜器用途广泛B青铜器反映等级界限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D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完善6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中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时

3、代特征是A奴隶制开始形成B民族交融趋势增强C生产力快速发展D争霸兼并战争频繁7公元前260年,秦王亲自来到河内,井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征调到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断绝他们的粮食。当时,秦赵两国激战于A城濮B桂陵C马陵D长平8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促进教育向民间发展、打破“学在官府”的举措是( )A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B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C提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D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9秦朝咸阳的一位粮商要购进一批粮食,结账时他应该使用的法定货币是A“半两”钱B刀币C纸币D五铢钱10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许多成语源于历史典故。下列与秦朝历史无

4、关的成语是A四面楚歌B揭竿而成C破釜沉舟D指鹿为马1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B打击了诸侯王的势力C提高了儒学的地位D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12汉高祖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的社会底层人物,这种“布衣卿相之局”A有利于实行郡国并行刺度B有利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D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3以下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部分结构图。图中表示的朝代依次是A春秋 东晋B东周 西晋C战国 东晋D东周 新朝14下面对三国鼎

5、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A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1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商汤灭夏 齐桓公称霸 商鞅变法 赤壁之战ABCD16下图是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自治区政府的国泰“榴”芳尊。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是( )A张骞通西域之后B西域都护的设置C漠北战役的胜利D丝绸之路的开辟17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开

6、放的社会18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19以下四项史实,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火烧赤壁三国鼎立B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C八王之乱西晋衰落D外戚宦官交替掌权西汉灭亡20梁武帝萧衍评价王羲之某作品“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虑卧凤阙。”该作品是A洛神赋图B兰亭集序C张猛龙碑D女史箴图二、综合题21再现史前人类活动。(寻找证物)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

7、据。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_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 (进行解释)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骨耜” ;

8、“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 ; (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2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西和最北的诸侯国名称(2).战国时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请列举三个著名的战役。(3).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时,最后灭掉的是是哪个国家国家?(4).秦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5)秦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23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材料二 北魏都城平城所处位置偏北,周围农业不太发达。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加强对南部区域的控

9、制,更好地吸收汉族文化,孝文帝决定把都城迁到位置适中、经济文化发达的洛阳。鲜卑贵族大多反对迁都。孝文帝没有退却,他巧妙而坚定地实施了迁都计划,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魏主(孝文帝)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今欲断诸北语(少数民族语),一从正音(汉语)。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突然改变)。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所涉及的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4

10、)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孝文帝改革对我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2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文字记自信)材料一 己亥“猪”的前世今生甲骨文猪篆书猪行书猪(史学叙自信)材料二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360百科(科技彰自信)材料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写出农书名称)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

11、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上述材料均改编自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73页、98页(画窟现自信)材料四 请回答(1)材料一中篆书“猪”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哪个朝代?假如行书“猪”是王羲之的真迹,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此行书“猪”归纳出王羲之书法的特点。(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部史学巨著?请写出这部著作的文学价值。(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三中“ ”所代表的内容。 ; ; 。(4)材料四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龙门石窟和其它石窟的开凿都和统

12、治阶级宣传的哪一宗教有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解析A【详解】根据“距今约170万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县,A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B排除;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C排除;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D排除。故选择A。2B解析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稻粒属于农产品,因此,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可以说明当时有农业发展,故B符合题意;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属于手工业工具,与农业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属于手工业工具,与农业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与农业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13、故选B。3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逐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D正确;尧、舜、禹是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与题意不符,故ABC错误。综上所述,故D正确。4A解析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故A正确;殷墟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此作为商朝中心;甲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

14、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故B错误;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故C错误;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故D错误;故选A。5B解析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明贵贱、辨等列的作用。由此可见,当时的青铜礼器可以反映等级界限。材料中只涉及青铜礼器,没有体现其他的青铜器类型和用途,更没有青铜器铸造精良等能体现冶炼技术的相关信息。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青铜器的用途,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政治体系的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王

15、位世袭制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来源于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卧薪尝胆来源于吴越争霸;围魏救赵是桂陵之战中,齐军包围魏国都城用以援救赵国;纸上谈兵来自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以上成语都与此前战国的兼并与争霸战争有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不断的特点,故D正确;奴隶制开始形成,与题干无关,故A错误;民族交融趋势增强,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错误;生产力快速发展,与题干无关,故C错误;故选D。7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60年,秦赵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秦国统一全国的步伐大大加快了,故D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晋楚之间的战争,桂陵

16、、马陵两次战役是是齐魏之间的战争,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8A解析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在教育思想上,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因此他促进教育向民间发展、打破“学在官府”的举措是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选项A符合题意;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与题干是孔子教育主张不符,B排除;提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与题干是孔子教育主张不符,C排除;注重道德教育与他促进教育向民间发展的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A。9A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将圆形方孔“半两”钱定为法宝货

17、币,A项正确;刀币是战国货币的一种,纸币在北宋才出现,五铢钱是汉武帝开创的货币,排除BCD三项。选A项。10A解析A【详解】四面楚歌出自楚汉之争,是在秦朝灭亡后,A符合题意;BCD项都出自秦朝时期,排除。故选择A。11A解析A【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A项正确;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打击了诸侯王的势力,排除B项;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思想,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排除C项;

18、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排除D项。故选A项。12B解析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布衣将相之局的新王朝对于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出身下层,了解下层疾苦,理解百姓意愿,因而制定的政策能顺应民心;由于出身下层,又刚刚进城不久,因此倡导生活俭朴、约束铺张奢侈比较容易,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由于出身下层,比较理解黎民百姓的艰难,有利于接受并实行与民休息的休养生息政策。据此分析可知,这种“布衣卿相之局”有利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故B项正确;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使汉初的功臣及王室子弟得到了相应的利益,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作用,与题干“布衣卿相之

19、局”无关,排除A项;题干这种布衣将相之局的新王朝对于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排除CD项。故选B项。13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 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 明朝、清朝。故应为东周,为新朝。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

20、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A解析A【详解】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A符合题意,B排除;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民族融合,C排除;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是战乱消极的影响,与题干“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不符,D排除。故选择A。15C解析C【详解】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1、,而选项都在这段时间之内,只有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不在这段时间之内。故C正确;A、B和D排除。故选C。16B解析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是在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之前,A排除;漠北战役的胜利不是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C排除;丝绸之路的开辟不是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D排除。故选择B。17C解析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以后所形成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虽然使统一的国家出现了分裂

22、,但三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实现了局部统一,也为以后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后来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项正确;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相关,排除A项;统一国家的建立,与秦汉时期相关,排除B项;繁荣开放的社会,与隋唐时期相关,排除D项。故选C。18C解析C【详解】材料“育秧移栽”“麦稻兼作“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

23、药材”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多种经营,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当时南方相对安定,A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朝时期,B排除;题干反映的是当时南方农业情况,没有反映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排除。故选C。19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掌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与西汉灭亡没有内在联系,故D符合题意;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因此,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

24、立的基础,故A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07,秦朝末期的巨鹿之战。是秦末战争中项羽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故B不符合题意;晋武帝死后,继承者晋惠帝没有执政能力,西晋中央立即爆发了争夺实际控制权力的斗争,八名王族先后开始争夺权力相互攻杀,“八王之战”先后进行了16年,破坏了社会经济,西晋统治了大为削弱,加剧了民族矛盾和西晋的灭亡,西晋从此衰落。故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D正确。20B解析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B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AD排除;张猛龙碑 的作者是张猛龙,C排除。故选择B。二、综合题21【寻找证物】能

25、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1图2 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4图5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3 【进行解释】“骨耜”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复原解析【寻找证物】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1图2 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4图5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3 【进行解释】“骨耜”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国(或,过着定居生活) 【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详解】【寻找证物】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头盖骨化石”;图2是“肢骨和和牙齿化石”;读图1和图2可知北京人长相还类似

26、古猿,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图4是“砍砸器和削刮器”,图5是“鹿骨化石”;读图4和图5可知北京人用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图3是“被火烧过的朴树籽”;读图3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因此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1和图2;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4和图5;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3 。【进行解释】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以使用骨耜耕地,因此说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因此说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因此“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

27、产工具。“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国,过着定居生活。【得出结论】根据探究可知,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史前文明距离我们非常遥远,通过考古发现中的遗迹、遗物、化石等,我们可以了解和推测史前文明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劳动工具和场景。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劳动工具和房屋。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22(1)秦国;燕国。(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齐国。(4)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5)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

28、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解析(1)秦国;燕国。(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齐国。(4)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5)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详解】(1)依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西和最北的诸侯国分别是秦国和燕国。(2)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3)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9、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因此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时,最后灭掉的是齐国。(4)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秦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5)依据所学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3(1)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2)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加强对南部区域的控制,更好地吸收汉族文化;平城位置偏北,农业不发达,

30、洛阳位置适中,经济文化发达。(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解析(1)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2)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加强对南部区域的控制,更好地吸收汉族文化;平城位置偏北,农业不发达,洛阳位置适中,经济文化发达。(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4)促进了民族交融(或“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其中2点即可)【详解】(1)据地图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

31、族南迁。(2)由材料二“北魏都城平城所处位置偏北,周围农业不太发达。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加强对南部区域的控制,更好地吸收汉族文化,孝文帝决定把都城迁到位置适中、经济文化发达的洛阳”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加强对南部区域的控制,更好地吸收汉族文化;平城位置偏北,农业不发达,洛阳位置适中,经济文化发达。(3)根据材料三“夫今欲断诸北语(少数民族语),一从正音(汉语) 。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突然改变)。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材料所涉及的改革内容是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4)根据材料一、二、三,

32、并结合所学知识,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孝文帝改革对我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心理上,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4(1)秦朝;飘若浮云,矫若惊龙(2)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3)造纸术齐民要术圆周率(4)女史箴图;佛教【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篆书“猪”成为通用文字解析(1)秦朝;飘若浮云,矫若惊龙(2)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3)造纸术齐民要术圆周率(4)女史箴

33、图;佛教【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篆书“猪”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秦朝,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书法的笔势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被称为“书圣”。(2)据材料二“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4、(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所以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女史箴图。龙门石窟和其它石窟的开凿都和统治阶级宣传的佛教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