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莘松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5173814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莘松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莘松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莘松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莘松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莘松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元谋人牙齿化石和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反映出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A对考古实物的发掘B对历史史料的实证C对历史书籍的研究D对神话传说的归纳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BCD3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印证这些传说真实性最可靠的依据是A被人们熟知并传承B文献记载C能够在网上检索到D考古发现4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商朝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并将夏朝的奉“天”罚罪法制观发展到奉“神”观。从材料中可

2、以得出的观点是夏商A传说时代文明产生B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阶段C多民族大交融时期D早期国家的形成阶段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青铜或宣纸上6子牛一家是生活在战国时期某地的农民,下列是对他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符合史实的是他父亲牵着牛耕地去了 他家又买了一些铁农具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收成更多了 灵渠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ABCD7既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战国这一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

3、献的是A史禄B李耳C李悝D李冰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9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末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末期10“壮士不死则己,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壮士高举反抗的大旗,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 B黄巾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八王之乱1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

4、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这段材料说明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A原因及影响B原因及经过C原因及特点D特点及影响12校本课程影视中的历史播放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视频剪辑,引发七年级学生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下列中国古代机构或官职中,具有监督权力或监察职能的是( ) 秦朝丞相 秦朝御史大夫 秦朝太尉 西汉刺史ABCD13历史学科具有让后人吸取前人智慧的价值。“文景之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 )A民族交融促进经济发展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

5、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李春B李冰C蔡伦D顾恺之15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C汉朝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16“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历史人物是( )A刘备B曹操C孙权D周瑜17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示意图所反映的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C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

6、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常有的稻米之外,也有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多B南方商品经济发展C面食营养价值高D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19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这一“高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国人暴动B民族交融C江南开发D八王之乱20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着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顾恺之B王

7、羲之C钟繇D胡昭二、综合题21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促进了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 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

8、目的。(2)材料二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诸侯畏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各诸侯国的结局如何?(3)材料三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分别由谁统领?地方施行什么制度?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

9、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措施?此外为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还建立了什么制度?以上措施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

10、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用哪些措施来“规范、整齐”思想?23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的表现。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汉书食货志(2)据材料二,概括“商君”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材料三丝绸之路路线图(3)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A、E两处填写完整。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材料四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译文天下没有

11、战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纺织品都足足有余,每家每户都能自给自足,做到这样就心满意足了。)(4)据材料四,概括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材料三 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狭变法的历史作用。(2)材料二中的图A反映了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秦朝在经济上还有什么举措?(3)据材料二中的图B,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开通这条道路的积极影响。(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

12、学知识,分析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写出任意两条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解析A【详解】图片中的化石属于考古实物,是我们了解远古人类最重要的途径。远古时代没有文字,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A符合题意;BCD都涉及到文字整理,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排除。2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种植水稻,遗址中有成堆的稻谷、稻秆,所以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D项符合

13、题意;而和鱼纹彩陶盆和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人的文化特征,排除。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D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现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炎黄传说,而非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资料,可信程度更高,故D符合题意;被人们熟知并传承,带有一定了虚假性,故A不符合题意;文献记载含有人文主观色彩,故B不符合题意;能够在网上检索到未必是真实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D【详解】根据材料“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商朝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并将夏朝的奉“天”罚罪法制观发展到奉“神”观

14、。”,可知夏朝出现了军队、刑法、监狱,商朝则比夏朝更加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队、法庭、监狱、政府等统治机构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诞生。故选项D符合题意;夏朝以前是传说时代文明,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阶段是秦汉时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多民族大交融时期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A解析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妇好是商王的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负责占卜的人在判断吉凶之后,才将卜问的内容书写、刻画在甲骨上;除了卜吉凶之外,有部分甲骨文是用来记事的。我国有文字可教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题干的内容出现在商朝,因此最早可能记载的材料应该是龟甲和兽骨上。故选项

15、A符合题意;商代还没有使用竹简、木牍、丝帛、麻布和宣纸,排除BCD。故选A。6A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得到推广,铁农具好额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符合题意;灵渠是秦朝时修建的,不是战国时期,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故选A。7D解析D【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称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既消除

16、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项正确;史禄据传是越人,对秦朝的主要贡献是构建灵渠,加速了秦始皇统一百越的进程。排除A项;老子就是李耳,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排除B项;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8B解析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孔子打的一个比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施行“德”政的人,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般,受到满天星辰的拱卫,体现了孔子仁政的思想,故B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且他们都没说过题干的话,故ACD错误。综上故选

17、B。9D解析D【详解】根据公元纪年法,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具体的算法就是在给出的公元纪年上加100年,是公元前的就记作公元前多少世纪,如公元200年,加上一百年,就是记作公元3世纪,公元前200年,就记作公元前3世纪,以此类推,题目中给出的是公元前221年,加100年,就记作公元前3世纪。由于是公元前,所以年代数值越小是晚期,数值越大是早期。综上所述可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0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发动起义。起

18、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故正确答案为C。ABD均与题干“壮士不死则己,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无关,故选C。11C解析C【详解】根据“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可得出其强调的是起义的原因。而“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反映出起义的特点,即有策划、有组织、有准备。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影响、经过,故排除ABD项。故选C。12C解析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

19、朝时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因此具有监督权力或监察职能的是,C项符合题意;而秦朝丞相负责行政,排除,秦朝太尉负责军事,排除。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D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因此“文景之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文景之治”体现的内容不符,可排除。故选D。14C解析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他造的纸称“蔡侯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选项C符合题意;隋朝工匠李春设计赵州桥,A排除;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B排除; 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D排除。故选C。15A解析A【详解】根据“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可知由于张骞通西域,使得“横吹”这种少数民族音乐传入到长安,由此可知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故选A;由“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可知反映的是张骞的贡献,而不是

21、汉朝加强对西域的控制,特别是没有体现武力加强,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交流,不能说明汉朝对外贸易,排除C;仅有外来文化传入汉朝,不能说明“互鉴”,排除D。16B解析B【详解】依据材料“北平袁绍,南拒孙刘”,结合课本所学,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国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攻打南方的刘邦和孙权。故B项符合题意。由“南拒孙刘”,故AC不符合题意;周瑜效力吴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D解析D【详解】图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是典型的政权分立时期,同时

22、政权分立,各民族共同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所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故D符合题意;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应该涉及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的发现、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等方面,故A不符合题意;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应该涉及夏商周国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征战和变法,故B不符合题意;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应该涉及秦汉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8D解析D【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

23、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9D解析D【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中原人民南迁的情景,中原人民的第一次南迁出现在西晋八王之乱后,由于八王之乱导致中原地区战祸频仍,社会动荡,因此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D符合题意;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与材料内容无关,A排除;材料现象促进了民族交融,B排除;材料现象促进了江南开发,C排除。故选择D。20B解析B【详解】依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选项B符合题意;顾恺之是画家,排除A;钟繇

24、、胡昭与“书圣”称号不符,CD排除。故选择B。二、综合题21(1)制度分封制;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先后被秦国所灭。(3)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解析(1)制度分封制;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先后被秦国所灭。(3)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地方推行郡县制。【详解】(1)依据材料一图片中燕、齐、鲁、宋等诸侯国,还有西周等级示意图,可知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结合课本所学,为了稳

25、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好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宋、齐、燕等;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制度。(2)依据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知“诸侯畏惧”的原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增强,军事实力增强,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各诸侯国先后被秦国所灭,秦国统一了六国。(3)依据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

26、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可知反映的是秦朝的建立。结合课本所学,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在地方上,秦朝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22(1)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2)实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作用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4)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1)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2)实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作用大大加强中央对地

27、方的控制。 (3)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4)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详解】(1)根据材料一“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可以看出“封国的人口、辖郡”都超过中央,可知反映出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2)根据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上,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巧妙削弱封国势力;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8、3)根据材料三“汉武帝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该本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故“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的专利”是指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4)根据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 的措施来“规范、整齐”思想。23(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2)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作用倾邻国

29、而雄诸候。(3)A长安;E欧洲(或大秦)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解析(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2)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作用倾邻国而雄诸候。(3)A长安;E欧洲(或大秦)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天下没有战事,风调雨顺。(或南方社会比较安定。)【详解】(1)依据材料一“铁制农具”“穿有鼻环的牛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的表现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

30、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2)依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商君”指商鞅,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其中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据材料“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概括可知,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是倾邻国而雄诸候。(3)依据材料三“丝绸之路路线图”可知,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

31、运到更远的欧洲(或大秦),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往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路线,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图中A处是长安;E处是欧洲(或大秦)。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依据材料四“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概括可知,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天下没有战事,风调雨顺。(或南方社会比较安定。)24(1)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

32、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解析(1)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3)长安;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等。【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

33、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根据材料二,可知,图A反映了秦朝统一货币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秦朝政府规定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所以图A反映了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朝在经济上的措施还有统一度量衡。(3)根据材料二,可知,图B是丝绸之路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所以图B,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等。【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商鞅变法。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丝绸之路。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分析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